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475节

“只能说起了微不足道的作用!”左洋子微笑,“知和本身就干的不错,他懂大工业运营,从东营调任山东省工建委副主任,不管是钢铁,还是石化项目都组织得很好,去年升迁为副省长兼工建委主任是众望所归。

顾总枢机要退休了,他一直有意提拔年轻干部,知和出身好,又能吃苦,背后有一批老爷子,他在山东期间,与山东同志处得不错。

不管是李总理、吕主席,还是退休的曹主席都挺欣赏他,他能走到这一步,推动力是很大的,我只是帮着敲了敲边鼓,大公主答应若是老爷子有意见,她帮助说话。

不过谷主席看起来对国内政坛已经没什么兴趣,直接就画了一个圈,根本没管这一次40后干部的集中提拔,当然了,这一次或许和齐安邦也被同时提拔有关系!”

左信介“嗯”了一声,目光转向窗外,疗养院的花园里几个穿着老军装的环太党军队老干部正慢悠悠地散步,正是造化弄人,老了,老李,他竟然和这些人凑在一起!

“青岛只是跳板!”他突然说,“按照那两位风格,这些个年青人,下一步就该去边疆身份,主政一方了!”

左洋的笑容更深了些:“知和已经准备好了,不过未来去哪里,他想和您谈一谈!”

“和我谈?为什么?”

“他认为爸爸了解谷主席,也对顾李两位分析得很精准!”

左信介终于转过脸来,仔细打量着女儿,她今天穿了一件藏青色的高领毛衣,头发挽得一丝不苟,耳垂上一对小小的珍珠耳钉——低调,但足够彰显身份。

“那个年轻人看起来野心勃勃!”

“公公很早身体就不好,又不得不避嫌,知和大学毕业后,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坐办公室,而是直接下了基层,在阿萨姆采掘队干了好几年,吃了不少苦头,也让他对世界有了相当清醒的认识……”

老人淡淡道,“能早早醒来,确实是好事!”

他伸手从书架上抽出一份《参考消息》,摊开在茶几上。头版是东大空袭利比亚的新闻,配图是沙漠中燃烧的炼油厂,黑烟滚滚。

“世界格局变了。”左信介的手指在报纸上敲了敲,“东大这一炸,直接把美国炸回了谈判桌,苏俄现在自顾不暇,接下来十年,就是中美苏三国演义。”

左洋子微微蹙眉:“您是说……”

“王知和如果只想当个地方官,或者跟进一步,进入中央局,他可以不在意!”左信介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但如果他还想再进一步,就必须对国际形势有认识,这应该是杭州那位现在唯一在意的,他虽然不过问,但年青一代干部总要去拜访他的!”

“知和今天在北京,我现在就联系他!”

一个半小时后,王知和来到了疗养院,他比左洋小十几岁,不过长期在基层工作,眉宇间的沉稳却比实际年龄更显老成。王知和和父亲长得比较像,所以岸信介眼中,这似乎是一个年轻版本的王庸……

“左伯伯!”他很客气地喊了一声,又对左洋子点点头,“嫂子!”

“坐吧,刚泡的茶!”左信介指了指沙发:“你这一次上京是为什么?”

“我是为日照港的发展而来,事先并不知道中央会在这个时候讨论认识安排!”

王知和脱下外套,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地图,在茶几上铺开,是日照港的扩建规划图,蓝色墨水标注着日照市各个区块的规划。

“明年三月动工。”他指着图纸说,“这个港口扩建后,可以更多的进口铁矿石和石油,对山东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左信介岁数大了,看不清楚,不过听他这么一说,有些奇怪,“现在中央在限制钢铁产能,山东的压力也不小吧!”

“山东的落后产能这几年都被拆除了,我们执行中央决策得力,自然得到了中央的认可,可以再上五百万吨产能!”

“山东没出事?”

“山东干部非常拥护中央的决定,当然了,这也跟我省海岸线比较长,出国容易有关,我们可以安排不少工人出国!”

“你扮演了什么角色?”

“我负责执行!”

左信介明白过来,眼前这个“王庸”与他印象中那一位完全不同,这是一个野心勃勃,背景硬,能力强,还颇有手段,想着政治上更进一步的二代子弟,更重要的是,他还有父亲留下来的好名声护佑……

左信介的目光在地图和王知和之间转了一圈,忽然问:“你知道谷主席为什么重视军队和石油系统的干部吗?”

王知和放下茶杯:“因为这是国家命脉?”

“因为这些人见过世面!”左信介指了指报纸上的利比亚照片,“军队将领就不说了,二战走遍天下,和平时期的石油干部也是全球跑,从大庆到科威特,从卡宾达到北海,石油在哪,石油人在哪里!”

他站起身,从书柜深处取出一本相册,翻到其中一页。那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那是三十年代末,照片上的左信介还穿着一身伪满洲国的军装。

“三九年冬天,黑龙江,就在后来的大庆附近!”左信介摩挲着照片,“当时满洲炭矿和满铁在东北进行了大规模勘探,最深钻井达到2000米,但偏偏没有在大庆油田所在区域进行勘探!

现在还有很多日本人说,如果当时找到了大庆油田会怎么样,或许不会挑战美国,虽然会丢掉朝鲜,但本土、台湾总丢不掉。

事实上,那些人不知道,战前的日本是一个穷光蛋帝国主义,虽然有不少工业,但很多学科瘸腿严重,当时日本全国只有一万人左右的石化技工,不足百名工程师。

虽然打下了东南亚婆罗洲油田,那个油田都是轻质油 品质好,紧急情况可以不炼化直接用,但恢复生产还是很难,最后还因为质量不稳害死了新锐装甲航母大凤号。

当时就算当时发现了大庆,根本没办法冶炼,还是得南下,就算不南下,也得北上,驱逐远东的苏军,黑龙江离苏俄太近了!

说白了,当时的日本已经没有退路了,不愿意当美国的狗,就只能以战促和,但谁也想不到会是那个结局,这就是不懂地缘政治的后果,你要想更进一步,一定要懂地缘政治……”

王知和盯着照片,缓缓说道,“谷主席很早就懂,《论持久战》一语道破了日本的上限,而现在的日本虽然分裂,但对普通日本人而言,或许是幸事,三个大国同时给好处!”

“是,但也不过是醉生梦死,哪一天变成大国的角斗场也未可知!”左信介合上相册,“战后见到谷主席之后,我就明白日本输在了战略眼光不行!”

房间里一时沉默,左洋子忽然说:“知和去年在党校的论文,写的就是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

左信介挑了挑眉:“哦?”

王知和有些不好意思:“只是些粗浅的想法。”

“说说看。”

“我认为未来十年的能源竞争,除了中东以外,还将集中在几个地方!”王知和拿起笔,在地图空白处画了三个圈,“中亚、南海、非洲!”

“非洲几内亚湾那一块有很多海上石油,很多大国都插脚,南海是中国和菲律宾,也就是中美可能有冲突,这中亚……”

“苏俄明显露出了颓势,中亚的未来并不乐观!”

左信介盯着那三个圈看了很久,突然问:“也就是说你想去西域?西域很大,而且情况比较复杂,确实可以锻炼人,但西域这些年在政坛的影响力并不大!”

王知和没有立即回答,他看向窗外,春天来了,他想了想说道,“现在的昆仑省和四五十年代的昆仑省完全不一样,过去是搏命,现在则是碾压局!

西域省就不一样了,苏俄各个加盟共和国的高层都是本地干部,这是很大的问题,很可能出现分裂,而现在,美国在阿富汗培植反政府力量,也很有可能影响到西域的稳定,所以要接受锻炼,西域最为合适!”

左信介的眼睛亮了一下:“你准备怎么做?”

“苏俄和中亚五个斯坦最终是什么局面,我不知道,但有一点是知道的,我们必须巩固内部!”王知和的声音很稳,“我们还需要培养一些少数民族的孩子,要学汉语,也要学石油工程和国际贸易,十年后,他们就是我们在中亚最好的桥梁!”

左洋子惊讶地看着王知和。这些计划他从未对她提过,左信介突然大笑起来。他拍了拍王知和的肩膀,对左洋子说:“你眼光不错。”

回去的路上,左洋子望着窗外,忽然说:“我爸爸和谷主席一直有联系!”

王知和“嗯”了一声,双手稳稳握着方向盘,答非所问,“左伯伯都这把年纪了,对很多问题,看得很精准!”

“你真得想去西域?”左洋子转过头。

“看组织安排吧!”王知和轻声说,“但如果能去,我应该能做不少事情!”

左洋子凝视着王知和的侧脸,路灯的光影一道道掠过他的额头、鼻梁、下巴,和公公很像,谁能想到当年那个刚从石油学院毕业的年轻人,竟然已经历练到这一步,看起来,自己的政治理想还真有可能在他的身上实现!

……

南东京,访问本州日本美国副总统乔治·布什与访问九州日本的中国副总理何济世在会客厅内相对而坐,窗外春光灿烂,但室内的气氛却带着一丝微妙的紧绷,随行人员早已默契地退出,只留下两名翻译站在角落,确保每一句话都能准确传达。

“何副总理,”布什笑容温和,声音沉稳,“总统先生让我转达,美国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关系,希望与贵国解决一些纠纷,并深化合作。”

何济世微微颔首,目光平静而深邃:“中国始终认为,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世界和平至关重要。”

布什轻轻点头,随即微微前倾身体,语气依旧友善,但言辞却直指核心:“我们注意到中国军事现代化取得的辉煌成就,美国政府认为,为了世界和平,中美两国应加强对话,中国政府也应该增加军事透明,并加入到相关限制军售的国际条约中。”

何济世早已预料到这一点,神色不变,缓缓回应:“中国愿意为世界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也一直致力于增加军事透明,但中国有中国的考虑!”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布什,“而军事透明应当是相互的,美国是否愿意在亚太和印度洋地区的军事部署上,也向中国提供同样的透明度?”

布什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但很快恢复如常,笑道:“美国在亚太和印度洋的军事存在是为了维护地区稳定,这一点中国应该理解。”

何济世微微一笑:“中国当然理解,但理解不等于接受,目前中美关系出现的一些波折,更多的来自美方,中国希望美方能够展现出更多的诚意。”

布什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但很快舒展开来:“中国对当前世界秩序的破坏,是一连串事件的根源!”

何济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语气依旧平和:“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不针对任何国家,但如果美国持续在各种问题上对中国施压,那么中国也很难相信美国的‘合作诚意’。”

布什沉默片刻,随即换了个话题:“何副总理,苏俄的扩张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美国希望中国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共同维护全球战略平衡。”

何济世放下茶杯,目光坚定:“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中国愿意与各国合作维护和平,但不会参与针对第三方的军事联盟。”

布什微微眯起眼睛:“如果中国拒绝合作,美国恐怕很难在贸易和技术问题上做出让步。”

何济世淡然一笑:“合作应当是平等的,而不是单方面的要求,不断扩大中美贸易,对两国都有好处!”

“中国拥有巨额的贸易顺差!”

“贵国每年也从中国获得巨额的服务贸易顺差!”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谁都没有退让的意思,最终,布什缓缓靠回椅背,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看来我们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讨论。”

何济世点头:“谈判本就是如此,中国有耐心。”

布什向总统汇报这一次高级别秘密谈判第一天的结果,“中国人比我们想象的更难对付,他们并没有任何让步的意思!”

里根放下电话,冷哼一声:“中国人以为有了点实力就能讨价还价?”

国务卿舒尔茨叹了口气:“总统先生,现实是,我们无法同时对抗苏俄和中国,如果中国大手笔支持苏俄,我们针对苏俄的种种举措都会遭遇极大的阻力!”

中情局局长凯西说道:“或许我们该考虑另一种方式——加大对中国海外企业的打击,让中国人明白,跟我们合作的好处,远比对抗多。”

“这种盲目的打击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冲突,我们的海外利益同样巨大!”

里根沉默良久,最终缓缓点头:“继续谈!”

……

“美国人想要我们让步,但他们自己却不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何济世同时也在向顾金声汇报了会谈情况。

“美国人越是着急,我们越要稳得住,你继续谈,但原则问题不能退,他们想要我们减少敏感武器的出售?可以,但必须拿出实打实的东西交换!”

何济世点头:“明白。”

……

克格勃主席费多尔丘克,将一份密报递给沃罗特尼科夫:“中美的接触比我们预想的更深入,布什和何济世在南东京会谈涉及到诸多方面!”

沃罗特尼科夫皱眉:“中国人想从美国得到什么?”

“投资、高科技设备、马六甲的让步,可能还有……对苏俄的进一步压制!”

沃罗特尼科夫皱眉:“我明白现在很多同志对中国迅速崛起的不安,但联盟绝不能两线作战!”

沃罗特尼科夫现在很头疼,越是了解苏俄的内幕,他越是发现苏俄目前的问题很难用一般的改革来解决,比如在对华外交问题上,中国越强大,苏俄越不能得罪中国,反而要拉住中国,这不仅可以避免两线作战,经济上也受益匪浅。

但党内就是有一大批同志,尤其是军队的同志坚决不同意,他们对中国充满着敌意,中国越强大,他们的敌意越深刻,不断要求加大远东的军事部署,减少关键技术的转让,似乎只有这样,才更有安全感。

可当沃罗特尼科夫说我们有核武器,在边疆的驻军更多,而中国在边界的驻军又不多,核武器也没有苏俄多,根本不可能主动进攻苏俄。

这些元帅将军就会说中国库存的核材料十分惊人,天知道现在有多少,所以坚决反对出口武器级核材料,而北方铁路网,运输十分方便,而苏俄就不同了,苏俄从西部往东部调兵,时间太慢。

反正他们总能找到这样那样的理由,这一切都让沃罗特尼科夫非常苦恼,他心里非常清楚这是苏军在有意识的制造敌人,西方和中国的电子技术进步飞速,电子信息化水准更高,苏俄越发不安全,越要增加加强军队,扩充军备。

首节 上一节 475/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