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76节

  现在各种基础物资增长很快,大家很高兴,数量重要,但又有欺骗性,真正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是技术、管理都出色的核心制造企业,各行各业都要有,越多越好。

  一个国家的黄金发展期是有限的,美国镀金年代钢产量增加到4000万吨就上不去了,二战之后的美国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巅峰,钢产量缓慢的从8000万吨到了1亿吨,感觉也快到头了;

  苏俄呢,现在的经济增长率也在下滑,我看这不仅仅是赫鲁晓夫乱来的结果,应该是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改变发展模式了,但苏俄同志还没有意识到问题!

  我们的黄金期还有多久,是十年,还是20年?还是会更长?我不清楚,但有一点我是清楚的,要乘着黄金时期,培育一批高水平的企业,美国黄金年代之后出现了洛克菲勒,出现了摩根,出现了爱迪生,咱们呢?

  这里面确实有制度的限制,也有时代的原因,但咱们若是拿得出手的都是日本团队管理的企业,我心里就是不舒坦,我们必须在这一块多下一些功夫,要找到适合我们中国人的发展之路!

  现在我们这种通过压制劳动力价格,压缩成本,获得竞争力的是好,但这种挖人矿,喝人血的方式不可能长久,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到时候怎么办?要在发展好的时期找到,并总结出来呀!”

  谷雨说到这里,喝了一口咖啡,然后说道,“我确实对两个闺女办得企业很在意,这里面有没有私心,肯定有一些的,谁不希望孩子好。

  但更多的是公心,在我眼里,中科计算是国企的试点,梦想电子是私企的试点,我自己亲自种试验田,发展的过程中出什么问题,我最起码心里有底!

  你们呀,也不妨选一两块试验田好好看一看,做到心里有底!”谷雨又看向谷景生,“景生同志,上海也有一些搞得还行的企业,你挑一两个,时不时观察,咱们宏观要管,这微观也要管,要不然就容易脱离群众!”

  因为是经济问题,毛泽民同志首先说话,表示支持,他建议干部考核中加上地方经济龙头企业的发展这一项指标打分,同时表示他会按照谷雨的要求选两个企业好好看一看,经常了解。

  其他同志自然也陆续表态,谷雨这才满意,“我还是那句话,现在的重中之重是效率,不要太纠缠所有制,就算资产主义要篡夺江山,也不会那么快,要对咱们和下一代有信心嘛!”

  何孟雄同志立刻问道,“那我们下下一代呢?”

  谷雨想了想说道,“20后、30后的同志都经历过战争,也都经历过国家的高速发展,对我们的信心肯定是有的,要我说呀,真正容易出问题还是在40后!

  这些孩子成年后大都吃饱饭了,饱暖思人欲,他们不知道我们为吃饱饭付出了多大代价,他们反而会对我们的一些搞法不满意,美国人把希望放在我们的第三代、第四代,眼光还是很准的!”

  谷雨虽然没说那些搞法不满意,但党内同志还是知道的,荣瑞华同志有些感慨道,“谷雨同志,你这么一说,我又要发愁了,等40后担负重任,我们还在不在都不知道了!”

  黄道摇摇头,“就算在,也是苟延残喘,活不了几天!”

  “所以我们必须利用开国之威完善好各种制度,形成惯性,到时候就算我们见了马克思,党和国家也会按照惯性运转,至于更遥远的未来就不是我们能想的!”

  “光这样就够了吗?”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我们能把一个基础打扎实的国家交给下一代,对得起他们了,总不能指望我们一口气发展到美国那样,那不现实!”

  “赶上美国我不指望,能赶上苏俄,我就满意了!”

  陈原道同志很有信心,“苏俄各种浪费太厉害,我们赶上他们还是有希望的,而且希望很大,每每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一天,我就很激动!”

  “哈哈,老陈这么有信心,大家伙得努力了……”

  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到此为止,然后进入到下一个关键议题,“现在不少同志担心美苏冷战变热战,我们也被牵连进来,这个考虑是对的,中央也有一定的规划,但到底要做到哪一步,目前还是有不少争议。

  我的想法你们也都知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建设,但不要把所有的筹码都砸进去,而是把建设的周期拉长,如此做虽然有一些风险,但就算我们不顾一切去做,风险就杜绝了吗?还是有的……”

  谷雨的观点符合在场所有同志的观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是很大,但什么时候打起来谁也不知道,若是为了一场可能的战争堵上全部家当,又太不值得,所以最后讨论的结果是进一步扩大战略安全投资,但不能太过,必须是国民经济可以承受的范围,还是那句话,子弹不能打光。

  此时随着中国陆续完成两弹一星的发射,洲际导弹离定型已经不远,中国战略核武器已经进入到最后的攻坚,那就是吃透潜射导弹这一关,按理说投资可以减少,但中央专委还是决定保持原有的投资力度,相当于每年教育投入一半的资金被放到中央专委。

  这笔钱的其中一部分用于第二代固体洲际导弹和对应潜射导弹的研发,其初级版本射程需要达到8000公里,延伸型号需要达到10000公里以上。

  为此,谷雨否决了可移动的液体洲际导弹的研发,既然射程2000公里的固体导弹都出来了,再去搞可移动的液体洲际导弹已经毫无意义,还不如集中精力搞固体洲际导弹,毕竟液体洲际导弹不管是否可移动,都没有固体导弹好移动。

  而第二代固体洲际导弹的研发,虽然也要研发对应的潜射型号,不过谷雨对核潜艇能否迅速研发成功,多少有些担心,所以指令中要求以陆上机动为主,潜射为辅,不必强求同一型号。

  这样操作,事实上是一次大跃进,相当于放弃了两个中间型号的研发,谷雨一开始是有担心的,不过航天科技给了他信心,认为还是可以完成了。

  而在核弹头领域,除了进一步的小型化以外,还要完成分导技术的研发,这玩意是增强核打击能力的必须,这一块要做的事情也非常多。

  谷雨对核弹头小型化非常放心,这一块中国已经比苏俄先进,与美国或许有些差距,但就算有,也不算大,但分导技术就没那么容易了,这里面要做的事情非常多。

  但即便如此,这些还不是大头,真正的大头是中国第一代地下核防范工程的建设,中国需要在地下挖出一道长城,以保证中国拥有真正的战略核反击能力,首先可以在地下生产各种核材料,这就需要搞一个地下核工厂。

  这个工厂必须可以预防100万吨当量氢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还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其选择的地方早就确定了,在重庆,这事实上就是历史上著名的816工程……

  当然了,有地下核工厂还不够,还需要有大量的核载具,这就需要东风5尽快定型,同时修建真真假假相当数量的发射井,必须能够欺骗美国,这都是巨大的投入;可不投入也不行,你有了,别人肯定不敢打你;但你没有,别人就有可能打你,谁愿意被人威胁呢!

  可要搞的东西那么多,又要留够子弹,又要办教育,又要搞高铁,钱从哪里来?自然要扩大开放,这就不可避免涉及到浦东的大规模开发!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证明出口加工区是很有效果的,接下来出口加工区要变成一个副省级城市也就是深圳市,当然了此深圳要比前世的深圳要大,这也给深圳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香港-深圳-广州,由外及内发展,填满深圳并不难。

  与此同时,随着北京新城第一阶段建设任务的一步步完成,接下来北京按部就班的发展就可以了,北京是首都,中央从来都不担心北京新城能不能填满的问题。

  如此一来,中央自然也要考虑搞出一个新深圳,新一轮选择在哪里,实际上就两个,一个是天津,一个是上海,而最终的选择就是上海,而不是天津。

  而因为谷雨对北京规模的压制,北方的经济中心实际上在天津而不在北京,这也使得天津愈发拥挤。天津又有丰田这样战略型的企业,发展越来越快,也带着无数配套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天津此时搞一座新城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天津搞新城也有麻烦,最大的麻烦就是天津缺水,缺得相当厉害,而此时北京新城还在发展,还需要填满,在北京新城填满之前,天津再搞新城就太浪费了,所以站在国家的角度,这个时候再搞天津新城是不合时宜的!

  既然天津不搞,自然只能搞上海,作为上三角的龙头,哪怕谷雨限制不愿意把一些核心产业放在上海,又被上海增加了苏州和嘉兴,要求上海均衡发展,但此时上海的发展也确实到了瓶颈期,迫切需要新的发展,要不然装不起那么多人。

  此时上海的城市发展有北上、南下、西扩、东进四种方案,“北上”指沿长江南翼开发宝山、吴淞地区,“南下”指向邻近江浙两省的闵行、金山等地发展,“西扩”是向虹桥机场以西拓展,“东进”即跨过黄浦江开发浦东。

  浦东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最优的选择,外高桥有7公里长的深水岸线,可建40多个万吨级泊位,相当于黄浦江沿岸码头之总和。

  更重要的是,从外滩向陆家嘴地区延伸、向宽阔的浦东新区拓展,上海可以进一步发挥其经济、金融、贸易以及交通枢纽方面的重要功能。

  可以说选择搞浦东,不管是地理位置上,还是经济上都非常合适,但唯一的麻烦就是无数资源涌向上海,南北经济差距就更大了,所以听完了汇报之后,谷雨提出了一个问题,“珠三角香港、深圳、广州有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经济增长飞速!

  长三角上海、杭州、南京先天条件优越,又背靠长江流域,根基雄厚,即便现在利用外资不如珠三角,但后来居上的可能性非常大!

  现在天津新城方案又被搁置,如此一来,南北的差距越来越大,未来会不会出现明代的南北问题,谁也说不准,中央也不得不防!”

  谷景生只觉得脑袋嗡嗡的,谷枢机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他要拆分上海?果然,谷雨图穷匕见,“浦东新区可以开发,我要对江南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上海要做出牺牲!”

  谷雨拿出了自己的方案,上海吐出苏州、嘉兴、宝山和金山,但可以把南通、浙江嵊泗等给上海,组成新的上海直辖市,上海损失惨重,但未来可以在沿海多下下功夫,顺便带动南通的发展,等到上海建设新港,也不用和浙江协调,这有利于上海的长远发展。

  江南省拆分,苏州、常州、镇江、无锡和扬州、泰州、淮安以及宿迁一带组成小江苏省,与原来的江苏相比,丢了南京、南通、徐州和连云港,没有了出海口,但得到了上海钢铁重镇宝山,总体得大于失,苏州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变成了省会。

  南京一直到大别山沿江地区组成小安徽省,划给浙江的皖南地区也划给长江省,省会放在芜湖,南京则改为计划单列的副省级城市,政治地位被进一步打压,省会都不给了!

  而浙江这一波则是大赚,虽然放走了浙江嵊泗,但收回了嘉兴,不仅得到了东南石化重镇金山,还把皖南那些个拖油瓶丢了出去,可以说大赚特赚,谷雨也不会便宜了浙江,上饶和景德镇给了浙江……

  谷景生吃惊无比,“这个调整,上海的牺牲太大了!”

  “确实很大,但时代在发展,行政区划的调整是常有的事情,中央绝不能容忍一个地方拥有太强大的实力,明代的南直隶到了清代变成了江苏、安徽,民国就变成了江苏、安徽、上海,现在变成淮海、长江、江苏、上海四省市也不奇怪,完全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想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必须要啃硬骨头,和平时期,如何稳妥安排,实现中央的意图,这就是硬骨头,谷雨强调道,“景生同志,你是中央局委员,上海市委第一枢机只是你的兼职!”

第85章 外国专家们(上)

  会议结束后,何孟雄同志来到谷雨的办公室,笑着说道,“谷枢机,你给小顾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谷雨微笑着点点头,站起身关上门,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包烟,给他一根,自己也拿出了一根,何孟雄同志掏出打火机,先给他点上,然后才自己点上,谷雨这才问道,“你觉得多才这些天干得怎么样?”

  “实话实说,感觉不明显!”

  “多才没那个心,别人也知道他没有可能,所以就算其他人有什么想法,也会藏起来,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样说有些过了,我总觉得你把咱们的同志想得有些过!”

  “三十二年前在上海的种种,你忘了吗?”

  何孟雄同志摇摇头,“过去的事情还是不要提了,当时就算有些权力斗争,也是想更好的革命!”

  “现在就算有些权力斗争,也是想更好的建设,谷百生那个小字辈搞右派那一套都能成,我们搞更先进的左派办法一定更成功!”

  谷雨冷冷得说道,“这些人眼高手低,事情肯定做不好,他们绝不会认为是自己不行,那只能是谷遗分子的责任,赫鲁晓夫能做的事情,他们照样能做!”

  “你虽然从来不说,但现在看来赫鲁晓夫的所作所为对你的刺激非常大!”

  “这就是人性,我基于人性的分析一点都不会错,所以我必须谨慎再谨慎,不给人任何翻盘的机会,现在中国的各项发展已经步入正轨,目前我压倒一切的任务是完成交接班!

  此次上海拆分,我早有计划,这也是我对小顾最后一次考验,他若是挺过来了,十一大就是中央第二枢机,到时候多才做总理负责政务,他负责党务;等到党的十二大,我准备退居二线,不再担任党的第一枢机,这样一个小我四五岁的同志,是最合适的过渡人选!”

  何孟雄大吃一惊,“十二大就退,太早了吧!”

  “十二大大概是70年左右召开,到时候我六十出头,不管身体行不行,都应该没糊涂,老李、老吴也都是这个年龄退休,我也这么退,他们和他们的手下也没什么话说!

  六十刚出头确实是政治家的黄金年龄,但我在1934年接任党的第一枢机,到十二大,整整掌权三十五六年,这在现代社会已经非常漫长,足够了,老百姓有喜新厌旧的心理,我就要有自知之明!

  一把手不好做,实在太累,早点退下来,不管具体工作,我至少可以多活五年,我只要活着,就是一个大锅盖,谁也别想在我有生之年翻天!

  对别人,我不放心,而对小顾,我是放心的,乘着我没老糊涂前,主动退,保持政局的稳定,然后用五到十年时间,仔细观察年青一代,作为交换,小顾挑选第四代,想来他也是乐意的!”

  “你这个决定,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我本以为是15后这一批!”

  “我试探了两年,发现效果不好,老同志太多,他们就算被硬推上来,在我身后,也压不住阵脚,小顾是10后这一批同志中锻炼最充分的,比他们也就大几岁,但资历完全不同。

  他也是开创一代,二十出头就是纵队政委,国内、国外都跑过,见识广博,在部队的威望也不低,还有长期的地方工作经验,他肯定压得住阵脚!”

  “小顾别的都好,就是昆仑省那段经历,有些被人诟病,国内外对他评价都不高!”

  “所以我才放心!”

  何孟雄一愣,他没想到这竟然是优点,确实,这确实是极大的优点,他想了想说道,“如果是小顾过渡,我完全支持,我相信党内绝大部分同志也是支持的,小顾年龄合适,精力充沛,不要说两届,我看三届也没问题!”

  “确实如此,而到了80年代,大部分有想法的同志也应该偃旗息鼓了,若还有那种不安分的人,我就不信了,他能同时翻过我和小顾两个人,就算一个人不在了,另外一个也压得住!

  随着我们这一代开创者一个个老却,没办法折腾,熬到九十年代,我们的政局就彻底平稳了,谁也改变不了连续三代领导人创建的各种规章制度!”

  何孟雄同志想了想,觉得确实没什么漏洞,想了想说道,“你算得非常深,但有一条,你自己不能中途变卦,要不然就是天大的麻烦!”

  “这一点我很清楚,我不会变卦的,我暂时让一些权力,换取我的身后名,这是很赚的,我现在的功业已经很高了,我现在最重要的是善始善终,我只要做好了善终,不管对国家,还是对我本人,亦或是我的家庭,都是最大的成功!”

  “你呀,还是那样,一点都不纯粹,你这样让身边的同志没办法爱戴,老李对你不放心是有原因的!”

  “治国绝不能理想主义,我也很不放心老李,不过他这个人好在愿意讲规矩,有他在,可以压着那帮子肚子没货,还不讲规矩的,我才放心!”

  何孟雄同志笑着摇摇头,两人有些沉默,片刻之后,何孟雄同志问道,“下一届谁接我的位置?”

  “下一届我准备取消候补常委,七个人就够,你的接班人是饶漱石,政协用陈毅,黄道再留一届,监委枢机用张庚农!”

  “陈毅同志资历虽然够,但只是候补委员!”

  “下个月的中央全会将免除陈云同志中央局委员、中央委员的职务,在明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会免去他全国政协副主席职务,以正部级待遇安排到扶桑省,担任扶桑大学校长直到退休,以后能否回到内地,需要中央第一枢机的批准,与此同时,全会将增补陈毅同志为中央局委员!”

  何孟雄嘴角动了动,还是有些难以置信谷雨的狠辣,这是一点机会都不给陈云,而据他所知,这段时间,陈云同志至少写了十封以上检讨错误的信,谷雨竟然毫无所动,他忍不住说道,“对陈云同志稍稍苛刻了一些!”

  “你还是老一样,书生气太重!”谷雨摇摇头道,“三十年代上海中央的那批高层没有政治能力的根本撑不下去,对那批旧高层,我是一个都不放心。

  你别看陈云低调谨慎,又是不断写信承认错误,但他一点都不安分,当年引发梁施大战的就是他,从一开始我就怀疑他,证据我很早就抓到了,只是当时他还有用处,就放在一边没跟他计较!

  他这段时间,是写了不少信,可压根没有承认那件事,他这般不老实,我必须严厉打压,现在需要考虑接班人,这个不安定因素必须越早清理越好!”

  何孟雄同志长叹一声,没再说话,只听谷雨接着说道,“接下来你找中央局委员、候补委员们谈话,不妨说一说上海三十年代的种种,他们会理解的!”

  何孟雄同志无奈得点点头,想了想说道,“中央局恐怕也有一些同志有想法,是否也要做一些调整?”

  “常委会我可以起主导作用,中央局的人事就要考虑党内其他同志的意见,这件事不着急!”

  谷雨和何孟雄同志握手,送他离开,然后他又找毛泽民同志谈话,也就在谷雨忙活之际,德国著名发动机专家费迪南德·布兰德纳已经在中国工作了一段时间,恰好西南航发前总设计师,刚刚退休的赫尔曼·奥斯特里希回京开会,两人坐在一起闲聊。

  “费迪南德,你回到奥地利之后,就应该来中国,那个时候你过来,待遇肯定不一般!”

  “战争时期毕竟是对手!”

首节 上一节 76/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