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66节

  而根据肯尼迪的命令,美军舰艇封锁了古巴的海域,满载核武器的轰炸机队伍也在加勒比海上空往来飞行,美军海、陆、空三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此刻的肯尼迪心里很清楚,他正如临深渊,稍有不慎就会跌得粉身碎骨,所以在看到谷雨与美国大使的交谈纪要后,他一方面深感失望,另一方面又深刻意识到国际政治的极端复杂。

  但与此同时,肯尼迪心中又希望谷雨能劝说苏俄妥协,此时的他实际上已经做好了撤出土耳其导弹换取撤出古巴导弹的心理准备,但肯尼迪又自认为美国拥有绝对的战略优势,美国的面子必须保得住,这是美国基于实力的要求,苏俄必须答应。

  而在内心深处,肯尼迪对中国自然更多了一丝不安,虽然中国发展的不错,主要工业品数量提升很快,但肯尼迪瞧不起中国,也并不认为中国真正能挑战美国。

  而且中国的战略位置也注定了只能是一个地区大国,在东西方游走,而不是决定性力量,但基于霸权国家打击地区强国的天然心态,肯尼迪又觉得中国太强了一些,竟然没什么牵制,真让人头疼,现在中国人都敢这样了,以后还了得?

  但具体怎么搞,肯尼迪也茫然,肯尼迪与历届美国政府相同,搞的是接触加遏制政策,但在这个时代,美国更多的是接触,真正能拿来遏制的东西有限,因为中国现在就是一个乌龟壳,美国容易挑事的东西似乎都有所准备。

  或许要想真正推动中国的实质性变化,要等到这一代中国领导人去世,毕竟太平洋哪一边那个家伙是人类历史上最顶尖的政治家之一……

  也就在肯尼迪头大如牛之际,赫鲁晓夫并不见得比肯尼迪好受,他本打算瞒天过海,等古巴导弹基地一切部署就绪之后,以此为筹码给美国施压,到时候美国必然不敢轻举妄动,苏俄将掌握主动权,但事到如今,赫鲁晓夫颇有骑虎难下的感觉。

  所以收到谷雨电报之后,赫鲁晓夫如梦方醒,此时此刻,赫鲁晓夫当然需要中国坚定站在苏俄一边,这会极大的增强苏俄的筹码,而谷雨提议一开始就把古巴和土耳其一起谈,也让他一扫迷茫,但真得要威胁土耳其吗?他又心里没底,心中实在不愿意做。

  不管怎么说,谷雨主动提议过来访问,赫鲁晓夫肯定是要同意的,他立刻给谷雨致电,欢迎他访问苏俄,同时他下令苏俄和华约的武装力量全部取消休假,进入戒备状态,并命令苏俄驶向古巴的舰船继续前进,试探美国的封锁到底要做到哪一步?

  收到赫鲁晓夫的电报后,谷雨立刻出发,而在出发之前,他当着其他常委的面说道,“这一次危机大概有个十几天,是个很好的练手机会,我出国期间,就不要请示我了,集体讨论,有分歧了,就让多才同志来做决定,党政军各项工作一概如此!”

  李强同志立刻说道,“谷枢机,我担不起这个责任呀!”

  “你没有练过,怎么知道不行?钢铁同志就犯了这个错误,他选择了接班人,又给他们历练,最后被人掀翻,他自己呢,也落了个悲惨的下场,我绝不学他,你大胆的做!”

  谷雨说完,看向在场的同志,“我出国期间,你们要向尊重我一样,尊重多才同志!”

  说完,谷雨伸出手,一一与在场同志握手,在前往机场的路上,送他出行的何孟雄同志低声说道,“谷雨同志,你今天说过了,党内不应该有第二个权力中心!”

  “若是多才同志能够做到,我可以主动退休,把权力交给他,我做一把手已经快30年了,早已经累了,换一个人对党,对国家,对我自己也是好事!”

  何孟雄同志很尴尬,谷雨缓和了下气氛,“老何,你是好意!但你我都知道,历朝历代,第一代和第二代的权利交接都是大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第一代,第一代要舍得放手就没事,要是不舍得,就要出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我的决心是很大的,希望你能支持!”

第77章 赫鲁晓夫的信

  谷雨说这番话绝对是真心的,他已经做了将近三十年的一把手,一把手虽然意味着巨大的权力,但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责任,各种事务极其复杂,需要他拍板的东西太多,可以说累得要命。

  鉴于前世的教训,谷雨从一开始就选定了持久战路线,他只有活得越长,他的那一套政治路线才可以深入人心,而担任一把手又恰恰和他的持久战路线相违背,随着身体逐渐老迈,他必须二选一。

  现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都退休了,正常来说,他们的寿命应该超过预期,谷雨若是太过劳累,早在他们前面,反而为未来埋雷,所以谷雨想看看李强处理这些事件的能力怎么样,处理好了,他就大胆放权,甚至于在60岁前后退休,也是可以的。

  当然了,他估计同志们不会让他那么快退休,但让李强同志担任党的第二枢机兼总理,负责绝大部分工作,他只管最关键的那一部分还是可以的,如此既可以减轻工作负担,又可以培养锻炼同志,可谓两全其美。

  谷雨相信李强同志心里也是乐意的,承担着名,却没有相应的权力,那活着反而更累,谷雨真正放手了,两人关系自然只会更好,要不然李强同志就太过憋屈了!

  谷雨也清楚,这个过程中确实容易形成双头政治,也很有可能会有一些人在里面钻空子,但只要谷雨自己不糊涂,这些都不是事情。

  李强同志掌握了重权,谷雨在意的同志才可能更快的脱颖而出,那些人才是谷雨真正在意的人,未来真正的接班人也只会从这批人中挑选,那么失去一些短期利益,赢得长期利益又有什么不可?有时候舍就是为了更好的得,这个账,谷雨很会算!

  何孟雄同志见谷雨这么说,也有一些无可奈何,众人一起来到机场,谷雨登机,和下面送行的同志摇摇头,然后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他看了看身边的彭士禄同志,笑着问道,“小彭,让你做我的特别助理兼翻译没有压力吧?”

  “主席,我虽然在苏俄留学过,俄语也还行,但还是很有压力的,我对政治不了解,就怕翻译不到位!”

  “我本来就懂一些俄语,不过一些与核相关的东西未必听得懂!”谷雨笑着说道,“美苏之间争论的就是核,你搞得也是核,让你翻译,接下来出联合声明,有些专业的东西就不容易出错。

  你要乘着这个机会,与苏俄高层有一些接触,如果能创建一些私人友谊也是好事,有些事情跟苏俄专家说不通,与苏俄高层搞不好一说就通。

  更重要的是,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可以不参与政治,但一定要懂政治,我点名让你翻译,就是增加你一些了解,放心吧,这一次花不了你多少时间!”

  彭士禄同志是著名的幼稚园孩子,他生于1925年,1931年初进入幼稚园,1934年从幼稚园前往苏俄,1937年回国,1943考入中科大机械系,因为有俄语基础,旋即被选派苏俄留学化工机械。

  1947年,即将回国的彭士禄同志被选送英国留学,并在著名的罗罗公司实习,只不过他实习的地点不是罗罗公司最著名的航空发动机领域,而是该公司新成立的船用反应堆部门。

  二战中,英国人第一个搞出了原子弹,战后英国很快就启动了核潜艇的研究,其中负责核反应堆的就是罗罗公司,由于在核领域中英两国一直有合作,按照协议,英国需要帮助中国培养一些技术人员,所以彭士禄同志获得机会进入到罗罗公司,并实习和工作了整整两年,直到美国的麦卡锡主义飘到了英国。

  在苏俄四年的学习,在英国两年的实习和科研对彭士禄同志提升非常大,他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现代化的科研管理,而在回国之后,他被安排进入到中核总公司工作,参与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动力系统的研究。

  到了1962年10月,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已经相当成熟,目前除了水下发射导弹项目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他各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按照中央专委的决定,接下来中国首艘攻击核潜艇将通过一系列训练和演习,进行大规模摸索,并为中国第二代核潜艇的研发打下基础。

  而与此同时,原来大动员、大会战模式的研发体系进行了改革,除继续维持一定数量的科研力量,保证第二代核潜艇的研发有序发展,不至于无人跟踪,其他技术人员则大多调整了工作。

  这也是没办法,核潜艇太复杂了,牵扯航天造船和中核三大系统,任何一个领域不行,核潜艇就玩不转,偏偏中国需要的核潜艇,比美苏的核潜艇要求还要高。

  苏俄的核潜艇可以躲在北极冰盖下,4000-5000公里射程对美国威胁很大,中国就不行,必须能放洲际导弹,才有真正的实战价值,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

  问题是那种庞然大物根本不是现在的中国有能力研发出来的,不要说中国,连美苏两家目前都没有研发出来,偏偏核潜艇不可能有任何民用价值,站在国家的角度,这就是一桩100%亏本的生意,也就是说继续维持大动员、大会战模式的研发模式不仅成本太高,而且也没有必要。

  所以在基本解决了从零到一的问题后,国家必须重新调整,维持一定的研发和跟踪力量,小步快跑,不断改进,未来等到国家的工业基础有望进行第二代核潜艇研发,这时候才启动第二代研发。

  事实上,这样的改革早在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试验开始,就已经开始,比如核反应堆相关技术人员,早已经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民用核反应堆这一块。

  彭士禄同志因参与和领导陆上核反应堆建设,则被谷雨点名,负责由潜艇核反应堆改成的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并被提拔担任秦山核电站总经理,这一年他才刚刚32岁。

  谷雨则做出这个决定时,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国家的煤炭在西面,可电力主要消耗市场在东面,这一东一西运输太难,大力发展核电是必须的,在核电站总经理任命上要用一个年青人,这个人可以长期干下去,如此工作就有了连续性!

  我觉得小彭不错,这倒不是我和他熟悉,搞举贤不避亲这一套,而是他确实有优点,一是他懂管理,小彭在罗罗公司待过,不仅仅会搞项目管理,也会算经济账,而我们的同志能做好这一点的不多。

  二是他敢拍板做决定,敢于说对了,成就归大家;错了,他来负责,而且他还不是吹牛,他就是这样做的,这样的人能成事,能成大事,我们要做事,就要用这样的人!”

  谷雨这番话说的并没有错,彭士禄同志确实做到了谷雨所说的种种,谷雨在第一代核电站的发展过程中,对当时苏俄主推的可以产淦的石墨反应堆很不以为然,坚持要大力发展压水堆,彭士禄同志受他的委托提供了详细的技术说明,从技术角度证明石墨反应堆的安全风险比较大。

  而他在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机组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亲自计算主参数、进度、投资估算等,各项计算非常详实,这不仅为国家拨款提供了有效依据,也为一系列相关国际谈判奠定了基础。

  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在这一类技术谈判中,一向以来都是狮子大开口,你如果不了解,随着他乱说,修建一座反应堆花出去的钱,绝对够这些国家修三四座的。

  即便是与苏俄的谈判,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而且苏俄还有一个大问题,他们的标准与美英法的标准不同,同样一个东西,表面指标高,但里面要却夹杂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自己的专家能够拿出靠谱的计算是非常关键的,若是不懂行,肯定会被坑死。

  可以说彭士禄同志为中国第一个核电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他面对工程技术大事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点也不能马虎,对于任何问题都要通过调查研究、收集信息、进行试验等来搞清楚,对工程进度能说出某年某月应办哪几件关键事;对技术攻关能亲自挂帅出征,出主意,给点子。

  他在核潜艇用反应堆研发过程中,有两个外号一个叫“彭大胆”,一个叫“彭拍板”,经常说“研制核潜艇是从零开始的,事事都等到有十分把握再干,哪有可能?”、“没困难,不冒风险,哪来的创新呢?还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这样的话。

  关键是他并不是唱高调,核反应模式堆安装出现公差的善后处理,押送核燃料元件等,有危险有困难,彭士禄同志总是冲在最前,但在名利面前,他却总是藏着、躲着……这样从小看着长大,又非常熟悉的同志,谷雨不用,那他用谁?

  就这样,从1957年底开始,彭士禄同志担任秦山核电站总经理,期间经历过中美、中法核电相关技术的谈判,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的详细设计、施工等等,到现在已经有五年之久,而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也已经在1960年年中顺利开工。

  按照计划,这个核电站将在1964年完工,一旦这个核电站顺利并网发电,这也表明中国将成为能够自主设计、建造大型压水型核电站的国家,只是比美国稍稍落后一些,与引进西屋技术的法国基本处在同一水平。

  而在这一领域,中国已经走在了苏俄前面,当然了,这也不奇怪,苏俄发展核电的初衷首先是军事,保证淦的供应,所以苏俄一直在建设石墨堆。

  而中国在石墨堆领域的投入相对较少,只保证有限的核反应堆运行,但谷雨对核反应堆运行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哪怕遭受核打击也必须保证生产,他虽然不愿意和美苏进行激烈的核军备竞赛,但这一块属于看家的东西,必须藏得深深的,要不然岂不是被人吃得死死的!

  而美国愿意对华出口压水堆相关技术,也跟中国的核电选择有关,美国人看到中国的核电选择不是石墨堆,而是压水堆,自然认为中国并无太大野心,出口一些压水堆技术也就不奇怪了,不让中国把钱花在压水堆,难道逼着中国发展更容易的石墨堆吗?

  当然了,中国也只是在这一领域领先苏俄,在石墨堆,在钠快堆等等领域,苏俄非常强,即便是压水堆苏俄事实上也一点都不弱,苏俄也很快突破了这一领域,只是苏俄几条腿走路,压水堆又不能产淦,建设的并不多,所以谷雨还是希望与苏俄多一些合作。

  等到了七十年代之后,老毛子的核材料数量够了,出口中国一些不是可以吗?苏俄开发出了新的石墨堆技术,中国引进一些不是应该吗?中苏两国加强压水堆的合作不是应该的吗?还有苏俄的钠快堆等等独一无二的技术,中国派一些技术人员学习,保持跟踪不是应该的吗?

  在国家财力不够,必须有侧重点时,谷雨能做的是保住关键,但对其他技术路线必须有一些跟踪,这也是为未来考虑,有时候一些看起来走不通的技术,却可以带来其他非同一般的收获,在自己现在没钱的当下,与苏俄的合作自然很重要。

  而这一次访问苏俄,谷雨带上彭士禄同志,除了让他担任核能领域的顾问以外,谷雨也想让他历练一番,等到中国第一座核电站顺利并网发电,十一大就将召开,谷雨计划提拔他担任中核总公司党组成员,步入到副部级干部行列,未来他也将成为中国下下一代领导干部的备选人之一。

  当然了,这样的核心技术干部,谷雨自然舍不得让他做普通的党政工作,但负责工业的副总理,工业部长、能源部长、国防科工委主任,这些重要的职务他还是可以做一做的,而这些位置上懂管理、懂技术,还可以被完全信任的人同志自然格外重要。

  而作为后备干部,也必须对高层政治有所了解,这一次古巴导弹危机就是非常好的学习过程,谷雨希望他跟在自己身边好好学一学如何处理,这样活生生教学比什么文字都有用。

  专机迅速起飞,谷雨继续和彭士禄同志攀谈,“小彭,你知道建国到今天,我们往美苏等发达国家派了多少人吗?”

  “怎么也应该有好几万人!”

  “你说得少了,已经突破了二十万人,其中往苏俄派的人最多,前后派出了四万多人,东德和捷克大概有七八千人,而欧美等西方国家加起来有十多万人,另外还有自费留学生四万多人!

  除此之外,我们邀请的德日以及其他国家的技术专家在帮助我们发展的同时,还在国内为我们培养了无数大学生和技术人员!

  现在是1962年,我们请来的这些专家绝大部分已经到了50以上,他们绝大部分已经不能在科研第一线干了,到了你们挑起大梁的时候,你作为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做个表率!”

  “我一定努力!”

  “通过战争时期和战后十几年的建设,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的根基已经基本扎实,可以说骨架已经基本牢固了,但我们身上的肉却很少,未来二十年,到了该长肉的时候了!

  怎么长肉?国家的办法是搞市场经济,这不仅需要有技术,还要有管理,要做到产学研三结合,这样搞出来的东西不仅有质量,还要有成本优势,还要能说服客户,这就要求我们那些留过学,又在国内历练多时的留学生们发挥作用……”

  谷雨絮絮叨叨说着他的期待,而在这种期待的背后自然也有担心,前世八九十年代中国发展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断档。

  嗡嗡嗡的影响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原因是那些出国留学过的专家们大多已经老迈,而国内培养的人跟不上,前往欧美留学的人还没有进入到成熟期,所以这个时间段恰恰是一段空白。

  在这个时代,理论上说不存在这个问题,此时江泽民、彭士禄这一代的同志已经逐渐挑起了大梁,成为了国家的中坚力量。

  又因为人才缺乏,等到他们大学毕业和回国的时候都是宝贝,获得了大量机会,被提拔的飞快,现在相当一批人在三四十岁就已经处在了中高位,可以说他们是时代的幸运儿。

  但有其利,也必有其弊,这些未来二十年的主力军大多集中在重工业等关系国家命脉的领域,而这段时间又恰恰处在短缺经济时代,东西生产出来不用发愁,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真正经历过市场风云的残酷洗礼,谷雨可以断定这些人中有很多会被时代淘汰,所以在期待之余自然有所担心……

  当然了,尽管有一些担心,但大方向上谷雨还是很自信的,中国大规模的工业化给了无数人历练的机会,现在这些人正处在当打之年,虽然他们未必是世界最出色的,但作为整体,他们的实力也仅次于美苏两国。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大规模普及教育所带来的收益也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未来二十年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总体只会越来越大,或许二十年后,与美国有些差距,但在民用领域全面超过苏俄是必然。

  这与苏俄大清洗给柯西金、勋宗这一代人机会是一样的,也正是这些人的存在,苏俄一步步步入辉煌期,但因为残酷的战争所造成的人才断档,或是因为这些人霸占着权力不放,苏俄在这一批精华逐渐步入老迈后,也变得一蹶不振……

  这也是谷雨比较警惕的,苏俄的优点需要学习,苏俄的不足也必须警惕,中国必须创建起制度性的退休和交接班体系,不让一些人长期霸占关键位置不放,这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就从他做起吧!

  在这个关键时刻,谷雨不想导弹危机,却在这些问题上想来想去,可见此时他政治上的侧重点,不过随着飞机进入苏俄境内,谷雨的思路慢慢转入到导弹危机时刻。

  也就在谷雨的专家飞到莫斯科上空,受赫鲁晓夫委托,苏共中央第二枢机科兹洛夫和部长会议副主席柯西金来到机场迎接,两人对于现在国内国外出现的种种多多少少有些埋怨赫鲁晓夫。

  苏共党内对出现导弹危机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是在美国的后院安导弹,美国人反应这么大也不算奇怪,可赫鲁晓夫的反应却让他们大跌眼镜。

  赫鲁晓夫对美国的反应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有些惊慌,他竟然抱怨我们对土耳其导弹也没那么惊慌,美国人怎么能这么做?这也是奇了怪了,你在做什么难道心里没数吗?

  苏俄为了这一次赫鲁晓夫的赌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苏俄外交部多次对外重申他们没有运核武器,也对外做出种种承诺,付出了这么巨大的代价,结果他现在慌了?这怎么行!

  除了对赫鲁晓夫对美的反应不满以外,这两位刚刚处理了那起群众事件的同志也对赫鲁晓夫在国内的种种做法极端不满,谷雨都提醒了那么清楚,结果赫鲁晓夫还是不当回事,出了事情后却埋怨他们处理不当,造成了重大伤亡,他们自然很不高兴……

  谷雨与两位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相继握手,寒暄了两句,一起前往莫斯科,谷雨有些抱怨,“这么大的事情,贵国事先不告诉我们,我可以理解,但你们部署好,告诉美国人前,应该我们告知一声,现在我们被美国人通知要求立刻表态,我们相当被动!”

  “主席先生,苏俄党和政府也相当被动,我国本来计划在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后才通报贵国!”

  “也就是说,贵国的部署才到一半,我想知道的是,现在有没有能够攻击美国的导弹?”

  “具体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但约莫是有的!”

  谷雨点点头,“被美国发现并不奇怪,贵国的预案到底是什么?有没有想到美国人会采取封锁举动?”

  科兹洛夫倒也挺实诚,“我们没有想到美国的反应会这么激烈,美国在土耳其部署导弹时……”

  谷雨点点头,苦笑道,“可能是我们习惯了被美国威胁,而美国没有习惯!”

  “或许吧!”

  “美国已经封锁了,贵国现在准备怎么办?”

  “苏俄政府已经决定以不携带武器的船只去考验封锁!”

  谷雨摇摇头,“第二枢机同志,为什么美国人挑事,贵国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贵国没必要火上浇油,完全可以换一种办法嘛!”

  “换一种办法?土耳其?”

  谷雨简单了解下情况后,想了想问道,“第二枢机同志,如果,如果我建议贵国为世界和平考虑,对外公开部署在古巴的导弹数量及其射程,表示愿意与美国谈判解决同时古巴和土耳其导弹的问题。

首节 上一节 66/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