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325节
“对,不让我们入关,还想让我们听话,世上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情,美国人在中东有第五舰队,我们的天方省也是不沉的航空母舰,必要时也可以加强海德拉巴基地,很多事情我们不愿意做,不代表我们没有能力!”
在场的同志听完都笑了起来,心情轻松了不少,不过谷雨心里明白,这样的好日子也不过十年,等到了八十年代,美国信息战水平大涨,那个时候,中国必须要造舰了!
谷雨挥挥手说道,“说完了阿拉伯人,我们先说一说英国人,虽然英国北海油田得到了开发,但BP石油现在的压力不小。
我们乘机购买了一部分股份,也买下了一些油田的份额,阿布扎比油田的规模还是不小的,还拿出了市场与他们合资,拉了他们一把。
这不仅是抄底,也有加强中英关系的目的,现在英国财政问题很大,为了挺过这一关,英国人急于加入欧共体,英国比较强势的一些高科技产业,比如航空工业、电子工业等等,也要和欧洲整合,这也意味着相当多的英国高科技企业将出现经营困难。
这是我国相关企业最佳的淘宝时机,英国的好东西还是不少的,我们一定要尽可能淘宝,不要怕花钱,这个钱值得花,这两年我们赚了不少钱,要用在这些地方!
我国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德日技术人员的帮助,这一次也要想办法邀请一些英国的技术人员,可以在英国多设置研究中心,英国人想来也是乐意的!”
谷雨说完,毛泽民同志笑着点点头,“这几年石油和天然橡胶等战略物资涨价,我们每年会抽出部分超额利润,再加上炒作黄金白银等等积累的钱,目前已经积累了八十多亿美元,用来抄底英国工业并无问题。
不过英国鬼子狡猾的很,卖咱们东西总喜欢留
一手,我们这些年吃了不少亏,咱们的同志可要瞅准了,不能吃大亏!”
李国鼎点点头,“总理放心,我们一定会严格把关相关协议,绝不会让英国人钻空子!”
谷雨在一旁说道,“给我们抄底的时间不会太长,这一类的谈判一定要快,谈判完执行也要快,采购设备最好是成套设备采购,这样干确实会多花不少钱,但会节省时间,要谨防英国人变卦,时间就是金钱,甚至比金钱还要宝贵!
你们采购的时候如果有一些争议,你就把这句话告诉负责的同志,我这个人对可花不可花的钱往往很抠门,但该花的钱我舍得的很!”
李国鼎点头表示明白,又交谈了一会,谷雨接着说道,“我们再说一说美国人,美国和西方世界一口气做出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巨大让步,这既有客观原因,比如美苏争霸逼迫美国让步,拉拢阿拉伯世界;又比如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美国人心有余悸等等。
但我们也必须清楚,美国人舍得让出1万亿美元,只能说明他们能够获得的东西会超过1万亿美元,要不然就算尼克松答应,美国大财团也不答应!
我认为美国人此举也有一定的主动性,此举一方面是为了加快推动石油美元,只要阿拉伯国家出口的石油使用美元结算,储备美元,所有需要石油的国家都不得不储备足够的美元,美国实际上得到了巩固和加强,这实际上反而加强了美国的国力。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进一步打击英国的残余影响力,没有了中东石油利益,英国人会加速衰落,虽然英国人找到了北海油气田,但怎么也比不上中东的好处大。
但有没有第三条吧,我认为也是有的,美国已经确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美国的金融资本会变得更加强大,同时美国也将加速进行产业升级!”
谷雨说到这里,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进行了解释,“同志们,现在美国的工业竞争力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传统的纺织、钢铁、造船这些就不用说了,现在连看家的汽车、机械、家电都遭到了不小的冲击。
这么多产业受到冲击,导致美国出现了经济滞涨,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西方各国已经想起了一轮自动化狂潮,机器会更多的取代人,所以美国现在的失业率很高,现在美国国内出现的种种问题都与经济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美国人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加征关税,保护本土产业,稳定就业,但这条路不好走,
美国能拉住那么多盟国,靠的是开放国内市
场,让盟国得到好处,一旦加征关税,队伍就不好带了,西方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又如何扛得住苏中两国越来越强的冲击?
而且这也是逆势而为,美国老百姓的收入那么高,传统行业的竞争力不足,是大势所趋,除非美国政府能降低老百姓的收入和福利,缩减军费开支,但这显然不现实!
所以我们很早就判断,美国未来会逐步放弃这些传统产业,交换各国在金融上让步,同时大力加强军事,并集中力量在美国有竞争力的行业。
现在美国有竞争性的行业有哪些呢?一是军工,二是农业,三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新兴的行业,那就是航天航空、石化、电子、通讯、生物和核能等等领域,美国在这些领域的优势,短时间内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撼动,美国人加大加强这些领域已成必然!
如此一来,美国资本家的利益得到了足够的巩固和加强,又拉住了下面的小弟,还可以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只要美国在这段时间内,完成新一轮工业革命,产生了更多的新兴行业,美国的就业问题也会得到缓解!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相当一部分容纳大批就业的传统工厂消失了,美国的工人阶级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美国资本家的心腹大患就消失了大半,也就没必要再对工人阶级让利,个人所得税收到50%以上,甚至92%这样的苦日子,资本家一天都不想过!”
说到这里,谷雨笑了笑,“美国人的算盘打得很精明,但美国人忘记了太平洋对岸的我们是一个奇葩,我们有庞大的人口,人民的收入一直不高,但却有庞大的本土市场。
我们完全可以全产业链发展,美国逐步放弃的传统产业我们要,美国要搞的新兴产业我们也要,我们不仅要在工业规模上赶超他们,我们未来还要在技术上赶超他们!
关于这一块,以前我说过一些,但并不全面,虽然相关行业有了一些发展,也做了不少布局,但并没有提升到足够的高度,那是因为美国人还在摇摆不定,我们自然不着急。
但现在美国人确定了方向,我们也必须加快新兴产业的相关布局,我不求迅速追上并超过美国,但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投资,也必须有足够的人才储备。
未来哪些领域会高速发展,成为战略性的主导行业,目前看来电子产业最明确,但电子行业越往后发展,分支越多,而且这一行比较依赖民营企业发展,国有企业跟踪也比较难、
我的要求是对美国出现的任何一个新兴行业,对美国国家专利系统公布的任何一个新兴行业
的专利都必须保持跟踪,任何美国有的东西,
我们都必须有,可以有技术上的差距,但绝不能存在有无问题。
我们要鼓励留学生或者国内各个大学的师生创业,给他们相应的风险投资,即便短时间内看不到收益,甚至是有害无利,我们也要宽容,留给相关创新企业足够的发展空间...”
谷雨微微顿了顿,“肯定有同志要问我,搞这么多创新钱从哪里来,我也想过了,可以从几个方向着手:一是设立中央科创委,以后中央专委负责高精尖军事领域的投资,中央科创委负责民用领域高精尖的投资。
现在我们基本解决了三位一体的核反击,各种地下核设施也花了不少钱,中央专委的投入可以相对缩减,中央科创委的投入要大幅度增加。
我们每年拿出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民用领域的创新,同时发行专项国债,创建国家投资大基金,长年不懈的投入!
这一块的投入多少,你们去测算一番,我的意见是现在不得少于GNP的1%,只能多,不能少,以后每五年增加一部分,一步步提升我国高精尖领域的研发投入,决心一定要大,现在不舍得花钱,以后要花的钱只会更多!
二是大胆的割舍一些东西,那些不适合国有企业操作,出现大片亏损的行业,要十分坚决的退出,国家未来只会参股、入股这些行业的顶尖企业。
一些目前国企有优势,但未来也有可能出问题的行业,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拿出一部分股份让外资、香合成员国和民资入股。
三是十分坚决的进行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改革,这些年为了解决退伍安置,为了让老同志们安心退休,我们做了大量的妥协,现在这些问题已经基本没有了,该正规化了!
吃财政饭的人数要坚决压缩,从现在开始,全国各地方党政机关人员总规模只能减少,不能增加,人口还在不断增加,医院和学校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事业单位吃财政饭的人越来越多,若是党政机关继续增加,压力太大了,我们必须坚决控制!
中央和省一级要起带头作用,全国人大和政协要压缩,各地方第二枢机撤销,第一枢机改为枢机,这一块应该可以裁撤不少岗位。
县乡两级机关要承担的工作比较多,要充实力量,需要进行一些合并,一些小县小乡要合并,有条件的地方要把乡变成街道,街道可以多一些嘛!
清王朝覆灭的时候只有一千多个县,现在倒好,竟然有三千多个县,虽然多了一些地方,
但东部地区的县还是太多了,要进一步压缩。建国时期,很多同志想着离中央近一些,靠近北京的河北、热河、绥察和山西四个省搞出了一堆小县,完全可以进行合并,要不然财政迟早要出问题。
市和地区这一级一般只是负责上传下达,一定要坚决的压缩,交通便利的地方一个市和一个地区下辖的县区最好是双位数,10—15个比较合适,要按照这个标准压缩。
江苏相比于民国时期小了一圈,又都处在平原,交通也方便,可以按照直辖市的标准,合并小县,同时搞省直辖县...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想办法将地区变成设区市,这样不好,我们必须提高市的标准,一些不合格的市要退回去变成地区,想搞市属四套班子,想把县变成区可以,但我们要看到成绩,没有成绩,那就要压缩!”
“还有一件事,我们给了参加革命的同志还有那些从事极端危险的高精尖行业的同志离休待遇,但在一些地方,已经有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干部巧立名目,竟然现在就享受离休待遇,这件事要追查到底!
我们有现在这么一点家底不容易,一定要避免这种浪费,现在看来,我们必须取消离休待遇,以后特殊行业可以按照国际惯例设置特殊工种补偿金。”
谷雨说完,应对经济危机领导小组的成员们都倒吸了一口气,谷雨提到的这些条就没有一条好干的,不过这些条也都戳中了当前的一些问题,现在乘着老同志们被打得头晕目眩,高层都战战兢兢的时候推动,倒是不错。
这一次会议结束后,迅速开始了执行,涉及到党内部分由谷景生亲自执行,他的重点就是那些不愿意下乡的同志,不下乡说明身体不好,再占着茅坑不拉屎,似乎太过分了...
而一向啃硬骨头的马天水则需要负责行政区划的调整,建制市退回为地区,这是一个非常难做的事情,市有四套班子,还有庞大的市属机构,但地区就不同了,只有党政两套班子,地区直属机构也少了一大截,所以这一块要做的事情相当多。
当然了,孙运璇和其他副总理也不好过,谷雨讲话后国企改革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强,又涉及到巨额财政资金的归属,还有大学相关专业的扩张,可以说各种事情多如牛毛...
曾经在英国留学的李国鼎也率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出访英国,这里面有航空、造船、化工、冶金等多个行业的企业家和专家,他们承担着前往英国淘宝的重任。
此时的英国首相是保守党出身的爱德华—希思,而爱德华—希思政府的教育大臣就是未来名气非常大的撒切尔夫人。
希思一直坚定的认为要加入欧共体,并正在努力与欧共体谈判,虽然戴高乐已经死了,但法国人同样难缠,不过在希思的努力下,他认为英国在一两年内加入欧共体并不成问题。
不过英国国内对加入欧共体的争论一直不少,政治上的担心是一方面,经济上也顾虑重重,虽然加入欧共体会带来不少好处,但弊端也不少。
比如英国看家的金融和英镑地位很可能会受到影响,又比如英国越来越糟糕的汽车工业铁定打不过德国的大众宝马奔驰,汽车工业会每况愈下,而英国的农业也肯定会受到法国不少的冲击...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在的大英帝国实在太艰难了,所以希思硬着头皮也要加入欧共体,哪怕心不甘情不愿。
不过英国人对发展中英贸易还是很有兴趣的,这些年,中国一直非常舍得出钱买英国的东西,双方多次合作,相当愉快。
对这一次中国代表团,更准确的说是中国淘宝团是很欢迎的,他们知道中国人现在手里有钱,如果能够获得大笔中国资金,也从中国获得市场,那绝对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中英两国此前已经谈判了不少,大部分问题已经谈妥,所以交谈还是很愉快的,谈判首先从罗孚汽车和广汽分家开始。
由于英镑长期高估,加之关税保护,英国汽车工业每况愈下,罗孚这个大英帝国的骄傲也是一身毛病。
一开始B格很高的罗孚在中国是赚了不少钱,但时间一长,问题就出来了,罗孚一款车卖了十年,压根没变化,价格还死高,其他车企都在迭代,罗孚一直抱着50年代初的屁4车型,逐步落伍,广汽就意识到这样下去,迟早会被罗孚坑死。
在合作的过程中,广汽又发现英国佬的管理水平很一般,还不如丰田,生产成本比较高,更让广汽头大的是,英国人竟然搞什么手工打造,英国佬开什么玩笑。
早期中国轿车需求量不大的时候还可以玩玩手工打造,中国市场起来了,还搞手工打造,那不是自掘坟墓吗?没什么产量,利润再高,也赚不到多少钱。
更让广汽窝火的是,英国人一直嫌弃中国工人素质不够,要求大量配件从英国进口,广汽只
能搞一些犄角旮旯,合资并没有学到太多的东西。
所以广汽干脆自己另起炉灶,利用中国已有的技术,并与洛车进行技术合作,搞出了一款新车,虽然发展过程中有些磕磕盼盼,但价格便宜,在南方卖得蛮好。
罗孚一看当然很生气,中国人不好好卖罗孚的车子,却一门心思搞自己的小车是怎么回去,广汽的国产小车卖得便宜,我们高贵的英国车还怎么卖高价,这不是砸罗孚的牌子吗?
广汽一直想让罗孚拿出路虎或者P5系列轿车合资,但P5轿车是英国女王御用车,路虎又是欧洲热销车型,在欧洲逼格很高,是罗孚看家的本事,罗孚舍不得,担心被学习能力强的中国学会。
当然这里面最主要的问题是此时的罗孚已经衰落,P5是1958年开发的车型,而P6则一直拖到了1970年才搞了出来,这么长时间才拿出一款车,而且其大功率的发动机还是别克出产的,这恰恰说明罗孚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一来二去,罗孚和广汽的矛盾就大了起来,等到中国和美国达成协议,英国人也想独资在中国出售高大上的屁5系列手工轿车。
两国开始谈判,经过一系列谈判,罗孚在华独资已成定局,合资厂卖给罗孚,而作为分手的条件,广汽也英国人哪里获得一批技术转让,未来将继续和洛车合作,以抗衡丰田—一汽联盟..
英国人此时已经看出中国汽车市场要爆发,而拥有一堆豪车品牌的利兰汽车现在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所以大英帝国也想推动利兰入华,不过中国开出了条件,利兰可以入华,但中国丰田小汽车也要前往英国建厂。
英国对汽车工业保护挺厉害,加之面子上挂不住,当然不愿意接受中国汽车企业来到英国投产,哪怕丰田是低端小汽车也不行。
不过希思查看相关资料后,觉得可以让罗孚和成本比较低的丰田合作搞一款经济型轿车,大英帝国日子不好过,经济型轿车更符合人民的需要。
丰田想通过与罗孚的合作,增加中高端轿车的研发经验,而罗孚也觉得丰田一条生产线多车型的搞法比较牛逼,他们也知道继续抱着手工造车这条路不是长远之策,所以两家一拍即合,而这一次希思和李国鼎也交谈甚欢,双方都觉得这是一次完美的合作...
谈完了汽车,两国又谈到了中英石化合作,随着BP入华,英国佬发现中国的石化需求不断上涨,直流口水,原来觉得BP漳州基地够大了,现在发现还可以在中国北方再上一个项
目,李国鼎听完,表示中方非常欢迎BP增加投资,不过石化投资规模大,需要全面衡
量..
希思当然很清楚,中国庞大的石化市场不可能太开放,想从中分到更多的肉,英国需要拿出更多的东西,而这一次希思也准备好了,BAC—11客机,这玩意是英国卖得最好的客机,大英帝国一直想卖到中国。
不过这款飞机直接与华德—56冲突,中国一直不愿意购买,哪怕英国答应给组装线也不乐意,不过英国发现中国的华德—56产量比较小,根本不能满足国内需要,又起了心思,你们只要愿意进口,发动机也是可以谈得!
第286章 为和平而战
李国鼎笑着点点头,表示愿意与做一些必要的谈判,只要英国的条件合适,中国不排除引进的可能,希思听完微微皱眉,对方的用词相当客套,他在心里念叨,中国人可一定要引进呀,若是能搞到两三亿英镑,对英国航空工业的帮助将非常大。
就在希思念叨的同时,李国鼎也想起了谷雨临走前的交代,关于英国的BAC—111,谷雨的态度是可以引进,也可以搞一条生产线组装,以满足华德56产能不足的缺陷。
不过作为交换,BAC—111必须有相当部分在中国生产,以提升中国相关领域企业的技术水准,为航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谷雨又说,中国可以买英国的飞机,也可以买美国、苏俄的飞机,英国想赚钱,就要在关键技术上做出让步,相比于希思提到的斯贝发动机,谷雨真正上心的是斯贝的航改燃。
现在中国已经有了英国的康威涡扇发动机,这款人类第一代可以实用的涡扇发动机发动机,中国已经吃透了不少,有些不懂的地方,这几年通过与罗罗公司合作,逐步得到解决,七十年代装备空军希望很大。
通过康威涡扇发动机的引进,中国真正拥有了一款真正的大推,虽然只是五十年代的技术,但对中国意义重大,不管是研发中的大飞机C808,还有轰6。
而斯贝属于推力相对小一些的中推,技术含量更高,英国人此前不愿意卖,中国也没有太多购买的冲动,中国主力战斗机歼六宁愿使用西南航发的发动机,也可能采购前途未卜的斯贝。
这些年,为了节省军费,中央也一直拒绝研发战术轰炸机,斯贝也没办法用在中国的战术轰炸机上。
中国又从苏俄引进的D20P涡扇发动机,虽然D20P涡扇发动机推力和寿命都不如斯贝,但老毛子提供技术比较爽快,而且苏俄的涡扇相对比较容易吃透,可以沿着老毛子的路线走下去,所以华德56B使用的是D20P发动机。
所以中国一直盯着斯贝,但并没有英国人所期
望的那种饥渴,英国人愿意卖,中国可以买,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