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315节

  赵紫阳在福建任职期间,负责过相应的推广,他告诉戈尔巴乔夫,中国农产品加工率较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交通也不是很方便,每年各地的新鲜苹果存在着大量浪费。

  冻干食品加工可以将鲜果蔬直接加工成方便食品,不仅可以极大的减少浪费,还可以进一步推动农产品产业化的进程,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帮助农民致富,所以中国将其视同罐头一样推广发展..

  赵紫阳笑着说道,“戈尔巴乔夫同志,中苏两国的互补性非常强,希望您可以在苏俄积极推动这一块的合作!”

  戈尔巴乔夫点点头,“我非常乐意,这项技术对苏俄也很有帮助...”

  他想了想,又询问这家工厂的性质,赵紫阳告诉他这是一家集体合作社企业,北京郊区搞苹果种子的二十几个农户合作,一步步发展成为一个农工商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企业集团。

  “这是一家综合性的集体农庄?”

  “与贵国不一样,中国的集体合作社企业更讲究因地制宜,人少地多的东三省、西域等地比较强调大机械,人口密集的地区更多的学习法国,集体合作社采取的是股份制,强调进退自由,我们没有贵国那么多土地,又要想办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只能不断提高农业附加值,...”

  戈尔巴乔夫有些懵,他都已经是苏共中央委员了,可他从来不知道法国也有农业合作社,他想了想,试探的询问能够提供相关的资料,我想研究一下。

  赵紫阳相当吃惊,你一个苏共中央委员你竟然不知道法国的农业合作社,这怎么可能?不过诧异归诧异,他还是爽快答应了!

第278章 间谍事件

  赵紫阳陪同考察的当天晚上,撰写了有关戈尔巴乔夫的第一篇报告,他认为戈尔巴乔夫一点就通,也比较实际,非常想搞清楚中国的蔬菜供应,并对苏俄这一块的不足痛心疾首,这是一个幻想着有所作为的干部。

  不过戈尔巴乔夫与他交谈的过程中,对苏俄的很多问题看得比较简单,单纯的归因于制度缺|陷,甚至将其与意识形态挂钩,看法不是很全面。

  戈尔巴乔夫竟然不知道法国没有合作社,赵紫阳认为这进一步说明了苏俄的封闭,赵紫阳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

  想了想,赵紫阳又加上了一条,他认为戈尔巴乔夫似乎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似乎有些单纯,这如果是一个县委枢机可以理解,但戈尔巴乔夫是苏共中央委员,这是不应该的,他还需要更多的历练。

  赵紫阳写完之后,修改了一番,然后交给秘书誊写,按照规定上交给国安委,等忙完了这件事之后,他开始准备一份报告,作为抗战时期参加工作的干部,他有着不错的文字功底,大量文字都是自己写,并不依赖秘书。

  这不仅仅是赵紫阳一个人这样做,很多党内高层都是如此,只有自己手写的东西,才能更好的体会自己的想法,若是用秘书的稿子,万一其中有错误的内容反而不好。

  这同时也是谷雨同志的提倡,谷雨同志在革命和建设时期都撰写了大量的文字,他也非常看重干部的文字功底,考察干部时他有三要点,一要多学习,必须有科学常识;二要懂辩论法,有逻辑,自己写报告;三要常下基层,能和广大人民打成一片。

  赵紫阳一直以这三个要点来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这才有今天的成就,今天对比这三条,他发现戈尔巴乔夫明显不足,这还是苏俄莫斯科大学的高材生,或许我们党太过高看苏俄了,他们也就那么回事?

  赵紫阳并不知道谷雨同志对这一次出现在代表团当中的戈尔巴乔夫非常重视,他的报告当晚就出现在李耀文的案头。

  李耀文看到赵紫阳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也相

  当的吃惊,中央委员已经是一个党最核心的干部,戈尔巴乔夫的见识竟然这般差,那么其他的中央委员呢?苏俄难道不对高层进行种种培训吗?

  苏俄的高层尚且把苏俄出现的问题归因于体制,那么普通的苏俄群众在日复一日的排队当中,他们会怎么想?恐怕对苏俄体制的反感更胜一筹!

  李耀文想起了他四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两次访问苏俄,与苏俄干部群众交流的见闻,赵紫阳同志的判断很有道理,苏俄社会对西方确实非常羡慕。

  苏俄干部群众的羡慕与中国干部群众的羡慕并|不完全一样,中国人对西方的羡慕更多的是羡慕他们的物质生活,但并不会认为洋鬼子比中国人聪明,反而会认为他们比较笨,一根筋,也几乎没人想完全变成洋鬼子。

  而苏俄一直自认为是西方的一员,对被西方排斥十分不满,但又格外羡慕西方的一切,似乎洋鬼子一切都是好的,相反对中国,哪怕中国曾经救过他们,也不瞧不上;对中国的商品,总是看不上,认为远不如西方的东西!

  李耀文又想到了美国人对苏俄,对中国的和平演变战略,欧美的广播在攻击苏中政府和高层,胡乱评价各种事件的同时,总喜欢吹嘘他们的富饶生活,偏偏苏俄又是那样的社会环境,这应该非常有利于美国的和平演变...

  李耀文微微摇头,又想起了前一段时间中央局会议发生的种种,这一次高校中发生的种种,中央教工委汇报时就提到现在大学生的思想比较混乱,一部分人拥有我们过去的成就,有一种比较极端的想法,自高自大的人不少。

  另一部分人对欧美富足的生活和各种福利十分羡慕,对国内出现的种种问题往往痛心疾首,甚至将问题归因于制度,他们的梦想是前往西方留学,然后留在国外,虽然嘴上说留学回来会建设祖国,但根据调查,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出国后选择在国外定居...

  更奇葩的是,这第一类人在出国之后,往往会迅速转变为第二类人,甚至有些人还对祖国恶语相向,浑然忘记了没有足够的培养,根本没有他们的今天。

  人大主席于主席则评价这样的事情一点都不奇怪,我们党内就有不少这样的人,早年对苏俄无比崇拜,说起苏俄什么都是好的,后来又发现苏俄有一些问题,发现苏俄打不过德国,需要我们派兵,又把苏俄贬得一无是处...

  总理孙运璇同志则认为不需要太过大惊小怪,中国目前的发展水平确实不如西方,这是一些人思想动摇的客观原因,我们要承认目前的不

  足,虽然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教育,但无论什么样的教育都比不上中国的发展。

  孙运璇又提到了入关有利于中国的发展,这虽然对我们很多方面都有影响,但归根到底会有利于巩固政权,而那些思想上有问题的人也会在我们不断发展后,被事实教育,一步步转变,而不是如一些同志担心的那样,

  谷景生同志做总结发言时,指出大学生们没有掌握客观规律,没有坚持实事求是,所以一会儿表现出左的不行,一会儿又表现得右的不行,这并不奇怪,这不仅仅是大学生群体出现的问题,而是相当一部分党内干部的问题!

  谷枢机不断提倡实事求是,也非常重视唯物辩证法和科学常识的相关教育,鼓励干部群众出|国,全面的了解欧美,就是防范出现这一类的问题。

  但最近发生的种种事件证明,我们的教育力度还不够,我们的各种实践活动也不够,中央启动新民主主义教育学习运动的初衷就在于此..

  李耀文默默思考了片刻,在这篇报告中撰写了自己的评论,然后指出我们要一面推动新民主主义教育运动,一边扩大对外开放,才可能标本兼治,在不断巩固中国环太党领导地位的同时,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李耀文批示之后,自然要送交总枢机谷景生同志,谷景生同志看完之后,也有些吃惊,他对协助工作的吕和同志说道,“赵紫阳同志观察还是蛮敏锐的嘛!”

  “赵紫阳同志虽然比我还小一岁,但也是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来的干部,他抗战初期在淮海省

  做基层工作,处境非常危险,身上总是背着

  张劲夫同志曾经告诉过我,抗战初期的淮海省非常糟糕,不仅自然环境格外恶劣,淮河三天两头的泛滥,当地到还都是土围子,里面一大堆土豪劣绅,土匪横行,我们的基层工作队牺牲了不少人,以至于邓绍齐同志说淮海省的地主是中国最坏的一批...”

  “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跟土豪劣绅们斗争了好几年,按理说会极大的影响淮海干部的性格,可张劲夫、赵紫阳两同志的性格却大不相同!”

  “不同人有不同的性格,张劲夫同志厚重细致,赵紫阳同志能吃苦,能战斗,他们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很了不起的!”

  “你说得很对,北京市的顺利搬迁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吃苦,能战斗的人!”

  评价一番后,谷景生同志又提到了戈尔巴乔

  夫,“苏俄不让人民群众出国,对人民搞愚民

  那一套东西,看来反噬不少,连中央委员的见识都成问题,这以后搞不好会出大事!”

  谷景生同志轻轻嘘了一口气,“谷枢机早就洞察到了这一点,推动我党走上了现在这条光明大道,我们的发展越来越快,巨大的潜力也慢慢发挥出来。

  但我们现在的做法说到底是与虎谋皮,我们这些人都见过旧社会的种种罪恶,也都知道创业之艰,不会有问题,但等到未来,我们的领导干部,肯定会和这个戈尔巴乔夫一样,一路顺风顺水的上来,他们会不会也和此人一样的单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吕和援引《孟子》这一段,然后说道,“顾总,美帝国主义不是好东西,他们肯定不乐意中国顺风顺水的发展,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折腾,我相信美帝国主义会用不断的恶行教育我国人民,这样那样的事情经历多了,我们的干部哪怕有一些单纯,也会磨炼出来!”

  “你说的好,光靠我们自己还不行,美帝国主义的教育是很重要的,而要让美帝国主义不断教育我们的人民,对外开放也是必须的,必须要让人民亲眼看到,甚至是亲身经历美帝国主义的恶行,不能光靠电视广播喊话,那不一定有效果...”

  “我们现在对美国的宣传把握得还算不错,比较客观,不仅报道美国的不足,也承认美国的长处,我前两天看到内参一篇文章对美国经济的分析就做的比较好。

  既指出美国经济处于滞涨阶段,想迅速摆脱危机并不容易,又指出美国消费和新兴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上升,还对美国的相关做法进行了一番总结,这样好,对我们制定相关政策很有借鉴意义!”

  “这篇文章我也看过了,确实写得不错,事实证明中央安排有能力的干部担任驻外外交人员是很正确的决定,如果不是担任驻洛杉矶总领事,亲眼目睹美国硅谷经济的迅猛发展,唐子容同志写不出这样好的文章!”

  “培养干部在国外见识一番后,就会安排回国,唐子容快回国了吧?”

  “唐子容同志在上海高新区干得不错,上海市本来还是想让他去浦东新区,不过他在1970年被借调到外交部,担任洛杉矶总领事,任期两年,按照时间计算,还有三个月就要回国!”“就剩下三个月?那让他提前回国,这种有见识的干部不着急下地方,可以先安排在中办工作一段时间!”

  吕和秒懂,虽然谷景生同志不管经济,并不怎

  么过问中央财经和工建这两块工作,但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果长期不过问,很多事情就不好办,所以谷景生同志需要有经济,且比较能干的助手。

  唐子容在上海工作期间,谷景生同志肯定和他有不少接触,据说相当欣赏他,有这一层关系在,谷景生同志看到他写的文章,想着提携他也不奇怪。

  而唐子容是李国鼎同志的秘书出身,而李国鼎原来在中核工作,后来担任谷办副主任,再后来负责电子信息部的组建,并担任部长,因为表现出色,1970年换届时,直接升迁为中央局委员、副总理,主持科技发展和高精尖相关建设,实际负责中央工建小组。

  把唐子容留在中办,肯定要给中办副主任,既可以给谷景生同志出谋划策,增强他对经济,又可以示好李国鼎,一举两得,虽然不确定李国鼎同志未来的前途,但他的能力和对谷雨同志的影响力摆在那里...

  这对唐子容同志也是大好事,从洛杉矶领事馆总领事直接提拔为中办副主任,等于无限拉近了他与排在前列的几位同年龄段干部的距离,一旦表现出色,前途不可限量。

  吕和想了想说道,“顾总,按照惯例,出任如此关键职务,国安委肯定要对唐子容同志在美国期间种种作为进行审核,我认为他可以先调任某一省市担任副职,等审核完成,再调到中办也不迟!”

  “你考虑得很周到,你觉得放哪里比较好?”“唐子容同志缺乏企业边疆省份的任职经验!”“朴中树调到湖南担任省长,天方省恰好空出了一个副省长位置,让他担任副省长,等考察完成后,再调中办!”

  “好的,我会和曹部长沟通,尽快做安排!”

  讨论好唐子容的未来安排后,谷景生同志又拿着李耀文的批示看了看,若有所思,刘泽普同

  志被突然调整,中央政法委多少有些人心浮

  李耀文来到中央政法委上任后,先是拜访政法系统的老同志,走访了各部门,与各级各类干部进行了广泛接触和谈话。

  他并没有按照惯例把自己用惯的秘书调过来,而是选择用刘泽普同志留下的原班人马,到目前为止,一个人都没有调整。

  在刘泽普被批评,调整岗位后,政法系统有一些干部给他写信反应问题,告一些同志的状,而公安部的相关调查也越滚越大,已经有上千人被涉及。

  他写给中央的报告说,相关清查工作采取抓两头的办法,要充实力量,加快查处,尽可搞清楚涉案人员,尤其是涉案高级干部的问题,而对那部分经查无问题的所谓嫌疑分子,立即排除,给予信任,恢复工作,对涉及的大学生,如果成绩不过,立刻安排出国,公费留学...李耀文这样的处理,原来有些人心惶惶的局面迅速稳定下来,虽然不是很熟悉李耀文,这也赢得了谷景生同志的好感。

  谷雨同志和他的意图都很明确,要杀一儆百,绝不允许党内高层斗争牵扯到大学,但这并不意味着谷景生同志想对基层和大学生做什么,李耀文有所区分的处理,正是他所希望的,怪不得谷枢机看上了他,李耀文做工作确实有一套。

  这段时间,曹元鹏同志也做了一些工作,曹元鹏的想法他也知道,希望他和李耀文友好相处,这是他最重要的助手之一,他也不能让曹元鹏失望,等再观察一番,就和李耀文好好谈一谈,大家都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完全可以求同存异...

  此时此刻正在讨论的谷景生和吕和并不知道,在看到苏俄总理访华,中苏合作加深后,再也等不及的尼克松撕下了伪善的面目,露出了真面目,抓捕了一名“中国间谍”,这个人叫作林桦,是民兵战略核导弹计算机系统的主要设计师!

  虽然美国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对中国发射固体洲际导弹却非常的介怀,更让美国人无法接受的是,中国在六十年代末已经实现了一箭三星技术。

  中国运载火箭达到某一预定轨道速度时,先释放第一颗卫星,使卫星进入第一种轨道运行,然后火箭继续飞行,达到另一种预定的轨道速度时,又释放第二颗卫星,依此类推,逐个把三颗卫星送入各自的运行轨道。

  中国成功实现一箭三星,也就意味着中国基本掌握了分导式多弹头技术,而对中国核爆炸的相关采样又发现中国人已经掌握了核弹头小型化技术,而且水平相当高,换句话说,中国已经有能力用一枚火箭携带多枚核弹头。

  虽然中国的核导弹数量并不多,但中国的核导弹技术与美国的差距并不大,这也让美国人如鲠在喉,随着中国的国力不断提升,美国的忌惮也越来越深,所以在六十年代末,美国情报部门就开始了秘密调查,然后就把目标盯上了波音公司出身的林桦。

  林桦在三十年代末考上清华大学,四十年代初凭借着中美留学基金(中美建交时庚子赔款基金改名)前往美国,而与那个时代大批中国留

  学生返回国内不同,林桦后来选择留在美国,加入到波音公司。

  林桦在波音公司展示出非常杰出的才华,是波音公司机载计算机的主要专家之一,六十年代波音公司拿到美国陆军订单后,他也参加了分导式多弹头计算机系统的相关研究。

  美国情报部门盯住林桦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在计算机和电子领域的进步速度让人瞠目结舌,美国死活想不明白落后的中国为什么在这两个领域发展这么迅猛,他们坚定的认为除了德国的技术以外,中国窃取美国相关技术是主要原因。

  二是林桦上大学已经是环太党执政,按照中国环太党的传统,他能够前往美国,必然表现很好,获得环太党的认可,他为什么没有和其他中国留学生一样,在大学毕业后返回中国,而是留在美国。

  三是林桦在政治上比较积极,他一直申请加入美国国籍,而且曾经多次表示对中国环太党的反感,甚至还意图以家庭受到中国环太党迫害,想以难民身份入籍,而中国留学生普遍对政治缺乏兴趣,林桦的表现太过反常。

  为了查清楚林桦的情况,美国的情报部门甚至渗透到清华大学的管理部门搜寻林桦的相关档案,但却一无所获,但同期在美国留学,后来在中国大学或者研究机构任职的留学生则都有档案。

  而在美国留学期间,林桦与他交好的几位同学后来都离开美国,而根据调查显示,他的同学回国之后都没有任何资料,这反而说明他们变成了中国军工系统的专家,而这些人中就有出身清华的,同样没有找到档案资料。

  综合以上种种,美国情报部门有理由相信,林桦是中国环太党安排到波音公司窃取机密的间谍,波音公司那帮子家伙明显被林桦的种种伪装蒙骗,竟然让他参与了关系重大的民兵导弹核心系统的研究。

  虽然美国情报机构目前还没有掌握林桦的确凿间谍证据,但并不妨碍美国拿林桦开刀,林桦在工作中有不少违规的地方,平时可以不当回事,较真起来都是问题。

  情报机构准备借助这件事督促军工系统谨慎使用中国人,中国人虽然不如苏俄的威胁大,但中国的潜力不小,必须有所压制,美国的核心军事机密绝不能被中国人“偷窃”..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炒作中国间谍案可以制造美国民意,逼迫中国在入关问题上做出更多的让步,而对尼克松背后的军工联合体而言,炒作中国核威胁同样颇有意义,这理所当然的可以增加军费开支。

  就在1972年初,柯西金访华的第三天,美国情

  报部门抓捕了一名重量级的中国“间谍”,然后美国各大报纸就纷纷做文章,一篇又一篇文章连篇累牍的出现。

  美国的电视节目上也出现了相应的访谈节目,而美国的媒体记者们则纷纷跑到林桦的别墅,也不断骚扰林桦的家人和邻居,搞得林家鸡犬不宁。

  在与波音的竞争中处在下风的麦道公司自然不放过这个机会,也策动媒体吧啦吧啦捕风捉影说波音公司为了争夺中国飞机订单,有意纵容间谍..

  很多很多美国人第一次知道中国竟然有可以打到美国的核导弹,而且这种核导弹竟然已经赶上了美国,可以携带多个弹头,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藏在波音公司内的中国间谍!

  美国人震惊了,这世界上除了苏俄之外,竟然还有第二个国家可以打到美国?中国不是非常穷吗?中国哪来的钱搞核导弹?啊,中国还有核潜艇,连战略轰炸机都有了,竟然还是苏俄给的?苏俄为了拉拢中国,竟然连这种武器都给?

  恰好此时,苏俄总理访问中国,而美国报道对此的评论是苏中两国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军事领域的合作,虽然美国很强大,但现在美国比较的困难,所以很多人竟然担心起来,美国对付一家就挺费劲,对付两家行不行?看看地图上两家占据的地盘太吓人了!

  恰好今年是美国大选年,尼克松的民调又比较高,所以美国民主党自然不放过批评尼克松的机会,支持民主党的报纸自然要呼应美国人民的担心。

  这些报纸批评尼克松一直喊着要分化中俄关系,1968—1971年初这段时间,中俄关系不和睦,他压根没做什么事情,结果中俄又凑到一块去了,现在美国人民遇到的威胁,尼克松要付主要责任!

  这些报纸同样翻出民主党当年做的事情,杜鲁门亲自去中国访问,参加香港特区落成典礼,推开了接触中国的第一步,战争时期并肩作战的中苏两国关系没过两年就撕逼了。

首节 上一节 315/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