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269节

  谢米恰斯内愣住了,“什么是品牌管理?”

  “梦想集团业务比较广泛,涵盖服装、珠宝、化妆品、酒水、水表、电子、商业地产等诸多业务,拥有多个名气很大的品牌,也可以提供很多高品质的服务,群众都非常信任,梦想集团参与设计、运营和管理,可以极大的提升梦想广场的利润……”

  谢米恰斯内终于听明白了,梦想集团是谷雨次女创办的集团,在中国名气很大,拉上张一思,可以迅速扩张业务,这与苏俄和梦想集团的合作是一样的。

  为了拉住那位姑奶奶,苏俄同意梦想集团在莫斯科开设了合作专卖店,那个专卖店新东西不断,据说天天排队,营业额很大,这也给梦想集团带来了不菲的销售额。

  苏俄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也有好处,除了苏俄设计师和中国合作以外,梦想集团下属的贸易公司不断从贵国进口红酒、宝石等很多东西……

  在耿直的谢米恰斯内眼中,谷雨这种搞法是明晃晃的腐败,他相信中国人应该有相同的感觉,不过陪同人员脸上没有任何愧疚,反倒满脸自豪。

  谢米恰斯内有些纳闷,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非常不应该的事情吗?带着纳闷的心情,代表团一行人走进广场,开始了参观。

  在一楼,代表团看到了多个珠宝和化妆店面,代表团的女同志就有些忍不住东张西望,谢米恰斯内也不着急,让大家伙分散转一转,他则来到了一楼的梦想专区参观起来。

  谢米恰斯内首先来到了梦想电子专卖店,他发现很多人在里面转来转去,里面出售的东西也比较多,除了该公司出名的计算器、手表以外,还有收音机、电视机、照相机、耳机、音响、电饭锅、热水壶等等,甚至还有冰箱、洗衣机。

  谢米恰斯内拿起梦想电子最新型号的计算器,掂了掂,这么个小东西,竟然可以实现那么多加减乘除,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水平,他们确实擅长搞这一类的东西。

  翻译在一旁说道,“梦想集团已经对外宣布,他们即将推出一款科学计算器,据说是给科学家们使用的,以后不需要使用计算尺,可以极大的减少他们的工作量!”

  谢米恰斯内身边一位同志是科技人员出身,听闻后大为震惊,“这样的计算器什么时候对外出口?”

  旁边一位陪同人员听完翻译后,笑着解释道,“梦想电子的新产品发布会一般是九月国庆前,发布会后就会安排出口,到时候苏俄同志若是有兴趣,可以进口一些。

  据我所知,新型科学计算器正在备货,已经有一些科研单位拿到了,他们都对新计算器赞不绝口,说以后不再需要计算尺!”

  谢米恰斯内点点头,从身边同志的反应中,他感到了一丝压力,很明显,中国在半导体领域超过苏俄,看来是事实,苏俄就没有这样的计算器嘛!

  不过进一步参观,他还是觉得不可思议,梦想电子竟然有这么多商品?一询问才知道,梦想电子分自营和代理,这里面很多电子电器产品是梦想集团与相关企业合作,其他企业按照梦想集团提供的设计生产出产品,然后由梦想电子专卖店推出,对外销售。

  “梦想电子没有工厂?”

  “梦想电子当然有工厂,不过工厂生产的主要是集成电路、晶体管和传感器这一类的关键控制配件,不会生产具体的电器。

  计算器、手表等自营产品也是同样的办法,梦想电子只提供关键配件,其他都是合作工厂生产,不过这一类商品利润的大头都被梦想电子拿走了!”

  谢米恰斯内怎么也想不到还有这样的模式,他吃惊的问道,“那些电子电器企业为什么要和梦想电子合作?”

  “梦想电子可以帮助相关工厂提高设计水平,提升技术含量,增加销售量和利润,那些工厂当然愿意和梦想电子合作!”

  陪同人员带着谢米恰斯内来到电饭锅前,让服务人员介绍了一番,梦想电子和相关企业联合设计的电饭锅使用更精确的金属温度感应装置,锅体升温超过 100 度之后,即断开电源,但不会使内锅里的米饭被烧焦。

  这种精确的温度感应装置还引入一个新功能,那就是煮熟后的保温,精准的控制可以通过断续加热,一直把内锅温度保持在 65 度左右,米饭不会冷下去,所以这款电饭锅现在卖得很火。

  现在梦想电子推出了一种更高等级的电饭锅,这款电饭锅使用更加精准的半导体电热传感装置,里面有芯片,还有液晶显示,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优化加热模型,除了基本的煮饭外,还包括煲粥、炖汤、蒸菜与点心等。

  这种电饭锅因为技术含量特别高,卖得比较贵,一台顶普通的电饭锅几倍的价钱,但新城还是有不少有钱人愿意购买,无他,太先进了,用途很广,听说中央领导人都在用这种电饭锅做饭……

  这里面的诸多关键部件都是梦想电子设计和生产的,梦想电子只需要设计关键电路,生产关键部件,不需要创建工厂。

  梦想电子发展很快,有面向全球的信息收集部门,也有专门的产品设计部门,还根据不同的产品成立专门的事业部,可以不断的推出各种新产品,参与到国内外竞争,赚取更多的利润。

  与梦想电子合作的工厂也不亏,他们负责代工,有十分稳定的收入,而且也学到了不少,未来可以推出自己品牌的新商品,不断发展壮大……

  谢米恰斯内听完翻译,简直无语,不过是一个蒸煮米饭的加热器,中国人竟然玩出了花,一款又一款,连苏俄都没有的液晶都用上了,亏中国人想得出来!

  不过无语之余,谢米恰斯内也意识到这样的操作模式下,中国相关企业的发展会非常快,各种产品可以不断的更新迭代,怪不得中国的日用品样式和技术水准提升那么快,与欧美几乎没什么差距,苏俄同样企业压根竞争不过,怪不得莫斯科的专卖店天天有人排队……

  交谈一番后,谢米恰斯内又看到了一些珠宝、服装、化妆品什么的,他都不感兴趣,终于他来到了角落上的苏俄专区,通过翻译与营业员交谈苏俄产品的销售情况。

  梦想集团引进的苏俄产品都是好东西,一开始卖得还算不错,不过品种较为单一,更新换代慢,很多有兴趣的人转了一圈就离开了,所以苏俄专柜不大,而且放在边缘,中国营业员很不满意,这会影响到她们的收入……

  谢米恰斯内也相当皱眉,偏偏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是苏俄的老问题了,就在他思考之际,其他代表团成员看中一个又一个商品,但询问价格之后,又纷纷抱怨起来,他们想买的东西很多,但见鬼他们的钱竟然不够,难道中国人这么有钱吗?

  陪同的中国翻译告诉他们,梦想广场一楼二楼主要是高端商品,里面一部分是洋品牌,大部分是国产高端品牌,这些专卖店的东西都比较昂贵。

  在目前的中国,只有资本家、顶尖科研人员和那些拥有大量版税的文学工作者才可能买得起,普通的党政干部需要节衣缩食,才可能购买少量高端品牌的产品,普通人购买的商品往往在三楼及以上楼层,要不我们去三楼看一看吧。

  听到这里, 一个代表团成员立刻询问,“你们的高级干部呢?他们在哪里购买商品?特供商店吗?”

  “北京没有特供商店!”一个翻译告诉这些苏俄干部,“一般来说,高级干部想购物一二层楼的商品并不存在问题,当然了,也不能太多!”

  “他们哪来的钱?”

  “都是合法收入,高级干部的福利待遇都折算成相应的工作补贴,住房补贴、车辆补贴,还有一些同志拥有特殊岗位津贴,这些收入虽然不足以大富大贵,但保证日子过得不错,购买一二层楼的商品并无问题!

  有一些高级干部的家属子女经商,他们就更有钱了,第一二层楼的商品可以大量购买,不过国家管得很严,若是存在违法行为会被严厉追究!”

  “给了补贴,国家就不再提供住房、车辆吗?”

  “一般是不提供的,但高级别的领导干部则有些不同!”

  “我很好奇,您说一说!”

  “据我所知,分为四等,第一等是在任或者已经退休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中顾委委员以及高级别的科学家,他们在工作期间,为安全考虑,国家会提供住房和车辆等一切福利。

  等到离退休之后,他们除了享受正常的职工退休待遇以外,还享受不同级别的政治、安保待遇,可以按照国家指定价格购买一套住屋养老,每年还会发放一笔特别养老金和医疗费,并可以在指定医院优先接诊。

  第二等是正部级这一类的领导同志、省一级的顾委委员和相应级别的科学家,他们与第一等级基本相同,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再享受安保待遇。

  第三级是副部级或者享受副部级待遇的同志以及相应级别的科学家,他们在工作期间,可以租住指定住房,但没有车辆提供,退休之后,国家不再提供指定价格的住房养老,也不再提供任何政治和安保待遇。

  第四级就是正厅级及以下的同志以及相应级别的科学家,他们与普通干部几乎任何区别,国家不提供住房,不提供车辆,如果不是离休干部,也没有特别养老金和医疗费……”

  听到翻译,苏俄代表团成员大概明白过来,中国领导层的待遇更好,哪怕退休了,也都有各种待遇,这比苏俄领导层要强,这一点苏俄高层也都听说过。

  而在领导层之下,中国实际上不如苏俄,苏俄提供各种福利,也有特供商店,中国人不给相应的福利,转而给经济补偿,拿到经济补偿后,可以购买很多东西,但住屋、车辆都要自己想办法了,这些花费不少。

  这些代表团成员们相互看了看,如果让他们选择,他们还是愿意选择中国模式,中国模式要灵活多了,只要节省一些就可以买很多东西。

  苏俄虽然可以提供住房、车辆,但一退休就会被收回,转到更低水平的公寓,中国就没这个问题了,房子都是自己的,作为高级干部,他们买一套房子,有优惠并不难。

  中国模式还有一个大好处,中国是允许私营企业的存在,他们的家人子女都可以经商,而有他们的照顾,家人子女也会有很多钱,这些钱都可以继承下去……

  这意味着什么,这些代表团成员当然很清楚,中国干部家庭的财富可以不断积累,未来不管是从政,还是经商都会有很好的基础。

  那些被认为是国家开创者的人,还会享有离休待遇,他们拿到的钱就更多了,而且这只是钱,或许还有其他的特别待遇没有公开,这对他们的后人格外的有利。

  而苏俄就不同了,不管是任上的工资,还是退休后的退休金都是死的,福利又变不成钱,想积累很多财富很难,很多干部还不如从事重体力活的工人,真是岂有此理!

  想到这里,这些代表团成员心里暗骂该死的苏维埃制度,他们这些人不如美国人就算了,竟然还不如中国同行幸福,狗屁东西……

  就在这些代表团成员们心中评估之时, 谢米恰斯内走到了地下一层,那里有一家供销社下属的连锁超市,然后他就看到了超市中无数商品,太多太多了!

  “北方就是大白菜、萝卜、土豆,南方确实好一点,特别是东南省份,冬天地里也会长绿叶菜,也有绿叶菜可吃。

  我们北方吃菜困难还表现在:夏天靠天吃菜,院子里种啥吃啥,丝瓜豆角北瓜南瓜之类。家里养几只鸡,才能吃到鸡蛋,很久吃一次肉,孕妇想吃个苹果或梨,还得跑很远去买,其他的苹果约等于无!”

  谢米恰斯内听到这里,又扫了一眼这家超市琳琅满目的各种蔬菜,有些不敢相信中国人也有那么一段苦日子,不过报告中也确实说过,中国建国前后城市蔬菜苹果供应也比较困难,他们到底是怎么迅速解决的?

  中国的介绍人员很快给出了答案,“我们这些年这么大的改变,首先要感谢谷主席和中央的高度重视,谷主席很早就提出菜篮子工程,要求市长亲自负责。

  谷主席要求在大城市郊区创建专门的养殖和蔬菜基地,设置蔬菜入城专用通道,同时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解决吃菜难题。

  从1951年开始,为了解决城市的副食品供应紧张问题,各大中城市陆续创建了两千多个大型集贸市场,每个街道都留出空间创办的相应的小型集贸市场,各个社区也鼓励群众创办零售店,形成了一张覆盖整个城市的大网。

  我们用五年时间,初步形成了以蔬菜、肉、苹果和蛋奶生产基地和良种繁育、饲料加工、销售链条等服务配套体系,保证城市居民一年四季有新鲜蔬菜吃。

  而在这个阶段,我国的反季节蔬菜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过去的反季节蔬菜使用的是玻璃暖房,投资成本很大,我们的技术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家底殷实的农户可以吃得消投资,这就迅速形成了很多种植专业户。

  为了保证供应,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了国有企业+专业合作社,私营企业+分散种植户的双重合作模式,专业合作社和分散种植户负责生产,国有和私营企业负责输送到各个大型集贸市场,然后由城市群众自行分销到各个小型集贸市场和社区零售店。

  从1956年开始到六十年代初,菜篮子工程扩展到小城市、县城和广大的城乡结合地区。这一时期新鲜蔬菜的供应扩大了范围,同时,我们开始全面推广建设了很多蔬菜大棚、增加蔬菜品种,实现上规模上产量。

  也就在这个阶段,我们的交通情况有了明显了改善,已经可以实现区域内大规模专业化经营,各公私饲料厂规模迅速扩张,养殖场规模越来越大。

  很多县市开始全面转型专门种蔬菜,也逐渐形成了成熟的运输供应链,比如保定几个县专门定点供应北京,这几个县每个乡都有不同的重点产品,既协同发展,又做到了有所区分。

  六十年代中期到现在,我国的蔬菜供应快速发展,现在全国开始提高质量、严格管控,农业部实施了无公害农产品行动,并推广至全国,全面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同时,重视培育优良种子,以为居民的餐桌提供更丰富的食材!

  这样的操作模式下,城市群众可以吃到品质更高的蔬菜,还可以大量对国外出口,农村群众的收入会有明显的提升!”

  另外一个同志也插话,“建国伊始,为了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我们也同期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和各种冷库运输,解决人民急需的蛋白质问题。

  从五十年代开始,我们的海外省、北方边疆省份逐步发展起来,交通有了一定的改善,大批牛羊猪肉宰杀之后,宰杀之后运回国,各种奶制品产量迅速上升,不仅让城市群众吃上了更多的肉奶,还带动了海外省、边疆省份的发展!”

  谢米恰斯内听完翻译,心中隐隐盘算起来,虽然中国模式主要是市场化经营,很多东西苏俄没办法,但也有一些可以参考的。

  比如设立专门的蔬菜通道,加速流通;又比如苏俄集体农庄的考核太死板,对专业化经营的重视不够,效仿中国在城市周边搞一些专门种菜的集体农庄。

  谢米恰斯内一行人在梦想广场盘桓了许多,最后大包小包购买了多少,虽然一两层的东西没买几个,但三层以上的商品实际上也不差,能够进入梦想广场的都不差,比苏俄的同类商品强得太多了!

  即便是级别比较高的谢米恰斯内也买了不少,而在大肆购买的同时,这些人也对苏俄的轻工系统彻底死心,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未来的苏俄政府与其浪费太多钱搞这些东西,还不如从中国进口,那会节省太多太多。

  此时很多代表团成员对先进的苏维埃制度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中国是资本主义,国家领袖的女儿直接经商,但中国市场繁荣,中国干部和家人子弟未来会非常好,苏俄看着比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更高,但钱哪里去了?飞机大炮能干什么?

  在这一次考察的第二天,谢米恰斯内又来到北京周边一个专门种菜的农村合作社考察,然后他又变得相当沮丧。

  北京附近的农村合作社有很多很多蔬菜大棚,里面品种很多,但那些个中年妇女每天几个小时在田间地头,弯着腰不断收割蔬菜,放在一个个塑料箩筐中,再用搬上车……

  苏俄的集体农庄既没有这么多人,苏俄的农民也没有这么勤劳,他们按照规定时间上下班,没有迟到早退都已经是优质农民了,哪里吃得消这么辛苦的劳作,看来搞专门的蔬菜集体农庄也不可能。

  谢米恰斯内无奈得摇摇头,向陪同的中国同志表示中国有足够的劳动力,是苏俄做不到的,陪同的同志点点头,告诉他目前只有中国刚好能做到人力成本和物流成本的平衡。

  也就是说中国既有着发展中国家的人力成本和足够的土地面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还算不错,使得中国人在目前的收入下也能大量消费蔬菜,但时间一长同样说不准。

  联合收割机一天可以收割几百亩玉米、小麦,但是蔬菜、苹果这些东西能大规模收货的极少,目前能大规模收获的蔬果也就是土豆、胡萝卜、西红柿等寥寥几种,其他品种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很多蔬菜,在产地根本不值钱,但是到了城市里就得翻几倍,比如说豆角,在农村很多人都会在房前屋后种豆角,那个产量是很大的,周围邻居也都可以过来摘着吃,但这一类的产品得靠人工一点点的摘,再加上生鲜的损耗,到了终端的价格一点都不低。

  而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畜牧业、种植业的大发展,中国的肉类、鱼类供应量不断增加,价格保持稳定,甚至有所下降,而一些新鲜的蔬菜已经接近或者追上,甚至是超过鱼肉的价格。

  听到这里,谢米恰斯内自然有些担心,苏俄已经看明白形势,准备从中国大规模进口蔬菜、苹果,中国人竟然说他们现在丰富的蔬菜苹果不能持久,这怎么行?

  不过陪同的同志很快给他打了一个保票,中国非常大,发展很不平衡,现在东部地区确实发展的不错,但还有很多地方比较贫穷。

  由于交通还不是非常完善,高速公路、铁路都还刚刚起步,目前的蔬菜苹果基地大多离主要城市不会太远,接下来中国会加大基础建设,争取实现蔬菜的跨区域生产。

  按照中国政府的规划,未来各个大城市周围的蔬菜基地就会挪到人口众多的河南、山东两省,这些地区的人力成本更低,水热条件也比较不错,可以更加高效的生产各类蔬菜。

  中国的农业技术部门也在不断的研究耐储存,耐运输,产量高的蔬菜新品种,到时候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也可以对外大量出口……

  随着中国工业的迅猛发展,机械化程度会不断提升,容易机械化的蔬菜产量迅速增加,价格不仅不会大幅度上涨,甚至还在下降。

  比如现在的中国已经变成世界上最大的番茄酱出产国,而且主要出产地之一就是光照比较足,可以大规模推行机械化的西域地区。

  “通过这两种方式,未来中国可以长期向全世界提供各种质优价廉的蔬菜、苹果制品,而不仅仅是贵国!”

  谢米恰斯内听完赞赏中国为世界农业发展所做的贡献,不过他也提出了质疑,“我看过《中美农业协定》的相关报道,我没有想到中国同志竟然果断的放开了小麦进口,这是中国为了加入关贸总协定,对美国的妥协吗?”

  “这不是妥协,而是根据我国现状,审时度势后所做的战略决定,小麦、玉米和大豆可以大机械生产,美国又有农业补贴,可以把出口成本压到很低,而中国的人口太多,人均土地比较少,但凡中国农业开放,中国这三个粮食品种必然竞争不过。

  但中国农业也有自己的优点,土地面积辽阔,涵盖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全世界各种蔬菜、苹果,中国几乎都可以提供,尤其是水稻产量巨大,可以大量出口!

  为了尽可能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升农业附加值,中国只能另辟蹊径,避开与美国的竞争,走精耕细作的路子,以小机械生产为主的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不断扩大出口水稻、热带农产品和各种蔬菜、苹果。

  而要想扩大经济作物的对美出口,中国只能在小麦、玉米和大豆这三个主要粮食品种上做出妥协, 最终我们选择放开小麦出口。

首节 上一节 269/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