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185节

  “这是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一部分,我们一直在稳步推进!”

  “刚才您说的是对内最头疼的事情,您对外是否也有很头疼的事情?”

  “中国要想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局势,我们不想打仗,不想在军事投入过多,可现在的国际局势却由不得中国政府,虽然相比于贵国和苏俄,中国的军费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相对并不高,但我觉得还在太多了!

  在我眼中,中国军费最理想的比例是GNP的1%多一些,绝不能超过1.5%,但现实的国际局势却逼着我们一再突破上限,我想呼吁贵国和苏俄,能不能缓一缓,搞一搞裁军会议,我实在不明白贵国和苏俄搞那么多核武器,到底为了什么?人类灭亡一次就够了,灭亡几十次的意义在哪里?”

  “中国现在的军费并不低!”

  “我们的军费是GNP的2.1%,与贵国的4%-5%,苏俄的接近10%,欧洲普遍3%以上,相差非常大!”

  “但很多人认为中国隐瞒了军费开支,中国真实的军费开支应该是对外公布的三倍以上,这么一算,中国的军费占比实际超过了美国!”

  “或许贵我两国的统计标准有些区别,但中国的军费开支控制的非常好,如果我们达到了GNP的6%以上,中国军队的换装速度绝不是现在的模样!

  相反贵国和苏俄不仅仅是核武器在疯狂扩张,常规武器也在大幅度增加,我去苏俄访问的时候,询问马祖罗夫,你搞那么多飞机坦克干什么?他反问我,美国的海军比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海军加起来还要强大很多倍,他们又是为了什么?

  你们两国一个是陆权,一个是海权,都强大到极致,中国作为边缘地带国家,夹在你们中间,压力非常巨大,但即便中国,中国还是尽最大可能保持了克制……”

  面对谷雨的抱怨,尼克松心里也挺无奈,美国政客们也不愿意花那么钱搞军工,艾森豪威尔威尔退休前的那番话也是尼克松的想法,但有什么用呢?庞大的军工复合体需要利益,更何况他代表的还是加利福利亚财团的利益。

  所以尼克松只能抱怨是苏俄大肆武装,引发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谷雨摇摇头,“我不觉得苏俄有打一场世界大战的想法,苏德战争对苏俄的伤害太大了,他们并不愿意打仗。

  我认为贵国可以与苏俄搞一搞裁撤核武器的谈判,哪怕核武器裁撤不成,也可以裁撤一些常规武器,现在这么僵持,我们这些不相干的国家受不了,你们自己也迟早受不了,各种武器的维持费用也是很高的!”

  “这或许是您的看法,但苏俄不会这么认为!”

  “苏俄也想有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

  “经历了古巴之后,谁又会相信苏俄?”

  谷雨微微叹了一口气,“我明白贵国的意图,现在看来只能等到贵国也累了,才会真正坐下来,希望这一天早一日来到!”

  “中国也可以先走一步,据我所知,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加入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中国政府的声明,您应该清楚,不过现在我已经在考虑有条件的加入条约!”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惊喜的消息,但为什么是有条件的?”

  “是为了世界和平,种种迹象表明以色列和印度的核武器研发进程越来越快,但美苏两国基于各自的利益却视而不见,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这是两个火药桶,一旦有一方输急眼了,丢出了核武器,哪怕是一个脏弹,都是很大的麻烦!”

  谷雨心里想打压印度和以色列,嘴巴里面满嘴世界和平,听着尼克松相当头疼,不过他可以推辞不了解这一块,然后转移话题问道,“您简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您打算写一本回忆录吗?”

  “我知道美国总统喜欢写回忆录,而我们党的高级干部也有不少写回忆录的,我自然也不例外,我已经打算在退休后写一本到1945年的回忆录,总结战争时期的一些经验教训,同时也想反思一些问题!”

  尼克松立刻来了兴趣,“比如?”

  “今年是1967年,30年前的今天,中日全面战争打响,当时中国的形势极端危险,我们在和日本人厮杀的同时,在缅甸和英国对峙,我们还在天津租界问题上得罪了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我们与苏俄围绕着外蒙也起了龃龉。

  而在国内,当时东部的中国还有很多GMD的残余力量,全国上下还有各种土匪上百万人,可以说整个国家极端的危险。

  为了活下去,我当时采取了非常严厉的措施,哪怕与日本有一点一滴的关系,我们也要仔细检查一番,我们杀了不少人,劳改了更多的人,移民了一大堆人,有效得保障了国内安全,为最终击败日本帝国主义奠定了基础。

  虽然到了1940年初,形势好转,我国开始逐渐调整政策,但当时采取的强硬手段,有些还在使用,虽然宽松了不少,但核心目的没有变。

  我从来没有后悔这种种做法,中日两国的战争是两个民族之间的总体战,输掉的一方必然会失去非常多的东西,偏偏日本是一个工业国,中国是个农业国,双方力量差距太大。

  日本人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在中国搞大屠杀,杀光、烧光、抢光,造成了千万人死亡,他们还在中国搞细菌战,人为制造瘟疫,甚至于把数千名中国人活体解剖,可以说残暴到了极点。

  我只有做得无比果决,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中国才可能避免亡国灭种的命运,中国才可能保持统一,这是非常无奈,但非常正确,这一点凡是了解南北战争时期,谢尔曼将军做法的人都明白,有些事必须做,要不然就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但我也意识到,采取了这种过于强硬的做法,也带来不少后遗症,有的后遗症直到今天还存在,我常常在想,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后遗症,我不指望没有,但我还是希望减少一些!

  我准备到时候写出来,就是想让国内外的读者们做一些指正,未来若是有一天中国处在同样的境地,中国人民或许就可以参考,毕竟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

  尼克松听完翻译,相当的感慨,尼克松也经历过二战,不过他在二战期间做的是后勤,可以说默默无闻,还不如肯尼迪有新闻,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能够理解二战的极端残酷,也明白谷雨话语间流露出的血雨腥风,他有些感慨的说道,“那真是一场空前残酷的战争!”

  说到这里,谷雨悲天吝人的说道,“是呀,真不希望未来会再爆发那样的残酷战争!”

  不过尼克松也是老江湖,反应很快,谷雨屁股一撅,他就知道谷雨想说什么,谷雨知道有不少人诟病他的一些强硬政策,很可能也担心退休之后,中国国内有人拿这个问题,把他打成钢铁第二,所以选择了公开回应,为自己洗白,让别人没办法指责他。

  而为了避免他叽叽喳喳,甚至于还捆绑了谢尔曼,当年的谢尔曼不也在南方烧光、抢光,除了没有杀光,做得同样特别狠,除非美国人彻底把谢尔曼批臭批倒,否则尼克松没理由反驳中国,你能做,我不能做?

  你要统一,我不要统一?哪怕有些人说谢尔曼是19世纪的人,但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落后的一塌糊涂,比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还要落后。

  所以尼克松没在这一点上指责中国,而是盯着中国战后的强制移民政策指责,他认为中国在二战结束后的移民政策是错误的,血腥的,这并没有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安全,也没有影响到中国的统一,谷雨在有意避重就轻。

  不过他这一次来中国并不是和谷雨吵架的,他紧接着认为谷雨有反思是好意,希望中国早一点迷途知返,停止这一类做法,并进行了一系列修改。

  谷雨并不生气,而是叹了一口气,“尼克松先生,您刚才的指责有很多是西方媒体的臆测,我们并没有做任何种族灭绝的事情,绝对没有,相反,西方倒是做了一大堆种族灭绝的事情……

  中国建国时期条件差,移民地区还处在发展的初期,各种移民准备不足,确实造成了不少伤亡,这一点我们一直是承认的,所以在发现问题后,我们这些年陆陆续续进行了一连串调整,尽可能减少移民是死伤,这些年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

  您刚才说一些少数民族群众死亡率高,实际上你搞错了,死亡率最高的是退伍转业到生产兵团的解放军战士,要说苦,他们是最苦的,也是牺牲最多的……”

  谷雨列举了一连串数据,然后告诉尼克松,如果美国人不相信,可以去海外省参观,那里有很多烈士纪念碑,都是开拓时期牺牲的同志,而现在海外省很多地方已经完成了改制,允许外国人参观。

  尼克松相当不答应,他还是揪着谷雨的一点不放,你为什么要让那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迁徙到内地和南洋,为什么迁徙海外省的土著,“原因很简单,我们要照顾这些艰苦地区的少数民族!

  中国不如贵国,国力有限,提供不了这样那样食品券,若是不想办法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真的会饿死人的,而越是艰苦地区的少数民族,死亡率越高!”

  谷雨提到了外蒙地区的白灾,提到了南疆的沙漠,提到海外省土著的极端困苦,那是真正的人吃人,而且有着悠久的传统,中国人不管行吗?

  迁徙到中国内地和海外省后,他们可以跟着学习先进的耕种技术,提高文化水平,要比原来所在地强的太多,这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尼克松先生,这是一个中国独有的扶贫手段,所以我们的移民部门会长期存在,不会因为过去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否定了移民工作的必要性!”

  “不,中国的强制移民政策本身就是错误的,这违反了人民的迁徙自由……”

  “尼克松先生,在我眼中,人的生存权远大于人的迁徙自由,中国与贵国不同,贵国可以搞一个印第安人保护区,但我的良心做不到。

  我看过一本小说,一位贵国的母亲在大萧条时期,因为给子女准备了猪蹄作为食物,十分痛苦,我当时就看不懂,哪怕到了今天,中国老百姓有点肉吃,但猪蹄还是中国的美食,怎么贵国人民在困难时期吃顿猪蹄竟然痛苦,那贵国人民平时吃的该有多好!

  可同期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您知道吗?”谷雨吧啦吧啦说了一大堆当时中国的极端困难,尤其是边疆地区的困苦,然后反手一推,询问尼克松,“尼克松先生,中国就是这么个现状,我们很多选择在国外看起来不理解,但在中国却是必须,移民就是如此,这是解决贫困的办法,虽然存在问题,但瑕不掩瑜!

  我不讳言,有些移民存在着一些政治上的考虑,可如果您了解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您就应该清楚这些都是必须的,我们能够保住一些地区已经非常幸运,我们绝不敢再冒风险,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搞迁徙,您不会真的以为我愿意做这种事情吗?中国政府是没有选择!”

  尼克松当然明白谷雨的说辞,由于沙俄和苏俄曾经的侵略,中国人为了砍断苏俄的影响,不得不下决心搞迁徙,这一点他当然清楚,但是他想不到谷雨竟然公开说出来,这又是另外一回事,这或许在暗示中国对苏政策的转变?

  但他同时有些恼羞成怒,谷雨竟然又揭了美国印第安人的旧账,言语间指责美国人,虽然美国人可以做,但尼克松绝不接受谷雨这么说。

  但还没等他说话,老奸巨猾的谷雨继续说道,“尼克松先生,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中央制定政策,到了执行阶段往往会有很多问题,甚至改变了政策的原意。

  不仅仅如此,很多时候,我们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往往会围绕着如何纠正,争论不休,纠正的过程往往会有滞后性,而且会滞后非常久。

  这一点不是中国一家就有的,正如贵国19世纪下半叶颁布的《排华法案》一直执行到1940年代一样,大国的很多政策都有这样的问题,看起来似乎很难避免。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避免错误的执行,才能及时调整错误的政策,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要谦虚接受批评,批准的途径越多越好!”

  尼克松被噎着很难受,但《排华法案》和印第安人保留区又是美国的黑点,他总不能说,美国一点问题也没有,他转移到对中国制度的攻击,先是强调美国制度的优点,然后又告诉谷雨光接受批评还不够,贵国应该允许反对者成立政党……

  “国外对中国有很多不实报道,误导了很多人,我相信您也应该是被误导的那一位,您这一次来中国,从南到北,走了不少地方,应该对中国有很多了解。

  中国绝不是一些口中的独裁国家或者什么集权国家,中国现在是一个准民主国家,准现代国家,为什么用准,就是因为中国还不够民主,也不够现代化,但正在走向民主,走向现代化,这是我们的决心。

  中国制度与西方有一些不同,但并不妨碍正在走向现代和民主,我一向很反感西方媒体将现代化和民主与选票挂钩,在那些人眼立,似乎有了选票,什么都能解决。

  这实际上是一种很愚蠢的观点,若是选举能够解决问题,贵国的种族冲突就不会愈演愈烈,相反有时候选举出来的政客反而起了坏作用,南非白人政权不也是选举出来的吗?”

  “南非只是个例,相反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有残酷的大清洗,这反而说明了问题!”

  “英国曾经砍掉了国王的脑袋,法国大革命出现了雅各宾派,贵国南北战争火烧亚特兰大,本质都一样,我印象中,主要大国似乎只有德国没有大清洗,但德国却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恰恰相反,因为出现了这么多悲剧,西方才逐步规范和扩大了选举,避免了一连串危机,这是进步,若是您带领中国走向这一步……”

  “贵国的社会制度是有运行成本的,贵国一次总统大选耗资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贵国各种律师费十分惊人,这些实际上是美式制度必不可少的成本消耗。

  中国是个穷国,根本吃得消这个,中国都发展了二十多年,很多地方还很贫穷,我们要把更多的钱用在民生上,我们不可能把太多的钱花在那些地方,所以我们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方式,这符合我们的传统,也符合我们的发展需要!”

  “中国的制度难道就没有制度成本吗?”

  “当然有,而且很多,不过优点是主要的,战后二十多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就是证明,我们有信心让这种高速增长坚持更长的时间!”

  “经济存在着周期,中国迟早也会面对,那个时候中国制度的缺陷将会完全暴露!”

  尼克松显得自信满满,谷雨突然间笑了起来,“尼克松先生,我们也要来一次厨房辩论吗?这可不是我所希望的,或许我们应该说一些不那么沉重的东西!”

  “好吧,等我问完了一个问题再谈论一些轻松的话题,您为什么不打算写一写中国建国之后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中国建国之后的建设之争,是走苏俄模式的社会主义,是走贵国模式的资本主义,还是我提倡的新民主主义,亦或是我国前总理陈云同志的鸟笼经济,现在根本说不清楚谁对谁错。

  既然说不清楚,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完全正确,我也很容易为自己涂脂抹粉,贬低别人,这不是我所希望的,还是留给后人来总结吧!”

  “您很谦逊!”

  “这不是谦逊,而是实事求是,谁也不清楚未来!”

  “不,未来必然属于资本主义!”

  “时间会给出答案,我们没必要为此政变!”

  谷雨笑着说道,“这个问题完了,我们来一些轻松一些的话题,您看到中国出口美国的新彩电了吗?这非常先进,我很骄傲,虽然这台彩电是对贵国一种技术的改良!”

  “中国的技术人员确实表现得非常出色,美国社会都大吃了一惊,不知道您有没有送给赫鲁晓夫先生一台,不知道他会怎么评价,还会说华而不实吗?”

  “哈哈,这是赫鲁晓夫在嘴硬,他心里很清楚,民用和娱乐设备是苏俄计划经济体制最大的不足之处,因为苏俄各级计委的干部根本想不到人民会有那么多想法,也满足不了,不过他们可以从中国进口,出口工业设备和石油换取!”

  “中国也可以进口美国的工业设备,美国的东西比苏俄的更好!”

  “我们也想进口更多的美国设备,但你们的种种限制太多了,太多的东西不愿意卖!”

  “这是为了国家安全!”

  “我不明白贵国怕什么,贵国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尼克松又一次试探,“中国和苏俄的关系太密切了!”

  “要论密切,20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和苏俄关系更加密切,苏俄前两个五年计划的大项目都来自贵国!”

  “美国已经犯了一次错误,当然不能犯第二次错误,除非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有所改变!”

  谷雨笑了笑,“中国有一句话叫作一个巴掌拍不响!”

  尼克松很骄傲,“美国有资格等待中国先做出变化!”

  傲慢的帝国主义,不过倒挺实诚,谷雨也不客气,“您很有信心,但您不要忘了底特律的大火,这暴露了美国太多问题!”

  “那只是小问题!”

  “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问题,我想戴高乐总统先生也是这么认为的!”

  “法国是自由世界的一员,这谁也改变不了!”

  谷雨想了想,做出了一个试探,“中国可以更多的进口美国的农产品,我们想着迅速提升中国人民的生活,不过我们不能寅吃卯粮,维持进出口平衡是中国的总战略,这就需要中国向美国出口更多纺织品、玩具等等,但到目前为止,美国一直限制中国的出口!”

  “中国产品的价格太低了!”

  “我们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在这一类的产品上,本来就有优势,而从长远来说,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太高,注定了不可能保有全部产业,总要放弃一部分!”

首节 上一节 185/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