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476节
可问题是苏俄的军费开支已经非常非常高,已经远远超过了和平时期,国家能够容忍的极限,但元帅将军们就是不愿意听,他们不断的索要这个,索要那个,反对一切可能增强中国军备的合作,他们疯了,完全不顾及苏俄的国家利益!
每每想到这个问题,沃罗特尼科夫甚至都搞不清楚苏俄的国家利益到底是什么,苏俄外交到底是在输出革命,实现共产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还是在扩张俄罗斯国家,或者是服务于独裁者个人的私利?似乎都不是,它是一个随风摆动的吊坠……
最矛盾的就是苏俄的军事力量,全世界都知道苏俄现在的军事力量很强,拥有那么多核武器,哪怕是美国也只能挑衅,但绝不能发动对苏俄的侵略战争。
这种情况下,在苏俄经济出现问题时,缩减军费开支和裁军是理所当然的,但苏俄却在不断加强军事力量,这是为了进攻吗?消灭帝国主义?
苏俄不管对欧洲方向,还是对亚洲方向,确实都制定了进攻战略,但国防部一直强调的防御,强调的避免重复二战的苦难,简直是精神分裂!
这一点与中国截然不同,他访问中国,就发现中国人对外的战略意图很明显,也比较容易理解,中国要维护中国的国家制度和二战以来获得的种种利益,尽可能的推动中国的现代化,为此他们只做带来利益的事情。
这些年,中国毫不犹豫的多次动武,这一次在南洋对马来西亚施压,轰炸利比亚,但对菲律宾那条破船,中国就非常有耐心,哪怕中国可以轻易炸毁,但他们就是拖着,因为那条破船非常有利于树立中国“受害者”的形象……
而在北方,虽然中国不承认那些条约,但哪怕是苏俄扩充边界驻军,中国也没有增加军队,按照中国人的说法,为边疆那些不毛之地不值得派驻太多的人,有一些人巡视就够了,苏军若是大股入侵,那只能是全面核战争,此时在边疆驻扎重兵毫无意义。
沃罗特尼科夫就非常能够理解中国的说法,但他就是不能理解苏军高层那一套行为逻辑,可偏偏他又没有太好的办法,现在只能拖,拖到乌斯季诺夫元帅去世,到时候对苏军做一些事情,必须停止这种耗费巨大资源,但却毫无意义的投入。
所以沃罗特尼科夫并不担心中国人会站在美国一边,彻底封堵苏俄,中国人不傻,不管美国人开出什么筹码都不可能答应。
沃罗特尼科夫同样对中国不放心,但只要能够维持和不断扩张对华贸易,他就可以接受,而从中国高层的态度来看,中国过去不可能上美国的当,现在更加不可能!
……
就在沃罗特尼科夫苦恼之际,中美高级别谈判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椭圆办公室里,里根总统凝视着桌上那份刚刚送达的《美中关于若干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草案,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中国真的答应了?”他抬头看向国家安全顾问威廉·克拉克。
克拉克点头:“比我们预想的顺利,在我们答应在贸易和技术转让问题上做出让步后,他们明确表示,他们不希望世界格局剧烈变动,愿意在贸易、技术管制和地区安全问题上协调立场。”
里根微微眯起眼睛:“那苏俄呢?”
“中国不会给予苏东任何无偿或者低成本贷款,中国只追求互惠互利的苏东贸易,而只要美国不主动挑战中国在东亚的核心利益,中国不会在苏俄问题上给美国制造麻烦!”
“仅仅是东亚?”
“就是东亚!”
国务卿舒尔茨补充道:“中国再一次明确他们在南亚、中东和非洲地区,只追求经济利益,不追求政治上的扩张,他们愿意支持美国在这些地区的领导……”
里根眼前一亮,不过又相当怀疑,“中国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那么巨大,他们竟然不追求政治上的扩张,是不是在欺骗我们?”
凯西一直默默没有说话,此时突然插话,“中国人并不是拥护我们在这些地区的领导,他们只是希望美利坚挡在前面,中国则继续白嫖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凯西这番话一出,其他美国高层当然明白过来,可又相当头疼,哪怕他们知道中国白嫖,又无可奈何,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一直都有,但阻挡不了中国的技术进步,美国不卖技术,欧洲各国一个个踊跃出售技术,中国飞速的技术进步,他们的贡献非常大。
对中国加关税,中国毫不犹豫对等加关税,压根不顾及中国对美贸易集团的利益,中国过去几年,表现出来的意志非常坚定。
美国这边则完全不同,一个又一个在中国拥有重大礼仪的企业,不断施加压力,马上美国大选就要开始,虽然里根优势不小,但还是不放心,在大选前,也只能暂时与中国妥协!
就在此时,凯西说话,“中国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突破, 但他们和苏俄一样,在高精尖的技术前沿,非常依赖西方的技术,必须加强技术管控,限制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不,应该是整个西方接触敏感专业,他们最应该学些是是西方灿烂的现代文化!”
“赞同,必须做一些事情!”
……
何济世同志将美方传来的协议草案递交给在座的领导人们:“美方基本接受了我们的条件——贸易正常化、东非合作开发、东南亚维持目前战线,这一次我们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了槟城港,不过只能民用……”
“菲律宾那条破船呢?”
“美国人想拿过来当作筹码,不过我们没有理睬,美国人几次提及,看起来并不会死心!”
“不用管,他们在那个方向折腾一次,我们就往新加坡逼近一次!”
一直沉默的顾金声轻轻敲了敲茶杯,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转向他,“这份协议也意味着我们又争取到了一段和平发展的时间,我们要按照谷主席的要求,要全力推动经济转型,把资源集中到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制造上!
美国人现在盯着苏俄,但迟早会回头盯上我们——我们必须在那之前,让自己变得难以撼动,各种缺课都必须尽快补好!”
也就在奥运会前夕,一场决定未来十年发展方向的会议正在召开,“根据中央决定,九五计划要做重大调整。”
何济世同志展开蓝图,“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增加300%,新能源专项基金设立,半导体相关技术的引进处在优先等级!”
角落里,一位军队同志询问道:“那军费呢?”
“我们必须削减常规武器产能和投入,集中资源搞杀手锏,进一步完善军用信息化系统,迅速推动隐形战斗机的开发,加快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推动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美国人给我们的窗口期,可能不超过十年!”
主持会议的顾金声说道,“同志们,我们的祖先曾经领先了世界一千多年, 但因为明清时代的闭关锁国,妄自尊大,我们最终迎来了百年国耻,而这一次的九五计划调整,还有接下来一连串前沿科技的开发,将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产生关键影响,我们必须发挥我们举国体制的研发长处,在这些领域尽快取得战略性的突破……”
第392章 能源 奥运会
1984年四月·西伯利亚输气管道竣工仪式,哪怕是四月,西伯利亚还是冰天雪地,雨雪不断,狂风暴雪在管道沿线整整肆虐了三天,终于在仪式开始前停了。
苏共中央第二枢机沃罗特尼科夫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厚重的呢子大衣裹着他瘦削的身躯,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凝结。
他望着眼前这条横贯冻土的钢铁巨龙——直径一米四二的输气管道,像一条被驯服的巨蟒,从乌连戈伊气田一路向西,穿越乌拉尔山脉,最终抵达东德边境的马格德堡,进入到西欧,一路抵达法国。
在苏俄的石油出口已经到达鼎峰的当下,这条空前庞大的天然气管道,对苏俄意义重大,可以支撑苏俄获得更多的外汇收入。
“同志们!”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在旷野中回荡,“这是苏俄人民的伟大胜利!”
台下,数百名戴着皮帽、裹着棉袄的工人们鼓掌欢呼,他们的脸庞被冻得通红,但眼睛里闪烁着自豪。
这条管道凝聚了五年的血汗——零下五十度的严寒、永冻层的塌方、西方禁运导致的技术短缺、甚至于莫名其妙的爆炸……但最终,苏俄人民用自己的钢铁和意志,完成了这条“友谊管道”。
沃罗特尼科夫身旁站着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以及欧洲多国的代表,他特意扫了一眼人群边缘的中国大使徐信——这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外交官正安静地观察着一切,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
“接下来,”沃罗特尼科夫提高声调,“我们将把友谊延伸到东方!明年,通往中国的支线将正式贯通,北京、天津、沈阳的同志们,也能用上西伯利亚的清洁能源!”
掌声再次响起,但沃罗特尼科夫注意到,徐信的微笑没有丝毫变化,仿佛这只是一句无关紧要的客套话。
仪式结束后,沃罗特尼科夫在临时营房的休息室里接见了徐信。
“大使同志,感谢您远道而来。”沃罗特尼科夫递过一杯热茶,“西伯利亚的冬天不好受吧?”
“确实很难受,不过相比于冬天,我更加头疼夏天,尤其是热带雨林的夏天!”徐信有些感慨,“早年,我在昆仑省工作过一段时间,那里太难熬了,酷热、毒蛇、疟疾……
不过中国人民还是挺过来了,我们成功的开发了昆仑省,还发现了光荣油田,这个油田虽然比不上西伯利亚,但产量也过得去!”
“贵国真是幸运,在那样的不毛之地发现了一个大油田!”沃罗特尼科夫含糊地回应,随即话锋一转,“不过贵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还需要大量的能源,中苏能源合作就是最好的纽带。”
徐信放下茶杯,镜片后的目光平静如水:“确实如此。不过,中国提出修建中苏天然气管道的时间,可比欧共体早得多。”
沃罗特尼科夫脸色微微一僵,他当然明白徐信的潜台词——早在四五十年代,中国就提议修建中苏石油管道,等到西伯利亚油田开发,中国更是多次提议,但苏俄一直不太乐意。
一直拖到七十年代中后期,苏俄发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势力越来越强,而苏俄的经济吃紧,急需外汇,才又把中国拉回谈判桌,但此时情况已经不太一样,中国对输往中国的天然气价格斤斤计较,苏俄压根买不上高价。
中国在天方省和昆仑省都发现了大油田,中国并不缺乏石油,而中国又有庞大的煤炭储量,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更多的是为了环保,中国并不是太迫切。
更让苏俄头疼的是,中国在天方省发现了一个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田,在南洋省也发现了巨量的天然气,中国并不是特别缺乏天然气,只是中国需要搞液化天然气,然后海运回国,这就需要制造LNG船,投资太大。
某种意义上,苏俄输往中国的天然气更多的是中国的备选,这也让苏俄相当头疼,西欧卖不上价就算了,东方也卖不上价,幸好还有两个日本,可以卖得贵一些,不过也贵不了太多,苏俄的天然气输送到远东地区,还要加工成液化天然气,成本高了一大截……
“国际局势变化快啊。”沃罗特尼科夫意味深长地说,“就像贵国和美国,突然就缓和了!”
徐信微微一笑:“中国的外交原则一向是独立自主,我们和谁合作,取决于谁尊重我们的核心利益,美国闹腾了几年,见撼动不了我们,现在又遇到了总统大选,只能选择谈判。
美帝国主义就是这样,他们从来不讲理,现在他们愿意谈判,是没有办法了,一旦他们觉得又可以不讲理,他们还会出尔反尔!”
“说得好!”沃罗特尼科夫非常满意,中国同志这样的心态,恰恰说明他们对美帝国主义抱有极大的警惕,那么中苏两国的关系就坏不到哪里去。
沃罗特尼科夫心情不错,转而试探起了中国内政:“徐同志,我听说贵国这段时间进行了一连串的人事调整,提拔了一批年轻干部!”
徐信眉毛都没动一下:“干部调动是组织安排,我不便评论。”
“贵国明年就要换届……”
“虽然中央没有对外公开,但正常应该是这样的,按照党章,最多可以推迟两年!”
“也就是说贵国年青一代同志将承担起重任?”
“这是党代表们讨论的内容!”
沃罗特尼科夫大笑起来,他笑着说道:“苏共非常希望李思明同志在1986年选择苏俄作为第一个出访国家!”
回到莫斯科,沃罗特尼科夫裹着睡袍,在灯下阅读克格勃的最新情报:“中国与美国达成秘密协议,双方确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美国承诺不在东南亚搞事,接受了马六甲重要港口槟城丢失的现实,中国则承诺不在槟城驻军,同时不在其他地区扩充政治势力。
经济上,中国承诺扩大购买美国飞机和农产品,推动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让美国资本分享中国发展红利,购买更多的美国国债;美国则停止贸易战,取消或明显降低关税,同时为中国企业投资美国和其他国家创造便利。
军事上,中国承诺加强军事透明,减少美国在意的武器和技术出口,美国则承诺取消一些高科技进口限制,并放行若干中国购买的高科技设备。
而在对苏问题上,中国承诺不对波兰或者其他东欧国家提供无息或者低息贷款,但拒绝在正常的中苏贸易问题上做出让步,中国同时拒绝参与美国对阿富汗的秘密行动!”
沃罗特尼科夫揉了揉太阳穴,虽然中美两国在电子领域并没有达成协议,中国坚决拒绝美国所谓的限制中国计算机或者电子技术对外出口要求,哪怕美国增加对华电子产品的限制和关税,中国也坚决不退让。
虽然这份协议中,中国对苏东还是保留着极大的善意,并没有屈服美国的压力,坚决推动与苏东国家的正常贸易,也不在阿富汗搞事,但沃罗特尼科夫还是感到相当头疼,阿富汗是小事,波兰怎么办?光靠苏俄养不起呀!
秘书轻声提醒:“中国大使明天就回北京了,要不要再安排一次谈话?”
沃罗特尼科夫摇摇头:“不必了。给北京发电报,就说输气管道支线的施工进度可以加快,苏俄会给中国国庆四十周年送上一份大礼。”
“另外,”他头也不回地说,“让《真理报》写一篇评论,标题就叫《共产主义大家庭的能源纽带》。”
秘书迟疑了一下:“要提中国吗?”
“提,但重点放在东德和波兰!”沃罗特尼科夫微笑着说道,“中国人不是喜欢说独立自主吗?那就让他们自己琢磨去吧。”
秘书低声说道,“米哈伊尔把好些个朋友都拉到他那个关于禁酒的工作小组中……”
“随他去!”
长期在地方任职的沃罗特尼科夫怎么也想不到戈尔巴乔夫真得搞起了禁酒,看起来他想在这一块取得一些政绩,那就拭目以待吧,反正他不会去做,他还是搞一搞体育,马上中国的北京奥运会就要开始了,这一次苏俄自然还是第一!
……
1984年三峡大坝截流仪式正式开始,这个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坝,1978年中央局会议讨论通过,1979年全国人大投票通过,1981年该项目正式动工,到了今天,开始了大坝截流仪式。
长江在晨曦中泛着铁灰色的光,数万工人、工程师、军人和干部站在两岸,目光聚焦在江心那道逐渐合拢的钢铁巨口。重型卡车轰鸣着将一车又一车大石块倾泻而下,激起的浪花在阳光下折射出短暂的彩虹。
一直到下午两点多,当右岸一辆满载着77吨特大石料的运料车掀下石料将江水隔断,顿时,人们欢呼雀跃,声浪淹没了隆隆的机器声。
15点25分,当左岸的推土机碾平龙口,人群的欢呼声,两岸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汽车的长鸣声汇成了大江千古绝唱,“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成为了现实。
中央台的摄像机对准了主席台,特意出席这一次庆祝仪式的国务院总理李锡文站在最前排,他身旁是国务院前总理孙运璇,孙运璇虽然已经退休,但仍被特邀出席这一历史性时刻,毕竟这个项目代表着他一声的成就。
孙运璇很高兴的一边拍掌,一边眯着眼望向远处正在崛起的坝体,混凝土的灰色轮廓像一道横亘在天地间的长城。
“孙老,”李锡文微微侧头,“您当年说三峡建成之日,就是中国能源独立之时,现在看,还差多少?”
此前由于一次中风,孙运璇腿脚有些不便,他拄着拐杖,脸上的皱纹在江风中舒展:“还差一个殷瓦钢。”
李锡文嘴角扯了扯:“巧了,今早刚收到报告,钢铁研究院突破了。”
孙运璇的手指突然攥紧拐杖,指节发白,他沉默了几秒,突然笑了:“好啊……这下,船和罐子都齐了,谷主席也该放心了!”
也就在同一天,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工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彭炳丰戴着安全帽,站在主控室的落地窗前,窗外,巨大的半球形反应堆壳体在夕阳下泛着冷冽的银光。
“并网成功!”总工程师的声音有些发抖,“200万千瓦的核电站,一年发电量超过一个葛洲坝,而且不受季节水量影响!
现在我国的二代核电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不必太紧张,完全可以再上一些项目,虽然建设成本稍微大了一些,但核电运营成本还是相当不错的,比火电站要低……”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