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398节
比如卫道同志你在战争期间在基层搞土改,而李思明同志战后在非洲打拼,江泽民同志大学毕业后,就在丰田工作,接触到先进的丰田管理经验,你们虽然遇到的情况不一样,但都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我们不需要再土改,但在非洲打拼,知道怎么搞企业,知道怎么和外国人谈判则是长期要做的事情,中央选择李思明同志培养,也跟他受到的特别锻炼有关,就算李思明同志有些经验不足,只要多锻炼几年,也就成熟!
“赵紫阳同志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同志,直接被跳开,本身就不是什么高兴的事情,而谷景生同志所说的理由更不让人。”
不需要再土改也就意味着他年轻时,所受的锻炼,中央高层不看重,相反,李思明和江泽民同志等受到的锻炼才是有价值的,这是不是意味着他无望成为总理.
..赵紫阳同志有些患得患失,谷景生同志隐隐有察觉,但也没说什么,下一届人事安排,他和谷枢机谈过,谷枢机已经明言,除李思明的中央第二枢机必须保证以外,其他人事调整由他负责,谷雨同志不会过问。
既然谷枢机如此放权,谷景生当然要把握住机会,搭配出一套他满意的下一届团队,按照他的设想,下一届班子除了他和谭启龙同志以外,其他五个人全部退休。
谭启龙同志能够留下来,倒不是多有能力,而是新班子中肯定要有一位南方出生的干部代表,与其换一个新人,还不如让谭启龙同志继续干一届,他担任人大主席十分合适。
谭启龙同志留下来,还有两点理由,一是他这个人性格比较好,比较配合工作,二是他可以作为军队代表,避免再安排一位军队同志进入常委会。
如此一来,中央监委枢机就可以让项南同志担任,下一届肯定要好好清理一下,方便李思明同志的执政,项南同志担任这个职务最为合适。
在国务院的人事安排中,谷景生现在看上了任仲夷,他和任仲夷同志共事过,对任仲夷同志的行政管理能力和开拓精神相当认可,这是国务院总理必须有的能力。
任仲夷同志现在是中央统战部部长,在他的领导下,各级统战部顺利组建,对中央的统战政策把握得比较好,成功的做到了有张有弛,政治上也很过硬,而任仲夷同志又做过副总理,熟悉情况,担任新总理毫无问题。
而在常务副总理的位置上,谷景生则想让顾准来做,顾准从三十年代就搞经济,是党内的经济专家,他和任仲夷同志搭档经济上不需要担心顾准这些年一直是中央局委员,但只能做管金融的副总理,先后被马天水和李国鼎压制,也是因为他得罪人太多,而在下一届那个以过渡和整顿为主的中央领导班子中,顾准恰好是很合适的常务副总理,他可以做恶人的活,这和他启用项南同志是同样的道理。
这样一对总理和常务副总理搭档,可以让年轻一代的江泽民同志很好的开展工作,若是启用15后同志比如眼前的赵紫阳,他若是到了1985年不愿意退,到时候就麻烦了,未来的中央常委中绝不能留下资历比李思明同志更深的同志。
而最后一个常委位置,也就是中央政协主席,谷景生同志准备一位15后同志,他有两颗人选,一个是吕和同志,一个是眼前的赵紫阳,不过他现在越来越倾向于吕和。
吕和既是谷枢机的秘书,又比较得一些老同志的喜欢,属于政治上很过硬,他担任政协主席,领导统战工作,大家都能放心,赵紫阳就侥幸多了,大家也未必放心.
只是这么一番安排,如李耀文等一批早早得到关注的15后干部就要全部被压制,这也是谷景生有意为之,这些同志也不是能力不行,只是他们被太多人关注,影响力很大。
如果他们成为了常委会成员,未来必然对李思明同志有所掣肘,干脆一个不让上,等到1985年,全部退休,到时候班子的成员全部是20后,资历差距都不是太明显,李思明才能很好的领导工作!
谷景生同志虽然心里这么想,但并没有任何表露,他和赵紫阳交谈了一番,把他送走,然后夫人就告诉了他一件事,小女儿谈恋爱了,对方是高级干部的后人,和他还是老熟人,老子斗不过他,儿子竟然招惹了自家的小女儿,这是什么鬼?
“我早就知道了,也警告了一番,现在看来小妹没有听进去!”
谷景生有些无奈,“感情的事情不要勉强,谈就谈吧,若是真修成正果,就让两小口去香港吧,不允许回到内地!”
“你舍得,我可舍不得,就不能强行让他们分手吗?!”
“小妹是什么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委托一个人把两个孩子谈恋爱以及我们的想法告诉那孩子的母亲,那孩子的家人未必会同意婚事,有些事让男方来提,比我们说好!”
“要是男孩子主动提,小妹肯定很难过的!
“年轻时吃点苦头不见得是坏事!”夫人赌气道,“又不是生说的,你当然不心疼!”
谷景生摇头不语,夫人知道说错话了,想了想,又把怒气撒到那个孩子身上:“那个孩子在学生会很活跃,看着是想走仕途,既然如此为什么又要找小妹,想走幸进路线吗?这明明是不现实的!”
“都是孩子,脑袋一热,谈恋爱有什么奇怪的,不要有那么多想法!”
谷景生想了想又说道,“小妹要去南洋省做志愿者,干脆让她在东华做一年的支教,既能增加见识,又可以让她思考一下感情问题!”
“东华安全吗?”
“警卫局肯定会有同志跟随的,不会出事!”
“那也行,小妹太娇气了,吃点苦也好!”
也就在谷景生夫妻交谈时,顾小妹刚刚乘坐校车来到了机场,开启了前往南洋省的志愿活动,这也是她第一次前往南洋,心中甚是高兴..这一世与前世有很大的不同,由于二战时期中国早早接触现代化战争,人才严重不足,所以战争期间,中国在美国的帮助下,在各个大中学校利用节假日进行种种培训,有飞行员,有装甲兵,有炮兵和医护人员。
战后虽然不需要再全民皆兵,但节假日搞种种社会实习,则被保留下来,也不再是纯粹的军事训练,而是种类繁多,这虽然增加了不少开销,但对大学生的发展很有好处。
顾小妹的南洋之行,是北大学生会组织的,这项活动开启于六十年代中期,中国引进了波音707,有了直航南洋的航班后,才形成的一项社会实践。
由于距离遥远,花费不小,参与的人员还要出一笔钱,南洋省的气候和交通都不是很好,所以报名的人并不多,往往都是南洋省出来的大学生,乘着暑假社会实习的机会回一趟家,而顾小妹则是这一行最特殊的一个。
顾小妹虽然人长得漂亮,说话声音又很好听,但性格很倔强,她不愿意和其他人一样搞一些带有敷衍性质的社会活动,挑来挑去就挑中了南洋省,她要好好看一看南洋到底是什么样子,好增加见识。
实际上她更想去昆仑省,想看一看爸爸战斗过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不过昆仑省的气候更加糟糕,又有各种疫病,母亲坚决不同意,她只好作罢。
为了这一次南洋之行,他和男友还出现了一些小分歧,她也第一次发现男友竟然有一些大男子主义,她就有些不高兴,凭什么她一个女孩子就不能去南洋,又不是她一个人行动,是学校组织的志愿活动,而且她身边也有人保护着,有什么好怕的!
顾小妹和身边的两位南洋籍的女同学,有说有笑的推着箱子往前走,也就在此时,机场广播突然喊了起来,“旅客同志们,先生们,女士们,现在插播一条新闻,我国第一款干线飞机C808刚刚成功降落于首都机场,大家可以观看一下国产大飞机的风采!”
顾小妹一听非常高兴,“我们去看一看国产大飞机!”
不仅仅顾小妹如此,整个机场听到广播的人,都十分兴奋,凡是有空的人,都通过种种方式,前往观看国产大飞机。
顾小妹三个姑娘,好不容易挤到一个空档,然后紧紧锁定在不远处那架巨大的飞机上。它静静地停在那里,银白色的机身闪烁着金属的光泽,机翼舒展如鹰,尾翼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风中轻轻飘扬。
“那就是我们的国产大飞机,C808!”林小满激动地指着那架飞机,声音都有些颤抖。她从小就对飞行器着迷,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飞行员,然后驾驶着国产飞机回去见老家的亲戚。如今,亲眼看到国产大飞机,她的心跳仿佛都加快了。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同志双手扶在栏杆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飞机,脸上写满了自豪:“太震撼了!以前总觉得大飞机只有美苏英法这样的科技强国才能造出来,现在我们中国也能造出这么厉害的大飞机!”这位老同志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仿佛看到了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奋斗的身影,而顾小妹则掏出照相机,疯狂地拍照,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此时在这架国产大飞机上,71岁的人民解放军元帅林彪同志正在闭目养神,与华德—56的试飞一样,C808进行机场转场试飞时,他也会全程坐在飞机上,这既是督促,也是给试飞的同志们一颗定心丸,首长和他们在一起!
对C808的成功,林彪现在非常有信心,这不仅仅是飞机技术的成功,更是这款飞机未来市场的成功,这款飞机光光国内的订单就可以收回成本。
在这款飞机研发之前,一开始的设想是效仿波音727搞三发发动机,方案递上去之后,被谷雨同志打了回去,他的理由是飞机发动机的推重比会不断提升,现在用三发是不得以的,以后肯定是双发,这是最经济的。
谷雨同志指出,一款飞机设计定型需要好些年,到时候新一代发动机很有可能就出来了,所以这款飞机必须按照双发设计,为未来换上高涵道比,推力更大,更省油的发动机留下足够的空间。
同时要在设计时采用至简设计,把绞尽脑汁节省下来的重量和成本毫不吝啬地用来加固主结构,为未来民航转货机做准备。
所以最后C808就变得比较奇葩,这款飞机基本型只能装100人左右,只有未来计划的加长型才可以做到150人左右,但发动机却采用了从英国引进的康威发动机。
康威发动机推力大,但涵道比只有0.3,更适合中长途,可最后却被放在了一个中短途飞机上,而且飞机还高了一些,刻意留下了未来更换发动机的空间。
事实上,此时美国的JT8D发动机更加适合C808,不过美国人不愿意,而苏俄的发动机还不如康威发动机,所以也只能凑合采用五十年代的康威,这是唯一有可能的大动力发动机。
此时中国的民航部门对C808相当的犹豫,六十年代中后期中国最缺乏的是大航程的民航客机,以满足本土到各个海外省的运输需求。
中短程的民航飞机,中国当时有不少,既有进口的三叉戟,还有可以用的华德—56,还有一些螺旋桨飞机,并不是非常缺乏。
而随着高铁的研发成功,C808这种支线飞机虽然有需求,但肯定没有想象得那么大,不过考虑到这是第一款真正自研的民航大飞机,所以尽管上下多少有些不安,但还是接受了,到时候淘汰三叉戟总可以的。
就在C808进入到详细设计阶段时,相同类型的美国波音737—200机型投入市场,并在美欧都得到使用,大家信心又多了一些。
而等到石油危机爆发,形势陡然间发生了巨变,两台发动机的波音737,比当时主流的三发甚至四发喷气飞机省油多了,其在欧洲和美国迅速扩张。
在中国情况也是一样,华德—56和进口的三叉戟一个是四发,一个是三发,中国民航压力也不小,双发的C808一旦可以应用,民航可以迅速淘汰华德—56和进口的三叉戟。
更重要的是,进入到七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统一大市场的逐步成型,中国本土的民航出行人数越来越多,所以用于中短途的C808的需求量陡然间就增加了一大堆。
民航部门一边引进美国的波音737—200,一边不断给C808下订单,这也推动了C808的研发加速,C808成功首飞后,就开始了一连串测试,而到了现在,则开始转场,这已经是试飞的最后一步了!
此时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公司十分忙碌,他们一方面需要准备C808量产,多达六百多架飞机的订单等待着,够生产很多年的。
另一方面正在和英美商议,争取引进美国通用公司的新一代大涵道比发动机或者罗罗公司的三转子发动机,从而将动力提高到10吨,等到80年代推出C808—150型飞机,这将是C808的成熟产品。
就算这两款发动机没办法引进,中国国产发动机也正在突破中,C808的成功研发,也给国产发动机带来了巨大的机会,此时通过更改涵道比提升动力的10吨型康威发动机改进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正在验证中。
虽然这款发动机噪音挺大,相比于美国和罗罗公司的新式发动机也更耗油,这种C808没办法出口,也没有非常强的国际竞争力,但对中国而言,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大中国区的庞大市场就足够喂饱安飞!
有了C808,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公司就真正站稳了脚跟,虽然与美国波音飞机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时间在中国一边,慢慢来,中国民航工业总会起来的。
而此时中国第一代大型宽体飞机C929也已经开启了规划,C929虽然对标的是波音747,但装载人数没有那么夸张,大概是300人不到,未来将负责执飞海外航班和中国到海外省的航班,而只要这款飞机研发出来,中国民航就将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想到这里,林彪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今年71岁,再过四年,就要彻底退出政坛,在人生的暮年,能够将中国民航飞机推进到今天这一步,他和安东诺夫的心情是一样的,纵死也无憾了!
不过林彪也有一些遗憾之处,由于中国下一代军用发动机的研发并不顺利,中国第三代飞机一直不是很顺利,要真正搞利索,怎么也要等到八十年代中后期了。
未来十年,中国空军也只能依靠歼六B和改进型打天下,不过此时中国空军最有可能的战场还是印度,中国空军对付印度还是可以的,哪怕印度装备了米格23也一样,这款飞机实际上不怎么样。
此时中国隐形飞机,相控阵雷达和反隐性雷达的研发进入到关键时刻,国家在这一领域投入了无数经费,但难度还是很大,最大的问题就是隐形飞机要求的机床标准太高了,这需要国防工业设备的一次大升级。
幸好现在中国已经入关,中国和西方进一步走近,有一些以前买不到的设备,现在也可以买到,现在中国正想尽一切办法打通英国,C808飞机在此时即将量产所带来的订单,对英国航空工业格外重要,林彪坚信还是可以谈的!
而随着中国隐性飞机的研发取得突破,中国下一代战斗机研发过程中,也开始强调具有一定的隐身性能,以减少雷达发射面积,不过这也进一步增加了研发难度!
想到这里,林彪同志既高兴,又充满着期待,而负责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的邓萍同志也与林彪同志有着几乎相同的想法,到了1978年,中国第一艘航母正式服役,邓萍同志亲自前往青岛航母母港慰问。
当看到那艘硕大无比的航空母舰时,邓萍同志那是相当的激动,不过当海军同志给他汇报了一番,他又有些皱眉,现在的海军还是有不少问题,要想真正建成一只强大海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你们呀,不要心急嘛,有些事急不得!”
“邓老,我们现在进出口越来越多,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怎么行?美国人那边姑且不说,现在苏俄的印度洋舰队招摇得很,同志们都非常生气!”
“苏俄的印度洋舰队还能跑到陆地上?你们要服从大局嘛!”
此时美国强大无比的核动力航母,拥有蒸汽弹射器,还拥有固定翼预警飞机,可以装载各种飞机七八十架次,其战斗力和防御能力胜过中国新航母很多倍。
但即便如此,中国这艘可以携带40架飞机的信航母也已经是坐三观二的水准,而这也意味着中国海军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航母的服役不仅仅是航母一艘军舰服役,而是一整个编队服役,整个航母编队不仅装备先进的战斗机,有新一代预警直升机,也配套新一代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还有新一代核潜艇,所以这意味着中国海军终于完成了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技术升级。
与苏俄偏重于核潜艇,水面舰队偏重于导弹攻击不同,中国海军发展综合了美苏之长,既强调要利用航母编队打击敌人,又非常重视导弹发展;既要研发出先进的核潜艇,又要研发强大的水面舰队,保护漫长的海岸线和空前规模的领海。
中国海军这种什么都想要的发展思路,注定了海军发展需要的各种投资相当巨大,这也意味着在国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国海军的发展必须有所偏重。
所以从1945—1965年这二十年,中国海军水面舰队的发展相对迟钝,以消化各种技术,并研发核潜艇和常规潜艇为主。
在这段时间,中国研发了第一代两栖攻击舰,同时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研发了两款导弹驱逐舰,排水量从3000多吨,逐步增加到4000多吨,通过这一系列研发,中国逐步拥有导弹驱逐舰的研发能力,并对各种先进技术进行了相应的研发和实验。
从1965—1978年,中国才真正启动了水面舰艇建设,十三年间,除了制造出一艘航母,两艘两栖攻击舰以外,还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又研发了两款导弹驱逐舰,吨位也从6000多吨,一跃变成了8000多吨,而两款导弹驱逐舰则各装备了四艘。
这两款导弹驱逐舰存在着诸多弱点,它采用了较落后的蒸汽轮机,而西方驱逐舰已经开始装备燃气轮机,中国在燃气轮机领域虽然有不少投入,但目前还没有大型舰用燃气轮机,估计还要等相当一段时间,才能拿出真正堪用的大型舰用燃气轮机。
这款导弹驱逐舰的导弹虽然还行,但也只是还行,尤其是缺乏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而这种先进的垂直发射装置已经在美国驱逐舰上应用。
中国驱逐舰也缺乏大型直升机库,限制了多用途能力;舰体虽然不小,但由于此时电子技术落后,导致武器和设备体积也大,上层建筑非常拥挤,也制约了进一步升级改造的潜力。
虽然有这诸多缺陷,但总体而言,这两款驱逐舰在这个时代已经相当拿得出手,不过海军同志告诉邓萍,中国海军现在不管是防空能力,还是反潜能力都不是很完善。
反潜能力可以通过编组一艘两栖攻击舰,使用两栖攻击舰上的多架反潜直升机进行搜索,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但防空就不太行了!
一旦对方的攻击舰贴着海平面飞行,靠近到几十公里时,突然上升发射导弹时,无论航空母舰,还是驱逐舰、护卫舰都很难有效防御。
此时,海军想出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携带几艘预警直升机,弥补缺乏固定翼预警机的不足,但即便如此,也还是存在不少漏洞,而一旦一艘大型舰船被导弹击中,那损失就太大了,压根不划算。
也正是因为发现了这么大的问题,所以两款导弹驱逐舰都没有大量装备,而是把经费留给了下一代以相控阵雷达为核心,带有自动舰载防空反导作战系统的新一代导弹驱逐舰上!
海军还嫌弃现在的航母没有弹射器,起降太慢,这在战时太吃亏了,他们希望上真正的航母,不仅仅要尽快开始航母二号舰的制造,还要立刻启动新一代航母需要有蒸汽弹射器,体积需要更大,可以携带至少六十架飞机。
海军一些同志看到苏俄恐怖的基洛夫巡洋舰服役,甚至还希望制造两艘具有强大防空能力和远程预警能力的大型巡洋舰,以用于航母的远程预警!
海军这些要求,看起来都挺合理,但他们唯独忘记了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中美关系进一步缓和,国家已经决定不再增加国防投入的比例,相反还会逐步缩减,以留出足够的经费加强重大高精尖项目的研发。
按照正在制定的十五年海军发展中长期规划,海军水面舰队只会维持现有的规模,将不再制造航母、两栖攻击舰这一类的大型军舰,中央已经搁置,甚至可以说实际取消了第二艘航母的制造计划,至于新一代航母更是遥遥无期。
在美国还拥有十几艘大型航母的当下,中国海军怎么也不可能迅速追上美国海军,中国海军针对的目标是英法两国和拥有二战航母的印度、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现在新老两艘航母,和十来艘水平不错的驱逐舰已经够用了!
至于苏俄海军的威胁,中国高层从来就没当回事,中国和苏俄打了那么多年的交道,实在太了解苏俄了,就算中国对印度动手,苏俄印度洋舰队也只会旁观,他们压根没有和中国动武的决心,而不敢动手的军队就算规模再大,也不过是摆设罢了!
邓萍同志可以不把苏俄海军的威胁不当回事,负责核潜艇的邓小平同志则是另外一回事,到了1978年,邓小平同志已经74岁,离彻底退休也只有一年,而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第二代导弹核潜艇094终于服役。
相比于只是解决有无问题的092核潜艇,094核潜艇服役后,中国第一次拥有了真正的二次核反击能力,虽然7000多公里的射程还打不过美国,但太平洋实在太大了,中国海军完全可以偷偷溜到东太平洋发射导弹,对美国的威胁还是非常大的。
不过这样干,还是有很多的风险,所以下一代的096核潜艇最好可以在本国绝对安全的海域发射核导弹,这就要求核潜艇做得非常大,可以放射程更远的核导弹,同时还能够携带更多的核弹头,目前3枚核弹头实在太少了,威胁还是不够。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