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314节

  家务事是最难处理的,丁才人当然不愿意掺和这种事,只是对陆奥勋随口说了几句,“你这孩子老大不小,不是孩子了,你做任何决定,也要为父母多想想,你看看你爸爸头发全部白了,又有糖尿病,你妈妈也已经内退,他们把你养大不容易..”

  本来丁才人以为陆奥勋还要说什么,没想到陆奥勋只是叹气,不说话,丁才人见稳住了,就交代了几句,上班去了,没想到王艺如又打来了电话,请他无论如何再说一说,看来这一家子又谈崩了。

  这不,这才五点钟还不到,电话就打来了,丁才人收拾一番,等到了下班的点,就骑车回家,王艺如就在小区门口等着他,见到他,又眼泪汪汪,说起了陆奥勋的不是..

  等来到陆家,陆奥勋还挺给面子,喊了他一声丁叔,又拿水瓶倒了一杯水,双手递给他,“丁叔,实在不好意思,又麻烦您了!”“没事,没事!”

  丁才人接过杯子,心中有些惊奇,这个孩子虽然有些特立独行,但待人接物却有了很大的改变,看起来在外面确实得到了不小的磨炼。

  就在丁才人吃惊之余,陆奥勋对着父母说话,“爸妈,丁叔当年那篇文章救了我,让我免了牢狱之灾,他是我的恩人,当着他的面,我把事情说清楚,请他来评评理,咱们平心静气的谈一谈,好不好?”

  “好吧,你说,你有什么都说,我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个什么子丑寅卯!”

  “爸,妈,我先在非洲的经历吧!”

  陆奥勋开始了侃侃而谈,说起自己在非洲的经验,最后说道,“爸妈,我们中国人闯荡非洲,确实是在枪口上跳舞。

  我一开始所在的东刚果原始森林,山高林密,毒蛇满地,蚊虫、飞蝇更多得直钻鼻孔。我们中国人又没有抗体,只要被蚊虫叮咬,也会得疟疾、黄热病、锤虫病这些疾病。

  每年我都能看到因为这样那样的疾病死亡的中国人,而本地的黑人那就更多了,他们能活到三四十岁,已经是长寿。

  以我们家的关系,我确实没必要去非洲闯荡,

  可我在国内,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又有案底,我顶破天就是找一份工作,然后浑浑噩噩的厮混。

  你们想让我去姐夫的公司,可你们知道吗?姐夫的公司搞的是高科技,博士、硕士一大堆,最差的都是大专生,我去那边能干什么?做门卫头头吗?我丢不起这个人!

  让姐夫帮着介绍,姐夫确实可以做到,但我这样的基础有前途吗?可去了非洲就不一样了,那边我是老板之一,我可以创建起自己的工厂、商店,只要我苦干几年,完成了原始积累,回到国内,我也有立足之地!

  爸妈,我早就有能力自力更生,也可以做大做强自己的事业,你们完全没有必要为了我求这个,求那个,甚至是算计这个,算计那个,我不需要!”

  “还有我的婚事,我要的是和我过一辈子,可以同甘共苦,可以聊得来的人,子菲是外地人,家里条件不好这些我知道,可她和我一样,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都想着凭借自己的努力发家致富,她学法语就是为了去非洲闯荡,这才是我想到的另一半...

  “奥勋,你先发财,做人上人,爸妈都高兴,可你为什么要冒险去非洲,国内就没有发财的地方吗?多得很呀!”

  “国内有发财的地方,可我不熟悉,从零开始,谁知道能不能成功?有已经摸索成功的路不走,非要走其他路,这不是成功的法子。

  我这一次去非洲,和以前不一样,准备做的是医药生意,整天和药物打交道,要比以前安全得多,你们有什么不放心的!”

  儿子振振有词,王艺如又要流眼泪,她不断看着丁才人,而丁才人都不知道怎么劝说,陆奥勋说“我不需要”对他的触动非常大,这个孩子简直脱胎换骨一般,难道非洲真得这么锻炼人吗?

  丁才人终于开口了,“奥勋,现在你爸妈的情况...”

  丁才人老生常谈,陆奥勋也有话说,他又不是父亲的独子,有大哥大姐在,妈妈又还年轻,完全不用担心照顾问题,这几年都过来了,怎么现在就成问题了?

  而且现在非洲有通往国内的飞机,有什么事情可以拍电报,等他们的医药公司有了着落,自然会安装电话,这些都不难。

  丁才人也不知道怎么劝说了,他看向陆父,“老陆,奥勋和你们家老大不同,他不甘寂寞,一心想着出人头地,飞黄腾达..”

  “丁老师,他的姐夫是大人物,他如果仅仅只

  是为了出人头地,飞黄腾达,他巴结好姐夫,

  想出头容易得很,可这个孩子性子就是太傲,这样的性格出去我怎么能放心,唉,也不知道他这个性子随谁,我不是这样,艺如也不是呀!

  丁才人心中一动,姐夫是大人物,到底多大的任务,老陆敢这么说,得好好打听一下,就在此时,王艺如啐了一口,“还不是随你,死要面子活受罪!”

  王艺如被宝贝儿子这么一番折腾,也没辙了,她退让了一步,“奥勋,那个刘子菲初中一毕业就跑到了北京,在北京这个大染坊混了好几年,根本就不是什么单纯的性子,天知道以前有什么,你相貌好,出身又好,北京又有房子,明明能找到更好的...”

  “妈,我在外面闯荡了那么久,子菲是什么样的人,我看得出来,她确实挺有野心,但她是靠自己的手去争取,不是想着靠嫁人或者那种下三滥的招数...”

  陆奥勋说到这里,自知道失言,王艺如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尖声吼道:“陆奥勋,你现在有本事了呀,子还嫌木丑呢,你倒好,嫌弃起你老娘了..”

  陆奥勋只觉得头大无比,“妈,我不是这个意思!”

  陆父觉得丢人,大声说道,“都不要说了!”,然后又对丁才人说道,“丁老师,不好意思,让您看笑话了!”

  丁才人也有些坐不住,他想了想说道,“老陆,我觉得吧,奥勋的想法也不能没有道理,你们就让他出去闯一闯,反正他收入挺高的,他隔三差五回来一趟也容易!”

  陆父叹息了一声,“也只能这样了!”

  丁才人又看向陆奥勋,“奥勋,你爸妈也是为了你好,婚姻大事谨慎点好,你那个女朋友可以先处一处,不要着急结婚..”

  陆奥勋点点头,“丁叔,我听您的!”

  丁才人劝说了一番,然后再上楼,虽然陆奥勋还不算很成熟,但长进了很多,敢拼敢打,又有背景很硬的姐夫,只要不出意外,以后应该有比较好的前程,自己的孩子可就不行了,唉,百无一用是书生...

  等回到家中,丁才人才想起没有问陆家老大,反正也不着急,算了,以后再说吧,经过了今天的种种,丁才人有些迷茫,又有些感慨,反正在单位也没什么前途,搬哪里又有什么关系,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多写几章小说。

  我这样的书生虽然成就不了大事,但也没必要为了一级工资想东想西,蝇营狗苟,我上个月

  的稿费又创了新高,虽然远远比不上张恨水,

  但也不需要再看别人的眼色,彼其娘,真搬家,那就辞职做自由撰稿人...

  陆奥勋可以出去闯荡,丁才人靠着文字功底可以对单位说不,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本说不,尤其是一些人自以为有本事的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仅仅是螳臂当车罢了!

  到了次日,《北京晨报》公开的市长讲话中,删减了不少,赵紫阳早上看到后,勃然大怒,他打电话给报业集团总经理,为什么要删减他的讲话?

  按照中央规定,报业集团这一类媒体类国企属于双首长制度,董事长是国资委派出,负责财务等工作,而总经理则是宣传口派出,负责业务工作,尤其宣传口本身是党务部门,所以意识形态也是总经理负责。

  由于宣传口比国资委强势,所以媒体类国企总经理是一把手,董事长实际上是二把手,而目前的报业集团总经理属于市宣传部下派的同志,原来是北京市宣传部办公室主任,现在是北京市委委员,相当于宣传部副部长。

  北京市的宣传部门与中宣部关系密切,总经理原来在中宣部工作过,自然不是太买赵紫阳的帐,跟赵紫阳打着哈哈。

  这位总经理告诉赵紫阳领导干部的讲话,按理是需要经过宣传部门调整的,防止说错话不好收拾,不要说他,谷枢机对外的讲话也是如此..

  赵紫阳气得差点直接丢了电话,他想了想,拨打给了中央教工委枢机张劲夫,张劲夫听完,摇摇头,“卫道同志,不是我说你,这里是北京,下面的干部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你这么横冲直撞,肯定要吃点亏!”

  “吃亏不吃亏倒没什么,只是我早就得到反应,北京的广电报刊系统服务态度一直不好,属于新民主主义教育运动的优先对象,我认为这位比较牛气的同志可以安排前往北京山区某地驻点学习一段时间,顺便好好理一理报业集团的各种官僚主义现象,您觉得可以吗?”“下定决心了?”

  “我必须冲一冲,要不然北京市什么时候搬迁都不知道!”

  “那就大胆的做,如果有需要,市监委副枢机孙晋才、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卫海鹏两位同志应该可以帮上忙!”

  “刘杰同志可能有一些想法!”

  “刘杰同志是市委枢机,他必须求稳,你是市长,闯一闯也是可以的,不过你也要尊重刘杰同志!”

  赵紫阳放下电话,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要想做事,没人是不行的,监委、公安局都有支持的干部,再收拾报业集团,到时候各项工作受到的掣肘就少多了..

  就在此时,另外一部电话响了起来,半个小时后,赵紫阳再一次乘车来到中南海,然后等来了戈尔巴乔夫等几位苏俄同志。

  也不知道是戈尔巴乔夫的能量大,还是什么原因,中央竟然让他这个市长来陪同戈尔巴乔夫这个边疆区的区委枢机,同时还要他与这位同志多交流,了解他的思想。从中央的安排来看,这位40岁的苏共中央委员前程应该很不错,真让人羡慕呀!

  寒暄两句后,戈尔巴乔夫提出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随机考察,而不是去预定的地点,戈尔巴乔夫显得很诚恳,“中国同志的农业搞得很好,非常值得联盟的干部们学习,我希望可以通过考察学到真正的本领,而不是仅仅观看一个个样板工程!”

  赵紫阳听完,大起好感,很爽快的答应了,他笑着说道,“戈尔巴乔夫同志,我和您一样,来到北京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考察北京的菜市场。

  了解一个城市的最近距离是看它的菜市场,看了一个城市的菜市场,和这个城市才有了肌肤之亲。名胜古迹什么的,都是西装革履的,都是装扮得很好的,只有菜市场装不了,想装都装不了..”

  听完翻译,戈尔巴乔夫很赞同的点点头,车队走了一段,然后按照戈尔巴乔夫的意思前往附近的一个中型菜市场,这个菜市场处在两条马路的交汇点附近,周边有很多居民楼,人口密集,交通便利,据说几公里外都有居民过来买菜。

  大概也是因为人多,所以这个菜市场分为室内和露天两部分,室内面积很宽阔,有两千平方米,室外则是宽二十多米长,约半公里的一条人行横道。

  大厅里面有各种小吃,甬道两侧摆满了各种不同菜品,在大厅中央各类蔬菜琳琅满目,四周的摆设则是分门别类,东侧是干饼面包,南面是粉条买条,西面是猪鸡鱼肉,北面是副食土产,各种与事物及日常拥堵有关的货物一应俱全。

  赵紫阳的形象一般,加之是冬天,大家都裹得严严实实,没有人注意到他的身份,戈尔巴乔夫等老外也不奇怪,北京的老外一向多,群众也不在意。

  戈尔巴乔夫看来看去,有些目不暇接,他第一

  反应就是中国的菜市场真大,然后是东西真多,怎么会这么多的?难以置信的多!

  但出乎戈尔巴乔夫意料的是,赵紫阳告诉他,北京的冬天比较寒冷,蔬菜供应也不如平时丰富,北京地区的冬季蔬菜供应主要就分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土豆、洋葱、大白菜这些耐储菜为主,大概有九种,第二类是河北等地的大棚蔬菜,这一类的就比较多了。

  目前据他了解,中苏差距比较大的就是反季节蔬菜,而要搞好大棚蔬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要十分细致的干活,这些都是苏俄的集体农庄模式很难做到的,所以他建议苏俄不要在反季节蔬菜上太浪费精力。

  不仅仅苏俄做不到,美国人和西欧人都做不到,他们也都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相应的罐头,所以他建议苏俄多进口一些罐头。

  戈尔巴乔夫很感慨,又有些好奇的询问种类繁多的蔬菜到底是怎么做好计划和相应的运输?赵紫阳则摇摇头,告诉他,“中国本来就不太会做计划,这么多种类繁多的商品,根本做不好计划。

  中国在交易端主要做三件事,一是提供各种场地,从大的批发市场,到小的社区店面,一直到蔬菜专业通道都有规划;二是国有供销系统做好粮油等容易操作的重点商品供应;三是负责市场监管,做好质量管理,并密切监督各种商品的价格,防止囤积居奇等炒作行为。

  而在生产端,则是推动各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因地制宜,有的合作社专门种植蔬菜,有的合作社专门种植草莓,有的合作社专门种植苹果,而农业技术部门则与合作社合作,推广各种良种和农业技术,在一些合作社也开始使用机械..

  而各类商品的具体交易则交给个体商贩和小企业与消费者对接,运输也主要是他们在做,国家只征收一些税费,这些人如同一根根毛细血管将产地和最终的消费者联系在一起!”

  “这就是中国农业推行的集体与民营,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您可以这么理解,这四条都缺一不可!”

  戈尔巴乔夫不断走来走去,看到不认识的东西,就让翻译问一问是什么用途,同时还让翻译问一问价格。

  很快他就发现中国对食物尤其是肉类的利用比苏俄好多了,苏俄杀一头猪会丢掉很多东西,但中国人则充分利用,而且不同部位的价格还不一样,这让戈尔巴乔夫记住了,得想办法劝说人民学习综合利用。

  同时他也注意到中国按照新鲜程度或者菜品质量分出了很多档次,而且有的差距还不小,比

  如他吃饭时看到的火龙果,有一个是两块钱

  的,也有两三个是两块钱的;而苹果更加夸张,价格竟然可以差四倍。

  戈尔巴乔夫询问为什么同一种苹果会差距这么大,赵紫阳解释了一番,最后他还说道,“戈尔巴乔夫同志,中国虽然在农业问题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我们现在也还有非常多的缺点,最为我党担心的就是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

  同一种产品,高端和低端的价格差距很大,就会给钱紧或者节俭的顾客觅得一条生路,想留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不容易,但有这些低端商品也可以给穷人一条生路!”

  “您很坦诚!”

  “每个国家都有长处,也都有不足,中国市场供应虽然比较丰富,但中国还是太穷,压根做不到贵国的各种福利,中国群众的压力明显大多了!”

  戈尔巴乔夫微微点点头,两人又走了走,看到了一个二十来岁的大姑娘正在扒饭,赵紫阳好奇的走了过去,询问她叫什么名字,做什么,笑着说道,“你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做菜贩子的不多!”

  “像我这么大,干这行的姑娘,全市场也没几个吧。”不到23岁的苏俊报了自己的名字,告诉赵紫阳她已经扎根这个菜市场已经6年!

  “说话干脆、动作麻利,是个能干的好孩子!”赵紫阳一看就是官员的模样,苏俊笑着说道,“这位领导,可不兴这么说,我以前也很温和,这几年被逼成说一不二的急性子。”

  赵紫阳呵呵笑了笑,“六年菜老板下来,感觉怎么样?”

  “菜老板的工作不适合姑娘干!”苏俊很爽快,“太辛苦,我每天早上4点起床,干到晚上6点,几乎全年无休。

  我之所以坚持着,是因为目前靠辛苦还能赚到钱,一斤菜就赚几分钱,最多一毛钱,主要靠走量,这几年我们积累了固定的客户,每天能卖三千到五千斤菜。”

  “这么算下来,你一年收入不少呀!”

  “一年也就几万块钱,都是辛苦钱,我多拼点,就是给父母多攒点养老钱!”

  赵紫阳很赞赏的点点头,又问道,“这两年生意怎么样?”

  “这行门槛太低,竞争太激烈,收菜贵,卖不上价,留给我们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不如以前好做!”

  “那以后怎么办?”

  “去年,我和哥哥注册了一家国蔬商贸公司,买了两辆卡车,我卖菜,哥哥跑运输收购,尝试从更远的地方进货,降低成本...”

  赵紫阳和小姑娘交流时,戈尔巴乔夫在一旁不断的听着翻译交流,他表面上没什么太大的反应,但内心深处却跌宕起伏,如果资本主义仅仅是这样的小商贩,那这样能够解决人民困难的资本主义越多越好!

  在考察了菜市场之后,赵紫阳和戈尔巴乔夫又一起来到了一家冻干食品厂参观,天气寒冷,不过这家厂子的冷库中储备着大量等待冻干的|苹果,一直在保持生产。

  冻干食品厂的操作很简单,把苹果切成方便冻干的形状,冻干之后,可以极大的提高产量的利润,作为一个正在推广的新行业,冻干食品厂的投资不算大,但冻干食品目前的毛利率相当不错。

首节 上一节 314/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