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65节

  对这种因为自然竞争衰落的企业,何孟雄知道不可避免,他问的是善后处理,这也是他作为人大主席最关心的,而省委秘书长的回答则让他很满意,丰田汽车高速发展,各配套企业需要大量人员,这个厂被裁撤大多被丰田相关企业消化,有的拿着遣散金自己开店去了!

  “你们有丰田汽车日子好过了不少,但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丰田汽车呀!”

  “贺主席,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不可避免,各个企事业单位从入职开始就不保证有铁饭碗,群众也能理解,等到企业困难了,一般会按照相关法律拿着遣散金离开!”

  “企业的遣散金够吗?”

  “现在河北确实有不少企业困难,有些地方也不行,我们正在妥善解决,只要河北的经济高速发展,困难企业职工的安置还是有办法的!”

  “你倒是挺乐观,有的地方可没你们乐观!”

  “我们也不乐观,不过中央民生委有这一块的经费,地方再加一些,总能给群众几个月工资,群众有了缓冲,可以重新找工作,本地找不到,也可以南下打工,最差最差也可以移民!”

  说到这里,这位做过地方市委枢机的秘书长笑着说道,“国家有一些保底,群众不至于饿肚子,总不至于闹事!”

  “也不能掉以轻心,前段时间四川一个上万人的大机械厂出过事情,这还是转型的兵工厂呢,你们现在可以紧紧抓住丰田,但也不能只有一个丰田,要培育更多的好企业,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确实如此,我们省也在考虑培训新的发展力量,前段时间,丰田精机、天津重型机械厂等就和天津好几所大学合作研发新一代用于汽车工业的数控中心,我们这一块虽然落后于洛车,但天津的人才很多,绝对可以追上来……”

  何孟雄点点头,笑着说道,“电子这一块也要大胆的搞,谷枢机在意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与前世八九十年代严重的国企困难不同,这一世的中国国企处在计划时代的时间十分短暂,国企管理层市场化意识相对浓厚的多。

  而对企业而言,这一世的外企竞争要小得多,大多一开始面对的是乡镇企业或者九州日本的企业,这也给国企一段时间的缓冲。

  而企业职工从一开始日子就比较难过,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搞起了劳动派遣,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入城农民的竞争,这一切都让国企的职工没办法躺平,危机意识比较强。

  所以国企职工不得不努力学习,希望提升技术,拿了证就算这家不行,另外一家也可以,所以一旦企业出现困难,国企职工就开始想办法自寻出路,这也避免了很多问题的发生。

  而这一世中国的产业布局和中国落后的交通也给了相当一部分国企缓冲的空间,这也使得中国并没有出现前世那种同一时间无数国企急剧衰退的局面,而是相对比较缓和的,再加上经济发展迅速,这也使得中央和地方有一定的实力去解决。

  不过有些东西该来的还是会来,随着开放速度的加快,中大型国有竞争性企业肯定有不少衰退的,类似于四川一家上万人的大厂扛不住,不得不大规模裁员。

  职工不愿意接受裁员方案闹事已经出现,不过动静并没有那么大,毕竟只是利益问题,在省里出面增加遣散费后,矛盾就基本解决了……

  相比于中国,苏俄的闹腾就比较厉害了,也就在何孟雄考察天津,对困难企业的发展投入更多的重视时,苏俄经济也开始出现困难。

  正如谷雨预言的那般,苏俄的黑市和政府不定价的商品首先开始严重的通货膨胀,然后延伸到农产品,农民不愿意把各种农产品卖给国家,国家收购的农产品数量远不如计划。

  虽然赫鲁晓夫加大了从中国的农产品和日用品进口,增加了市场供应,但还是没办法应对这种严重的价格和供应失衡,苏俄政府不得不提高了对农产品的采购价格,不然根本买不到农户手中的东西,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国家的物价上涨。

  1962年9月17日,在古巴导弹运输完成大半后,赫鲁晓夫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国内,他不得不承认谷雨的乌鸦嘴说得对,在他的主持下,苏俄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提高肉类、动物黄油和奶油的采购价格以及肉类、肉制品和动物黄油的零售价格”的决议,新的零售价格将于10月1日生效。

  赫鲁晓夫在公开讲话中表示:“如果今天不实施这些措施,那么明天这些产品会短缺,肉类会排长队”,而实际情况甚至比他说得还要严重。

  自货币改革以来,苏俄国营商店里的肉类越来越少,涨价前人们还可以高价从市场中购买到,现在国营商店价格上调,市场里的价格当然也会发生新一轮涨价,也就意味着将有一部分人吃不起肉。

  在莫斯科那些发达地区老百姓还有一些家底可以扛一扛,但那些交通不方便,比较落后和贫困地区就吃不消了,由于苏俄基础设施的落后,这些地区的生活物资本来就供应不足,人民工资又低,偏偏物价又飞涨,活不下去了!

  罗斯托夫州的新切尔卡斯克,这里是苏俄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当地的电力机车厂有1.2万人,但效益很差并且技术落后,人员流动率非常高。

  以它的薪资待遇条件,工厂管理层只能另外招募一些有小偷小摸,投机倒把或者社会寄生等有犯罪前科以及在别处没有企业要的人来工作,工人们也没有宿舍住,因为工厂根本没有钱来安排他们的住宿。

  也就在10月1日前,这个工厂的领导层竟然一口气提高了30%的生产效率标准,却没有提高对应的工资甚至还降低了,让工人们本来就艰难的生活更加难以忍受。

  在10月1日物价正式上涨前,很多工人已经没办法坚持到发薪水的日子了,更让人不安的是,这座城市已经开始出现粮食危机,商店货架空空,人们有时甚至需要在凌晨1点的市场里排队买土豆。

  更加火上浇油的是,9月30日,管理层明知道第二天物价就要上涨,还是对工厂钢铁车间的工人们降低了计件工资并且提高了工作定额,因此在10月1日早晨来上班的工人们迎来了双重打击。

  机车厂的钢铁车间工人最先做出了反应,他们聚集在一起讨论物价上涨的问题而无心工作,车间主任试图安抚他们,但是没有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工人加入到了讨论,上午10点,200多名工人开始罢工抗议,要求提高工资。

  消息传到厂长库罗奇金那里,他来到厂区的公园,立刻被工人团团围住,每个人都在关心一个问题:“我们接下来到底要靠什么生活?寒冷的冬天已经到了,你要饿死我们吗?”

  库罗奇金回答不出这个问题,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同理心,他看到一个卖馅饼的小贩,于是随口说了一句:“买不起肉和香肠,可以吃内脏馅饼。”

  这个工厂的工人本来就“见多识广”,所以立刻就有人嚷道:“他在嘲笑我们!”就这样,压垮工人耐心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了!

  骚乱立刻发生了,工人开始不断鸣笛抗议,起初工人们也没什么口号和纲领来表达抗议和愤怒的情绪,但有有一个叫切尔尼的人找他的朋友在横幅上写下了:“肉,牛奶,加薪!”和“我们需要公寓”的口号,然后把它们高高挂在了钢架上。

  而不同寻常的鸣笛声吸引了其它车间的工人和附近的居民,很多当天没有排到班的工人也纷纷前往工厂查看情况,到了下午1点时,聚集在工厂行政楼外的罢工人数已经超过4000人,这里离铁路只有100米,工人们开始拦截火车,他们聚集在铁路附近,然后用拆下的的尖桩做成栅栏当作路障。

  一列客运火车最终被逼停,现场一片混乱:列车乘客被迫留在闷热的车厢里,没有水源;两个醉汉爬上了火车,对人群发表一些他们自己都不记得内容的演讲,然后互相丢酒瓶;有人在车身上写出了极端的“吃掉赫鲁晓夫的肉”;流氓砸碎了车窗玻璃;机车厂总工程师埃尔金呼吁停止骚乱,结果被人群殴打……

  尽管场面混乱,但此时大多数人依然相信,拦停火车和悬挂抗议口号能够让苏俄政府听到他们的呼吁和请求,工人们也在互相提醒要和那些不理智的,趁机闹事的流氓分子划清界限,民兵和警察最后将抗议者们驱离了铁路,使火车顺利离开了。

  就在这个时候,苏俄地方干部开始出来帮倒忙,10月1日下午四点钟,所有地方高层人员都汇集在了工厂里,当地的一把手巴索夫开始在阳台上向愤怒的人群讲话,群众们期待他能对罢工做出正面回应,然而巴索夫只是复述了一遍苏共中央的法令和呼吁,这无异于火上浇油。

  工人们仅剩的耐心也没有了,有人大喊:“你认识字,你倒是告诉我们该怎么生活,计件工资降低了,物价又上涨了!”巴索夫不知道如何回答,然后他就迎来了飞来的瓶子和棍子……

  厂长库洛奇金刚走上前想继续补充,早前已经被“内脏馅饼”侮辱过的工人们更是毫不手软,各种石头,金属零件和瓶子都砸向了他,“激进派”闯进了办公楼,撕下了赫鲁晓夫的画像,还砸毁了家具和电话,打破了窗户……

  到了夜间,巴索夫终于被军队救走,当天凌晨军队和坦克已经部署在这座城市,这也给当时的民众带来强烈的冲击。

  苏俄参与罢工的人都出生于1930-1935年之间,他们只在关于宣传反法西斯的战争电影中看到过真枪实弹,在年轻人眼中,赫鲁晓夫政府的这个举动背叛了社会正义和崇高理想,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而不是如他们一直以来宣传的那样,是人民的领袖和仆人。

  而军队的参与给人们带来的不是恐惧,而是愤怒,而军队按兵不动的克制行为,更让人们相信正义站在自己这边,是当局背叛了人民。

  因此一些反对赫鲁晓夫的传单开始在城内散播,一部分人言辞激烈地批判赫鲁晓夫和他的政府是“骗子”和“渴望权利的伪君子”,另一部分人则怀念起钢铁时代每年的物价下降,并认为钢铁和他的支持者才是“带领大家走向共产主义的人”。

  没人能知道第一滴血是怎么流出来的,反正最后统计有26人死亡,87人受伤,但还有一个声音是“在骚乱平息之前,已有数百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非常有意思的是,老百姓的反抗是有价值的,在罢工尚未结束时,商店里就出现了各种食物,科兹洛夫还向工人保证,会取消刚刚实行的关于降低计件工资的规定,臭名昭著的厂长库洛奇金被开除党籍,免去厂长职务……

  这场因民生问题引发的流血事件给苏俄政府带来了强烈地震撼,赫鲁晓夫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中整整半天,他的脑海中无数次想起了当日谷雨的提醒。

  赫鲁晓夫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问题,他也不觉得苏俄的制度有多大的问题,他反思之后,唯一的结果就是苏俄干部的官僚主义问题越来越严重,他必须更多的加快干部的调整,同时也必须让干部更专业化,农业干部管农业,工业干部管工业,一个奇葩的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酝酿。

  同时赫鲁晓夫决定加大从中国的进口,必要时可以拿出宝贵的黄金从国际上购买一些物资以增加国内的供应,这是没有办法的选择,而为了弥补这部分缺口,他又看向了石油,第三巴库的勘探结果是极其辉煌的!

  但不管赫鲁晓夫如何想办法,他都不得不面临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随着苏俄短缺时代的结束,苏俄计划经济的弊端越发明显,苏俄不得不踉踉跄跄的前进,艰苦的寻路。

  而同一时期的中国,也随着工业化的迅猛进行,已经进入到一部分短缺,一部分过剩的时代,而谷雨此前的种种布置,正在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消彼长,中苏两国的力量差距也进一步缩小,不过此时真正能够明白这一切的并不多,而就在不知不觉间,时间来到了1962年10月,美苏两国冷战期间最激烈的碰撞终于到来!

第76章 爆发

  一架U2侦察机从加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起飞对古巴进行侦察,这一天万里无云,U2飞机用6分钟就穿越了古巴,拍摄了928张照片,这些照片很快被拿到技术中心进行分析,然后专家们通过照片得出一个让美国人心惊肉跳的结论:苏俄在古巴已经部署了中远程导弹。

  根据美军内部分析,这些导弹射程多达3000多公里,能够在短短数分钟内袭击从迈阿密到华盛顿的美国广大核心区域。

  肯尼迪迅速召集主要官僚连夜商议相应对策,在会议上,国务卿放任不管,寻求联合国出面的选项率先被排除,美国无法忍受后花园有一颗子弹对准自己的头颅。

  接下来就是在武力打击以及封锁制裁这两种途径之间进行选择,美国国防部长迈克纳马拉和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都是坚定的封锁计划拥护者,总统肯尼迪考虑的是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才能减少核交锋的几率,因为核交锋意味着最终的失败。

  如果采用空袭,无法确保炸毁古巴所有的导弹发射基地,只要有一处没有被摧毁,就必然导致古巴发射导弹进行报复。

  其次,在古巴进行空袭很难避免不伤害到苏俄人,一旦苏俄伤亡,他们绝对不会退却的,很可能直接对柏林、土耳其或者美国本土采取报复行动。

  尽管美军战术空军司令部的司令斯威尼向肯尼迪承诺,会对苏俄在古巴的导弹基地实行干净、彻底的“外科手术式”的空中打击,但肯尼迪依然没有同意,他最终站在了封锁派一方。

  封锁可以给双方缓和的余地,相对于空袭会降低苏俄报复的可能,同时苏俄军队可以绕道而行,避免两军的直接交火,这也为苏俄留有了必要的余地。

  美国人没有立刻宣布,而是准备留出几天时间调动军队,也就在美国人调整之际,肯尼迪想起了上个月谷雨的说辞,很明显当时中国人已经嗅出了什么,或者说中国人已经通过情报了解到什么,刻意撇清关系,肯尼迪自然要利用好这件事分化中苏。

  事实上,肯尼迪心里也有猜测,但没有抓到明显证据前,他又没办法动手,说到底他多少有些侥幸,不到摊牌的时候,不愿意揭开此事。

  就在美国完成军事部署,肯尼迪即将进行电视讲话,对全美宣布前,美国大使紧急联系外交部,要求与谷雨面谈。

  谷雨早有准备,他自然见到了美国大使,谷雨默默听完美国大使恼怒至极的一番话,这才摇摇头道,“大使先生,我曾经多次提醒贵国,不要在土耳其部署几分钟就可以打到莫斯科的中程导弹,这会逼着苏俄领导人铤而走险,现在知道麻烦了吗?

  贵国现在怎么办呢?贵国不可能让步,但冒着打核战争的风险进攻古巴吗?就算贵国能够炸毁莫斯科、列宁格勒,哪怕纽约只丢下一枚核弹,也是贵国的失败,原子弹之下,压根不分亿万富翁和普通人!

  我估计贵国领导人应该是想封锁古巴,让苏俄知难而退,主动撤兵,可贵国总要给一些东西吧,要不然苏俄不会主动退让……”

  “主席先生,我非常难以理解贵国的态度,这是苏俄在威胁美利坚的安全……”

  美国大使还没有说完,谷雨就腾得站起来,“若是贵国没有在土耳其部署导弹在前,苏俄至于跑到古巴部署导弹吗?贵国的安全是安全,别的国家就不需要国家安全吗?就只能接受贵国的欺辱吗?贵国现在确实最强,但还没有强大到所有国家都俯首帖耳的地步!”

  谷雨突然翻脸,把美国大使搞蒙了,提醒美国人注意苏俄有可能在古巴折腾的是他,现在他却站在苏俄面前说话,这是怎么回事?

  美国大使当然也是聪明人,一瞬间就明白过来,谷雨肯定已经明白了美国这一次通知的意图,他不愿意让美国分化,竟然在这个问题上站在了苏俄的一边……

  美国大使恼羞成怒,霹雳巴拉说了一大堆话,甚至威胁中国的态度会影响到入关谈判云云,谷雨并没有打扰他说话,但等他说完,他才看着他说道,“大使先生,我本来想做一做和事佬,调解一下美苏之间愈演愈烈的核危机,但现在看来,贵国的老毛病又犯了,还是想凭借强大的战略力量搞威胁,既然如此,我又能说什么呢!

  您的来意我已经知道了,但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有自己的安全考虑,中国政府会很快对外发表公开声明,到时候贵国就知道了!

  当然了,作为一个关心世界和平的国家,和事佬我还是要做的,我很快就会联系赫鲁晓夫总理,说服他缓和局面,通过与贵国谈判解决古巴和土耳其导弹问题!”

  谷雨说完之后,直接就离开了,他才不会上美国人的当,平衡美苏是中国的战略根本,谁霸道,中国就站在谁一边,至于中国未来转变立场,那也不是现在,美国不讲道理,中国就绝不会站在美国一边,而要让美国讲道理,那就只有美国扛不住的时候,现在还早着呢!

  虽然谷雨不愿意挑衅美国,但并不代表对美国人俯首帖耳,他是下围棋的思路,不在美国最在乎的问题上挑衅,但他绝不会让美国人和前世一般,任凭美国人把赫鲁晓夫玩得团团转。

  赫鲁晓夫搞事,他查漏补缺,最起码表面上不能输太多,这是他的底线,所以他把这件事定义为古巴和土耳其导弹危机,而不是古巴导弹危机!

  谷雨见过美国大使后,立刻召开中央局常委会,通报与美国大使交谈的内容,最后敲定了中国的对外声明,声明中阐明了中国的原则立场。

  声明指出指出核战争既打不起,又不能打,核战争下没有胜利者,他严厉批评了美苏两国愈演愈烈的核军备竞赛,认为两国对世界和平极不负责任的态度是一连串危机的根源。

  中国的声明中各打五十大板,既批评苏俄出尔反尔,一会主动提议停止核试验,一会又爆炸大伊万,一会又欺瞒全世界跑到古巴部署核武器,这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该有的做法。

  同时又对美国进行了严厉批评,一会是大规模核报复战略,一会是灵活反应战略,一天到晚都拿着核武器吓唬人,让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所有国家都处于极大的不安当中。

  中国尚且如此,处于对手位置的苏俄,该有多么紧张就可以想见,声明指出美国在土耳其部署几分钟内可以飞到莫斯科的中程导弹严重的威胁了苏俄,现在苏俄以牙还牙,美国人反应如此巨大。

  美国人有没有想过土耳其的导弹同样严重威胁了苏俄?若是苏俄同样针对土耳其,美国怎么办?是不是北约华约各自总动员,然后把更多的国家拉入到可能的核战争中?而一旦出现核战争,中国和世界广大国家也不可能指望独善其身,这么多国家凭什么被连累?

  声明的最后再一次重申了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追求,同时表示中国将尽最大努力为世界和平奔走,并希望美苏两国保持冷静,不要激化矛盾。

  在最后校订后,谷雨笑着说道,“咱们现在有些实力,代表最广大的中间国家抱怨几句,两边都狠狠骂一骂,既让大家伙出口气,可以取得大家伙的认同感,又不至于真正得罪哪一方,这个时候,两个都骂,事实上也等于谁都不得罪!”

  说到这里,谷雨稍稍停顿了下,有些自得的说道,“当然了,这种话也只有我们中国能说,其他国家是没有资格说的,一个不小心就会招来联合双打!”

  何孟雄同志看他那样,就接了过来,“谷枢机,我们还是弱了些,若是我们站起来吼一声,这两个国家都闭嘴,那我们才是真正强大了!”

  谷雨哈哈笑了起来,“那是强起来的目标,诸君还需要努力!”

  谷雨接着做出了三个决定,第一件事就是立刻联系苏俄,把他和美国大使的交谈告诉赫鲁晓夫,并以调解冲突的名义飞往莫斯科,前世赫鲁晓夫的决断蠢得和猪头一样,这一世谷雨得帮着他擦屁股。

  第二件事就是早就准备好的刚果战事启动,刚果人民解放军朝着加丹加进攻,虽然谷雨底线只是拿到一个铜矿,但刚果人民解放军气势要做出来!

  同时还有第三件事,通报缅甸丹威政府,现在可以对吴丁伦的伪政府发起猛攻的时候了,老美现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国内,你有本事就来一次猛攻……

  毛泽民同志听完,有些担心谷雨跳这么高,事后会不会招来美国的打击,谷雨笑着说道,“只要我们一步步开放到位,让美国资本家赚到钱,就算美国政府不满意,美国资本家还是会过来,至于美国不愿意给的东西,我就算舍下老脸拍肯尼迪的马屁也没用!

  此去莫斯科还有一个目的,我都实际站在苏俄一边,也都站在莫斯科打气,若是赫鲁晓夫最后还是怂蛋了,我们也算是仁至义尽,以后外交一步步转向也完全说得通,谁也不可能和一个怂蛋永远凑在一起!”

  谷雨给赫鲁晓夫的电报中有三大内容,一是批评赫鲁晓夫连他都骗,你人都运到古巴了,跟我说一声不行吗?要不是美国大使通报,我还蒙在鼓里,这是合作的态度吗?

  二是告诉赫鲁晓夫他和美国大使交谈的内容,同时也是提醒,这一次不是古巴导弹危机,是古巴和土耳其导弹危机,先有土耳其导弹,再有古巴导弹,两件事要放在一起谈,绝不能由着美国人的指挥棒走。

  谷雨指出,美国态度很强硬,你不可能和美国打核战争,迟早要撤出古巴导弹,那就从一开始把土耳其扯上,在道义上占据主动,最起码要打一个平手,要撤一起撤,要耍狠就一起耍,美国可以轻松收拾古巴,贵国难道不能轻松收拾土耳其吗?美国难道还真敢为土耳其打核战争吗?

  三是作为一个热爱和致力于世界和平的中国领导人,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不能坐在家中,他希望提前访问苏俄,而不是原来计划的十月革命纪念日期间访问苏俄。

  在收到谷雨电报的时候,赫鲁晓夫正在他的办公室焦躁地来回走动,就在一个小时前,肯尼迪已经对美国发表了电视讲话,肯尼迪向美国民众解释了古巴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切,并宣布武装隔离古巴,而所谓隔离,实际上就是全面封锁古巴,只不过肯尼迪不愿意在措辞上去过多地刺激苏俄,说得委婉了一点。

首节 上一节 65/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