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493节

“一下子升值这么多,必然严重影响我们的出口竞争力!”

“接下来,我们会按照计划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朝鲜、南越乃至于孟加拉国、海德拉巴,我们本土将通过新一轮基础建设和产业升级消化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购买力增强,同时我们将加大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投资,并扩大进口!”

拟任的国务院常务副总理,1921年出生,原籍山西,抗战初期参加革命,战争时期一直在山东工作,战后长期在东南沿海工作的前上海一把手赵孝义同志说道,“要我说呀,最大的麻烦还是资产泡沫,现在必须新增一些房地产发展城市……”

“确实只能这样了!”

“我们的股市也该大涨一波了……”

“要我说还是拉房价,更有作用!”

“房地产越不好控制,就越要保证房地产价格有序增长!”拟任的全国人大主席彭炳丰同志断然说道,“接下来的形势很可能会更加复杂,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调控空间,我的意见是房地产增加城市不宜过多,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推动产业升级上,决心要大!”

何济世同志点点头,“不管是新一代信息通讯系统,还有新能源汽车都有很大的潜力,这一块花掉的钱会赚回来的!”

拟任的全国政协主席,军人出身,战后挖石油,从中石油总经理调任能源部长、前南洋省委枢机吴光生同志则有些意见,他认为这样干赌性太大了,“谁敢保证这些投资……”

出身河北,革命期间曾经拉队伍的拟任中央监委枢机李安力同志摇摇头,“我不懂科学,但我相信何济世、彭炳丰两同志的判断,他们懂科学,而且这也是谷主席一直提倡的,我相信谷主席的战略判断!”

拟任的枢机处枢机、现中央统战部长,战后搞钢铁,后来转任地方,再后来被顾金声器重,调到党务系统的傅又钢同志笑着说道,“大家可以去杭州看一看谷主席女婿搞得电动车嘛,虽然是老头乐,但以后速度会越来越快的!”

……

谈论了国内事务,自然要讨论国外事务,“美国人这一把是下了狠心,美元这么贬值,油价竟然不怎么涨,现在也才11美元每桶,这相当于油价又跌了,这是要把苏俄逼死的架势!”

一阵可怕的沉默,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苏俄70%的外汇来自石油出口,“苏俄可以死,但不能突然暴死,那我们就被动了!”

李思明看向列席会议的副总理唐子容,“老唐,你是计委主任,好好筹划一下,怎么拉苏联一把,还有呀,我们的打狗棍要多准备几根,必须有防范,我这一次去苏俄,和他们谈,也是试探他们的决心!”

……

财政部长鲍里斯·戈斯捷夫的汇报像丧钟般回荡在会议室,“波兰、匈牙利要求改变经互会石油结算模式(经互会按照过去五年的平均价格结算,所以这会东欧国家进口苏俄石油,那就是大量输血苏俄,这些国家自然不乐意!)”

叶利钦猛地站起来:“他们怎么敢,我们养了他们这么久,现在他们敢背叛?!”

能源部长尼古拉·马尔采夫举着一份刚解密的卫星照片:“沙特阿美公司再次增产200万桶/日,伊拉克和伊朗已经没有大的厮杀,两国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增产石油!”

“这帮子狗娘养的!”

沃罗特尼科夫却反常地平静下来,“通知雷日科夫同志……”他的声音轻得像在自言自语,“一、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加速铺设到中国;二、向中国提议,联盟出口新一批武器级铀和黄金,不过黄金价格必须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总枢机?”

“这会必须拉住中国!”

“我们必须改革,全面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拿出了《改革与新思维》,“改革的第一步是思想上的改革……”

话还没有说完,沃罗特尼科夫就打断道:“米哈伊尔,你去一趟西德,告诉科尔,我们可以在东德问题上做出让步,不过他们需要提供给我们低息贷款,好好谈一谈,我们现在需要马克!”

去年在欧洲方向,果断在南斯拉夫王国出手,逼迫美国退让后,沃罗特尼科夫的威望提升了一大截,葛罗米柯相当服气,他提议道:“中国传来的消息,新的领导班子已经出现,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国获得新的支持!”

面对美国的货币攻势,沃罗特尼科夫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思前想后只剩下中国,但中国很狡猾,他们不可能无条件输血,沃罗特尼科夫皱着眉头说道,“中国不可能无条件输血,而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依赖中国的输血,我们需要做一些事情!”

沃罗特尼科夫在中央局委员和候补委员中看来看去,最后看到了叶利钦,“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改革苏俄无效、浪费的农业,中国人应该比我们懂!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你从莫斯科州找四个集体农庄,交给中国人,不管他们做什么,我们都不要管,我要看看他们怎么改!”

虽然对总枢机越来越依赖与中国的合作并不满意,但此时的叶利钦也知道沃罗特尼科夫不愿意冒险,休克疗法什么的不可能尝试,让中国试一试也好,若是能有改变,那就轻松多了!

……

也就在苏共开会的同时,在安哥拉北部战区,奎托夸纳瓦莱前线指挥部,苏联军事顾问瓦西里·彼得罗夫上校正在骂娘,"该死的美国毒刺导弹!"

过去三个月,安盟叛军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武装下,不仅用缴获的T-55坦克反过来冲击MPLA的防线,还学会了用美制M72火箭筒伏击苏制BMP-1步战车。

"昨天在卢班戈,他们用我们的坦克轰开了我们的指挥部!"彼得罗夫的副官伊万·科兹洛夫少校苦笑着递来一份电报,"莫斯科说新一批军火要等六个月,可美国人给叛军的武器越来越多了!"

彼得罗夫上校用沾满血污的绷带缠好AK-74步枪的枪管——沙尘暴让所有武器都变成了烧火棍。

"上校!"科兹洛夫少校猫着腰冲进掩体,"刚破译的南非电台,他们准备用G-5炮击我们的补给线……"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吞没了后半句话。三十公里外,南非炮兵观测气球正悠闲地飘荡,为155毫米榴弹炮提供校射。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雾时,彼得罗夫在望远镜里看到了永生难忘的景象——十二辆被安盟缴获的T-55坦克喷着黑烟冲来,炮塔上却漆着美国星条旗的图案。

"为了非洲的自由!"车载喇叭用葡萄牙语循环播放着这句话,而坦克履带碾过的,正是半年前苏联工兵修建的混凝土碉堡,苏俄在大西洋沿岸又一次溃败……

国务卿舒尔茨将两份外交照会文件推到椭圆形办公桌上,“埃塞俄比亚和缅甸的访问请求。”他语气平淡,“这两个国家都希望获得我们的援助!”

里根扫了一眼文件,嘴角微微下沉:“拒绝。”

国家安全顾问威廉·克拉克皱了皱眉:“总统先生,这两个国家过去一直是苏联阵营的坚定盟友,现在主动转向我们,如果直接拒绝,会不会——”

“他们不是来转向的。”舒尔茨打断道,“他们是来讨价还价的。”

里根靠进椅背,手指交叉:“俄国人不行了,他们想换张桌子吃饭!”

“问题是……”舒尔茨的声音低沉,“他们现在还有资格选桌子吗?不仅我们不答应,中国人也不会答应!”

话音未落,一名助理匆匆推门而入,手里攥着刚解译的电报,“缅甸的阿萨姆、掸邦、克伦、若开、?克耶、孟邦——六个少数民族武装宣布将联合反对缅甸中央政府!”

“中国人动手了!”

“并不奇怪,让中国人去折腾吧,我们的媒体可以好好谈一谈苏俄阵容崩溃!”

已经从庐山返回的谷雨夫妻正在看报纸,容强惊讶的说道,“这缅甸我记得是咱们第一个解放的,没想到现在还是乱糟糟的!”

谷雨笑了笑,转向女儿丁承德:“你怎么看?”

“我们边界地区又有麻烦了!”

“有些麻烦跑不掉,总要面对的!”

“您老不担心莫斯科?”

“俄国人哪怕知道嘴里含着的是毒药,也会忍不住吞下去,而我们现在是在帮助他,有些毒药早点吐出来是好事!”

“我们会不会吃下毒药?”

“当然有可能,不过我相信我们的党有能力面对!”

第四零二章 缅甸变天

雨水敲打着铁皮屋顶,如同无数细小的鼓点,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被高耸入云的大山阻拦,化成了无数雨水,这也让阿萨姆平原相当的富饶!

苏敏将军站在窗前,望着外面被雨水模糊的阿萨姆群山轮廓,此时他被后的小镇聚集了缅甸各地最危险的"叛乱分子"——至少仰光的军政府是这么称呼他们的。

"将军,人都到齐了。"副官低声报告,打断了苏敏的思绪。

苏敏转身走向会议室,推开门的瞬间,十二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他——克伦族的军事指挥官、掸邦的土司贵族、若开和克耶的游击队领袖,还有孟邦的知识分子代表。他们代表着缅甸近40%的人口,却长期被排除在国家权力之外。

"感谢各位冒险前来。"苏敏用流利的中文说道,"我们都知道为什么聚在这里。"

会议桌上摊开的地图标满了红色记号——经过多年的不断厮杀,此时缅甸各个少数民族武装虽然已经锻炼成熟,但长期战争也让所有人疲惫不堪,牺牲太大了!

若开族的吴丹纽站起身,这个前大学讲师如今是若开民族军的政治委员,他推了推眼镜:"问题在于国际局势。军政府完全倒向莫斯科,美国人也训练了不少军队,缅甸已经变成了俄斗兽场,我们要想真正获得和平和发展……"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事实,但说出来仍然令人窒息,过去七八年,数以千计的苏联军事顾问正在指导缅甸政府军,而中情局的特工则在丛林里教少数民族武装使用毒刺导弹。

"但我们不能再等了。"克耶族的年轻指挥官昂杜突然拍桌而起,他左眼上的伤疤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狰狞,"上个月缅甸人用凝固汽油弹烧毁了我们三个村子,孩子们像火炬一样在稻田里奔跑……"

他的声音哽咽了,会议室里弥漫着压抑的愤怒,苏敏注意到孟邦的女代表玛钦梅在偷偷抹眼泪,本来应该是他的弟弟出席这一次会议,但却死于缅甸直升机的攻击!

"投票吧!"苏敏深吸一口气,"按照我们这几年讨论的提案:各邦宣布独立,然后组成缅甸邦联,这不是分裂,而是重建1936年被背叛的承诺。"

昭坤土司从怀中掏出一份发黄的文件复印件——《缅甸建国协议》的原始文本,边缘已经磨损。"我的父亲签了这份文件,相信缅甸各族能平等共处。现在,该由我们来纠正这个错误了。"

投票进行得很快,当苏敏宣布全票通过时,没有人欢呼,只有沉重的沉默,他们都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全面战争即将爆发,但苏俄真得如大家所希望的那样退出缅甸吗?而就算苏俄退出,还有美国,邦联真得能成功吗?

"我们接下来的行动代号是凤凰!"苏敏展开军事地图,"克伦民族解放军将切断仰光-曼德勒铁路线,掸邦军进攻东枝的军火库,若开部队控制实兑港口……等到缅甸军政府的力量被分散之后,真正的致命一击就会到来!"

凌晨3:20·东枝外围

昭坤土司趴在腐叶堆里,闻到了随风飘来的檀香味——那个信佛的军政府少校果然提前开始了晨祷。他举起缠着红布的望远镜:军火库瞭望塔上的哨兵正在打哈欠,苏制探照灯规律性地扫过铁丝网,在第三处缺口总会停顿半秒。

"菩萨保佑。"土司对身后三百名掸邦勇士比出进攻手势。他们穿着改制的缅军制服,当第一个小队剪开铁丝网时,昭坤看见少校的警卫班长偷偷解开了军火库侧门的挂锁——这是用黄金换来的背叛。

探照灯突然熄灭的刹那,整个军火库同时爆出六处枪声,昭坤冲进弹药库时,正看见少校盘坐在T-54坦克上念完最后一句经文,老人抬手一枪打穿了他的眉心。鲜血溅在坦克炮管的缅文铭牌上……

"装车!"老土司踹开标有"喀山兵工厂1985"字样的木箱,里面崭新的AK-74步枪还裹着防锈油纸。他的战士们正把反坦克导弹塞进一个个麻袋。

凌晨4:05·仰光-曼德勒铁路第47号桥

杜卡吐出嘴里的槟榔渣,看着它落在铁轨连接处的鱼钩雷上。身后丛林里,两百名克伦族战士正用藤蔓把原木拖到预定位置——等会爆炸后,这些滚木将从山坡冲下,把铁轨彻底掩埋成"山体滑坡"的假象。

"来了。"副手梭林耳朵贴着铁轨,突然瞪大眼睛,"不止一列火车!"

杜卡眯眼望向远方的灯光长龙:打头的装甲列车后面,竟跟着三节客运车厢,窗户里挤满惊恐的平民面孔。他瞬间明白这是军政府的新战术——用平民列车掩护军火运输。

"照常引爆。"杜卡拉动枪栓,"告诉狙击组优先解决跳车的士兵。"

当鱼钩雷撕开铁轨时,装甲列车的炮塔刚好转向错误的角度。爆炸气浪掀翻客运车厢的瞬间,克伦族战士的机枪子弹像梳子般犁过逃散的士兵群。

杜卡冲进浓烟时,看见个穿睡衣的小女孩跪在铁轨旁哭喊,而她身后敞开的军火车厢里,正堆满印着镰刀锤子标志的弹药箱。

凌晨4:30·实兑港3号码头

昂杜的潜水镜刚露出水面,就看见苏联货轮上的水手正在抽烟,昂杜深吸一口气再次下潜,手中电缆顺着船体悄悄缠绕在螺旋桨上——这是用翡翠换来的中国高科技产品。

港口突然响起警报声。昂杜浮出水面时,整个实兑港已经陷入火海——若开邦的火箭弹正精准命中油库,冲天火光映照出"第聂伯罗号"甲板上乱跑的苏联船员。

他笑着拧紧手中电缆的最后结扣,明天涨潮时,这艘满载军火的巨轮将在深海变成莫斯科野心的铁棺材,感谢教官……

清晨6:00·阿萨姆指挥部

东枝军火库夺取弹药47吨,铁路切断点达19处,实兑港瘫痪72小时。指挥部爆发出欢呼,唯有苏敏盯着地图上新增的六个箭头——那是溃败的缅军正在焚烧村庄泄愤。

苏敏强行将注意力转移到英帕尔,第一批同志已经悄无声息的到达,然后是第二批、第三批,希望可以尽快结束这场该死的无休无止战争……

与此同时,在克里姆林宫,苏俄特使伊万诺夫再次核对手中的数据表——缅甸去年稻米产量下降8%,橡胶出口量仅为1965年的三分之一,而军费开支占GDP的比例却高达28%。

随着秘书的召唤,伊万诺夫进入会议室,向总书记沃罗特尼科夫汇报工作,"确切地说,他们用军队经营所有产业。"

伊万诺夫翻开相册,露出他在缅甸拍摄的照片:戴贝雷帽的士兵在卷烟厂流水线上巡逻,陆军上校在仰光码头亲自签收中国录像机走私船,最讽刺的是某位少将名下的佛教主题连锁酒店。

"这是东方式的军事社会封建主义!"

沃罗特尼科夫点点头,但突然间,他剧烈咳嗽起来,泛着青灰色的脸上浮现出不正常的潮红,伊万诺夫注意到总枢机左手在抽屉里摸索药瓶的动作,他知道总枢机太累了,压力太大了,该死的美国人!

"美国人呢?"沃罗特尼科夫吞下药片后突然发问。

"美国人在安达曼群岛有多个训练营!"伊万诺夫迅速调出另一组照片,克伦族战士正在操作美制防空导弹模拟器,"每周都有所谓的人道主义物资运往缅甸海岸线!"

“这个地方注定不可能有结果,只有消耗,我实在不明白当初为什么要支援缅甸,难道就因为缅甸嘴上说社会主义吗?”

办公室陷入沉默,伊万诺夫没办法回应,沃罗特尼科夫也没指望他说话,"告诉缅甸人!"沃罗特尼科夫下定决心,"苏俄可以提供他们想要的武器,但缅甸必须用实物支付,橡胶、锡矿、柚木,特别是稻米,一分不能少!"

……

首节 上一节 493/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