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268节
谢列平提议扩大与芬兰的合作,苏俄的主权基金,披上芬兰的马甲,这一块总不至于亏本,若是亏了,勒索芬兰就可以.......
谢列平提这个建议,还有一个原因,国内乱七八糟的开销和援助实在太多了,如果不对外投资,也会被浪费,这些年下来,他对自己那些同僚彻底看透了!
与其宝贵的石油利润被浪费,还不如拿出一部分,放在国外赚钱,未来油价下跌,这些海外投资就可以变现,缓解苏俄内部的问题。
苏斯洛夫当然听懂了谢列平的言下之意,对内不要那么大手大脚,增加军费没办法,那就降低老百姓的待遇,同时留一点钱在外面,不要浪光了,万一未来油价下跌,日子不好过。
谢列平的想法和勃列日涅夫的提议相当类似,勃列日涅夫缓解财政压力的办法是扩大出租的大楼,拆除赫鲁晓夫楼,本质上也是降低老百姓的待遇.....
苏斯洛夫缓缓点点头,然后又询问他有没有问过柯西金的意见,谢列平说首先要获得您的支持,苏斯洛夫很满意,然后告诉他可以向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两位同志都报告一下,就算以前有什么不愉快,也要缓和关系。
谢列平答应下来,准备告辞离开,也就在此时,苏斯洛夫询问道,“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同志,我最近看到军队的报告,中国瞄准美国的核导弹数量并不是很多,据评估只有几十枚,您了解这是为什么吗?”
“我也看过类似的报告,我认为中国这样做有三点考虑:一是中国技术上存在缺陷,据分析,中国在可机动部署的固体洲际导弹研发领域出现了重大困难,目前还没有拿出可靠的固体洲际导弹!”
苏斯洛夫插话,“联盟第一代洲际导弹也不稳定,联盟尚且没有做到,中国的投入不足,做不到并不奇怪,哦,请继续!”
谢列平说道,“二就是刚刚才所说的经费不足问题,固体导弹的研发需要大量的投入,而液体洲际导弹又需要固定的发射井,投资巨大,而且容易被卫星锁定,所以只能少量部署,这和我们六十年代初比较类似。
三是中国的战略考虑,中国正在寻求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更深层次的经济合作,并不愿意过分的刺激美国!”
“中国会不会感到不安?”
“这是必然的!”
“有没有办法加快中国的进展?”
“我们即便对华出口固体洲际导弹技术,中国也未必购买,他们的固体洲际导弹已经在进行实验,只是没有正式装备!”
“我们也不可能出售火箭技术,我的意思是中国并没有足够的核反应堆和铀浓缩工厂,他们的核材料也不够!”
“您是想?”
“苏俄的核材料已经相当多了,完全可以对华出口一些核材料以满足中国核电站发展的需要,这既可以增加两国的互信,也又可以迅速增加中国的核弹头数量,让美国头疼,这还有利于限制中国核工业的规模扩张!
我咨询过巴托夫同志,他认为苏俄有三万枚核弹头,中国现在据评估,只有几百枚核弹头,中国适当增加一些瞄准美国的核弹头,符合苏俄的利益!”
“即便是赫鲁晓夫时代,也没有这样的交易!”
“赫鲁晓夫时代,我们的核弹头很少,但现在不一样了,您可以试一试,当然了,这是一次交易,中国也需要拿出对等的东西!”
“对等的东西!”
“中国瞄准莫斯科的核导弹据说有不少,这非常不友好,中苏两国可以做一些谈判,解决这些问题!”
谢列平点头认为,然后他就得到了一个任务,他的亲信谢尔恰斯内可以担任代表团副团长,
由他秘密接触中方,但必须由中方主动提出交易。
谢列平心里骂娘,为什么要让我的亲信干这个活,万一出问题,不仅小谢要倒霉,他也一定被连累,不过他又没办法拒绝苏斯洛夫,所以权衡一番后,他还是答应下来!
看着铁腕舒尔克的身影,苏斯洛夫若有所思,今天这么一番试探发现,没把他赶出中央局是正确的,现在他确实可以承担很多重任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个人如此,国家也同样如此,这一世的苏俄面临的国际压力要远比前世要大,苏俄领导层内部的忧患意识也较为深刻。
勃列日涅夫不是一把手,想浑浑噩噩,也没办法浑浑噩噩,谢列平这等原来不被看重的政治家也在不断的碰壁中逐渐成长,这一切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了苏俄的未来......
随着苏俄最高层下定决心,苏俄在1971年5月份,苏俄派出了一个规模不小的访华代表团,虽然代表团的团长只是一位部长,但苏俄各大势力都安排了亲信前往中国,代表团成员涵盖农业、工业、科技等等多个领域,老毛子要好好评估一番中国。
为了更好的评估,苏俄提出了一连串的要求,有的要求比较合理,比如农业方面调查中国各地的蔬菜、苹果和水产品等出口基地;又比如参观中国广南和东南的轻工业出口工厂,中国立刻就表示赞同。
但有些要求就比较过头,苏俄代表团副团长、乌克兰部长会议副主席谢米恰斯内竟然要求参观一个被高度怀疑是瞄准苏俄的导弹基地,理由是中国可以让美国人看,为什么不让苏俄来看,这就离了大谱!
苏俄的做法让共产党中央核心层有些看不懂,前一段时间两国关系那么紧张,老毛子忘了吗?现在竟然这么不见外,他们到底是玩什么!
虽然高层也都明白苏俄是试探的意思,但到底该不该给老毛子看,还是犹豫重重,谷主席对老毛子不以为然,我们要是让老毛子看了,怎么和谷主席交代?
但不让老毛子看吧,党内高层也有担心,美苏两家都有几万个核弹头,中国和他们存在着数量级的差距,中国虽然不畏惧苏俄,但也不愿意真正招来老毛子的核威胁。
讨论一番后,谷景生同志还是决定向谷雨同志做一个汇报,谷雨听完报告,笑着说道,“景生同志,你过于老实了,我老早就说过,对外不能被动应对,要各打各的,老毛子对我们出招,我们也对老毛子出招。
他们要看我们的导弹基地,可以开放给他们看,谢米恰斯内说的没错,能给美国人看,给苏俄看,也没什么,我们不想和他们玩猜谜游戏,开放就开放吧!
同样的,我们也试探他们,我们核材料的产能不够,问他们买一些浓缩铀,苏俄也是发疯,搞那么大的产能,我们得帮着消耗一些....."
“若是苏俄答应了,会不会影响到中美关系?”
“我巴不得美国有反应! "谷雨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美国人现在矫情的很,既想要好处,又不愿意付出代价,哪有这样的好事,得逼一逼他们!”
谷景生点头表示明白,谷雨接着说道,“苏俄这一次的立场,摆得比较正,那就要鼓励,我们现在修高速公路,缺口不少,和他们商议,让他们出钱,我们可以让他们收三十年过路费!”
“我倒是想,就怕苏俄方面不乐意支持我们的发展!”
“事在人为,可以好好谈一谈,把道理说清楚!"谷雨笑着说道,“老毛子到处援助,我估计未来都会打水漂,我们得帮他们省一些,投资我们有回报,投资别人没有回报,时间一长,他们就会忍不住增加对我们的投资。
相比于拿洋鬼子的钱,我更喜欢拿老毛子的钱,他们小聪明一堆,三天两头的说话不算数,出尔反尔,但优点也是有的,不会太斤斤计较,大酒一喝,什么大项目都敢上,还款条件也好谈!
对苏俄一定要有耐心,要想办法引导,让他们逐步产生规则意识,这样操作久了,中苏两国的外交才能真正走向平稳!”
“谷书记,您曾经说过,美苏迟早摊牌,苏俄迟早扛不住,而我们要和胜利者站在一起,这一类的合作多了,我们以后就不好办了! ”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谷雨笑着说道,“但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明确一点,我们的目标是是和胜利者站在一起,不是跪在胜利者面前,若是不能站着说话,那我们就和潜在的失败者联合又如何?再苦再难,比得上抗战初期那会难吗?”
“确实如此,哪怕苏俄出现了重大挫折,苏俄的块头摆在那里,又有那么多核武器,美国人顶破天就是颠覆了东欧,总打不进苏俄本土!”
谷雨点点头,继续说道,“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中苏两国关系已经进行了重新定位,苏俄现在对我们示好,也恰恰说明苏俄认可了我们的重新定位。
这是苏俄乐意的吗?显然不是,他们是无奈之举,我们在南亚和非洲已经证明,只要我们捣乱,不管他们扶持谁,都不会有好果子吃,所以苏俄不得不改变了对华战略,又重新变成了拉拢!
但美国到现在还没有这个意识,或者说已经意识到了我们的分量,但处于忌惮,不愿意下本拉拢我们,那我们也不必客气,我们必须让美国知道,中国一日不入关,他们别想轻易打垮苏俄!”
“若是我们入关呢?”
“等入关了,再说入关之后的话,现在先和苏俄谈,我要好好看一看苏俄这一次的诚意到底有多大!”
谷雨和谷景生交谈敲定之后,中方对谢尔恰斯内的试探给予了正式回复,允许苏俄专家考察中国的导弹基地,但与此同时,中方也希望购买苏俄的核材料以用于核电站的发展!
得到通报后,谢米恰斯内相当吃惊,他并没有对任何人说明,中国人怎么可能知道他的意图?难不成中国在苏俄高层有间谍?
莫斯科,苏共中央局经过真正一天的开会,在激烈的讨论之后,最后敲定可以对华出口核材料,这本质上是一次军事和安全上的互信,即便中国乘机存储了一些核材料,对拥有庞大产能的苏俄威胁也有限。
说一千,道一万,中国的最大威胁是美国,中国的主要防御方向是南方,这一点哪怕最坚决反对的人也是赞同的,这是事实!
虽然苏俄红军相当强硬,但他们同样清楚,苏俄对中国的威胁还是不够,即便苏俄过去几个月增加了远东驻军,但也不过是加强了防御,至于进攻,苏俄红军在全面评估后,彻底放弃了幻想,当地的基础条件太落后,压根就不可能。
若是中国对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发起进攻,苏俄只能用战术核武器阻拦,所以中国只要不大规模发展中国核工业,中苏两国的战略平和哪怕获得了一些核材料,中国的核武器数量总体是可控的......
苏俄方面如此迅速果断的回复,中方在惊讶之余,也迅速提高了这一次接待的规模,谷雨闻讯后,决定向拜访中科计算的苏俄专家介绍中国第一代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也就是赛其系统的中国版,谷雨命名为燕山系统。
该系统中警戒雷达将天空中的飞机和导弹等关键目标的方位、距离和高度等信息通过雷达录取设备自动录取下来,转换成二进制的数字信号。
然后通过数据通信设备传到处理中心,大型计算机自动地接收这些信息,并经过加工处理计算出飞机的飞行航向、飞行速度和飞行的瞬时位置,初步判别出是否入侵,并将这些信息迅速传到空军和高炮部队,使它们有足够的时间作战斗准备。
这一系统在1970年开始实战部署,其雷达系统为110超远程精密跟踪雷达和6010相控阵预警雷达系统,不仅可以承担远程预警任务,也可探测外空目标,对我国发射中程和远程导弹、人造卫星、同步卫星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这两大系统在六十年代中期陆续研制成功,极大的缩短了我国的雷达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这也使中国继美苏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超远程跟踪大型雷达的国家。
在超远程跟踪大型雷达系统取得突破的同时,中国第一个实时、高可用性、可共享使用、全国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也完成了相应的研发,成功实现了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结合。
为了完成信息联络,中国在付出无数经费后,终于拿出第一代可实用的调制解调器,而且还十分大胆的使用了光缆。
此时中国的国产光纤技术还有一些缺陷,但已经可以较为高效的完成距离较短的通讯,所以中国用光缆负责短途联络,长途联络则继续使用同轴电缆,而随着国产光纤通讯技术的进步,七十年代必然会完成光缆对同轴电缆的取代。
通过调制解调器、光缆和电缆的配合使用,部署在中国北部和东部无数雷达成功联网,覆盖了大概四百万平方公里的本土核心地区。
这些雷达收集到的无数信息,会进入到全国十八个计算中心,这些计算机中心相互协作,而每个中心由两台机器组成(其中一台备用)。
为了更好的进行指挥,该系统还配备了世界第一个纯平CRT监视器,也使用光笔触摸监视器上的目标来获取信息和指示攻击,这也是中国第一个触摸屏界面,而随着液晶技术取得的进步,这一系统的很多节点也开始出现液晶显示装置。
而与早期的美国赛其系统大量使用电子管不同,该系统属于晶体管和小型集成电路混用的国产计算机系统,不仅运算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拥有大小计算机系统都拥有相同的操作系统,可兼容性高,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虽然该系统还在使用磁芯存储器,但已经尝试配置中国第一代国产存储芯片,这极大的提高实时性能,可以使得多达400人同时使用的计算机系统。
整个系统是双工的,并且备用系统始终处于热待机状态,这进一步保证了该系统具有极高的准确度和卓越的可靠性与耐用性......
通过这十八个半自动指挥系统,负责本土防卫的空军战斗机和高炮部队可以获得相对较长的预警时间,而为了更好的指挥作战,中国第一代数据链系统也得到了应用。
从五十年代中后期提出相应的规划,到1970年开始部署,为了这一套系统,中国花费了空前的资金,过去十多年的各种花费加起来已经实际超过了原子弹的相关投入。
不过谷雨却非常满意,他很清楚这一系统研发成功的巨大意义,这一战略防空系统相当于国家投入了几十亿用来发展计算机,中国借助该系统的部署,成功建成了一整套计算机产业链。
在经济上,燕山系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迅速推广使用,钢铁厂、汽车厂的计算机控制系统,银行的数据处理系统,航空公司的订票系统相继得到推广。
发展初期的中国计算机行业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订单,其中的佼佼者中科计算凭借着无数订单变成了中国的IBM,随着大批技术人员被锻炼,中科计算也迅速推出了中国第一代程控电话交换机,虽然这款交换机还有种种问题,但离成熟越来越近。
除了硬件以外,中科计算也成立了系统软件公司,研发了第一代大型机操作系统和相应的数据库,同时还按照谷雨的要求启动通用数据处理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常规办公软件以及各类专用软件的研究。
假以时日,中科计算必将成为一个恐怖的庞然大物,在发展的初期,这样的庞然大物存在有其必然用,可以集中尽可能多的人才和资源用于攻关。
而等到未来,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中科计算必然会面临欧美无数顶尖企业的挤压,中科计算同样不需要拆分,当然了,前提是中科计算表现比较好......
而在军事上,这一套系统也可以进行大规模改进,为各军种使用,比如60年代中期解放军防空部队采用的恒山一号自动指挥系统,就是该系统研发初期搞出来的实验版本改进型。
恒山一号自动指挥系统可以指挥测高雷达和预警雷达,采集敌航空器飞行轨迹,并指挥战斗机对美军飞机进行拦截,这一系统与苏俄“空气-1”指挥自动化系统几乎如出一辙,而正在研发的中国预警机,使用的也是恒山一号乙移动式自动指挥系统。
不仅仅空军忙乎,海军也看到了这一套系统的战略意义,已经搞出了中国第一代军舰半自动指挥系统,他们还计划搞一艘指挥船,尝试将航空母舰的飞机、驱逐舰和护卫舰等水面舰船和水面之下的常规潜艇联系起来,让雷达和武器配合使用,以加强战斗力。
陆军同样也同样在进行相应的改革,正在研发第一代移动式师一级指挥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包括通用指挥子系统、炮兵射击指挥自动化子系统和陆军战术防空指挥自动化子系统,可以将一个师下辖的坦克、火炮、武装直升机和防空导弹所有连及连以上战斗单位联为一体。
按照总参谋部的计划,在三军各自的试点陆续完成实战部署后,解放军将组建一只集团军规模,涵盖海陆空三军的实验部队,在战役层面上使海陆空三军和战术导弹部队联为一体,执行综合远程火力战。
随着这一系列发展规划陆续启动,中国正在大踏步的迈向信息时代,既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当然要给苏俄看一看,这既可以避免苏俄误判,也可以给老毛子提提醒,大兄弟,你们可不能停下来!
不过负责解说的丁承德觉得老爷子昏了头,现在看起来和一个献宝的小孩子一样,“爸爸,我们才刚刚部署这一套系统,就展示给苏俄,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不合适?恰恰相反,合适得很!"谷雨笑着说道,“我们这个系统或许不是非常先进的,但我们的思路是非常先进的,而要想将我们的想法变成实际需要无数无数钱,咱们要让老毛子出一部分钱!”
“您不是想出口这一套系统吧,这肯定不行!”
“军用的自然不能出口,但民用系统呢,对苏出口还是可以的,钱倒是次要,中科计算难道不想利用苏俄的技术人才吗?这就是机会!”
第244章 查看
就在谷雨做出决定时, 谢米恰斯内等一部分苏俄代表团成员正在参观中国一家超市,而为了让老毛子服气,中国代表团并没有指定参观地点,而是在出发前,让他们随机选择。
谢米恰斯内随机选择了一家,这家店面恰好处在北京新城一家梦想广场内,车队到达,一行人走下车,看到设计的相当时尚的梦想广场。
中方陪同人员告诉他这个广场是苏俄设计师的杰作,已经是中国的地标性建筑,现在梦想广场将在全国进行推广,苏俄设计师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谢米恰斯内听说过这件事,他看了看这座设计非常漂亮的综合体,自豪之余,又相当感慨,中修领导人的子女也太嚣张了,竟然公开盖这样的大楼,这得掠夺多少民脂民膏!
谢米恰斯内故意问道,“梦想广场?这个广场与发明了计算器和石英表的梦想电子有什么关系?”
“您猜的没错,梦想广场为梦想集团旗下的商业地产板块与供销集团、北京百货集团合作建设,而梦想电子同样是梦想集团下属子公司,两家属于同一家单位!”
“这个梦想贵团规模真是不小,竟然能盖这么大的楼房!”
“谢米恰斯内同志,您误会了,这座大楼产权属于供销集团、北京百货集团共有,梦想集团则是负责品牌管理!”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