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522节
谷雨按下开机键,听着硬盘“咔嗒咔嗒”的启动声,耐心等待,屏幕亮起,他熟练地拨号上
网,刺耳的调制解调器拨号音响起,随后,网络连接成功。
“欢迎访问中国网(ChinaNet)。”
谷雨微微一笑,点开了论坛板块,此时的互联网还十分简陋,网页大多是纯文字,偶尔有几张低分辨率的图片,加载速度慢得令人发指。但即便如此,论坛上已经热闹非凡。
《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最新进展》
《中国援助物资抵达基辅,苏方表示感谢》
《海湾战争局势分析》
谷雨滚动鼠标,浏览着网友们的讨论,用户“红旗飘飘”发帖:“苏联虽然有问题,但这次事故中他们的士兵真是硬汉!咱们中国帮忙也是应该的,毕竟都是社会主义兄弟。”
用户“星辰大海”回复:“兄弟?得了吧,我们和老毛子分分合合都多少回了,老毛子还是早死
早超生的好!
谷雨摇摇头,打字回复:“国际关系不是非黑即白,敌人的敌人未必是朋友,但危难时刻伸出援手,总比落井下石强!”
····
伊万·彼得罗夫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微微发抖。这位苏联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此刻却像个第一次接触电子设备的小学生。他盯着屏幕上闪烁的光标,喉咙发紧。
"输入您的消息,按回车键发送。”身旁的中国技术人员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道。
成都计算机研究所的机房内,十几台造价十分昂贵的电脑,甚至可以说是小型机排列成行,头顶的空调嗡嗡作响,驱散着四川盆地特有的闷热,伊万深吸一口气,缓慢地在键盘上敲出英文字母:"这里是苏联科学院伊万·彼得罗夫,请问有人在吗?”
屏幕几乎立刻有了回应,同样是英文:“您好,伊万先生!我是重庆光明电子厂的销售经理李明,很高兴通过QQ与您交流。”
伊万瞪大了眼睛。他的同事安德烈从另一台电脑前转过头来,同样满脸不可思议。"这不可能,"安德烈低声说,"重庆到成都的距离超过三百公里!”
中国技术人员笑了笑:"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同志。距离不再是问题,随着我们的光缆大规模铺设,未来全世界都会连接在一起!”
伊万感到一阵眩晕,三天前,他和苏联代表团的其他成员刚刚抵达北京,他知道中国人干的不错,但没人告诉他们,中国人已经在民用领域应用了如此先进的数据交换系统。
民用领域都已经做到了这种程度,他们的军用领域肯定更加先进,可以肯定他们的防空网要比苏联强很多很多!
伊刀,有有赵。文信忍拍于工他卫去。力一台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个看起来十分普通的页面,顶部用中英文双语写着"中国商品交易网”。
"这是......"
"电子商务平台,"中国技术人员自豪地解释,"任何企业都可以在这里展示产品,买家可以直接联系卖家,不过由于带宽的限制,产品主要以提供文字信息为主,图片不会很清晰!"
伊万滚动页面,看到数以百计的商品信息:从自行车到电子元件,每一条都配有照片、详细参数和价格。最令他震惊的是页面底部的计数器—"今日访问量:12437”。
"一万多次访问?"伊万的声音有些颤抖,"这些数据是实时的?”
"当然。每秒钟都有新订单产生。”
伊方感到自己的世界观正在崩塌。在莫斯科,他们为计划委员会设计的中央经济管理系统需要数月才能完成基础数据收集,而这里,市场信息以光速流动。
“安德烈,"伊万突然抓住同事的手臂,"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可以解决我们的库存积压问题!"
安德烈先是一愣,随后眼中闪过恍然大悟的光芒。苏联经济最大的顽疾之一就是生产与需求的脱节——工厂按照五年计划盲目生产,而商店货架却常常空空如也。如果有这样的即时反馈系统......
"同志,”伊万急切地转向中国技术人员,"我们可以试用这个系统吗?我是说,真的进行一笔交易?"
两小时后,伊万坐在宾馆的房间里,面前摊开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他的手指因为持续打字而酸痛,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通过QQ,他不仅联系到了四川和重庆五家不同的中国电子元件供应商,还成功谈妥了一笔样品采购——整个过程不到三小时,对方还宣称样品会迅速快递,三天之内就会送到,而按照苏联的标准流程,这种跨国采购至少需要六个月。
"这太不可思议了,"伊万在笔记本上狂乱地写着,"互联网商业系统实现了计划经济梦寐以求的'即时反馈',它既保持了中央协调的优势,又具备市场经济的灵活性..”
他突然停下笔,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脑海:如果苏联也建立这样的系统呢?不是取代计划经济,而是作为补充,让莫斯科的决策者们能看到实时市场数据?
伊万猛地合上笔记本。他必须立刻向代表团团长汇报这个发现....一周后,莫斯科,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总部。
万西电,去科这主故下手中的圯生 摘下眼镜
揉了揉鼻梁。作为计划委员会主席,他每天要审阅无数经济分析,但这份来自中国考察团的报告与众不同。
“效果真得有那么好?”
"是的,主席同志,报告中说中国人已经建立了覆盖四川盆地十二个城市的商业数据网络,每天处理数万笔交易,彼得罗夫同志认为这可以弥补我们计划体系的......”秘书犹豫了一下,“信息滞后性。”
索科洛夫点点头,报告中的数据确实令人印象深刻——这一套系统已经在中国四川盆地的重工业企业和军工系统开始了全面推广。
虽然全系统成本还比较昂贵,但中国人通过这个"互联网"系统,将商品从需求方到供应方的时间缩短了70%,库存积压下降了45%。
"安排一下,"索科洛夫突然说,"我要向总枢机同志报告!”
索科洛夫早有准备。他打开公文包,取出一叠照片:"成都计算机研究所,上个月拍摄的。这些是他们的商业交易终端。”
照片上,中国技术人员正通过电脑与千里之外的商人交谈,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商品信息和合同条款。
“这....”沃罗特尼科夫拿起一张照片凑近看,”这就是中国的实验互联网吗?中国人走在了美国人前面...”
"美国人也有互联网,不过重视程度远不如中国,主席同志,中国人已经投入商业应用。"索科洛夫又拿出一份文件,"这是彼得罗夫同志通过中国系统实际采购电子元件的全过程记录,从询价到签约只用了2小时18分钟,又经过79个小时,他收到了样品!”
沃罗特尼科夫沉默地翻阅文件,眉头越皱越紧,索科洛夫知道他在想什么——苏联的理工
投入基本都用于军事,从未想过应用到商业领域,而且效果这么好,这简直是奇迹!
"假设,"沃罗特尼科夫终于开口,声音低沉,"我是说假设,这套系统真的如报告所说那么高效,你认为它能解决我们的.......分配问题?"
索科洛夫心跳加速。塔拉索夫所说的"分配问题"是苏联经济最大的秘密之———尽管资源丰富,但商品分配效率低下,导致一边是西伯利亚仓库里腐烂的粮食,一边是莫斯科面包店前的长队。
"我认为值得一试,主席同志。至少,我们需要尝试,这对联盟太重要!”
沃罗特尼科夫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红场,沉默持续了整整一分钟,"准备报告,"他突然转身,"我们必须跟上这门技术,如果中国人能做到,我们更应该做到。”
“是的,但我得到消息,中国人为这个试点项目前后投入了七百多亿人民币!”
“钱总是有办法的!”沃罗特尼科夫喃喃说道他想了想问道,“你刚才说这一套系统是防空网络的民用化,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防空网相当先进?”
“是的,而且据中国同志说,这些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应用于军事,可以做到军民融合!”
“我知道,中国和美国一样,走得都是这条路,这也要求我们要加大改革....”
两人又一次沉默,戈尔巴乔夫改革虽然失败.但他的所作所为何尝不是苏共高层所希望的,本来大家以为放开就能解决问题,但事实证明,带来了太多的混乱。
虽然现在全力整顿各种问题,但各种问题多如牛毛,各种乱象还在不断滋生,而且越来越
多,不改单不行,但如何保持稳定的改单,大家都非常茫然......
白宫西翼的椭圆形办公室里,乔治·布什站在窗前,凝视着南草坪上随风摇曳的星条旗,属于他的时代已经提前到来。
自从里根总统的老年痴呆症发作,他提前接管美国政府,而在他的领导下,海湾战争中,美军一路高歌猛进,几乎没付什么代价,就让伊拉克损失惨重,大涨了国际声望,布什在国内的声望也水涨船高,接下来的总统选举,已经没什么悬念!
“副总统先生,萨达姆已经同意撤军了。”国务卿舒尔茨推门而入,手里攥着一份刚从联合国安理会传来的电报,“苏联和中国的外交官刚刚在巴格达完成了斡旋,伊拉克愿意无条件撤出科威特,但要求我们解除经济制裁。”
布什没有立即回答。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拟任的国防部长切尼、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以及现任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未来的参联会主席鲍威尔。
“无条件?”切尼冷笑一声,“萨达姆现在还有资格谈条件?我们的B-52已经把他的军队炸成了废铁,再过两周,第7装甲师就能从沙特边境推过去,直接碾碎他的共和国卫队!”
“然后呢?”布什平静地反问,“让美国大兵在巴格达的巷战里流血?让伊拉克变成第二个阿富汗?”
房间里一时沉默,切尼反驳,“副总统先生,伊拉克是沙漠地形,不是阿富汗!”
鲍威尔清了清嗓子:“副总统先生,从军事角度来说,我们确实可以彻底摧毁萨达姆政权。但代价很可能会比较高——不仅是人员伤亡,还有国际舆论。
苏联和中国已经在安理会上明确表态,如果我们执意入侵伊拉克本土,他们将不再支持后续的联合国决议。”
布什点了点头,他早就预料到这一点,“苏联人现在自顾不暇,但他们还是想在阿拉伯世界保留影响力,伊拉克和叙利亚使他们所剩不多的盟友!”
斯考克罗夫特补充道,“至于中国……他们更关心的是海湾局势稳定,天方省占据中国的一半的石油供应,当然了,中国人也同样不希望美国在中东过分扩张影响力!”
“告诉驻联合国代表,我们接受伊拉克撤军,但制裁不会立刻解除。”他最终说道,“萨达姆必须首先履行所有撤军承诺,赔偿各种债务和科威特的巨大损失,并接受国际核查,如果他敢耍花招——”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锐利,“那我们就再炸一次——萨达姆不会老实,我们自然有理由不断扩张在中东的影响力,苏中两国也将无可奈何!”
“保留一个敌人确实不错的办法!”
其他美国高层纷纷点头,布什站起身,来到东欧的波兰,他指着波兰、捷克、匈牙利,“苏联的财政已经吃不消了,光光波兰闹不够,要让其他两家也闹,逼着苏联放弃东欧,而这也是欧洲的希望!”
“东方怎么办?”
“我们只能先顾一边,还是维持现状吧,进一步打击中国的高科技发展的同时,用扩大与中国的对外贸易交换中国减少对苏联的援助,这是中国能够接受的……中国和我们一样,都不希望苏联太强,我们松一松,中国会上套的!”
众人默默点头,里根总统这些年最头疼的就是中国,美国不可能两线作战,但每一次美国加强对苏联的打压,中国就蹦出来,这也让美国人头疼无比……
同一天,伊拉克总统府的地下掩体里,萨达姆·侯赛因盯着墙上的军事地图,脸色阴沉如铁。过去六十天的轰炸已经让伊拉克的军事和经济体系濒临崩溃——发电厂、炼油厂、通信枢纽,甚至连民用基础设施都被精确制导炸弹摧毁殆尽。
“美国人不会发出地面攻势。”国防部长阿德南低声道,“苏联和中国的大使刚刚传达了华盛顿的回应,他们同意我们的撤军条件,但制裁暂时不会解除。”
萨达姆的拳头攥紧又松开。他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共和国卫队还有多少战斗力?”他沙哑地问道。
“不到四成。”阿德南的声音更低了,“防空系统基本瘫痪,装甲部队的燃料和弹药储备也快见底,如果美军真的发动地面进攻……”
萨达姆抬手打断了他。
“命令部队撤回边境。”他冷冷地说,“但记住——这不是投降,这只是暂时的撤退,一定要加强对军队妥协动摇分子的镇压!”
阿德南心中一寒,“是!”
也就在伊拉克撤军的同时,克里姆林宫的会议室里,苏共中央政治局正在激烈争论,“必须想办法促使美国取消对伊拉克的制裁!”国防部长特列季亚克表示反对,“美国会打着制裁的名义不断削弱伊拉克,到时候中东就是美国人的天下!”
“但我们也无能为力。”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冷静反驳,“我们的经济已经自顾不暇,而中国在美国大规模轰炸后,显得越来越低调,中国人似乎被吓住了!”
“中国人没有被吓住,这是他们传统的招数,一旦完成了战略目标,就会选择默默的蛰伏,等待下一次机会,他们就如同鳄鱼一般……”
“不管是鳄鱼,啊还是其他什么,我们推动与中国的技术合作。”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塔雷津插话道,“中国人已经在民用互联网领域取得了突破,如果我们能引进类似系统,或许能缓解国内的生产效率问题。”
沃罗特尼科夫揉了揉太阳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损失实在太大了,好不容易通过年初的整顿和海湾战争积累的那么一点东西,顷刻间花得干干净净。
幸好油价现在还有20美元一桶左右,苏联出口石油价格低一点,但总不至于亏钱,每桶油还能赚个三美元、五美元的,总算外贸有进账。
而整顿之后,经济增长率虽然很低,但至少通货膨胀下来了,军队也开始裁撤,虽然东欧各国和波罗的海三个加盟国还是很不安分,但总体形势有所好转。
可要花的钱实在太多了,常规力量的落后逼迫苏俄大规模投资新兴的军事革命,而中国 推出民用互联网,也必须引进,这里面的投资实在太大了!
所以沃罗特尼科夫根本没有选择,他只能进一步收缩,除了叙利亚、阿富汗、古巴给一点钱继续维持以外,其他亚非拉只能放弃,甚至于东欧,苏共内部都在讨论要不要放弃无底洞波兰,大家都难以下决心,但沃罗特尼科夫知道迟早要丢。
波兰一旦丢失,十有八九会引起连锁反应,苏联有血仇的匈牙利、捷克肯定要丢,此时最大的麻烦来了,东德怎么办?所以沃罗特尼科夫难下决心,不到万不得己,他还是不愿意放弃东欧!
自从里根的健康问题让布什提前掌权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变得更加难以预测,现在布什凭借着战争胜利,肯定会成功当选,到时候他会如何压制苏联?
“同意塔雷津同志的建议。”他最终说道,“优先推动与中国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上的合作。至于伊拉克……”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告诉萨达姆,我们会继续在联合国为他争取解除制裁,但他必须保持克制。”
……
最后一辆伊拉克军车缓缓驶过科威特边境检查站,车尾扬起的沙尘在炽热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车上的士兵沉默不语,许多人甚至不敢回头看一眼那座他们曾经占领过的城市。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