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366节

  管事苦笑中,孔传礼呆立当场。

  甘州!肃州!

  虽也算贫瘠,可到底是能种地的,反倒是哈密,只有一望无际的黄沙。

  他失魂落魄地回到自家车队,枯坐在颠簸的车厢里,浑浊的双眼死死盯着车窗外不断掠过的、越来越荒凉的黄土沟壑。

  心中残存的圣裔尊荣,这一刻被砸得粉碎。

  江南巨族,举族西迁。

  山东世家,还有云南土司......他枯瘦的手指抠着身下粗糙的草垫,一个令他浑身冰冷的念头,如同毒蛇般钻入脑海,再也挥之不去。

  魏昶君根本不在乎世家!

  不在乎财富聚敛!

  他甚至,要把这天下所有的世家,无论南北,无论声望高低,统统连根拔起,彻底打散!

  他只要百姓。

  只要那些能扎根在泥土里、能在风沙中活下去、能被他那套平等、垦殖、戍边的理念牢牢吸附住的,千千万万的百姓。

  这个认知带来的冲击,远比流放本身更为恐怖。

  天下财富不聚于京师,不聚于世家,反而被这年轻的红袍军之主,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方式,伴随着无数世家大族的血泪离散,强行播撒向这个百姓之国最遥远、最贫瘠、最需要钉住的边疆!

  “碎玉成尘......只为固土......”

  孔胤明突然有些发抖。

  他有些不敢想象未来的版图,是何等的坚不可摧,又是如何真正属于那个年轻人所定义的百姓与红袍。

  这个年轻的棋手布下了古今滚滚数千年未有之局,囊括天下!

  而他,刚虎吞雄年!

第461章 治理

  孔,王,高三家奔赴哈密等地之时,京师,窗棂外,晦暗云层沉沉压着这座古老城池。

  魏昶君负手而立,目光落在墙上那幅巨大的坤舆万国全图上。

  如今红袍军完全接手昔日大明疆域,连带着北地原本旧蒙之地也收了部分在囊中,堪称疆域雄阔,然更远处,被细细墨线勾勒出的泰西诸国、佛郎机、红毛夷,乃至新大陆的轮廓,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世界。

  脚步声响起,黄公辅捧着几份厚厚的文牍躬身进来,打破沉寂。

  “里长,甘、肃、哈密最新呈报,红袍军所至,顽匪授首,秩序初立。”

  “江南、山东、云南等世家缙绅已北上,部分定居发展开垦,原庄园按律分拆,迁移民户安置妥当,田亩重新丈量分配,人心渐稳。”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这份基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昔日腐朽的大明帝国干瘪的躯体上,扎下强韧的根须。

  魏昶君转过身,微微颔首。

  他接过文牍,目光飞快扫过那些记录着土地、人口、剿匪成果的冰冷数字,最终停留在一份密报。

  佛郎机人最新式盖伦帆船火炮射程评估。

  出自天工院。

  他指尖点了点地图上两处地方,声音平静。

  “唤洛水,阎应元,还有徐白海,天工院刘方,速来议事。”

  三日后,人影齐聚。

  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洛水端坐,监察总长阎应元面色冷峻,徐白海则目光灼灼,带着探究的狂热。

  魏昶君不再看地图,目光扫过众人,第一件事便是宣布调令。

  “保庵录思想衰落,楚意奔赴北地建设,即日起,着令徐白海重归启蒙法,担任总师。”

  徐白海深吸一口气,神色凝重,行礼。

  于他而言,这些更像是沉甸甸的责任。

  “定不负里长和百姓们的厚望!”

  魏昶君点头,终于说到此次汇聚之要。

  “大国根基已成,红袍军锋锐正盛。”

  “然此皆为固本之策,不足以争雄于当世。”

  他的手指重重敲在坤舆万国全图上。

  “看此处,松江府,长江入海之咽喉,再看这里,登州府,渤海锁钥,控扼辽东、朝鲜、弹丸岛夷海道。”

  “佛郎机人、红毛夷的巨舰,载着他们的火器、货物、贪婪,已横行四海,西夷诸国,工商并重,火器精研,舰船坚利......”

  “此乃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辈若仍困守田亩,闭目塞听,纵然大国根基再厚,终是池中之鱼,他日必为海上所噬!”

  洛水眼中精光一闪。

  “里长之意,是要效西夷,大开海路,兴工商?”

  “不错!”

  魏是君斩钉截铁。

  “海,是未来之命脉,松江,登州,便是我们的破浪之舟,洛水,三年之内,我要这两处海港吞吐的货物、银钱,压过福州月港。”

  黄公辅神色肃然。

  月港乃昔日大明默许的唯一通洋口岸,繁华甲于东南。

  三年压过月港?

  恐怕难度极大。

  洛水却已飞快地盘算起来,枯瘦的手指计算着手中的资产。

  “松江,背倚苏松膏腴之地,丝绸、棉布冠绝天下,本有沙船帮根基,水道四通八达,开港条件得天独厚。”

  “然此地淤沙为患,航道需深浚,码头栈桥需大建,仓储货栈亦非小数......”

  “登州府,水深港阔,天然良港,尤利战舰巨舶停泊,然民生凋敝,工厂区方兴未艾,需平地起高楼,两处所耗钱粮......”

  他眉头紧锁,报出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天文数字。

  “钱粮之事,你来统筹,陕北、江南诸地红袍商号之用,皆优先支应!”

  魏是君不容置疑,同时也看向洛水。

  此非强人所难,如今洛水负责红袍银号诸地建设,单是山东三府的红袍银号流水,便称得上天文数字。

  “更紧要者,是势!阎应元!”

  “在!”

  阎应元挺身,声如金石。

  “你监察部派出精干人手,分驻松江、登州。”

  “两件事,其一,肃清吏治,凡有借机盘剥商民、阻碍工役、中饱私囊者,无论何人,立斩不赦,其二,扫清海路障碍,旧有海匪、坐地分赃之蠹虫、乃至可能暗中掣肘的败类,一体清除,我要一个干净、安稳的港口。”

  “遵命!”阎应元眼中寒光凛冽。

  “徐白海!”

  “在!”

  徐白海激动得声音发颤。

  “你启蒙法,立刻调派得力讲员,携带《启蒙法》精要,奔赴松江、登州!”

  “告诉当地百姓、工匠、渔夫、小吏,开海,非为一家一姓之利,乃为万民开拓生路,我要让海贸兴国、工商皆本的道理,深入人心,让这股风,彻底吹向整片山河!”

  “是!”

  徐白海深深一揖。

  一道道命令从这间议事堂飞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大国的东南沿海。

  而彼时魏昶君看着,也在想着新的。

  接下来他的目光,重重落在山东诸地。

  世家缙绅迁移,大片田产空余出来,工人极多。

  这不仅是山东的现状,也是各地的现状,而更为重要的,赫然是物资产能。

  魏昶君深吸一口气,指尖敲打着桌面。

  是时候规划生产了。

  松江府,吴淞江口。

  浑浊的江水裹挟着泥沙,奔流入海。

  昔日芦苇丛生的滩涂上,此刻人声鼎沸,号子震天。

  巨大的木夯被数十名精壮汉子高高抬起,又重重砸下,夯实着新筑堤岸的基础。

  远处,几艘从福州雇来的开斗船正奋力疏浚着淤泥,铁抓斗一次次沉入江底。

  闽商陈万山站在刚搭起框架的万通货栈二楼,凭栏远眺。

  簇新的杭绸直裰在大风中吹拂。

  他刚从月港赶来,带着整个家族近乎孤注一掷的投入。

  月港虽熟,规矩也大,昔日大明治下层层盘剥。

  而这里......他目光扫过远处高悬的巨大布告牌,上面用遒劲的楷书写着。

  兴海贸,利万民。

  商税十取其一,官牙禁绝。

  货殖交易,童叟无欺。

  天道酬勤,海阔凭跃!

  落款是红袍民部宣。

首节 上一节 366/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