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419节
半夜时分,火光冲天而起,浓烟翻滚如墨,吞噬了整座大楼。玻璃在高温中爆裂,碎片四溅,映着猩红的火舌。
办案组的档案室最先被点燃,一大堆卷宗、证据、未结的悬案,在火中化为灰烬。走廊里,呛人的黑烟灌满每一个角落,警报声尖锐刺耳,却压不住钢筋扭曲的呻吟。
有人影在火场外冷笑,帽檐压得很低,转身消失在暗巷里。他知道,这把火不仅能烧掉证据,还能烧断线索——从此,真相将和这座楼一样,只剩焦黑的骨架。
陈廉甫接到电话后,手都在颤抖,他怎么也想不到犯罪分子的胆子会那么大,他迅速来到宾馆,看到了一位侥幸逃脱的同志,询问起来。那位同志惊魂未定,“陈司令员,事情是这样的,我半夜突然被一股刺鼻的烟雾味道呛醒,惊醒之后,就立即拉着两位同事往外跑,刚出房门,楼下的大火就窜了上来,整个楼道都是浓烟,什么也看不见。
这时一个陌生的男人,从黑暗中冒了出来,和我一起跌跌撞撞的四处查找生路,然而大火和浓烟已经蔓延了上来,我吓得趴在地板上,那位同志用四川方言怒吼了几句话后,就被浓烟吞噬了。
借着火光,我从三楼往下看,外面一片漆黑,而楼内则全是火焰,简直就像地狱,我知道,如果我们再不跳下去,要么会被烧死,要么会被呛死,不会再有其他的结果,所以一咬牙,直接从三楼窗口跳了下去。
我狠狠地摔在了冰冷的水泥地面上,又使出全身的力量往外爬了一段距离,在昏死的一瞬间,他看到一个服务人员拉住了他的手,我才知道自己得救了..
“另外两位同志呢?”
“都牺牲了,一个落在了堆满石头的假山上,另一人则直接被竖起的钢制水管插穿了身体..太惨了!”
陈廉甫拍了拍这位同志的肩膀,“你们不会白白牺牲的!”
当天凌晨,此案已经报告最高层,谷景生指示,“立刻召开中央局常委会讨论!”
两个小时后,中央局常委会讨论决定除加派侦办力量,派出军警保护,严厉查办各种犯罪以外,中央决定任命陈廉甫同志为广南工委枢机兼日南省委枢机,并效仿整顿山西、湖南例,从全国各地抽调干部,先安排到市一级,然后到县一级,全面彻查!
除了对日南省下狠手,这一次中央局常委会也同时决定已经查实的部分房地产有关的问题进行整顿,从快、从严、从重收拾一批人..
谷雨接到报告后,想不到类似于前世汕头的大案竟然出现在日南,不过也不算奇怪,中央对内地管得比较多,尤其是能搞事的潮汕地区,有一个基层民主试验区压着,这实际上极大的加强了管控,这些年问题反而少了一些。
如此一来,犯罪分子挪到边疆省份确实不奇怪,边疆省份相对松懈,山高皇帝远,加之又是移民省份,人人带枪,上下很彪悍,做事也不讲究。
而交州这个地方位置特别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西南、中南和天南三路人马交汇,又比较容易接触华侨,搞出事情也不算奇怪,只是搞得这么大,真是武德充沛呀!
谷雨并没有愤怒至极,反倒有些高兴,他有意识的重塑汉唐雄风,就必然会面对汉唐时期的种种乱象,他早有预见,只要扩张带来的收益,大于代价就值得继续。
昆仑省、日南省各种乱糟糟的事情多,武德充沛,不断挑起边衅,各种管理难度大,反倒有利于对外输出矛盾,也可以压制这些个地方可能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分裂影响。
毕竟才拿到手三十多年,就算赶走了一大堆人,但活着的人都有印象,而有一批民风彪悍的人在,就不至于出大乱子,至于小乱子嘛,他早已经不感兴趣了!
如果电子信息技术不进步,这一块的问题会不断发生,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但随着网络技术突破,这一位的犯罪活动必然会减少,但与此同时,网络时代又会产生一大堆新的问题,不过总体会朝着社会进步的方向前进。
至于这个时代电子信息和网络时代如何发展,谷雨已经也不再管了,他能推动的都推动了,接下来自然有无数人会做,市场不断地试错中会诞生相应的企业,只是换一个名字,换一个创业者罢了!
此时此刻的党内国内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体趋势积极向上,至于一些人反应的交接班制度不合理,边疆省扩张意识强烈,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谷雨都不在意。
他兴趣点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国际形势,他非常好奇苏俄在这个时代的结局到底是什么样子,是变成一具僵尸,是彻底的四分五裂,还是俄白乌凑在一起,或者还可以加上哈萨克,变成一个缩小版的苏俄。
苏俄政局也有些扑朔迷离,柯西金辞职了,换上哈萨克斯坦一把手担任第一枢机库纳耶夫,这位可是苏俄排第二号的诸侯王,而新任的哈萨克第一枢机则是勋总器重的老部下谢科洛夫,一个乌克兰族出身的第聂伯帮成员,这个人能够在哈萨克斯坦站稳脚跟吗?
如果这个人事调整得以成立,那也意味着苏共可以安排其他民族干部担任加盟共和国的一把手,这相当于加深了苏共的中央集权,有利于解决各类民族问题,但如果这一次换人最终失败,很快换上一个哈萨克干部,苏俄完蛋就成了定局..
就在谷雨思忖间,在阿拉木图,新任哈萨克第一枢机谢科洛夫的一些贪污的事情突然传播得到处都是,比如这位老兄,别墅一大堆,其中一个别墅光地毯就一张叠一张堆放了七层,而俄罗斯著名画家的油画,则堆放在床底下。
又比如他家的女眷特别喜爱鲜花和进口化妆品,一位这个“高雅”的爱好,他每年各种公款就要用36000多卢布。
还有国外进口了9辆豪华轿车,谢洛科夫把其中5辆留在自己家中,除一辆自己使用外,其余4辆分别分给了儿子、女儿、儿媳和老婆......
听到这些污蔑他的传言,谢科洛夫十分愤怒,他气恼得在会议上抨击了哈萨克的民族主义,又叫喊着惩罚干活不卖力的哈萨克KGB主席和内务部长,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竟然任凭污蔑领导的流言肆意传播?!
第360章 谣言整顿
哈萨克斯坦发生的那么点小谣言并不奇怪,1979年的苏俄各种各样的谣言不断,也不一定是谣言,比如勋宗的女儿出国带了几百个箱子,里面各种外汇和宝石价值数千万美元,加林娜拿着这些钱在中国购买了豪宅,还在中国找了好些个男宠...
但有的则纯粹就是谣言了,比如说格里申不是纯俄罗斯族,因此缺乏自钢铁以来一直认为最高领导的必备条件。有的谣言说他有亚美尼亚血统,有的说他有1/4的犹太血统。
更过分的是,还有一个谣言,说中国领导人谷雨询问访问苏俄回来的李耀文,谁最有可能成为苏俄新的领导人,答案是格里申。
谷雨显得非常纳闷,询问格里申是谁,苏俄这么大的地方,其领导人就算不是钢铁这样的老虎,也应该是勃列日涅夫这样的狗,如今竟然要安排格里申这头猪接班,苏俄肯定要衰落了,我们还是和美国更好一些...
这一系列谣言出现的原因很简单,勋宗把自己的女儿女婿赶出了国,这等于做实了社会上对他的女儿女婿的种种传言,偏偏在此之前,勋宗对华做出的一些让步,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虽然中苏两国在二战期间曾经并肩战斗过,苏俄军人也承认解放军作战勇敢,充满着牺牲精神,也承认中国在二战结束后发展迅速,但苏俄对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歧视,而且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完全处在中国的威胁中,苏俄又十分不满。
而作为西方文明的次生文明,苏俄对欧洲的感情,那是刻骨铭心的,永远没办法动摇的,
所以苏俄党内、国内有一大批人认为中苏友好是暂时的,要乘着苏俄强大时,对中国压制,甚至不排除发动一场战争创建起缓冲地带。
哪怕他们知道中国越来越强,发动战争的风险越来越大,而到了今天已经不可能,但他们还是想压一压,就不能联合美国压一压吗?美俄那是多年的友好关系呀!
就算联合美国不成,宝贵的西伯利亚资源怎么能便宜卖给中国呢?西伯利亚资源应该用来和欧洲修好,我们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为什么现在又反复呢?
所以这些人对勋宗对华妥协十分不满,既然勋宗违反了他们的意图强行搞事,那就把勋宗一家人和他的部下的丑事搞得大家都知道!
这样做的背后还涉及到苏俄未来的发展理念之争,其中又夹杂着苏俄下一代领导人之争,有很大一批人对勃列日涅夫为首的一大帮人已经非常不满,有的认为要让拥有铁腕的强硬派上台,有的认为要让改革派上台。
但不管是强硬派还是改革派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愿,那就是台上那些老登,尤其是勋宗那帮子第聂伯帮以及与勃列日涅夫思想类似的人全部都应该滚蛋!
偏偏勋宗在台上,而且地位稳固,大家动摇不了这帮子老登,那传播传播政治谣言就不奇怪了,当然也未必是谣言,而勋宗家人和部下的丑闻被传播,起到效果后,刺激着更多的谣言就被放了出来,比如对中央高级枢机格里申的攻击!
这突然冒出来的两个谣言实在太恶毒了,既质疑格里申的血统,又质疑他的能力,偏偏两个谣言深入人心,早年的苏俄领导人有很多犹太人,后来虽然被钢铁干了,但苏俄人民印象深刻,格里申有犹太血脉,似乎不奇怪。
而第二个谣言则更加被人民接受,虽然钢铁杀了一大堆人,但他能干突出,大家都承认,要没有他,苏俄没有今天。
勃列日涅夫虽然笑话一大堆,但勋宗时期苏俄老百姓的日子确实过得不错,大家虽然笑话他,但也能接受他,不满意的也是因为他得过且过,没有长远眼光。
但格里申就不同了,这位老兄虽然看起来很强硬,但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个马屁精,曾多次请求勃列日涅夫同意授予勃人自己苏俄元帅军衔,仿佛唯恐勃列日涅夫会拒绝似的。
这样的马屁精官运亨通,一步步成为中央局委员、中央枢机,是目前枢机处仅次于苏斯洛夫的人,明眼人都知道一旦勃列日涅夫身体不好,他就是接班人,格里申何德何能可以成为伟大的苏俄主人?
格里申遇到的麻烦还不仅仅如此,他曾经担任过工会主席,就有人攻击他存在严重贪腐现象,贪污广大工人的疗养费,用来盖豪宅,还进行了一连串渲染。
就在格里申头疼之际,又有一件事被国外的媒体捅出来了,莫斯科市“俄罗斯饭店”曾经发生火灾,造成42人死亡,200多人受伤,而在火灾之前,消防部门认为这家饭店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必须整改。
但这个饭店却按时对外营业,当初签字的人就有格里申,而在大火之后,格里申更是阻拦调查报告对外公开,并想尽一切办法撇清自己的责任...
勃列日涅夫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些事情,不过1979年6月,随着美苏两国不断谈判,勃列日涅夫前往维也纳与美国总统卡特会谈,并签署第二阶段核裁军相关协议时,驻美大使多勃雷宁汇报之余,就询问西方报道格里申的那些事是不是真得,勃列日涅夫十分震惊!
他连忙询问随同的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然后又询问负责反腐工作的连襟茨维贡同志,茨维贡同志沉默得点了点头,勃列日涅夫生气了,“为什么我不知道?”
“这都是过去的事情,西方报纸翻出来是有意攻击我们的党,为了不打扰您的休息...”契尔连科连忙解释了一番,勃列日涅夫沉默了!勃列日涅夫意识到,当他察觉到身体老迈,不得不考虑后事时,苏俄党内各种矛盾也随之爆发,格里申这个看起来得到不少人认可的所谓接班人,压根不能服众,这个问题就严重了,他想起了钢铁百年之后,苏俄政坛的种种争斗!
勋宗倒不是非常在意身后名,现在就算这么多人骂他,他也无所谓了,他已经不怎么管事,不是他不想退休,是同志们不愿意他退休,责任不在他。
他的女儿女婿也赶到了中国,儿子以后也会出国,又被国内这么传播他们的种种,名声已经彻底臭了,不会影响到未来的领导人,自然也不至于有人拿他们开刀。
而他这些年信任和培养的老部下们,这段时间,勋宗也做了一些事情,比如老伙计基里连科的儿子也不干净,他不仅去了中国,还辗转去了伦敦,一去不回来,勋宗就劝说基里连科退休,哪怕基里连科不愿意,发了好大一通火,勋宗也没有纵容他,逼着他退休了!
至于那些不愿意退休,屁股又不是很干净的人,勋宗也懒得管,路是自己选的,到时候被新领导同志干下去,他也怨不得别人!
勋宗觉得他能做的都做了,应该更多的考虑国家大事,此时党内贪腐的泛滥和国民经济的停滞已经朝野皆知,面对中国的迅猛崛起,苏共不仅意识形态,甚至于国家安全都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在悲哀的现实面前,苏俄人民已经听不进苏共的宣传鼓动,亟需一位有声誉有民望的领导人,将意识形态工作乃至全党的工作负责起来,领导国家朝全新的方向前进。
现在连柯西金都扛不住,主动求退,要求变化,勃列日涅夫又不傻,他当然知道要做一些变化,所以此前的一连串做法,也有洗刷政治的目的。
目前看来格里申真得不太行,偏偏他认可的谢比尔茨基又受到第聂伯帮各种破事的干扰上不去,切布里科夫虽然不错,但他在党内的威望又不够,进入中央局的事件太短,只能作为备选..
勃列日涅夫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硬是找不到一名政治合格,能力出众,深孚众望的中央局委员,实际上也不是说没人,比如说安德罗波夫,能力很强,不过苏斯洛夫一直很不喜欢他,一直拦着他,只让他干活,不让他进入核心层,他也没办法。
勃列日涅夫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当然了,时间也不允许,马上就要去见卡特,勃列日涅夫希望与美国进一步缓和,同时也谈一谈对中国的压制,他就不相信美国不担心中国。
就在勃列日涅夫走出时,葛罗米柯与多勃雷宁悄无声息的对了一个眼神,这是他们,还有KGB主席安德罗波夫,甚至于还有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等人联合策划的一起事件,苏斯洛夫也应该有耳闻,不过他选择了默认。
原因很简单,现在苏俄的国内国际环境已经相当恶劣,格里申这种低配版勃列日涅夫实在不适合担任苏共领导人,率领苏俄走向未来,那就乘着勃列日涅夫有振作之心的当下把他赶下台。
如果这一通猛料还不够,KGB也已经查到了一些案子,与格里申有关系,接下来都会捅出来,反正格里申别想好过。
而收拾格里申自然是为了推出新人,只不过这个新人是谁,这几个能干的苏共领导人目前还有一些争议,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先把格里申干下去再说...
就这样,带着巨大的勃列日涅夫和卡特开始了维也纳正式会晤,现场气氛十分友好。卡特对勃列日涅夫报以热烈的拥抱,勃列日涅夫则报以其标志性的“兄弟之吻”。勃列日涅夫还动情地说:“如果我们不能达成协议,上帝也不会原谅。”
此时此刻的勃列日涅夫表现出来的动情,是真心实意的动情,在苏俄内部围绕着下一代接班人之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勃列日涅夫太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了!
拜前一年叛逃的苏俄籍联合国副秘书长舍甫琴科所赐,这几年苏俄和美国有关战略核武器的谈判屡屡受挫,美国人总是卡在苏俄的底价附近出牌,苏俄连连吃瘪,虽然找到了舍甫琴科这个内鬼,但后遗症一直连累到现在...
所以勃列日涅夫这一次谈判也没捞到好处,但他已经顾不上了,无论如何也要拿到一份缓和的协议,所以他尽可能满足卡特的要求,以争取有一段时间可以讨论一些两国都关系的问题。
终于勃列日涅夫获得了这个时间,他主动提到了中国副总理李耀文访问苏俄,并说他有可能是中国下一任总理,“这是一个军人出身的总理,总统先生,中国的领导层充斥着军人!”勃列日涅夫的意思很清楚,军人就是想着扩张,勃列日涅夫就是说中国扩张,正在强烈扩张,卡特也确实比较担心这件事,但中国和苏俄完全不一样。
中国对美外交一直相当柔和,卡特搞人权外交,中国就在人权事务上做出了不少让步,中国这几年在移民,少民等等问题上都做出了让步,中国政治异见人士对政府的批评也屡见不鲜,中国政治并不保守,而是一步步开放。
中国与美国经济上的关系越来越深,大批美国企业投资中国,从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中国出口的商品也极大的缓解美国的通货膨胀,这对亲手放中国入关的卡特是不小的回报。
中国也按照承诺的一样,不断增加美元储备,当发现贸易逆差越来越大,中国也主动扩大进口美国的农产品和飞机等高科技产品,并开始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让美国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服务顺差,所以美国人相对比较舒服。
而在军事透明这些美国关心的问题上,中国也做了不少的工作,虽然中美两国的战略武器专家会定期会面,中国也邀请美国参观了一些核设施.
而中国就算扩张,那就是在犄角旮旯扩张,主要侵蚀的是老欧洲的利益,而且中国很懂得分蛋糕,中美两国在东南亚、南亚奠定格局后,大的格局一直维持不变。
这一次在东非取得了突破,中国人压根没忘美国一份,美国获得了肯尼亚的军事基地,还在东非铁路上占得一股。
这已经是中美两国长达几十年的默契,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一起削弱老欧洲,先东南亚,然后南亚,再然后是东非。
而且扩张之后,中国也迅速调整了昆仑省的负责人,并采取措施压制非洲中国人的扩张,这一切也都让美国人看到中国的分寸。
美国人甚至于有心鼓励中国向西非扩张,好好驱逐一下法国势力,让法国人知道谁才是老大到底是谁,这也有利于美国整合老欧洲。
即便中国目前没有收拾西非,在东非出现动荡后,法国对美外交就软了很多,卡特很高兴,所有这一切都让卡特认识到,中国虽然难缠,但中美两国完全可以谈。
即便是苏俄提到的中国政权交接,美国实际上也比较满意,长期负责对美谈判和贸易工作的江泽民应该是中国培养的总理候选人,虽然中国培养的未来一号是军人,是一个扩张主义者,但这个人同样担任过驻法武官,法国人对李思明评价不错,认为思想还算开通。
中国这一系列选择恰恰说明中国政府想的是维系目前的内外政治经济格局,而这一切都对美国比较有利,哪怕美国寄希望的中国政治改革,也不是没有可能。
虽然目前看不出迹象,但中国的建国一代逐渐老迈,年轻一代领导人基本都有国外工作的背景,这同样有利于未来的中美交流..
所以哪怕是对华强硬派也都能够接受接触政策,他们与卡特等人的区别只是中国的块头有些过大了,需要更猛烈的压制,说白了,就是压制的烈度有区别,但对华的基本政策并无明显区别。
但对苏俄就不同了,苏俄武力扩张的同时,也伴随着意识形态的不断扩张,还跟疯了一样到处撒钱,这对美国主导下的国际局势是非常大的威胁,同时也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逼着美国给了一大堆援助,严重增加了美国政府的负担。
最大的威胁还是在欧洲,美国最见不得苏俄和西欧走得近,但怕什么,来什么,苏俄号称要扩大西伯利亚油气田的开发,老欧洲就给苏俄大量贷款,还提供了各种先进技术,这一切都让美国非常头大。
欧洲是美国的战略重心,若是不压制苏俄对西欧的不断拉拢,任凭西欧和苏俄越走越近,让欧洲的技术和苏俄的资源结合在一起,那欧洲事务还有美国什么事情?
所以此时卡特政府内部围绕着对苏战略分成了两大派,一派是国务卿万斯,他秉持的是缓和外交,而另外一派则是布热津斯基,他秉持的是强硬外交。
卡特本人则摇摆不定,他既在人权问题上不断找苏俄的麻烦,但又在战略武器领域秉持着缓和政策,但总体而言,卡特受布热津斯基的影响较深,他认为对苏外交要强硬一些。
哪怕现在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扩张,卡特还是类似的看法,问题不仅仅是苏俄扩张,而是美苏缓和,必然带来苏欧进一步走近,这对已经摇摇欲坠的美国霸权是不小的危害,所以美国可以纵容中国扩张,却绝不能纵容苏俄!
不过勃列日涅夫赤裸裸的表达对中国的敌意和不安时,卡特还是眼前一亮,美国最希望的就是中苏斗起来,偏偏中国敢斗,但苏俄却不敢斗,或许要给勃列日涅夫壮壮胆,同时进一步要价..
就在此时,万斯写了一个条子,卡特看了看,微微沉吟,“主席先生,我们也确实比较头疼中国的扩张,但美国主要的军事力量都被牵制在欧洲...”
勃列日涅夫微笑着说道,“或许我们可以多一些谈判,包括常规武器领域的裁军,这相信也是总统先生所希望的!”
勃列日涅夫如此下本,卡特乐见其成,勃列日涅夫又主动谈起了印度和缅甸问题,他认为中国对这两个国家的威胁越来越深,希望美苏两国联合起来,促使中国做出让人满意的改变。“比如?”
“苏俄政府认为促成南亚的全面和平是很有必要的!”
“南亚也包括阿富汗?”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