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280节

  丰田一枝独秀,洛车咬着牙拼命追赶,两家不仅产量、产值还是技术含量都把一汽甩得越来越远,而上海汽车和大众合资后,迅猛发展,一汽老三的位置已经岌岌可危。

  更要命的是,北汽、二汽、华侨汽车、民生汽车、广州汽车等等二线车厂虽然各有各的问题,但都在六十年代推出了自己的改进型轿车,并陆续完成了一轮设备升级,一汽对他们也没什么特别的领先。

  虽然中国汽车年产量在不断增加,汽车市场不断扩张,一汽还没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但一汽管理层真得坐不住了,为了更好的发展,一汽管理层认为必须走合资这条路。

  他们也确实有比较好的合资对象,大众在与上海汽车合资颇有效果后,自然还想扩大合作,他们计划把旗下的高端品牌奥迪也送到中国竞争利润丰厚的官车市场。

  他们一开始找到同样有奥迪血统的北汽,既可以合资,又想把那帮子东德败家子廉价出售的德国高端品牌收回,不过被北汽拒绝。

  中央给北汽的定位很清楚,与东德合作,哪怕苏俄阻拦,也不能改变,里面一大堆东德专家待着,有这些人帮忙,北汽的发展迅速,根本不需要搞什么合资。

  与北汽接触不成,大众只能更换方向,丰田、洛车日子过得不错,不愿意合作,而官车需要的是政治资源,华侨、民生这一类民营车厂肯定不行,广州汽车和英国人合作,所以只剩下这几年情况有些不怎么样的一汽。

  一汽在中国的名气,也有现实的困难,所以两家一拍即合,至于上级不允许合资的规定,一汽还是很有信心突破的,一汽的体量在那里,国家总不能看着一汽沉沦,合资你好我好大家好,国家没理由不同意。

  一汽首先搞定了中央大型企业工委和汽车总公司,中央计发委和工业部那边态度也不错,不过李国鼎看到后,迅速报告给谷雨,谷雨勃然大怒,大骂一汽不争气,整顿的不够,然后中央监委一个工作组下来。

  一汽清理那么多三产项目,里面必然一大堆问题,所以负责三产清理的一汽老总迅速进去,一大批人被牵连,至此三任一汽一把手被捕,一汽问题达到了高潮,然后就有了谷雨的批示,既然一汽这么多问题,想彻底解决很难,那就推倒重来!

  直接对一个骨干央企进行混改,这只有拥有巨大威望的开国领导人才能做出,而随着中央局常委会的通过,国务院开始执行,有多家车厂或有汽车相关经验的公司接到了国务院的通知,中央决定一汽进行混改,你们有没有兴趣,有兴趣,拿出一套脱困的方案。

  湖南省委书记徐树华同志得到国办通知后,立刻坐不住了,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可是大股东?虽然一汽有一些问题,但也没到混改的地步吧!

  话还没有说话,国务院秘书长谭启龙同志就打断道,“徐树华同志,我是在通知你,不是在听你讨价还价,实事求是的说,到现在都没有明白一汽问题的极端严重性!

  中央领导可以容忍一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挫折,但绝不会允许一汽丧失斗志,通过合资引进国外先进车型这一类投机取巧的办法维持暂时的领先,这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让一汽的问题得到掩盖,未来只会变得更加严重。

  在一汽寻求合资的过程中,湖南省有关部门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不仅支持,还积极奔走,这是十分严重的错误,你作为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必须深刻检讨自己的错误,并在实际工作中用行动证明自己。

  根据中央决定,国务院副总理顾准同志率领的工作组明日就会飞抵长沙,全权处理一汽相关问题,你要配合好他的工作!”

  徐树华同志放下电话,脑袋嗡嗡的,他没想到整改了几年之后,一汽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出现了一波大爆发,直接把他炸蒙了!

  当初徐树华竞争四川省长,被调到中组部担任副部长,虽然说没有第一时间担任省长、省委书记,但他也补上了中央这堂课。

  一任中组部副部长之后,他调任西域省委副书记兼生产兵团政委,不仅变成了正部级干部,而且对边疆和民族工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等到了换届之后,他被安排到湖南担任省委书记,湖南在中国的政治版图中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过湖南一把手相当的不好办,吕东折戟沉沙后,大家都格外小心。

  徐树华调任后,既要面临发展的压力,又不能和老同志们闹得太僵,所以当一汽负责向他报告希望可以进行合资,并汇报了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后,他自然很动心,也利用自己的关系,帮助一汽做了不少疏通工作,但他怎么也想不到会变成这个结局。

  虽然国务院秘书长谭启龙同志没有提到谷雨同志,但能够让中央立刻做出决定,能够让脾气比较温和的他说出措辞如此激烈的这段话,他可以肯定这是谷书记发火了,我让谷书记发火了,我怎么会让谷书记发火了......

  正在香港和那些个狗屁玩意扯皮的华侨集团董事长陈国庆看到国务院的通报后,吃惊无比,“一汽那么大的块头搞混改,谁能吃得下?谁又敢吃?”

  “李董,初步方案是效仿丰田,国家让出管理权,并出售5%股份,再加上经营激励股,搞得好未来可以拿到不多于15%的激励股,现在国内汽车工业高速发展,这一汽的两成以后的价值怎么也在百亿以上....”

  陈国庆咬了咬嘴唇,“真让人动心,不过这么大的块头,中央应该有中意的公司吗?”

  “陈董,这件事非常突然,传说是已经退休的谷主席所做的决定,据说是一汽想合资激怒了他,如果传言是真,中央应该没有预案!”

  “谷主席一直把合资企业当成鲶鱼,只允许二线企业合资,一汽想合资等于自认为是二流,怪不得会被上面狠狠收拾!”

  陈国庆想了想说道,“这件事立刻捅给报界,可以烘托一番,说这是一个涉及到数百亿资产”的超级大动作,必然会引起轰动!”

  “那些个狗屁教授的事情吵了这么久,此事一出,必然可以转移香港各界的注意力!”

  “一汽现在的发展虽然有一些问题,但体量和影响力非常巨大,若能够吃下,不亚于鲤鱼跳龙门,让孔戴先生立刻组织人员研究方案!”

  陈国庆先生难掩兴奋,这可是第一汽车,中国最早的汽车厂,也是目前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不管是突发事件,还是早有计划,这都证明了中央的决心,华侨汽车绝对要参与竞争,哪怕没有成功,也必然有利于华侨汽车未来的发展。

  华侨汽车是陈嘉庚先生在三十年代创办的,一开始是自行车、摩托车,由陈国庆先生先生,后来搞起了小轿车组装,等到抗战胜利后,华侨汽车同样获得了大批技术资料和一批技术人员,极大的提升了华侨汽车的技术实力,华侨汽车拥有了一款比较不错的车型。

  虽然华侨汽车搞不到各种设备,没有迅速壮大,不过陈国庆先生也不着急,而是选择了稳扎稳打,与各大汽车厂一开始把精力放在国内市场不同,华侨汽车很清楚东南亚才是其主场,所以全力开发更合适热带地区的小汽车。

  陈国庆先生一边进口美国的机械式制冷降温空调,装入到华侨汽车上,一边在美国和欧洲组建了空调研究队伍,通过不懈的努力,华侨汽车终于在五十年代初就研发了华侨汽车第一代国产空调,不仅满足自身的需要,还出售给其他汽车厂。

  而随着空调技术的突破,华侨集团的热带型小汽车迅猛发展,到了六十年代,华侨汽车已经完成了各种原始积累,其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虽然不是很高,但出口数量不少,每年60%以上的小汽车会出口东南亚和其他热带地区.....

  华侨汽车非常强调财务纪律,每年都有不少分红给各个股东,所以整体技术含量不算很高,研发也不激进,但一直坚持自我研发。

  二十多年下来,华侨汽车汽车三大件都有,虽然比较平庸,但华侨汽车以中低端车型为主,价格是最重要的,关键配件平庸一些总比外购强。

  因为国内评比和官车需求,华侨汽车也搞出了高端车型,不过销售量一般,但好歹解决了有无问题,也属于自研车型,这已经是国内很多二线车企中的佼佼者。

  这些年,华侨汽车对丰田的学习颇有效果,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多款轿车,管理上虽然做不到丰田那么精益求精,但自觉干得相当不错。

  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华侨汽车也悄无声息的进入到美国市场,卖得不算好,但也不差,这会儿的美国市场只要好省油就能卖得出去....

  不过要想卖很多也难,中国没有入关,中国车企要想出口美国需要付比较高的关税,所以出口量最多的丰田依靠的是巴西工厂对美出口,这虽然获得不少利润,但中国从不计入GNP统计。

  所以华侨汽车一边期盼中国迅速入关,可以更多的进入美国市场,一边则效仿丰田,计划在加拿大投资一家五万辆的整车厂.....

  与此同时,华侨集团下属的华侨电器以空调为突破口,全线进军各种电子电器,并在国内电器行业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也正是凭借着对华侨汽车和华侨电器的出色经营,陈国庆先生成为了陈嘉庚先生的接班人,不过他也清楚,华侨汽车在国内的发展有着一层天花板,而要想突破那层天花板不仅仅需要更好的技术和管理,也需要政治上的加持,而后者恰恰是最困难的。

  没想到一汽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了重大问题,这也给了华侨汽车填补空白的机会,一旦吞下一汽,也就意味着华侨汽车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车厂。

  陈国庆先生踌躇满志,以至于忘记了香港目前的麻烦,不过香港的麻烦也确实来得快,去得快,随着一汽董事长被捕,国家震怒,即将启动混改,并邀请无数汽车和相关行业企业参与,提出方案的消息在香港公开,立刻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香港的存在就是因为国家的对外开放,一汽混改,国企、民企、华侨企业和香合成员国企业都能够竞争一汽的管理权,这恰恰说明了国家进一步改革国企和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心,这对香港的未来发展自然是不小的利好。

  所以当天的香港股市气势如虹,香港的老少爷们更加高兴了,股市都跌了这么久,没想到突然间有一个意外的惊喜,哪怕小反弹也是好的。

  就这样一汽话题和股票话题迅速压过了教授话题,除了香港各个大学内部还有些争论以外,社会层面已经不再讨论,这也让孙景武和王春翠夫妇见识了一把资本主义舆论。

  孙景武笑着说道,“虽然一切朝钱看,一切娱乐化不好,但总比天天讨论政治议题强,有些报纸老百姓不爱看不是没有理由的!”

  “资本主义国家也有严肃的报纸,各种不同类型的报纸分得很清楚,这实际上就是舆论工具的分工,这应该就是谷主席讲话中的工业化在媒体领域的应用!”

  “精辟!”

  “我们国内迟早也要走向这条路!”

  “这也是必然的,搞市场经济嘛!”

  “我们是新民主主义市场经济,与欧美还是不同的,如果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一汽应该是为眼前利益合资,而不是国家推动的混改,这么大的企业被强制混改,领导层被整肃,中央领导的决心真大!”

  “这确实是好事,但也说明我们的国企问题不少,一汽既然可以出这么大的问题,其他骨干国企估计好不了哪里去,这是不是意味着那些国企也要混改?”

  “混改不仅仅是民企入主国企,也可以是国企参股搞得好的民企,老头子,你要多学习,这可不能偏颇,一偏颇就要出问题!”

  “说得对,确实不能偏颇,我听说梦想集团的大股东是国有资本,要说起来谷主席的二闺女也是为国家打工,只是她自己拿得比较多!”

  “谷主席那么大的功劳,拿就拿一些吧,只要不乱来,反倒是好事!”

  “也对!”

  同样也就在此时,马加特把报纸递给对面从西德过来的朋友,“不用再寻找原因了,这是中国最高核心层,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国家实际领导人谷做的决断。

  中国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外资企业只是鲶鱼,他们不甘心,也不允许庞大本土市场变成他国的商品倾销地.....”

  对面的西德朋友皱着眉头听完,然后说道“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有了相当强的竞争力,若是他们凭借着越来越庞大的本土市场带来的积累加大研发,未来必将损害德国汽车企业的利益,不,现在已经在损害了,中国的小汽车已经出现在很多地方!”

  “这一点我认同,罗孚汽车在中国的增长缓慢,或许未来大众汽车也会如此,最终会被中国企业挤走!”

  “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德国做不了什么,真正能做决定的是美国人!”

  “你不是很不喜欢美国人吗?”

  “憎恶不代表我会无视事实,西方不可能一边保护本土市场,限制中国优势产业出口,一边妄图不付代价或者只拿出微小的代价,就攻破中国核心产业,把中国变成商品倾销地,中国人并不傻,他们是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不会这么愚蠢,不要忘了,他们那位睿智的领导人还在!”

  但问题是中国发展的太快,我们很难判断我们的倾销有没有效果,若是倾销失败,中国企业充分吸收了我们的科技成果,那就是一场大的灾难!”

  “想压制已经不太可能,中国已经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圈,还可以大量出口苏俄和东欧,这让中国企业迅速发展,在竞争中不断进步,越往后越可怕,这不是你们现在最担心的吗?!”

  “但有些东西只有一层窗户纸.....”

  “这本身就是一场赌博,取决于西方是否对自己的政治、经济、科技有信心!”

  “你觉得西方应该怎么做?”

  “事实上只有一个答案,只是资本在选择最佳的时机!”

  “你觉得现在是最佳的时机吗?”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中国正在疯狂的加强核心企业的竞争,他们也在积极准备中!”

第253章 郑周永的努力

  白发德国人沉默,马加特询问道,“您接下来准备怎么办?!”

  “奥迪希望竞争的是中国的政府配车,这是一块非常甜美的蛋糕,但能合作的只能是中国影响力比较大的国有汽车公司,既然第一汽车不成,我们会退而求其次选择中国二线汽车品牌!”

  “您还是会遭遇失败,第一汽车做不到的事情,中国的二线汽车品牌更加做不到,中国一直不允许他国的高端汽车进入,您难道不想想为什么吗?”

  “我当然知道!”

  “德国没有能力督促中国改变,唯一有希望改变中国的美国,现在美国的汽车公司正处在困难中,他们更需要中国市场,只有美国汽车公司打开了中国大门,德国汽车才能跟着进入中国!”

  “我们正在为此努力,但中国和美国的入关谈判目前正处在僵持中,中国连续拒绝了美国多个最新要求,这真让人头疼!”

  “中国总理即将访问美国,他们应该会做出一些示好的动作!”

  “希望有和汽车有关的好消息!”

  “中国国内还有一些很好的企业,奥迪与他们合作,完全不需要担心泄密!”

  “有这样的企业?我明白了,你说的是那些个德裔中国人创办的机械企业?”

  “这些机械公司发展的非常迅速,从事汽配的不再少数,与上海汽车有合作的不少,大众应该很清楚他们的情况,这些企业的拥有人虽然在中国,但心一直都在德国,他们也可以创办汽车公司,中国并不会阻拦,甚至还会给予投资。

  请一定要记住,中国市场与欧美完全不同,过去二三十年虽然诞生了一批领军企业,但这些企业并不成熟,有很多问题,完全可以击败....”

  “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我会向上汇报的!”

  虽然没有帮上很多忙,但马加特还是有一些收获,他所从事的饲料和食品行业看着不起眼,但发展十分迅速,财务报表非常漂亮,这已经引起了一批德国资本的重视。

  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西德不仅完成从战争中恢复过来,也开始了对外大规模投资,而中国是德国非常重要的投资方向,甚至可以说是主要投资方向。

  战争造成了一大批德国人滞留中国,一大批中国企业起家设备也都来自于德国,这虽然让德国人蒙受了空前的损失,但也给西德带来了庞大的中国市场。

  中国人对德国商品非常认可,而那些没有离开中国的德国人,很多继续在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工作,还有不少人,如马加特等创办了这样那样的企业,而中国对这一类的企业非常舍得投资,也一直给予本土企业待遇。

  那些返回德国的专家,很多也利用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开设了一家家公司,从事外贸或者技术指导,也有的受雇德国公司,从事对华游说业务,在中德之间不断往来。

  有这么多关系在,西德的资本家们当然会好好利用,扩大对华投资,哪怕马加特的身份极其尴尬,哪怕马加特很多资金来源不那么正常,但德国资本还是愿意投资他,能够赚到钱就是好样的,中国人都无所谓,德国人就更无所谓了......

  马加特又得到了一批投资,这将非常有利于条顿公司的发展壮大,而拿到这笔钱的他也将进入到新的行业,那就是维生素。

  饲料业的主要原料是玉米豆饼等粮食,这些东西马加特没办法插手,但却可以搞一搞各种添加剂,也就是柠檬酸、抗生素和维生素,如果能够自产,自然会降低成本。

  而不管是柠檬酸,还是抗生素,亦或是维生素,很多都是发酵产品,自然需要不少粮食制品,他如果大规模采购,也会降低饲料成本,所以进军这一行业就成了必然。

  中国虽然是抗生素强国,搞出了多款抗生素,并大量出口,但中国对维生素的重视一般,各种维生素产品或是没有实现国产化,或是生产成本较高,产量不大,而西德是化工强国,马加特可以很容易引进技术,发展这一块可以说既有天时,也有地利。

首节 上一节 280/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