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298节

  这里的每一位基层工人,在开始工作前都受过3-6个月的严格训练合格后才能开始工作,每一个螺母和齿轮,每一块零件的装配都需要人脑和手眼的娴熟配合,然后经过反复的筛查。

  每个波音公司的员工,不管是高层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还是最基层的在机舱焊接螺钉的普通员工,每个人之间都保持着相互尊重的态度。让人感觉没有等级的差异,只有分工的不同,在人格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都是这部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孙运璇听完翻译,询问这个工厂有多少人,波音总裁告诉他,仅在Everett一个工厂,就雇佣了四万五千多人。

  每天有二万五千多名工人按三班轮流的方式在这里忙碌,每到下班的时间,甚至需要逐步疏导才能确保当地的交通路况不会拥堵,在人口不多的西雅图,这个比例是相当大的,也变成了西雅图的骄傲......

  孙运璇微微颔首,他又一次想起了安飞,他不指望安飞迅速追上波音,但安飞发展起来之后,想必可以极大的推动西安经济的发展!

第266章 尼克松的决断

  在结束了对西雅图的考察后,一行人飞抵华盛顿,美国一位部长和先期抵达美国的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江泽民等人来到机场迎接。

  坐上轿车,孙运璇就询问担任江泽民,“听说美国人又搞出了新条件?”

  “总理,我早就见怪不怪了,美国如同一个被惯坏的孩子到理发馆里剃头,他不老老实实坐着,老动,我们得用很大的力量把他按住!”

  孙运璇点点头,“你受委屈了!”

  “都是为国而战,算不得委屈!”

  抵达布莱尔国宾馆后,国务卿罗杰斯礼节性的拜访孙运璇,罗杰斯曾经做过美国司法部长,不过他被公认是美国历史上最无权的国务卿,任内常被尼克松和基辛格排除出决策圈外,有时只作为象征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

  到了晚上,孙运璇亲切看望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全体人员以及中国驻华盛顿地区其他各机构的代表,并同他们合影留念。

  做好了这些交谈和慰问后,孙运璇才有可能和江泽民交谈,在与苏俄谈判取得明显效果后,江泽民被认为是一员福将,加之他不仅英语好,还在美国干过好几年,孙运璇提议他担任商务部副部长。

  按照孙运璇的设想,商务部内设置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由一名副部长兼任,所以今年贸易谈判代表。

  江泽民六十年代就参加过对美谈判,深知对美谈判的艰苦,所以一开始并不愿意接受这个职务,不管是下地方,还是继续留在工建委领导小组担任办公室副主任,都比这个职务强。

  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听着高大上,但分寸格外不好把握,哪些该让,哪些该坚持,领导人会划出一条线,给予相应的授权,但具体的细节需要谈判代表根据自己的专业素养来做出判断。

  你不能乱拍板,但也不能不拍板,孙运璇上任没多久,就要更换负责国际谈判的同志,就是因为他发现前面的同志不太敢拍板。

  而不敢拍板的原因也跟此前负责谈判的副总理顾准有关,顾准性格比较强势,谈判代表不敢拍板,有些问题他甚至跳过了谈判代表,直接和美国人谈,为此他和雷民仁摩擦不断。

  但顾准这样干,也不行,顾准头上还有一堆婆婆呢,他动不动就自己拍板,大佬们心里能高兴吗?这也严重影响了顾准的仕途。

  要说起来,顾准经济上的素养最高,但最终挑选总理的秘密投票中,顾准得票却最低,就是因为他太过强势,搞得大佬们都非常不爽。

  不过人才难得,顾准还是继续做他的副总理,不过不再分管国际贸易,而是主管财政金融,这一块也是他非常擅长的,哪怕他跋扈一些,大家也认了.....

  江泽民虽然岁数不算大,但情商格外高,他当然不乐意干这种活,不过他不想干,别人却推着他干。

  但现政协主席,原商务部部长雷仁民也认为他是很合适的人选,他曾花时间读过协议的一部分,他告诉党内自己根本看不明白,太复杂了。

  但江泽民就不同了,他是是中国谈判代表团中为数不多的具的研究过天贸总协定全部规则的人,早在被安排驻美经济参赞,在中央党校学习的三个月,他把所有官方的英文文件读了一遍。

  雷仁民说江泽民在担任经济参赞期间,给他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而顾准同志也认可江泽民,认为他是合适的人选,这么多同志推荐他不上也得上!

  听说他有些犹豫,丁承德同志也劝说他乘着这个机会好好磨练一番,这样重要的谈判,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总不能什么都让总理和主管副总理来做决定吧,在权限范围内,贸易谈判代表必须有能力拍板。

  借着这个机会,好好锻炼一番,党内高层都知道你有决断能力,以后的路就好走了,虽然宰相必历郡县,但先做正部级城市的市长,然后调任大省担任一把手也毫无问题,这符合中央的用人惯例...

  丁承德背后站有谁,江泽民当然知道,都暗示得这么明显了,江泽民同志怎么也不能说不,他最后接受了任命,不过这个活是真辛苦。

  领导的时间很很宝贵,现在又比较晚了,按理说江泽民应该迅速汇报,不过他却首先抱怨起来,“我过来不久,美国人相当欺生,态度强硬,气势汹汹,我们是坚决不买账,和他们打态度战,千方百计的要把美方的盛气压下去。

  美国的要求经常是滚动式要价。当我国就美方提出的条件展开谈判并即将取得进展之际,美方又会提出新的条件,甚至出尔反尔,随时推翻已经签署的文件。”

  “态度不好,搞极限讹诈也就算罢了,他们还时不时侮辱人!”江泽民越说越气,他忍不住提起最近发生的种种。

  为了完善《中美农产品协议》各项细节,中美这两年进行了不断的磋商,中国为了多吃肉,愿息多进口美国的肉类和干酪等产品。

  按照惯例,自然要求对美国出口到中国市场的这一类产品进行严格检查,谷雨还特别做了交代,美国的农牧产品喜欢使用各种抗生素和农药,很不安全,乳制品也有可能钻检测办法的空子,比如三聚氰胺这一类高含氮物质,要求检测要跟上,国内也要注意。

  中方的要求合情合理,但美国代表认为,他们的肉安全得很,不必进行检查。最让江泽民生气的是,美国谈判代表还说,“你们国家的肉都是注水肉之类的,不要说人不吃,就连狗都不会吃。”

  江泽民告诉孙运璇,他一听就特别生气,斥责道,“你谈判可以谈,但别侮辱我们!今天我不想跟你谈,你最好离开我的办公室!”

  孙运璇听完十分恼火,“你做得很好,就应该这样做,美方不合理的要求必须坚决抵制!”

  江泽民是孙运璇钦点的国际贸易谈判代表,他又是20后中比较显眼的一个,很受高层注意,江泽民汇报时,带着气,孙运璇知道,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气,更是十分含蓄的表达亲近,他当然要温和的安抚一番,这也是信任的表示!

  他也必须给江泽民信任感,江泽民这个活太难!做了,若是没有总理的支持,他根本干不下去,人家是你钦点的,抱怨几句你就不高兴,人家会继续跟你干吗?

  孙运璇长叹了一口气,“这一次永久最惠国待遇试探得怎么样?”

  “希望不大!”

  “我们一提出这事,美国马上就说做不到,有困难,这涉及修改法律,美国法律规定,和共产党国家做生意是要进行限制的。”

  在二战结束初期,中国本来有最惠国待遇,不过双方在围绕着荷属东印度撕逼时,为了迫使中国让步,美国就打起了最惠国待遇这张牌。

  当时谷雨压根没有理睬,那是奠定中国在南洋政治地位的关键时刻,哪怕美国取消了给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他也不怕,战后中国有太多太多需要消化的东西,国际贸易虽然重要,但并不值得中国放弃东南亚,婆罗洲加上苏门答腊的利益太大了!

  当时中国一边在爪哇和美国人打游击战,一边和斯大林撕逼,美国权衡一番后,觉得若是不给中国最惠国待遇,等于把中国逼到苏俄一边.所以为了分化中苏,最后美国找了一个理由,将最惠国待遇变成了一年一审。

  早期中国也没太在意,不过随着外贸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准备加入关贸总协定后,麻烦就来了,这给企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而加入关贸总协定,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成员国间须无条件给予最惠国待遇。

  所以美国在这个问题上不愿意让步,中国入关就很困难,中国能做的就是和其他国家搞双边贸易协定,但这个太麻烦了,关贸总协定会省太多事情。

  孙运璇摇摇头,“虽然早有预料,但我还是有些失望,这一趟估计又是到处拜访,出了钱却没有收获,不舒服得紧!”

  “总理,负责安保的同志说,这段时间,美国人对我们的监视更加厉害了,而前几天,我与哈默先生交谈时,他竟然莫名其妙的说中国的间谍真厉害,而就在您到访前夕,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一份加强国家安全的法案.....”

  孙运璇也莫名其妙,他想了想,就把随行的几位同志喊过来,大家一琢磨,会不会是美国要搞事,我们最近一些政策调整被他们认为是针对性的行动,所以哈默才会说我们的间谍很厉害。

  孙运璇微微点头,既然美国认为中国是针对性的行动,那也意味着谷主席对美国的判断是正确的,美国人要搞事!

  想清楚这些,孙运璇夸奖了一番江泽民说他心细,提醒得很好,同时告诉他,不管接下来美国人搞出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都要有理有力有节的与其斗争......

  如果说来之前,孙运璇还有一些期盼,多少有些忐忑,现在猜到美国人会搞事,结果出来了,他反而睡得很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也就那么回事,反正斗得次数多了,也不在乎再多一些!

  次日上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白宫南草坪举行仪式,热烈欢迎中国国务院总理孙运璇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乐队高奏中美两国国歌,礼炮鸣放19响。随后,孙运璇在尼克松的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

  欢迎仪式结束后,双方进行了一番坦诚的交流,孙运璇个子虽然不高,但气质儒雅,说话不紧不慢,显得十分沉稳,尼克松很喜欢,很明亚,不管是之前的资料,还是之后的判断,都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做事的人。

  一高兴,尼克松就带着孙运璇参观白宫的房间,哪个房间住过谁,孙运璇耐心的听着,不断发表着让尼克松高兴的评论。

  等重新坐下,尼克松问起了最后一个问题,“总理先生,我非常奇怪,您为什么在哈尔滨接受了俄国人的教育,而不是在美国教会学校,接受美国人的教育?”

  孙运璇觉得有必要让美国人知道他们这一代中国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经历,他缓缓说起了自己的人生。

  “我的家境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不错的,我的祖父在北京,当时叫北平,开了一家米店,大伯二伯都在做生意,父亲在中国最早的法律大学朝阳大学的大学生,但即便如此,我从来没有吃过白米饭,每天都吃玉米饼,大蒜捣碎加点酱油就是我们的菜。”

  尼克松听到这里,相当震惊,“为什么会这么贫穷?”

  “我还是不错的,总算可以吃饱,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普遍吃不饱!”

  尼克松更加震惊,他请孙运璇继续,孙运璇说自己小时候曾经梦想着将来要做一名文学家。但有一天,在哈尔滨法院工作的父亲打消了他的这个想法,告诉他现在国家最需要两种人才:俄文人才和工程人才。

  12岁他离开家乡去了哈尔滨一所专门为俄侨子弟办的学校,从最初一个俄文字母也听不懂到最后成为当届毕业生第一名。

  说到这里,孙运璇笑着说道,“我读俄文,是父亲的选择,和我的梦想无关,当时我的功课做得好,又连跳两级,可个子不高,所以大家便给起了个绰号小孙子,一直叫到毕业。”

  说到这里,孙运璇用英语解释了“小孙子”,尼克松听着忍不住哈哈大笑,“太阳sun变成了grandson,中国语言真是奇妙!”

  孙运璇继续,14岁,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自己梦寐已久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主修电机工程,不过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中国最富饶的东三省被日本人占领。

  此时两个声音在他耳边盘旋:留在哈尔滨,有工作、待遇好、生活也稳定,回到关内,回到家乡,孙运璇选择了第二条路。

  为躲避日本侵略者,他穿上商人的长袍,手里拿着货物乘火车入关,火车每到一个车站,都有日本兵带着翻译盘问旅客,所幸孙运璇的山东话口音纯正,才顺利进入山海关。

  回来了,他要为祖国、为家乡奉献自己的力量,等到达天津时,他偶尔听到坚决抗日的四路军正在招募工业人才,所以就去了太原,首先在发电厂工作。

  “为了胜利,我们疯狂的建设,我们把床搬到发电厂,没活睡觉,有事就起来做。电厂缺零件怎么办?这边缺零件就去别的机器上找,找不到就找土工厂去做,就这样东拼西凑出了各种发电设备,提前完成了任务。

  当时我们与苏俄有一些贸易,可以进口各种设备,而各类设备中,电力设备最为有限,我懂俄文,又是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在当时的根据地属于非常稀缺的人才,我就被赶鸭子上架,承担起重要的领导职务....”

  “后面发生了什么,总统先生肯定知道!”说到这里,孙运璇微笑着说道,“总统先生,在中国和我年龄相仿的知识分子,只要他热爱中国,他们最后都会走上和我们一样的道路,虽然各自的状况,各自的岗位不相同,但殊途同归!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的变化无比的惊人,有幸参与其中,并做出一些贡献,是我的荣幸,我相信其他那些爱国知识分子也同样如此!

  现在的中国虽然还有不少问题,我们也确实遇到无数挑战,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有信心,中国人民也同样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听完了孙运璇的人生经历,尼克松完全明白过来,中国共产党过去的成就是惊人的,在中国拥有巨大的威望,中国人也高度团结,对这样的中国搞讹诈,梦想着通过人为制造中国的经济困难,迫使中国做出重大的原则让步,根本不现实!

  如果是别人说这番话,尼克松可能不相信,但不知道为什么眼前这个小个子中国人却打动了他,因为对方的表情欺骗不了人,对方也没有任何故作惊人之语,人家就是实实在在的描述着,这肯定是事实!

  尼克松送走了孙运璇,他开始思索起来,他是个很孤僻的人,他的爱好是在家里看资料和书籍,除此以外没有多少业余生活,尼克松可能就一个兴趣方面的爱好:他很期待一年一次去看圣诞前新上映的剧,除此以外就真的除了工作没有其它享乐了。

  尼克松把所有注意力放在政治上,认为人生是一场冷酷的战斗,四周都是敌人,然后不断的阅读、策划、思考、算计,哪怕是前几年,混得不怎么样,他也坚持写作,不断发表文章。直接影响社会各界,这也为他迎来了第二次翻身的机会......

  尼克松一生非常不顺,小时候家里在加州桔镇旁边一个小镇买了块地种别的苹果,然后不挣钱,然后就把地给卖了,然后,然后,不到半年,那块地挖出了石油!

  尼克松是个顶尖学霸,哈佛大学愿意给他全奖,包你吃住免你学费,只要你来就行,但他付不起三百多美元的交通费,于是尼克松错过了哈佛...

  无奈上了社区大学,校长很欣赏他,毕业之后推荐他去杜克大学攻读法学专业,好不容易等到毕业了,同宿舍四个好哥们一起一起应聘律师,那哥仨都录用了,就没要他,回老家吧,当个普通律师,离婚案给人家打得不离了......怎么不顺怎么来......

  好不容易结婚了,因为没钱只能蹭人家当地著名酒店的一个大厅,然后战争爆发了,参军吧,分配到海军后勤,靠着天才大脑,赌钱打扑克居然能赚够养家的钱.....

  再然后战争结束了,复员的他在一个人小旅馆里趴着窗户看外面庆祝战争胜利的游行队列,艾森毫威尔坐着车开过来了,尼克松看着他何等羡慕啊。此时他还不知道命运会安排他成为这个人的副总统,后来还成了他的亲家.....

  不过人生谁也说不准,欣赏他的社区大学校长器重他,让他去选举,尼克松提了条件就是工资得比他干律师多,而且他还没钱竞选。

  共和党给了他一个账户,就是生活加工作用。

  无奈之下,他只好发表著名的跳棋演讲。

  本来是狗急跳墙一般的广播讲演,这场演讲有约6000万美国人观看或收听,创下了当时电视收视人数的新纪录,公众对尼克松的支持也如泉涌般爆发......

  这样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非常特别的性格,坚韧不拔、狂妄自大、唯我独尊、独断专行,他格外喜欢宫廷权谋,几乎是黑帮头子式的做事风格,而这样的人天然喜欢孙运璇这一类实实在在做事的人。

  尼克松相信太平洋彼岸,那位雄才大略、心狠手辣的帝国元首选择孙运璇为总理,就是因为他做事实诚,不用担心这等人背叛!

  尼克松很难,老对手苏俄活得越来越滋润,不知不觉间,中国也羽翼丰满,中苏两国的各种经济指标与美国越来越近。

  而在中苏两国之间,他更加担心中国,他去过中国,他相信自己的眼睛,中国潜力绝对超过苏俄,而且中国还没有苏俄的问题。

  中国人非常聪明,中国很好的平衡了经济发展和军事的关系,中国的对外扩张非常有节制.这些年,中国的国力节节攀升,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内部也非常团结。

  虽然相比于苏俄,中国的军事力量并不强大,威胁不到美国,这反而更让尼克松担心,能够在冷战这种随时擦枪走火的大势下,坚定自己的判断,有条不紊,步步为营的发展,这是一个让人恐惧的大国,偏偏整个美国没几个人能够感受到这种威胁。

  中国人热情好客,对与西方接触的渴望似乎永无止境,但他们广泛的经济改革的目标不是改变中国的本质,而是通过进口那些可以在不改变中国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的东西,使中国更加强大。这是符合中国传统的。

  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从未被外国侵略者或外国思想永久征服过,而是吸收了它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他们对共产主义也是如此,吸收了有利于中国的东西,谁能想到中国人会把共产主义魔改成那个样子.....

  中国已经是一个世界大国,虽然不如美国,但已经非常强大了,而此时的美国则正处在巨大的危机当中,他必须改变美国,他有义务改变美国。

  他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他脱离布雷顿森林体系,减少航天开支,但过去美国二十多年的强势,已经造成了一大批强大的利益集团。

  为了让他们屈服,他只能使用无数手段打压,他还发起了针对毒品和犯罪的战争,他还如同选举时一样,控制媒体,贿选选票,窃听对手......无所不用其极,他知道自己得罪了很多很多人......

  而对外,他一边收缩,想尽一切办法试图分化中国和苏俄,但印度战争改变了一切,苏俄猛然间发现南方的领国已经变成了一个超级大国,他们迅速更换了最高领导人,调整了战略,选择与中国人重修旧好。

  而中国人似乎也忘记了他们过去对苏俄的抨击,迅速接过了橄榄枝,然后毫不犹豫的回绝了美国的要价,他也顺势加大对中国的打压。但中国显然早有准备,他们表面柔顺,但内心无比坚韧,这是一个无比难缠的对手!

首节 上一节 298/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