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03节
第1500章 峰回路转
正当程俊红拿着报告,在杨韦办公室门口踌躇不前时,面前的门却突然打开。
杨韦一边把西服外套往身上披,一边自己走了出来。
看见正堵在门口的程俊红之后下意识倒退两步,还上下打量了后者一番,明显感觉有些意外。
“老程?我正准备找你。”回过神来之后,杨韦又快步上前,“刚才往你办公室和手机打了十几个电话都没人接……”
得益于初中毕业直接上大学的传奇经历以及随后一路顺畅的晋升通道,他的岁数其实跟很多一部分部下相仿,叫“小程”显然不太合适。
程俊红这才想起自己下飞机后忘了开手机,连忙解释道:“抱歉杨总,我刚才飞回蓉城,应该是关机了……”
“先不说这个。”杨韦打断他,一边抬脚往走廊的另一头走一边示意跟上,“正好你今天回来了,赶紧跟我去趟会议室!”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让程俊红一时间僵在原地:
“我……”
他举起手中的文件,向杨韦示意了一下。
但后者已经已经走出去了有一段距离,并未注意到身后的情况。
事已至此,程俊红也不好再继续坚持,只得快步跟上杨韦的速度,并有些好奇是什么会议能让对方如此火急火燎。
然后,就顺理成章地想到了停机坪上的那架公务机。:
“杨总,这是……有上级领导来视察了?”
杨韦摇摇头:“是领导,不过算不上视察。”
似乎是看到了程俊红的疑惑表情,旋即又补充道:
“航空动力集团的常浩南院士带着团队过来,说有项重要合作要谈……本来我寻思你在阎良那边就算了,但是今早上听说你要回来,就临时在会议名单上加了个名字……”
对于程俊红来说,后面那些都不是重点,关键在于最开头提到的那个名字。
“常院士?”
他脚下的动作一滞:
“难道就是搞乘波体的那位……”
无侦8的乙号方案之所以能如此低成本地用上一个带有乘波体元素的气动设计,很大程度上就是站在了对方的肩膀上。
“就是他!别问了,会议马上开始。”这个时候,杨韦终于看清楚他手中的文件,“乙号方案的进度汇报?”
程俊红点点头:“情况不太……”
“乐观”两个字还没出口,就被步履匆匆的杨韦打断:
“没时间看了,你先带着吧,等开完会之后再给我。”
他只好把报告塞进公文包,跟着对方快步走向会议室,但心思却还停留在那份即将宣告项目失败的报告上。
实际上,程俊红本来就对突如其来的会议毫无准备,这会儿临时抱佛脚也想不出个什么,只能等会议开始之后再随机应变。
直到身后的一名助理轻轻推了一下,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站在会议室门口,差点撞上正要进去的杨韦。
不大的屋子里已经坐了十几个人,分列于长桌两侧。
程俊红认出其中几位是成飞集团的技术骨干,而对面显然是航空动力集团的团队。
搁在正经的会议场合,让客人等这么长时间肯定不太合适,但常浩南和杨韦已经是老熟人,也不在乎这些细枝末节了。
程俊红匆忙找了个空位坐下,抬头时正好与坐在对面的常浩南四目相对。
虽然早就知道对方大概的年龄数字,但真人比前者想象中更加年轻,以至于很难把这样一副面孔跟航空动力和空气动力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联系在一起。
正当程俊红准备礼貌性地点头致意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会议室前方大屏幕上的两行字。
《包括燃烧室前磁流体发电机和燃烧室后磁流体增强器的冲压发动机》。
这个冗长的标题让程俊红一时没反应过来。
他眨了眨眼,又重新看了一遍,突然感到心脏剧烈跳动起来。
“磁流体发电机……还是用在冲压发动机上的?”
一种难以名状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或许不是很懂磁流体,也不知道磁流体增强器是个什么东西,但发电机三个字却明晃晃地扎进了目光之中。
瞬间,程俊红便知道了为什么杨韦会让自己过来。
也是这个时候,常浩南起身开始讲话:“感谢各位抽出时间。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一项创新性供电技术,它有望解决冲压发动机因为结构而带来的的供电瓶颈问题……”
程俊红全神贯注地听着,手中的笔不自觉地握紧。
常浩南接着解释了基本原理:在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前设置电离增强模块,将通常条件绝缘的气体转化为高温高压的可导电等离子体,再通过法拉第通道产生电势差,最后由磁流体增强器进行一定程度的能量再利用,并将电离种子回收。
听上去似乎非常简单,但在座的所有人都清楚,要想把这短短一句话从理论落到现实,其中每一个字都包含着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
“这……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程俊红几乎要脱口而出。
虽然还不知道这个磁流体发电机性能究竟如何,但乙号方案中的功率缺口本来就只有区区2-3kW而已。
于是,几乎在常浩南介绍完全部内容之后的第一时间,他便迫不及待地举手提问:
“常院士,这个技术看起来更适合马赫数5以上的高超音速飞行器……那对于速度在4马赫左右的亚燃冲压发动机上是否有效?”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
程俊红意识到可能还没轮到自己这个级别的人发言,顿时有些尴尬。
但常浩南只是微微一笑:“很好的问题。确实,这项技术最初是为高超音速飞行器设计的,在JF14风洞测试中,最高发电效率大致出现在马赫数7-8区间。”
程俊红的心沉了下去,但对方却很快话锋一转:
“不过,我们发现在4.5马赫左右的速度下,配合适当的电离种子,仍然可以产生可观的发电功率……实际上,我们之所以选择程工你负责的无侦8乙号方案作为测试平台,正是因为它的技术成熟度高,且目前存在的供电问题正好是我们的解决方案可以应对的。”
程俊红感到一阵眩晕,仿佛命运在跟他开玩笑。
几个小时前,他还在为项目失败撰写报告;而现在,解决方案竟然主动送上门来。
常浩南继续解释:“根据我们的计算,如果去掉乙号方案上那两台涡轮发电机及其进气道,完全依靠磁流体发电系统,不仅可以提供约10千瓦的稳态发电功率,还能减少气动阻力,将最大速度提高到4.5马赫以上。”
程俊红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10kw?”
对于他来说,这个数字已经足够了。
“没错,两台发动机总共。”常浩南点头,“而且系统重量比原来的涡轮发电机组轻30%……至于加速到4马赫前的供电问题,可以用高能电池临时顶上。”
会议接下来的时间里,程俊红全神贯注地记录着每一个技术细节。
常浩南团队展示的数据和测试结果令人信服,而杨韦也不时补充说明这项合作对成飞集团的意义,同时不动声色地对程俊红给出相当高的评价。
一直到会议结束时,程俊红还沉浸在技术讨论的兴奋中。
他脑海中已经开始重新规划乙号方案的改进方向,甚至想到了如何调整复合侦察模块以充分利用多出来的电力。
“老程。”杨韦在人群散去后叫住他,“你之前要给我看什么报告来着?”
程俊红这才想起公文包里那份宣告项目失败的汇报。
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其中的内容显然已经不合适了。
“不,没什么要紧的,杨总。”他光速改口,“我马上组织团队,准备与常院士那边对接,尽快落实技术改进方案!”
第1501章 程俊红不语,只是一味地点头
相比于简单粗暴、使用火箭发动机大力出奇迹的甲号方案,乙号方案的进度本来就相对比较落后,只是因为冲压动力的前景确实更加广阔,以及合成孔径雷达侦察能力的诱惑,才把悬念保留到了现在。
但随着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减弱,军事斗争的紧迫性开始与日俱增,无论饼画的有多圆,航空兵部队都不可能无节制地等待下去。
因此,在确定了合作意向之后,针对乙号方案的改进任务很快展开……
一星期后,怀柔科学城。
程俊红站在JF10风洞控制室内,望着屏幕上正在从固定架上被拆卸下来的无侦8乙号方案模型,下意识伸手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
却摸了个空。
毕竟,机房的冷气很足,燥热的感觉只是来自于他的内心罢了——
这当然不是无侦8第一次进行风洞测试,只不过,是最重要的一次。
测试结果几乎直接决定了他的乙号方案是能够继续参与竞选,还是只能够作为磁流体发电的技术验证机而存在。
“程总,李研究员那边说,测试已经结束,报告正在整理过程中。”助理小王快步走来,递上一杯热茶。
程俊红接过保温杯,却没有喝:“那……常院士表态了么?”
不等小王回答,控制室的门便被推开。
一身浅蓝色实验服的常浩南快步进来,身后还跟着另外几名技术人员,“我们去会议室分析一下结果,有几个问题需要在那边详聊。”
程俊红下意识看了眼手表:
“这么快?”
脱口而出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这句话好像有点怀疑对方的意思,于是赶紧补充道:
“我的意思是,上次我来这做基础气动测试的时候,是等了三天才出报告的?”
面对这个问题,常浩南一时间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委婉的说法,只好如实回答:
“三天是你送测,我的话……一般三个小时就能出……”
“……”
实际上,对于日常面对高超音速工况的风洞中心来说,无侦8的测试数据堪称简练,如果只是内部分析,那根本用不着专门出个报告。
几个人从控制室走到会议室的功夫,大屏幕上就已经显示出了几张最重要的数据图。
“看上去……比我们之前预期的还要好一些。”
程俊红的语气非常克制,但眼睛里闪烁着的欣喜的目光,不难看出他对自己的设计相当满意。
“就原本的方案而言,确实很好。”常浩南首先给予肯定,但紧接着便话锋一转,“但是程总,你注意到没有,在4.8马赫时,进气道下缘出现了微弱的气流分离。”
程俊红翻开面前的数据表,仔细检查了一下:“确实,但分离范围很小,应该……不会影响整体性能?”
上一篇:原神:在提瓦特开崩三体验店
下一篇:末世,我只跟女神交换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