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494节

"总书记同志完全理解贵国的困难。"伊万诺夫将电报放在茶几上,,"但苏联人民也需要看到国际主义互助的……对等性。"

伊万诺夫故意用了这个拗口的词,观察着对面三位缅甸将领的反应,通过政变上台的新一把手觉迎的瞳孔微微收缩,该死的俄国人,他们又在勒索!

"我国去年刚向贵国提供了八十万吨大米,还有四万吨天然橡胶,"国防部长突然用俄语说道,油腻的脸上挤出笑容,"还有钨矿石,我们一直都在认真执行国际主义互助,贵国完全不用担心,我们只是需要多一些赊账……"

伊万诺夫打断他,从公文包抽出清单,"苏联需要这些物资每月按量交付,才能维持军事援助。"纸面上罗列的数字非常精确,是莫斯科计划委员会仔细计算的生存底线。

拉敏准将突然用缅语骂了句脏话,他指着"优质籼稻每月十万吨"的条款:"这个要求太苛刻了,现在克伦族控制了萨尔温江粮区!"

"或许……"伊万诺夫慢慢啜饮变凉的茉莉花茶,"贵国该考虑政治解决方案?阿萨姆宣言提到的邦联制,与列宁的民族自决理论并不矛盾……"

觉迎突然大笑起来,"物资会按时交付。"觉迎突然换上亲切的语气,亲自为伊万诺夫斟茶,"不过第一批T-64坦克需要在雨季前到位,那些畜生正在用中国研发的红箭袭击我们的直升机!"

伊万诺夫不动声色,苏俄从来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四天前他秘密会见过罗兴亚人贸易代表,那些人提出用稻米交换捷克斯洛伐克制造的医疗器械,也不知道中国人是怎么想的,竟然忽视了这个民族,传说中,谷雨不喜欢穆斯林一点都没错……

……

在缅甸中部和南部地区,顺着伊洛瓦底江分布着一些冲积平原,土壤特别适合种稻子,缅甸每年的大米产量都能稳定在1000万吨左右。

缅甸虽然稻米产量挺高的,但因为人口只有暹罗一半多,所以每年吃的大米量其实不算太大。缅甸每年大概有200万吨大米对外出售。

把大米卖出去的话,缅甸每年能挣个一亿多美元收入,这也是缅甸军政府最主要的外汇来源,不过随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缅甸军政府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开始不断增加出口配额,然后灾难出现了!

吴温敏听见柴油引擎声时,正在用竹篾修补漏水的米仓。他布满老茧的手突然僵住——这种引擎声不属于任何农用机械,而是军政府"蚂蟥"装甲车的特征。村口看水的孩子还没吹响预警的竹哨,枪声就像打谷机般炸开了清晨的薄雾。

"所有人到晒谷场集合!"扩音器的金属杂音惊飞了榕树上的乌鸦。吴温敏踹开米仓后墙的暗门,他十五岁的女儿苏婷像条泥鳅般钻进了排水渠。老人最后瞥了眼暗格里用油布包着的三袋稻种,那是去年洪灾后全村人从牙缝里省下的。

晒谷场上已经跪了黑压压一片村民。装甲车顶的重机枪缓缓转动,枪口在晨光中投下的阴影,正好罩住村中央那尊被炮弹削去半边的佛像。吴温敏注意到带队的是个戴少尉衔的娃娃脸军官,作战服袖口还沾着新鲜的血渍。

"根据第1703号战时征调令,"少尉的皮鞋碾碎了几粒遗落的稻谷,"达雅村需上缴六吨稻米。"

吴温敏的胃部抽搐起来,"老东西,带路。"少尉的枪管突然顶住吴温敏的后腰。当老人踉跄着领士兵们走向米仓时,听见身后传来竹筐翻倒的声响——那是士兵们在挨户搜查,陶罐破裂声与女人的尖叫混成一片。

米仓门被踹开的瞬间,吴温敏闻到了熟悉的霉味。两个士兵粗暴地扯开草垛,露出底下用芭蕉叶伪装的暗格。少尉弯腰抓起把稻种在掌心搓捻,突然暴怒地扇了老人一耳光:"敢用发芽的次品糊弄国家?"

"这是留种的……."吴温敏吐着血沫解释,却被枪托砸倒在地。他模糊的视线里,士兵们正用刺刀划开每个麻袋,稻谷像金色血液般从破口倾泻。有人故意把烟头扔进谷堆,呛人的青烟立刻窜上房梁。

"等等!"吴温敏扯开衣襟露出胸口的弹痕,"我是退伍兵!打过克伦邦!"他颤抖的手指从内袋掏出张泛黄的证件,那是二十年前缅甸军政府亲自颁发的《模范战士》奖状。

少尉接过证件看了看,突然咧嘴笑了。他掏出打火机点燃奖状,同时掏出了枪,“蠢货,现在是苏貌将军的时代!”、“砰!”

……

美国拒绝了缅甸的靠拢,但缅甸还是想再努力努力,华盛顿美国国务院,缅甸驻美大使吴丹盛十分尴尬,他的耳边传来了美国国务卿乔治·舒尔茨的笑声:"中国确实有可能威胁世界和平,但光凭缅甸挡住中国,哈哈哈!"

吴丹盛额角渗出冷汗,"我国若失守……"

大使刚开口就被舒尔茨打断,"大使先生,还是去乞求莫斯科吧!"

当吴丹盛踉跄走出国务院大楼时,他想起临行前觉迎将军的秘密指示:若美国人要价太高,就可以接受美国人拥有军事基地,但舒尔茨根本没给机会谈条件,这是为什么?按理说美国人也需要有人挡住中国人,为什么他们竟然一点都不动心……

也就在同时,舒尔茨交代负责东南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缅甸军政府是一个粪坑,中国人愿意去踩,那就让中国人去踩吧,我们要做的是等待!”

……

1985年底,莫斯科的寒风依旧凛冽,但克里姆林宫内的气氛却异常热烈,刚刚正式成为建国以后,中国环太党第三任总枢机的李思明与苏联领导人沃罗特尼科夫在无数闪光灯前紧紧握手,时间长达二十秒。

两人的表情都带着一种微妙的默契——中国和苏俄早就回不到过去,现在之所以两国又一次靠近,说到底也是拜美国,沃罗特尼科夫想到这里,就相当感激里根,如果他不是在第一个任期不断逼迫中国,中国人的态度绝不至于这般明朗!

“我们支持缅甸各方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分歧。”沃罗特尼科夫对着话筒说道,声音沉稳而疲惫。

“中国愿意为缅甸的和平进程提供建设性帮助。”李思明微笑着补充。

记者们疯狂记录着这一历史性时刻。没人注意到,沃罗特尼科夫在说完“和平”二字时,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苏俄已经决定彻底退出缅甸,甚至连埃塞俄比亚也打算放弃,但中国压根没接这个烫手山芋。

当晚的闭门会议上,沃罗特尼科夫正式将缅甸的军事顾问和武器库存清单移交给了中国代表,“你们想要的话,可以打折。”

李思明笑了笑,不置可否,但在回国之后,他告诉党内的同志,“我们一定要记住谷主席的教训,打垮缅甸军政府的腰杆子之后,迅速退出,缅甸和印度一样是个粪坑,快打,快撤,绝不给敌人留下可乘之机!”

……

硝烟像腐烂的纱帐笼罩着河谷,缅军最精锐的第33师装甲师长吴敏莱踩着坦克残骸爬上指挥车顶部,"报告剩余建制。"他对着无线电重复第三遍,但耳麦里只传来此起彼伏的电流杂音,仿佛整支军队的神经正在溃散。

"装甲营还剩三辆T-55,主炮校准器全毁……" 、"第4步兵团减员70%,重机枪子弹……." 、"医护连……已经没有绷带了……"

参谋长佐埃吞下第四片兴奋剂药片,颤抖的手指在作战地图上划出最后防线。红色铅笔圈住的区域不足两平方公里,地图边缘用蓝笔标注的增援箭头,早在三天前就被证明是参谋部的幻觉。

"弹药基数?"

"没有了!"佐埃突然抓住师长的手腕,"师长,没必要再清点了,我们那群老同学的打法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不可能突破出去!"

吴敏莱望向四周山脊,晨雾中若隐若现的旗帜像毒蛇般缠绕着河谷:各种稀奇古怪的旗帜,绿底白虎旗、金色佛塔旗、若开邦蓝鹭旗,但都是假的!

那些穿梭在旗帜间的墨绿色身影——他们战术动作带着标准的中式丛林战特征,臂章却滑稽地缝着各种缅甸反政府武装的徽记,而指挥他们的还是石家庄的同学……

"第17师和第9旅的通讯恢复了!"通讯兵突然尖叫。指挥车里所有人触电般转向无线电,就像即将溺死者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沙沙的电流声里传来断续的嘶吼:"我们被……重型迫击炮……坐标确认是苏俄2B9.……需要空袭支援……"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爆炸,通讯彻底中断前,吴敏莱清晰地听见有人用东大的语言喊了句什么。

"原来这就是谷雨主义!"吴敏莱踢翻了中式军用水壶,热水渗进泥土时,他想起当年在石家庄陆军军事学院结业式上,那个给他授勋的中国元帅说的话:"吴敏莱同志,当帝国主义的炮弹落在缅甸时,解放军一定会保护缅甸!"

现在燃烧的是钦敦江,对岸山坡上,至少二十门D-30榴弹炮正在倾泻钢铁,炮口制退器喷出的白烟像死神吐出的烟圈。吴敏莱熟悉这种节奏——122毫米炮弹每15秒一轮齐射,正是解放军标准训练大纲规定的火力密度。

"师长!东侧阵地被突破了!"观察哨的喊声带着哭腔。吴敏莱不用望远镜也能看清,那些戴着西缅甸臂章的士兵正用标准的中式跃进战术穿过雷区。

指挥车突然剧烈摇晃,炮弹破片在装甲上刮出刺耳的声响,"要投降吗?"佐埃摸向腰间的手雷,这是他们最后的"体面"选择。

指挥车外传来此起彼伏的"缴枪不杀"喊声,奇怪的是其中混杂着缅甸各地方言,甚至还有几句生硬的中文。

通讯频道里也响起明码广播,带着伏尔加河流域口音的缅语在电磁杂音中宣告:"……基于人道主义原则,给予第33师最后十五分钟投降时间……

"告诉战士们……"吴敏莱突然扯下胸前所有勋章,"可以投降!"他顿了顿,看向那些正在焚烧文件的参谋,"至于我,我不想被那些同学羞辱……”

吴敏莱举起了手枪,扣动了扳机……两个小时后,几个军官看到了吴敏莱、佐埃的遗体,有些沉默,“好好安葬他们,等缅甸和平了,交给他们的家属,顺便给点钱!”

“是!”

“司令员,我们能不能再南下一段时间,太可惜了!”

“都是缅族人,和我们长得不一样,有什么可惜的,这印度和缅甸都是粪坑,要不是为了驱逐苏俄势力,我们根本不需要出现在这里,走吧,回去好好总结,这一次暴露出不少问题……”

钦敦江河谷一战,彻底改变了缅甸战局,虽然缅军规模不小,但真正的机动兵力相对有限,部署在英帕尔的六个师是缅军的精华,一把就被消灭了两个师一个旅,一半没有了,缅军立刻就撑不住了!

在克伦邦,游击队占领了缅军最大的军火库;在掸邦,几路抵抗力量疯狂前进,而当地民众甚至用砍刀和猎枪配合邦联军围攻政府军据点;就连一向平静的勃固地区,也爆发了各种反对军政府的抗议活动。

军政府紧急广播宣称“局势可控”,但仰光街头已经出现了逃难的官员家属,觉迎的肖像被人从政府大楼上撕下,换上了“民主缅甸”的标语。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内部——国防军副总司令昂季突然发表电视讲话,呼吁“通过谈判结束流血冲突”。

“叛徒!”觉迎在办公室里砸碎了所有能砸的东西。但他心里清楚:昂季的选择是对的,苏联靠不住,美国人也不敢再下场,缅甸军人集团唯一能做的就是更换人,与中国缓和关系,才能维持住已经岌岌可危的统治,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逃亡……

……

国防部长温伯格心情很好,“苏俄人又一次败退,现在缅甸亲苏派已经下台,我们该行动了,缅甸不能完全属于中国!”

舒尔茨则连连摇头:“我们可以给一些支援,但绝不能派兵,马来半岛的教训很严重!”

总统里根坐在沙发里,他的目光扫过国家安全顾问、中情局局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每个人的表情都写满矛盾,他们都不希望缅甸被中国人控制,但亲自下场,又绝对不行!

“俄国人已经撤了!”威廉·凯西插话,“中国人嘴上说要和平过渡,但他们的车队正源源不断开进缅甸,他们的的内河船只已经到达了仰光!”

“我们难道要眼睁睁看着缅甸变成第二个柬埔寨?”温伯格针锋相对:“缅甸完全可以变成第二个阿富汗……”

“已经不可能,在钦敦江动手的中国人已经撤回藏南,他们如同1947年在印度一样,选择了迅速撤兵,毫不犹豫!”

“该死的,他们怎么就不愿意学一学苏俄!”

“这就是中国的难缠之处!”

……

美国人最终的选择毫不奇怪,得不到,那就要破坏,所以二十辆没有标识的卡车驶入丛林营地,克伦士兵用刀划开帆布,露出墨绿色的木箱,“M16A2步枪,2000支。”美国军事顾问掀开箱盖,“下次会有毒刺导弹。”

克伦指挥官波米亚拿起一支枪,金属的冰凉触感让他嘴角上扬。这些武器足够装备三个营,“告诉华盛顿,”他对着星空举起枪,“我们会让缅甸记住谁才是真正的朋友。”

但新武器到货一周后,克伦军突然袭击了缅军控制下的一处矿山,在仰光,临时政府总理昂季愤怒地召见美国大使:“这是赤裸裸的侵略!”

大使耸耸肩:“这与我国无关,不过……如果阁下需要贷款重建国家……”

同一时刻,得到苏俄支持的罗兴亚人武装图杀了若开人的村庄,缅甸的混战进入新阶段——不仅仅是军政府与邦联的对抗,军政府退守平原缅族核心区,各派系自然开始了厮杀。

不过这仅仅是南方,在北方,掸邦、实皆各部早就行动之前,达成了秘密协议,各路人马到达早就划分好的地盘后,就陆续停下来,然后不断挤压缅人,建立自己的行政体系,至于南方就让缅人与克伦人、若开人和罗兴亚等等慢慢厮杀吧!

……

杭州,谷雨摘下老花眼镜,摇摇头,他心里很清楚,他制定并不断执行的缅甸战略,每天都会死亡一堆人,但除此之外,他压根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驱逐苏俄在缅甸的存在,把缅人逼迫到平原上,然后把缅甸中北部的高地交给一个个土司,中国再居中调控,给他们划定地盘,禁止相互攻伐,但怎么统治随他们的便,这就是中国的大战略!

但即便如此,这也不意味着和平,缅甸就是一个小印度,丢失了三面高地的缅人但凡有机会,都会想办法北上,这关系到他们的安全,他们没有选择!

而那些个土司同样也不是什么好鸟,他们也会不断南下打草谷,未来甚至肯定也会勾结国内那些乌七八糟的人搞东搞西……

但即便有各种现代设备的加持,现在的中国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中国绝不可能在缅甸消耗太多的力量,正如中国不可能在印度花费精力一般,这是两个粪坑,绝对不能踩进去!

至于缅甸邦联各成员国,什么时候变成真正的联合国成员国,谷雨不着急,他要等待未来可能的苏俄崩盘,在他看来,这还是大趋势。

就算不成,他也无所谓,东方有东方的玩法,西方那一套根本不管用,限制印度的说到底是拳头,而不是什么联合国,甚至于联合国能支撑多久,都是天晓得!

谷雨不再去思考缅甸,而是想起了二闺女的第十次发射……1986年1月28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73秒后化作一团火球,七名宇航员的遗体与数亿美元的设备残骸坠入大西洋。

全世界的电视屏幕都在循环播放那灾难性的画面——右侧固体助推器连接处的O型环失效,炽热的火焰如毒蛇般窜出,最终吞噬了整个航天飞机。

而在同一时刻,中国西北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梦想-10号火箭正稳稳矗立在发射台上。

“倒计时,十、九、八……”

控制室内,张一思紧盯着屏幕,“三、二、一,点火!”

橘红色的烈焰从火箭尾部喷涌而出,大地在震颤中发出低沉的轰鸣。梦想-10号如同一条挣脱枷锁的巨龙,笔直刺向苍穹。

“一级分离正常!”

“二级点火成功!”

当火箭成功进入到指定轨道时,控制室内爆发出一阵压抑已久的欢呼,白发苍苍的罗科缓缓来到张一思面前,“张,我们成功了!”

消息传到中南海时,李思明正在和总理以及负责对苏工作的唐子容交谈,秘书将电报递给他,他扫了一眼,眉头先是微微一皱,随后舒展开来。

“梦想-10号……成功了?”他轻声重复了一遍,仿佛在确认这不是误报。

“是的,首长。”秘书低声补充,“根据张一思同志的报告,这枚火箭采用了大量民用级元器件,成本相当低……”

“你们两位都是专家,说说看?”

何济世缓缓说道,“这是一次改革的机会!”

首节 上一节 494/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