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第528节

  而那些债主们可不会轻易放过他,纷纷上门讨债,周赧王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躲到了宫内的一座高台之上,惶惶不可终日。

  也正因如此,后世便诞生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典故,那便是“债台高筑”。

  时光流转,到了宋朝的时候,宋朝的朝廷也曾发行过类似于如今所谓“国债”的东西,其形式与当时流行的交子颇有几分相似。

  再把目光拉回到明朝,这其中的说道就更多了。

  最初的时候,大明宝钞的诞生,其实就有着类似“国债”的意味,不过是只借不还的那种。

  朱元璋凭借着大明宝钞,大量搜刮民间的财物,以充实国库。

  这就导致大明宝钞的贬值速度简直令人瞠目结舌,百姓们手中的宝钞瞬间变得一文不值,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苦之中。

  直到朱慈烺之前果断决定将大明宝钞和金银绑定,才使得大明宝钞重新恢复了正常的市场价值,百姓们的生活也才渐渐有了起色。

  不过话说回来,以往朝廷借贷,那都是在国库空虚、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才不得已而为之。

  可如今呢,不管是户部还是内帑,那银子可都是堆得满满当当,怎么这会儿却还要向民间借贷呢?

  这不是多此一举、没事找事嘛!

  倪元璐越想越觉得纳闷,心中的疑惑如同潮水一般再也按捺不住了。

  他微微皱起眉头,忍不住开口说道:

  “太子殿下,臣实在是搞不懂这是为何啊?明明现在国家根本就不缺钱,户部和内帑里的银子堆积如山,为什么还要向民间借贷呢?”

  “这于情于理,似乎都有点说不过去吧?”

  朱慈烺听到倪元璐这话,脸上并没有露出丝毫意外的神色。

  而是耐心地解释道:

  “本宫当然清楚户部和内帑里有钱,但是,你们可别忘了,朝廷以后要修的路,可远远不止这三条啊!”

  “等到这三条路修建完毕之后,大明便会立刻开启下一步的修路计划,到时候各个省份之间必须全部连接起来,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我大明疆域辽阔,何止万万里之遥,到时候修建道路所需要的银两,又需要多少个万万两?”

  “恐怕到时候即便是把户部和内帑里的银子全部加起来,也不够填补这个巨大的资金缺口吧?”

  “因此我们必须要想一个稳妥可靠的方法来解决这件事情,而这发行国债,便是本宫深思熟虑之后想出的法子。”

  周士朴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

  “太子殿下,可是话说回来,这借的钱,终究不是白拿的,到最后还是要还的啊!”

  “总不能直接赖账不还吧?要是真这么做了,这岂不是失信于天下百姓?到时候,朝廷的威信何在?大明的颜面又何存啊?”

  朱慈烺轻轻咳了一声,然后神色镇定地说道:

  “这钱自然是要还的,本宫之前不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吗?以半年或者一年为期,到期之后,百姓便可以拿着国债直接到大明银行兑换真金白银,一分都不会少他们的。”

  顿了顿,他又接着解释道:

  “本宫这么做的目的,绝不是为了搜刮民间的财物,只是为了暂时缓解一下朝廷的财政紧张局面而已。”

  “打个比方,户部现在有三千万两银子,但是这三千万两银子有其他更为重要的用途,不能随意拿出来修路。”

  “而修路一事又迫在眉睫,这个时候,朝廷就可以发行三千万两国债,用这笔钱来修建道路。”

  “等到明年税收到了之后,便可以用这笔税收的一部分来偿还这三千万两白银,如此一来,既解决了修路的资金问题,又不会影响朝廷的其他计划,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下子,周士朴和倪元璐总算是听明白了。

  说到底,这玩意儿还真就是正常的借贷行为,只不过是由朝廷出面,为了缓解一下当前的财政困难而已。

  虽然他们心里还是觉得如今内帑和户部根本就不缺银子,搞什么“大明国债”实在是没有必要。

  但话说回来,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能够把户部银子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然后用借来的银子来修路。

  那么对朝廷而言,确实是有诸多好处的。

  虽然明年要偿还这笔债务,但也是用明年的税收来还,并不会影响接下来的各项计划。

  再者说了,就算到时候户部拿不出钱来偿还这笔债务,这不是还有内帑吗?

  毕竟这笔债务是以国家和皇帝的名义发行的,国家要是没钱的话,可不就得皇帝出钱了吗?

  想到这里,他们的心中都有些心动了,觉得这国债发行之法,似乎也并非不可行。

  关键是以后国家再缺钱的话,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了!

  至于百姓和商人会不会购买这些大明国债,他们此时完全也不担心。

  因为如果是在今年之前,他们还真不敢确定百姓们会不会购买。

  毕竟一年之前的大明可谓是风雨飘摇,摇摇欲坠,国家连文武百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各个军队的军饷更是欠了半年之久。

  朝廷的财政状况糟糕到了极点。

  要是在这个时候发行什么“大明国债”,恐怕就连傻子都能看得出来这只不过是朝廷用来敛财的工具罢了,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保障。

  这个时候要是有人买国债的话,恐怕会被人骂作是傻子。

  但是如今这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

  首先,朝廷经过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财政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压根就不缺钱。

  户部如今还有存银六千多万两,内帑的存银更是超过了两万万两!

  到时候,只要朝廷稍微向百姓们透露一下这些情况,让大家知道国家并不缺钱,百姓们自然也就愿意购买国债了。

  当然,有钱还是次要的,最为关键的还是之前的那场松锦之战。

  这场战役,大明军队奋勇杀敌,直接杀敌十万有余,彻底覆灭了建奴的威风,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大明国力的强盛。

  曾经那个在人们眼中孱弱不堪的大明,如今已经变得强大无比。

  再加上之前朱慈烺在蒙古的大胜,更是让大明的公信力达到了顶点。

  这时的百姓们对朝廷充满了信任,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发行国债确实是十分符合时宜的。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鼓励商人们大量购买国债,朝廷还可以给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优惠。

  比如购买国债之后可以用来抵税和减税,这对于那些精明的商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他们本就善于计算利益得失,如今有了这样的政策,自然也就更愿意购买国债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倪元璐越发觉得此时可行!

  下一秒,只见他对着朱慈烺拱了拱手,然后颇为激动地说道:

  “启禀太子殿下,臣觉得此事确实可行!”

  “另外,为了鼓励民间百姓购买大明国债,臣倒是觉得应该先让朝廷的文武百官和勋贵们购买一些。”

  “如此一来,其他百姓见勋贵和百官们都踊跃购买国债,自然也就会心生向往,愿意跟着购买了。”

  朱慈烺听到这话,微微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情:

  “你们说的很有道理,这件事情本宫会想办法妥善安排的。”

  “你们也别闲着,回去之后将这件事情重新整理一下,写份详细的奏疏,然后在朝会上拿出来和众大臣商议一下。”

  “要是没什么问题的话,就按此执行。”

  两人听到这话,赶忙躬身领命:

  “臣遵旨!”

  随后,朱慈烺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可以下去了。

  两人也没犹豫,直接便转身离开了东宫。

  等到二人离开之后,朱慈烺闲来无事,心中忽然一动,便信步走到书桌前随手扯过一张宣纸。

  随后他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便在宣纸上画了起来。

  只见他时而凝神思索,时而挥毫泼墨,没过多久,一个看起来有些复杂的图案便渐渐出现在宣纸之上。

  最中央的地方,他郑重地写下了四个大字:“大明国债”。

  写完之后,朱慈烺直接喊来了马宝。

  马宝听到召唤,赶忙小跑着进了书房,恭敬地站在一旁。

  朱慈烺将刚画好的图纸递给了他,说道:

  “去把这张纸送到宝钞提举司,让那里的工匠根据这个图样为模板,画出几张成品过来,记住,一定要让他们画得精细一些,不可有丝毫马虎。”

  马宝听到这话,赶忙道:

  “奴婢这就去,太子殿下放心,奴婢一定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

  说完这话,马宝小心翼翼地接过宣纸,然后便匆匆跑开了。

  正所谓专业的事要找专业的人做,朱慈烺自认为没有画画的天赋,他画出的这个图案,也只是自己想象中的大明国债的大概样子。

  至于剩下的,就交给宝钞提举司的匠人们了。

  忙完这些事情之后,不知不觉已然到了中午。

  朱慈烺的肚子也适时地咕咕叫了起来,于是便决定好好犒劳一下自己,美美地吃上一顿火锅。

  不多时,一切便已准备妥当。

  在这寒冷的冬日里,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旁吃着火锅,那滋味,简直妙不可言。

  火锅里翻滚着鲜红的汤汁,各种食材在锅中上下沉浮,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

  朱慈烺夹起一片鲜嫩的羊肉,放入锅中轻轻一涮,待肉片变色后迅速捞出,蘸上精心调制的酱料放入口中。

  那鲜嫩多汁的口感瞬间在味蕾上绽放开来,让他忍不住眯起了眼睛,一脸的满足。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左右,一个太监突然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禀报道:

  “太子爷,王承恩王公公求见。”

  朱慈烺听到这话,不禁微微一愣,心中也有些纳闷。

  心说这王承恩怎么来了?难道是崇祯让他来的?

  想到这里,朱慈烺也没犹豫,直接吩咐道:

  “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王承恩便跟着小太监快步走了进来。

首节 上一节 528/6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红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