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184节
“呵呵,这个心态倒是实事求是!”
“本来就是,我想的挺开的!”
“想得开是好事,不过有些事情我还是不放心,企业是一类组织,和国家一样,要稳扎稳打,不能太贪,妄图一口吃个胖子。
你搞的行业是新兴行业,潜力巨大,你又不缺少资源,发展壮大一点问题都没有,你就安安心心的跟踪欧美生物领域的新技术,新发展,不要什么都想着掺和。
我听说北京市国资委的同志希望你接收通州一家经营不好的制药厂,你不要碰,你买下来,给多了,你不乐意,给少了,人家说长道短,得不偿失,没必要接那些东西。
你搞的是药品,而且你的原料还非常特殊,是人的血液,血里面有乙肝病毒,会不会有其他病毒,你抽血的时候,那些抽血的医疗器械尽可能不要重复使用,哪怕要重复使用,也一定要很好的消毒,防止发生交叉感染,类似的问题国内已经发生了很多次,出现了不少事情,你一定要注意!
还有一点,我不清楚那些病毒会不会污染你搞出来的蛋白,别注射到人的体内,没有救人,反而害人,那就是你的罪过了,你的生产过程要尽可能的无懈可击,越完善越好,要一切向欧美靠齐,宁愿多花钱,也不能在质量上出事!”
张库伦脸色立刻严峻起来,“爸爸,谢谢您的提醒,后面一点是目前国内不足,很容易出事的地方,那些乙肝患者,很多都是医疗器械消毒不够,造成的交叉感染。
这件事非常严重,我既然知道,一定会非常在意,爸爸,您放心我一定会想尽办法保证产品的安全,并尽最大可能避免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
至于第一条,我不会碰那些东西,光光疫苗和血液等生物制品就值得我好好发展,我压根不想开拓其他领域,虽然抗生素和中药能够赚到钱,但对我的意义并不大,我这个企业的目标是追赶世界先进制药企业!”
“追赶世界先进,你想做什么?”
“我想和中科院生化所合作搞一个重组DNA技术研究机构!”
“说一说理由!”
“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国内的乙肝患者很可能超过三千万,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这些人会传染会下一代,这就需要研发低成本的乙肝疫苗。
但我们现在研发的乙肝疫苗是血源性疫苗,需要用乙肝病人的血液,产量相当有限,制备成本也比较高,而且正如爸爸所说,存在着其他病毒的感染风险,我们必须想其他的办法。
乙肝疫苗是一个蛋白质,虽然而目前人类的基因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科学家们已经证明人类基因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目前已经完成了20个氨基酸遗传密码的测定。
蛋白质有氨基酸组成,也就是每一个蛋白质背后肯定有一段调控基因,目前科学家们正在想办法搞清楚每一个蛋白质的调控基因。
一些科学家还提出了设想,把表达蛋白质和氨基酸的DNA片段导入细菌,则可以达到大量增殖的目的,而这些细菌繁殖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所以科学家们就提出了一种设想,可以用重组DNA技术获得一些特殊的药品,而要想低成本的获得乙肝疫苗,这应该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办法……”
虽然早就知道,但现在听儿子说起,还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这既有父亲对儿子的欣赏,也有对科技飞速进步的感慨,他感慨道。“听着非常神奇!”
“确实很神奇,但潜力巨大,这绝对是未来,或许未来我们只能从人的血液中提取的蛋白质,只需要用细菌表达就可以,一些原来无比昂贵,无比奇缺的人源性药物,或许一夜之间会变得非常便宜!”
“比如?”
“比如人生长激素,现在各国都有不少侏儒,这些侏儒就是缺乏人生长激素,只要补充生长激素,这些侏儒也能与正常人一样长高,但人类的生产激素只存在于脑垂体中,必须等人死了,处理尸体的脑垂体,才能够获得大约1毫克的生长激素。
而想治疗一个病人,每天就需要1毫克的量,算下来,需要365个垂体,也就是365具尸体才能让一个患者维持正常的生长与发育,这个数量显然远远不够。
科学家们原来希望可以如利用奶牛和猪身上的胰岛素,治疗人类的糖尿病一样,利用动物的生长激素,但实验表明,动物来源的生长激素存在着严重的排斥反应,人类只能使用自身的生长激素。
所以为了更合理地利用有限的生长激素,美国政府不得不成立国家垂体机构,系统化地收集尸体大脑中的垂体,并提纯其中的生长激素,但即便如此,只有很少一部分幸运儿才能得到医治,这甚至还催生了一些黑市贸易,美国和欧洲现在有不少苏俄、非洲的激素,嗯,好像也有中国的,文章上也这么说!”
听到儿子提到中国,谷雨微微沉默,有些事情他不太关注,但并不意味着他一无所知,中国对美出口的生产激素属于卫生和司法口的创汇项目,来源谷雨也知道,要么是捐赠或者来源不明的遗体,要么是死刑犯的遗体……
而儿子提到胰岛素,谷雨又想起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目前用于临床的胰岛素几乎都是从猪、牛等动物的胰脏中获得的,与人的稍有差别,且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组成也有所差异,动物提取的胰岛素存在质量难以控制、工艺复杂、价格昂贵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所以中国科学家们和前世一样,很早就提出用人工的办法合成牛胰岛素,谷雨也批准了,然后经过了好几年的努力,搞出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确实引起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一定的轰动。
但谷雨并不是很在意,因为在他的记忆中,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晶有活力,但似乎并没有制成真正的药品,很可能是人工合成出来后,发现成本过高,不值得投入巨资产业化,毕竟两条多肽链,五十多个氨基酸,就算合成出来,成本也肯定不便宜。
此时中国的科研成果不少,里面够格达到诺贝尔奖的也有很多,谷雨也无所谓西方给不给诺贝尔奖,反正给和不给也就那么回事,他真正在意的是产业化,能产业化的才是好东西。
相比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真正有潜力的恰恰是重组人胰岛素,这应该是最早的一批生物制品,嗯,生长激素,还有乙肝疫苗也是如此,没想到儿子竟然在六十年代就想到了这些,他又一次感到无比的自豪!
谷雨点点头,“要想实现你的目标,需要多久时间?”
“科研很复杂,什么时候搞出来,我也不知道,不过这肯定是未来的方向,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就做一些跟踪,所以我才想到了与中科院生化所做一些跟踪!”
“胆子太小了,既然觉得有希望,那就搞一个比较大的实验室,全心全意研究,哪怕搞的不好,有一些出色的论文也是好的,嗯,多搞几个项目组,你说的乙肝疫苗、生产激素,还有胰岛素什么的都试一试,多点开花!”
“爸,科研可不是你这么干的,这得先验证可行性,什么时候能验证可行,我都不知道!”
“我一直提倡效仿欧美,让相关企业带着产业化的目的搞科研,而大学和研究机构很多时候考虑问题,缺乏产业化的思路,产学研联合做得很不好,你现在的做法很完美的符合我的设想,既然如此,那就由你们公司主导,推动这一块的科学研究。
你这个想法能成功自然好,不成功也没什么,反正这一块也要研究,国外既然有,我们肯定也要研究,我会和科技部、中科院和自然科学基金那边打一个招呼,钱象征性的给一些,但人可以给!”
“您不是让我避嫌吗?这样做不合适吧?”
“钱只象征性的给你一些,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合着您又在借鸡下蛋?”
“你那个快速检测是否怀孕的检测盒,嗯,还有乙肝检测盒,不是卖得挺好吗?那些个想着长寿,给你投资的老将军们正眼巴巴的等着你大批量提供人血白蛋白呢?你不缺钱!”
“话虽如此,但我又要进口设备,又要扩建厂房,还要进一步完善乙肝病毒疫苗,嗯,您说的HCG检测试纸,再加上今天所说的种种,这些都需要不小的花费!”
“那你找一思去!”
“二姐现在的任务也很重,资金链也比较紧张!”
谷雨警惕的看着儿子,“你想怎么样?让我给你批一个上市名额?这个不行,你们现在的规模还不够!”
“爸爸,办法很简单,血液制品的国际需求量不小,我们如果有更多的血站,收集到大批血浆,就可以通过出口血液制品,一边赚取外汇,一边推动我们的高速发展!”
谷雨沉默了,由于战争时期,需要大量的血液,在战争时期,中国就创建起了各省的中心血站,各个三甲医院也获准可以采血,不过此时单采血浆术还不成熟,中国鲜血、输血这一块控制很严,这是必须的。
在前世的中国,由于各种重复利用,造成了大量交叉感染,艾滋病、乙肝、丙肝的大规模流行,根源就在于采血这一块的放宽,所以在技术不成熟时,宁愿谨慎一些。
鉴于前世的教训,谷雨在医疗这一块还是比较在意的,建国之后,中国一方面利用抗生素领域的领先和从日本缴获的,含有无数同胞鲜血的医疗资料,继续发展医药行业。
另一方面在基本的医疗器械,如手套、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灭菌器材等等下了不少功夫,引进了大批国外技术和设备,迅速形成了强大的生产力,只有量多了,价格压下来,才有可能减少重复使用,而且这一块国内外需求大,技术难度不高,可以大量出口赚取外汇。
但即便谷雨做了不少事情,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乙肝的大规模流行,很大的原因就是建国初期各种医疗器械的重复使用,虽然国家制定了种种规定,但当时这一类的产品数量有限,价格比较贵,老百姓舍不得浪费,一直等到五十年代中后期,老百姓收入提升,这一类商品价格下来了,问题才有所改善。
而在血液领域,随着六十年代欧美单采血浆术的成熟,中国也迅速引进,不过相关从业人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更麻烦的是,此时的采浆技术乃是自采技术,既然让护士这个人来采血,而血液又昂贵,这就注定了后世种种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
每次的采集量都操控在护士手中,虽然按照规范一次采浆不得超过600克,但多采200克也只有天知地知,在违规超采外,频采也未被控制,有的献浆员会在一周内多次卖浆。
不仅如此,用于分离血浆的离心机的转速也由人掌握,机器的转速越高,分离出的血浆就越多,而因为机器转速过高而破碎的红细胞被输回人体后,不仅无用,还会给肾脏加重负担。
按照规范要求,离体的血液不可以多人混合,否则,乙肝、疟疾等病毒在混合血回输过程中的传播风险很大,但这样干麻烦不说,而且成本比较高,血站要算经济账,肯定会混血,以榨取最大利润……
所以卫生部打报告要求大规模推广单采血浆术,很关心人民福祉的谷雨在最后时刻,跳出来提出了几点疑问,如何避免地方医院和个人因为利益乱来?
对于谷雨的问题,卫生部被干愣了,后来做了一个回复,回复的核心就是加强管理,加强跟踪,然后拿出了一个方案,谷雨看到之后,给了一个批示,然后要求做试点,并加强试点地区的监管,然后不出意料,面对献血的暴利,各种问题就这么一个个来了。
然后大家伙想出了一个个办法:首先要创建严格的档案追踪制度,每一袋血都要找到人,谁来献浆,谁来采集,测试数据都被详细记录在案。
然后在技术上想办法,耗材必须用指定公司的产品,防止作弊;还有从利益群体上想办法,政府机构只能作为监督者,所以血浆站必须独立,但是否独立于卫生部门,甚至划给企业,还有不少的争议,因为看到血液这一块的利益的人越来越多。
但即便如此,问题还是不少,只要有人想多卖血,他还是有办法规避,毕竟现在是一个没有摄像头,没有计算机数据库,连身份证还比较简陋的时代。
而即便如前世一般,搞垄断经营,把采浆权交给企业,地方政府负责监督,但谁又能保证企业不作弊?企业就是为利润活着,能多赚钱,他们一定会想办法多赚钱。
虽然阻止了血浆乱采,但血液需求非常大,而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现在又缺少外汇,更重要的是现在中国没有艾滋病,乙肝也能检测,站在国家的角度,放开鲜血已经是大势所趋,就算出问题,也不是致命的,还是有挽回的空间。
而有十几年的功夫,中国应该能够创建起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所以今天当张库伦提出问题,谷雨就把现在血站遇到的种种顾虑告诉儿子,“这一块的利益大,但风险也非常大,你想碰,就要做好未来出事的准备!”
张库伦与卫生部门打了很多交道,也清楚这一块的问题,他向谷雨提议,也想着利用自己的身份做一些事情,只要他不贪婪,又管好下面的血站,总不至于出太多的事情,而别人就不知道了!
他想了想,诚恳地说道,“爸爸,你说的我早就知道,正是因为我知道存在很大的风险,所以我才想做,别人做,您不放心,我做,您应该放心,献血者这一块,我没办法阻拦那些刻意钻空子的,但企业这一块,我不需要贪婪!”
“好,就凭这句话,我给你机会,让你的库伦生物可以成为几家特许企业之一,可以在国内大规模扩张建设血站,但你记住了,今天这番话,我希望你永远记在心里,并落实到行动中!”
“您放心,我一定做到!”
第177章 试探
谷雨和尼克松的手握在了一起,第一句话就让尼克松忍俊不禁,“尼克松先生,在与您会面前,我又一次重温了厨房辩论,那是一场非常精彩的辩论!”
“那么您认为谁是胜利者?”
“文明和制度之争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结果,而在不同时期,效率和公平谁更重要也说不好,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你们两位辩论者多少有些不幸!”
尼克松自嘲的笑了笑,然后试探道,“您说的很对,在那一次辩论后,我没有成功的竞选美国总统,而赫鲁晓夫先生同样不幸,谁能想到仅仅几年时间,苏俄就换了三个第一书记!”
“这不算奇怪,贵国在此期间也换了三位总统!”
“那完全不一样!”
“呵呵,你们都变了,只有我不变,不过我也快退休了!”谷雨笑了笑,“尼克松先生,马上新一轮美国总统大选就要到来,您完美没有必要气馁,可以再试一试,中国人说事不过三,这一次您会退休的!”
“多谢您的支持!”尼克松一本正经的说道,“您的年纪在政治家中不算大,听到您亲口说出要退休的消息,我非常吃惊!”
“老了就要退休,我最早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是1942-1943年,我先是在中苏边界见到了钢铁,后来在开罗,我见到了罗斯福、丘吉尔和戴高乐,而到了今天,我熟悉的人一个个离开,换上了新人,然后新人又下台,变成了旧人,现在只剩下戴高乐,而戴高乐中间也沉寂了十几年。
这种感觉非常不舒服,正好我即将六十了,我想着该退休了,好好享受一下晚年生活,这个世界好东西、好地方还有很多,我想在人生的黄昏时分走一走看一看,要是再拖下去,也许就看不到了!”
“这听起来非常美好,不过我相信中国人民会舍不得您离开!”
“我并不特殊,没有我地球照样转,人民用不了多久,就会适应的!”谷雨笑了笑,“这一次您在中国转了转,感觉怎么样?”
“我看到了很多很美好的东西!”
“您也肯定看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
“是的,贵国的基础建设还很落后,这需要改进!”
“这需要大量的投资,但我们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基础建设投资并没有排在第一位,中国也想拥有贵国的大豪斯,大厨房,可现在不行,只能先解决一些棘手问题!”
“您遇到了那些棘手问题?”
“那就多了,我们内部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现在中国相当一部分地方国有企业发展的不好,已经变成了包袱,吞噬了大量的资源!”
“贵国准备怎么改革?”
“这个办法很多,不过基本原则是不再顾忌所有权问题,提高效率,兼顾公平!”
“我是否可以认为贵国将鼓励一些有能力的私营企业兼并发展不好的国有企业?”
谷雨微微颔首,但很果断的说道,“您可以这么认为!”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并不算突破,这是我们一直在进行的操作,我并不是很在意所有制问题,中国比较特别,中央政府和各省市财政分权,双方的利益不完全一致,同样是国有企业,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的所有方利益就不完全一致,想法也不一样。
站在中央的角度,可能会支持中央国企或者与中央关系很好的民营企业、华侨企业和香合国家企业发展,但地方有地方的想法,他们或许更希望辖区内搞的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所以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存在着多种模式。
有一些搞的好的民营企业会得到扩张的机会,但也不是全部,而且出现困难的也不仅仅是国有企业,一些民营企业也可能遇到困难,必要时,中央或者地方的国有企业很可能会兼并亦或托管这些民营企业,所以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国退民进,只要符合我们的原则,都可以参与进来!”
“我是否可以理解,美国企业也有资格参与进来?”
“是的!”
“会不会有什么限制?”
“我们禁止私相授受,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处理程序,会在报纸上公开,外资企业只要达到要求,就可以参与进来,我们一向很支持与外资企业的合作!”
“这是一个好消息!”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