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183节
所以听到谷雨这么说,不管是冀朝鼎,还是郁锺正同志都比较高兴,他们心里也清楚,接下来的工作要得罪多少地方同志,没有上面强有力的支持是不行的,现在谷雨同志这么说了,就等于给了他们一份尚方宝剑,可以好好收拾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家伙!
两人离开后,谷雨敲了敲手,又考虑了片刻,这才站起身,回到家,他发现儿子张库伦陪着怀孕的媳妇正坐在沙发上和容强交谈。
谷雨笑着说道,“库伦,你真是稀客呀!”
“哎呀,爸,瞧您说的,这不是奥文怀孕了,我得照顾她,回来少了一些,等到奥文生产了就好了!”
“你懂什么照顾,都是丈母娘和你母亲在照顾,你以为我不知道?”
“呵呵,我这个男子汉在家就有了主心骨!”
陆奥文忍不住噗嗤一笑,谷雨指着她说道,“你瞅瞅,你媳妇都不信你说的话!”
张库伦故意瞪了一眼妻子,然后上前扶着他坐下,这才说道,“爸,我这一次回来,除了看望您,还有一件事,我拿不准主意需要问问您!”
“你想着进口美国制取人血蛋白的设备,你二姐帮着你解决了外汇问题,已经进口了吧,你还有什么其他问题?”
“爸,不是工作上的事情,是我一个在捷克的朋友来到了北京!”
“这个人叫什么,是做什么?”
“他叫诺瓦克,自己是一名工程师,不过他和纪瑞德先生有亲属关系!”
谷雨点点头,“走,里面谈!”
谷雨和张库伦父子走进了他的办公室,父子俩的谈话开始了,张库伦能够去捷克留学,并不是谷雨脑袋一拍的主意,他能够去捷克,也跟捷克医生纪瑞德有关。
纪瑞德,原名弗莱德里克·基希,生于1894年,德国血统。他的弟弟埃贡·埃尔文·基希是影响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1932年访问中国后,出版了《秘密的中国》报告文学集,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影响,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一样闻名遐迩。
纪瑞德是外科医生,共产党员,西班牙内战爆发后,他志愿参加了国际纵队,在战火连天的硝烟中救治伤兵,纪瑞德医生医术很高明,当时参加国际纵队的很多中国伤员都得到了他的精心照顾。
西班牙战争失败后,纪瑞德作为国际援华医疗队的先遣队,从英国利物浦出发,经过4个星期的航行后抵达香港,然后辗转进入中国,并在中国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
战争期间,工作压力很大,谷雨的头疼病有发作,当时纪瑞德给谷雨做了一些治疗,很好的缓解了谷雨的痛苦,谷雨对他非常满意。
战争结束后,纪瑞德去了捷克,不过他和谷雨的友谊也就保留下来,双方时不时写信,沟通一番,等到张库伦要留学,容强就和纪瑞德联系,然后安排去了捷克,也是因此,张库伦与诺瓦克认识,关系还相当不错。
张库伦回国之后,与在捷克的朋友或是打电话,或是通信,也有一些联系,但诺瓦克这一次来到中国,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苏东国家的群众想出国并不容易,能够来到中国的人大多有很强的关系,诺瓦克并没有,他能够来到中国,并不是偶然的,他肩负着捷克改革派的重任。
应该说捷克领导人诺沃提尼是一个能力比较强的人,他很有手腕,他一边在捷克树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塑像,并与苏俄高层保持着不错的关系。
一边却又在钢铁去世那一年,毫不客气的干掉了捷共莫斯科派,包括捷共去前第一书记斯兰斯基、外交部长克列门蒂斯以及其他9名政府部长,然后立即落实政策大清洗中被捕的7万人和被开除出党的15万人全部恢复名誉,恢复工作。
他也有不错的眼光,他很早就看出钢铁百年之后,苏东阵营的一连串折腾和流血并没有创建起一个新秩序,恰恰相反,赫鲁晓夫因为他的折腾而被赶下台去,纳吉因为他煽动起来的民粹而被绞死,而为民请命的哥穆尔卡上台后才发现:波兰的问题绝不仅仅是赶走苏俄……
他还比较民主,他没有哥穆尔卡和哈吉的威望,在群众中威望不高,以至于捷克老百姓总是背地里嘲笑他,而捷克的作家们也时不时写点什么嘲讽他,他也都忍了。
诺沃提尼拥有这么多长处,在他的领导下,捷克斯洛伐克的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都是稳定的,但他还他的保守解决不了捷克制度骨子里面的问题,捷克的危机还是出现了。
到了六十年代,捷克这个在战前就是工业发达的国家每况愈下,企业效率低下,技术落后,在这个世界经济蒸蒸日上的时代,捷克经济竟然出现了负增长,而忽视农业、轻工业,又造成消费品供应不足和通货膨胀,工人实际收入下降,人民普遍不满,工厂出现骚动。
在这种形势下,连最不愿意承认问题、最害怕破坏了政策稳定性的诺沃提尼也感到了头疼,他已隐隐约约感到,不实行改革,会出问题的。
而相比于前世,赫鲁晓夫提前下课,作为赫鲁晓夫的好朋友,曾经在政变后,给莫斯科发电对赫鲁晓夫的不幸感到很难过的诺沃提尼也意识到如果他不能解决捷克的困难,他离下台就不远了。
然而改革很可能导致动乱,这是诺沃提尼最难接受的,于是他采取了这样的策略:抓紧权力,放开经济,也就是说,在不触动捷克政治体系的前题下解决经济难题。
所以诺沃提尼改革要比前世早一些,而且比柯西金改革还要激进一些,允许私营经济存在,给企业放权,推行市场经济,自发调节供求关系而不是人为得去规定;对工业实行分散管理;对企业实行物质刺激……
诺沃提尼这一套,看起来与中国很类似,但在实际执行中,诺沃提尼的威望不够,他压制不住官僚体系的反对,也没有做好相应的收买,最后变成了单纯的给企业放权,然后灾难出现了。
扩大了权限的企业片面追求利润,盲目生产,使一些获利多的产品大量积压,而某些人民需要的产品却因获利少而减少了;有的企业利用价格下放,趁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
这一类改革必然会造成劳动群众的利益受损,得到好处的只是利用权力下放和价格开放的特权者和依附他们的各类投机者。
要想挺过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仅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还需要一个非常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捷克什么都没有,然后出现了更多的经济困难:物价上涨、食品短缺、工人缺勤严重、生产停滞、政府财政赤字在1966年达到50多亿克朗(约合6亿美元)。
从1963年改革开始,捷克斯洛伐克人就焦急而又理智地关注着改革形势,他们愿意将信任交给学者,让他们有时间精心设计,他们愿意将耐心给予官方,让政府有时间稳步实施。这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成熟——1956年的匈牙利悲剧记忆犹新,他们不希望狂热、暴力、流血来干扰他们的目标。
,捷克斯洛伐克人文化程度很高,他们仔细地阅读科学院28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统计学家、历史学家和物理学家联合发表的关于改革的意见书《处在十字路口的文明》,这份报告对捷克社会各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调查研究的结果。
但就在学者们为确立新的目标而忙于改革设计时,一向感性的作家们则带着人民的不满和焦虑开始批判旧的政治体制,然后诺沃提尼敏锐的嗅觉到不对劲,他开始了倒车,走起了回头路。
就在1966年年底,捷克召开了中央全会,连续开除了多名作家的党籍,而经济改革也停了下来,限制在报上讨论改革,不再召集改革委员会会议,不准经济改革负责人希克教授公开讲话……
听到这里,谷雨笑着说道,“后面的事情不用说,我也猜得到,改革不可能停止,诺沃提尼走回头路必然会遇到反对,捷共内部出现了激烈斗争,其中的有识之士肯定想了解一下中国到底是怎么成功改革的,嗯,或许还有一个想法,试探中国对捷克改革的态度!”
“爸爸,您说的很对,诺瓦克还带来了一封信,写信的人是捷克著名作家瓦丘利克同志,所以我不得不向您汇报!”
谷雨接过来,然后问道,“你看过信吗?”
“没有!”
“你带着诺瓦克到处转一转,看一看中国,再送他一些礼物,安排他回国,其他的,你就不要管了!”
第176章 贪婪
张库伦先是答应了一声,然后有些犹豫的问道,“爸爸,捷克斯洛伐克会不会乱?”
“你为什么这么说?”
“捷克斯洛伐克经济不好,不得不进行改革,现在改革不成功,又走起了回头路,爸爸,您刚才又猜测捷内部领导层斗争激烈,而知识分子们看来又显得十分着急,连我们这个隔着很远的国家都要问一问,这一切看起来都很容易乱。
偏偏捷克与西德、奥地利都接壤,和当年的匈牙利一样,一出事,西方必然会介入,唉,我在捷克斯洛伐克待了好几年,挺有感情的,我真不希望又出现一个新匈牙利!”
“有长进!”谷雨很满意的点点头,“不过你能看得到的东西,苏俄肯定看得到,苏俄有足够的实力下场干预,只要苏俄干预了,捷克斯洛伐克就不会出大乱子!”
“这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内政,苏俄没理由干预吧,再说了,就算干预,也不能解决问题,现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问题是计划经济失效,亟待彻底改革的问题,苏俄干预了,这些问题不仅不会解决,反而会更加顽固!”
“你说的没错,可苏俄不得不干预,不干预,苏东体系就要散架子!”
“为什么?”
“因为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注定不可能成功!”谷雨有些同情的摇摇头,“捷克斯洛伐克是苏东阵营中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生产力水平只比东德差一丢丢,比苏俄和其他东欧国家都要高。
捷克国家小,人口少,资源缺乏,本土市场少,要想继续高速发展,必须大力开拓外贸市场,说白了,本土就那么点大,再怎么发展也有上限,到一定阶段,国内市场就没办法提供发展的动力。
可在经互会体系下,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业生产要配套苏俄,按照苏俄的发展目标去规划,很难做主,想对外做更多的外贸,发展的快一点,苏俄不给足够的原料,捷克斯洛伐克用头发展?
更奇葩的是,苏俄竟然给捷克斯洛伐克供应高价原料,捷出口苏俄的工业品竟然打了一个低价,搞了一个倒剪刀差,捷克不仅赚不到钱,反而会亏钱,所以捷克斯洛伐克唯一的希望就是靠国际市场赚钱来弥补各种亏空。
如此一来,另外一个问题又出现了,捷克斯洛伐克赚到的钱要么用来弥补亏空,要么用来弥补轻工业和农业的不足,自然没资本升级工业设备。
四五十年代还好,那个时候各国都在战后恢复阶段,捷克的东西并不落后,外贸还算不错,捷克的高速发展就是那个时候吧!
但现在是六十年代,西方国家,还有我们中国各种工业设备已经更新换代,质量和生产力已经提升了不少,但此时捷克出口企业的工业设备已经不够先进,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足,如此内外夹击,捷克斯洛伐克自然扛不住。
本来我们和捷克谈好了,捷克可以学东德把斯柯达汽车等等转移到中国生产,可又被苏俄压住了,这些问题都和苏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仅是计划经济缺陷那么简单,除非苏俄放手,否则不管捷克斯洛伐克怎么改革,都根本解决不了……”
张库伦听到这里,十分愤怒,“苏俄的做法实在太过分了,哪有这么专门针对盟国的,怪不得人家都说东欧国家都是苏俄的卫星国,我看是傀儡国才是!”
“苏俄一向如此,他们不仅仅是政治、军事上控制东欧各国,经济上也捆绑东欧各国,一旦有不听话的,就要想办法压制,我们和东德合作搞飞机、搞汽车,他们都会搞一搞破坏,想尽办法阻拦,很多东德专家气得不愿意回国,转而为我们服务就是这个原因。
苏俄这一套玩法也不仅仅是压制我们和东德、捷克,更多的是计划经济的弊端,计划经济不存在市场竞争,但苏俄又不可能真正按照各国的生产力水平公平分配,把一些重要行业,重要领域交给工业水准更好的东德、捷克斯洛伐克,相反,苏俄对他们还不放心,这个不让做,那个不允许!”
张库伦想了想,摇摇头,“捷克人民很感激苏俄把他们从纳粹德国手中解放出来,可他们偏偏这么做,就算有天大的恩情,迟早也会消耗殆尽,若是这一次捷克闹腾起来,出现反苏……”
“有些事我们没办法,只能看着!”
“怪不得您只是让我陪着诺瓦克走一走……”
“虽然捷克不喜欢,但对东欧那些本来没有多少工业基础的国家,比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苏俄这一套反而是好事,这些国家可以获得一定的工业基础!
但不管怎么样,所有的东欧国家都是苏俄经济的配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经济上的联系会越来越深,未来苏俄强大了,他们或许能够分享一些,但若是苏俄不行了,他们都被拖下水!”
张库伦问道,“爸爸,您觉得未来苏俄是会强大,还是不行?我怎么感觉你好像一直觉得苏俄不行,变着法子和他们保持距离!”
“不管苏俄未来行不行,我们都需要与苏俄保持距离,中国太大,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绝无可能成为苏俄配套的一部分,而且我们在三四十年代的工业刚刚起步,苏俄能分配给我们什么?让我们搞轻工业,种小米吗?去他娘的!”
当听到谷雨骂人,张库伦就明白过来,“爸,难不成苏俄真的提议过我国只搞轻工业,种小米?这也太不要脸了!”
“当然提议过,不过我没理他们,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还想在经济上控制中国,也不知道他们哪来那么大的胃口!”
张库伦想起了在捷克听到的一些谷雨的评价,不由得笑了起来,谷雨知道他为什么笑,他挥挥手,“不谈这些不愉快的事情了,你只要记得我们和苏俄是两只刺猬,现在之所以靠得近是美国的压力太大,若是有朝一日,美国的压力减轻,中苏两国的矛盾就会凸显,到时候两国就会疏远关系!”
“我知道,这就是三国演义,外面都这么说!”
“虽然美国不会一直那么强,我们和苏俄也不是蜀吴那么弱,但如果加上各自的盟国,确实比较类似,此时的关键实际上是对盟国的控制力,谁能控制的更好,更多的发掘盟国的实力,谁就有更大的优势!”
“嗯,爸爸,你这么说,我也有担心,九州日本和我们的关系,恰如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和苏俄,未来九州日本若是国内出现了问题,我们会怎么办?”
“我们不干预九州日本的政治,军事上有我们保护,九州日本只要有一些警察搞搞社会治安即可,军费开支约等于零, 经济上我们和九州日本搞的都是市场经济,而且相互开放市场,现在关税已经降到了零。
九州日本有这么庞大的中国市场提供原料和市场,现在日子过得非常好,比本州日本的收入更高,他们相当长时间不至于出问题,你这个问题明显问错了!”
“我明白了,要闹腾,也是国内闹腾,咱们国内的企业不干了,凭什么给九州日本那么好的条件!”
“是的,国内确实闹腾过,不过被我压制了,我们的人口是九州日本的一百倍,同等条件自由竞争竞争不过,只能说明我们的企业无能,我给九州日本那么好的条件,就是刺激国内企业积极向上。
只要我们的企业发展上来了,九州日本迟早要沦为中国工业的配套,这是两国的人口规模决定的,就算九州日本现在已经培养了一大堆好企业,但在未来也必然会一步步变成中国经济的配套,这是中国和九州日本经济的体量决定的!
我们这个体系中,九州日本和我们是受益者,但柬埔寨和南洋那几个小国就不同了,他们实际上挺吃亏,他们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只能提供农矿产品,很容易不满,不过这几国人口比较少,我们搞一些转移支付即可,还是比较好安抚的!
而直到现在,朝鲜、暹罗和南越都没有加入香港经合组织,没有变成我们真正的盟国,不仅仅是三国想在中美之间摇摆,我们也不是很乐意他们进入。
这三国人口都在千万以上,体量拿到欧洲都是中等国家,他们并不甘心作为中国的配套存在,还有一些小想法,就算加入香港经合组织,胃口也比较大,看到九州日本得到了大蛋糕,总想着我们给更多。
而我们呢,正在发展的初期,也没办法给他们太多的转移支付,就算有,也不能随便给,这个先例不能开,欲壑难填呀!
所以现在这样,他们做一做观察国,与我们相互降低关税,他们有选择,我们也不用承担太多的责任,大家各有所得,也没有什么大的冲突!
相反,苏俄那边就不同,搞计划经济把那么多国家捆在一起,原来发展比较好的东德、捷克不仅限制重重,还被施展了一张均贫卡,怨气冲天;而波兰、罗马尼亚这些国家就算得了苏俄的好处,也不会真正感激,他们只会想到不断被苏俄欺负的往事,苏俄同志不好做呀!”
张库伦听完,若有所思,片刻之后,他才问道,“爸爸,您这番话的意思是不是苏俄一口子控制了这么多国家,根本就是消化不良,而我们控制的只有人口比较少的九州日本和柬埔寨,其他几个港合小国都以中国人为主,相对比较好消化……”
“你说的没错,老人说饭要一口口吃,凡是那种十分贪婪,总想着一口气吃个胖子的,大多陷入消化不良的境地,苏俄如此,美国也是如此,戴高乐跳得这么厉害,不是没有原因的,当年没有法国帮忙,美国根本就建不了国,现在美国却想着骑在老欧洲身上拉屎疴尿,老欧洲怎么可能答应!
前些年是没办法,但刚刚一恢复,法国就立刻跳了起来,这可不是法国一家的事情,是整个西欧对美国说不,逼着美国让步呢!”
“这样说,还是我们的模式好!”
“你觉得好,那也是我们占据了所有的要害之地,朝鲜、南越和暹罗没有胆子乱跳,你以为他们不想跳,是不敢跳!”
“好复杂!”
“政治本来就很复杂,我不让你掺和,也是为你好,我的官已经做到极致了,你再怎么样也越不过,做什么都会被人贴一张我的标签,有什么意义!”
“爸爸,我知道,不过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就没完全听你的,你想让我学医,可我却搞起了企业!”
“搞企业也挺好的,我也没反对嘛!”
“但搞企业,也会被人说成是依靠您的扶持,大姐、二姐被人说了很多次!”
“是呀,别人更多的只是看到她们的身份,看不到她们的努力,不过你大姐、二姐都适应的不错!”
“不适应,又能如何呢,日子总要过下去,我们能有今天,本来就离不开爸爸的扶持,又哪有资格说那些拉架子的话,那也太矫情了!”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