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305节

  现在是能够吃饱饭了,但为什么我们的前途就不如老一代呢,他们当时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没过多久就能得到提拔,待遇会越来越高,可我们呢?只能找一份普通的工作,想留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都要受到不小的限制,这是为什么?

  当然了,很多人并不是这样想的,他们只是单纯的爱国,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妥协,所以就在孙运璇回国后不久,北京、上海、天津都有大学生表示不满,开始了散步,

  谷雨闻讯后,立刻坐不住了!

第271章 特别的考察

  虽然坐不住,不过谷雨权衡之后,并没有说什么,做什么,一是他有底气,他执政这三十多年以来,国家发展的很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他的威望很高,就算有问题,他只要出现就能解决。

  他目前的身体很好,他不仅注意养生,也不会傻乎乎的到处乱跑,自然不容易出事,这也意味着他这个大锅盖还能起作用。

  二自然是为了打造新锅盖,他刚刚明确了若干重要权力的归属,那就看看谷景生到底会怎么做,不要下场,需要看看他有没有足够的政治敏感度,顺便看看北京、上海这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到底是怎么干的。

  中国环太党是怎么起家的,这帮人是亲身经历者,若是没有足够的敏感度,那说明他用人是有问题的,若他们真没有察觉,那还不如爆发一些事情,给全党上下提一提醒。

  三与现状有关,他前些时期开了杀戒,党内肯定有不少怨气,那就让他们发泄一番,不让人说话是不行的,选择孙运璇做总理多少有这方面的考虑,而且因为入关条件,引发国内民意不满,这也是一种对美国的讨价还价……

  谷雨选择了沉默,同时有意不掺和党内事务,他思考一番后,选择南下,虽然已经退休,但谷雨的政治和经济待遇继续保留着,他当然有专列。

  他本来不想乘坐专列,而是在火车上挂一节车厢,不过被中办否决,认为这样很难保护好他的安全,最终谷雨选择了默认。

  谷雨乘坐专列自北京出发,走平汉线,到达汉口后,然后再北上到达襄阳,而到襄阳之后,则转到建成还不到十年的襄渝铁路进入巴蜀大地。

  一开始还是湖北境内相对平坦的丘陵段,并没有高川深谷,但很快就完全不同了,一会儿看见铁路在桥上,一会儿铁路又钻进了山肚子。

  谷雨翻看了一份资料,里面说襄渝铁路经过南秦岭、大巴山区、安康河谷、汉江峡谷、川东平行岭谷,全线点多线长,桥隧比例大,沿线两岸往往山高谷深,悬崖峭壁,地势险要,地质情况异常复杂,所以又被空中地铁,还有人称其为地质博物馆。

  这条路一跨嘉陵江,三跨汉江,七跨将军河,九跨东河,三十三跨后河,见山凿洞,遇水搭桥,全线桥梁达到716座,全路将近一半是桥梁和隧道!

  有些东西光看资料还没有感觉,但实地走一走才会感到震撼,目不暇接的隧道群一个接着一个,偶尔略过的一个峡谷透过的一丝光线,他来不及好好看看这条河流,火车嗖的一下又进入了另一个隧道。

  等到进入到汉江上,谷雨发现一边是高山峡谷,另一边就是深深的汉江,看到这样的地势,谷雨忍不住感慨,“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

  夫人容强也和谷雨一样,对着窗口看向外面,她有些担心的问道,“老谷,这高山一座接着一座,桥梁又这么多,这条路花了不少钱吗?

  “确实花了不少钱,但不花不行!”谷雨笑着说道,“自古以来,出蜀都很困难,在这条路修建前,只有宝成线这一条出川的铁路,咱们总要多修一两条路。

  现在情况好多了,西川有宝成线,东川有襄渝线,南川可以走湘贵线,群众出行也容易多了,西南四省市人口超过一亿,有这三条铁路,再加上长江水道,经济自然会慢慢起来!

  “考虑得挺周到,钱花在这些地方,很值得!”

  “事实上,修这条铁路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老百姓的出行!

  “那是为了什么?”

  “美苏是没打起来,但谁也不敢保证不会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我们的核武器不是很多,又对外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万一被人攻击了,怎么办?

  所以研发出洲际导弹后,中央就已经决定利用我国的特殊地形,西南大山的腹地修建各种地下核设施,而要做这件事,襄渝线、湘贵线就必须修。

  铁路修通后,我们再把核反应堆、铀浓缩工厂、洲际导弹相关工厂、核潜艇相关工厂藏在大山里面,一旦打起来,哪怕地面被核弹炸,这些地下工厂也能源源不断的生产洲际导弹,承担起战略核反击的重任…..

  “搞这样巨大的项目,得花多少钱?”

  “全国GNP的1%就丢在这些项目上,这样的高强度投资,已经持续了十年,如果要算上五十年代在西南地区修路、修大坝等等投入,那就更多了。

  这些年加起来花了差不多两千亿,现在大部分项目已经完工,这样的高强度投资还要再搞个四五年,也就差不多了,到时候我们的腰杆子就硬了!

  不过把这么多人和工厂塞到大山里面,厂矿企业的工人群众日子过得怎么样,我还是有些不放心,这一次南下,恰好可以考察一下!

  “你不是已经退休了吗?’

  “这一块比较复杂,并没有完全移交给新领导班子,我还掌握了一些东西!”

  “原来是这样!”

  “这条路沿线大多是当年的革命老区,比如安康到大巴山一带,曾是赫赫有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也就是红四的老根据地。

  这些地方矿产物产不少,但就是运不出去,群众太穷,这些年我们虽然在移民,但这些地方人口还是不少。

  铁路一旦修好,他们的日子也会改善不少,所以修这条路的时候,鄂陕川三省用极短的时间,组织了大量的筑路民兵在施工沿线安营扎寨,承担相应的配套工作!

  这条路实际上五十年代就开始修建了,鼎盛时期,铁路兵团的一半都调了过来,我记得有十几万人,还有不少机械,而当地群众竟然动员了四十多万人修公路什么的。

  这个地方交通不便,大型施工机械进不来,所以修路的过程中牺牲了很多很多人,这是最让人痛心的!

  “这也是为了国家安全,就算有一些牺牲也在所难免,你想开一些!

  “我也知道,但还是忍不住伤感,这修路的都是年轻小伙子,爹娘把他们养那么大不容易的,可我还是不得不把他们送到这样的地方!

  二战时期,我们前后动员了几千万人,牺牲致残的人数无数,当时不觉得,认为为了国家强大,牺牲不可避免,可等到我老了,再想起这些,心中总是忍不住伤感,甚至有很深的负罪心理!”

  “伤感也就罢了,负罪太过了吧?事情总要有人做的,烈士们的牺牲是为了国家强大,你做得已经非常好了,哪怕让孩子们经商,你也有不得以的苦衷!”

  “我还是太好名了,明明知道一些罪恶,但却不愿意脏了手,我早就应该开杀戒了……..

  容强不知道怎么说,谷雨摇摇头,没有继续,不过他寻即叫来了随行的同志,让他同志在最近的站点,也就是一个叫作蜀河的火车站点停了下来,谷雨说不走了,准备看一看。

  因为是突然停靠,所以警卫局的同志很紧张,谷雨摇摇头,“你们呀,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都是白担心,这条铁路两侧的群众,要么是老区的同志,要么是修路同志,他们都是我们党的根。”

  “主席,还是小心点好!”

  谷雨摇摇头,警卫局的同志先布防,等了好长一会,谷雨才下了火车,他下车之后,发现这是一个很小的火车站点,一个小站,车站只有那么两栋平房。

  站房后面就是汉江,河谷很深,站房前面就是面对悬崖峭壁,站房的左面就是一座铁桥,铁桥那边就是一个隧道。

  发现除了铁路站几个管理人员以外,也没什么人,再一看一个年纪较大的清洁工正在忙活,做清洁,清洁工似乎有些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

  谷雨笑着向他招了招手,“老乡,过来一下,这附近的陵园在哪里?

  清洁工听完,有些不知所措的擦了擦手,十分激动的走上前,老远就给谷雨敬礼:“报告谷主席,我是中国铁道兵团第十二师退役战士郑家友.….

  谷雨听完,连忙快步走上前,一边还礼,一边笑着说道,“郑家友同志,你好,我已经退休了,你喊我老谷就好了!”

  “谷主席,您永远是我们的主席!”

  谷雨微笑着与郑家友握手,长时间的握手,然后拉着他坐了下来,老郑指着高高的悬崖峭壁说:那上面就是陵园,在山下看不见的。

  老郑又指着山左面靠着铁桥方向的一条土路说:从那走上去不远,不过这些年过来上坟的同志,都要先去乡政府那边买点纸钱什么的。

  谷雨点点头,老郑又说,别看这距离不远,但山路不好走,也要有人带,现在上山已经不合适了,要不,您去安康城里面住一晚.…..

  谷雨不置可否,开始了问长问短,郑家友比谷雨小十岁,抗战初期入伍,不过没有上前线,而是铁道兵,在东北作战时,被日本航空兵一枚炸弹的弹片击中,受了伤,回到老家务农。

  回乡之后,先是盖了房,成了亲,五十年代启动襄渝铁路建设时,他也带着人参加了铁路修建,蜀河铁路站成立后,招聘几个清洁工,按照惯例要求使用回乡务农的退伍战士,他被选中了,这两年就在此地干活.…..

  “此地离你家多远?”

  四里多地!

  “你每天怎么上下班?

  “走路呗,谷主席您别看我腿有残疾,走路不快,但耐力好得很,年轻那会走四十里山路没有问题,现在老了,四五里地算不得什么!谷雨听完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这已经是照顾了,但看到老兵每天都要走四里多山路上下班,太不容易了!

  谷雨想了想问道,“老郑,怎么没有人呀!”

  “谷主席,蜀河是小站,没有只有上午有一趟慢车经过,这都下午三点多了,哪有人来坐车,不要说群众,我们搞清洁的,下午四点也会回去!”

  “这个站修建好了,对群众有没有作用哇?”

  “作用太大了!”

  老郑和谷雨说了起来,蜀河这个地方穷得很,粮食不够吃,早年喝稀粥,一年大部分时间啃地瓜,吃多了恶心,吐酸水。

  地瓜都被人多了,就没办法喂猪,连消水都没有,哪里养得起猪;养不起猪,哪里有肥料;没有肥料,庄稼怎么长得好,真真是恶性循环。作为国家认定的贫困地区,按照规定要优先移民,这些年,年轻男女都出去了很多,这说起来是好事,但也不完全是好事。

  “怎么不完全是好事?

  “孩子们出去了不少,虽然有人出事,但大部分都过得好,但金窝银窝也比不上我们这狗窝不是,他们在万里之外,想回一趟家难得很,这时间一长也就生疏了,家里老人生老病死了,也就寄点钱,根本看不着!”

  “即便是现在可以坐飞机,但花销也不少,出去了想回来,还是很难得的!”

  “谁说不是呢,不过只要他们好,我们看不到也没什么!

  老郑擦了擦眼睛,继续说道,到五十年代中期,国家开始给救济粮,日子稍稍好了一些,一连吃了十几年的救济粮,可救济粮不是白吃的。

  凡是吃救济的地方,还是要移民,他兄弟,大儿子、二闺女都陆续移民了,去的是南洋省,那边虽然苦,收入挺不错的。

  现在家里还有三个,老三读书还行,读到县城里最好的高中,就算不能考上大学,当兵肯定没问题,不用再去海外省谋生,下面两个小的,是双胞胎儿子,都是上初三说到这些,老郑有些不好意思,确实有些不符合组织号召,可我那婆娘总不能不碰吧,这一碰都容易怀,最后竟然还给下了两个小的,吓死他了!

  谷雨听完,忍不住笑了起来,“上学的钱够不够?”

  “够了,够了,哥哥姐姐寄的钱,加上家里的钱,早就够了!”

  “真得够了,可不要说谎?”

  老郑告诉谷雨,现在好了,襄渝线的建成,方便了山区群众的出行。农闲时,很多人坐火车去做些小买卖,把山里的土特产卖出去,换点活钱,

  年纪大的老人在家里养羊,带孩子,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

  老郑显得很得意,他告诉谷雨,他老伴很勤劳,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刨食,遇到农闲或者天气不好不适合下地的时候,她就会五里八乡到处贩卖鸡蛋,甚至会坐火车跑到隔壁陕西安康市下面的农村。

  鸡蛋零卖是五分钱一个,老伴收鸡蛋三分钱一个,扣除路费,还有这样那样的花销,一天可能也只赚十几块钱。

  在很多人家还有可能饿肚子的情况下,他们家第一个盖了砖瓦房,不仅养活了五个孩子,供他们上学,还有全村第一台收音机,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一台缝纫机,还有一辆自行车,他们两口子

  自己都有手表,“三转一响”,早早就齐全了。

  老郑告诉谷雨,老乡们出门都是坐火车,一个是便宜,跟在城市的公共汽车价钱差不多,可距离就比公交车远多了,很合算。二是快,几个小时就到家了。三是由于山势险峻,公路都是修铁路留下的简易公路,不安全,所以也没有通长途汽车,只能坐火车。

  谷雨有些感慨,“看来这个路还有得修,要不然群众还是没办法脱贫致富!”

  又聊了两句,谷雨询问起修路的情况,老郑忍不住擦了擦眼睛,“修这条路可牺牲了不少人,都是年轻小伙子!

  “谷主席,您知道这个车站是怎么建成的吗?是把对面的山炸掉,炸下来的石渣填成了平地,才能建成这个车站哪!

  那么高的山,都是铁道兵腰里拴着绳子从山顶上吊下来打炮眼,有多危险哪!那是解放军呀!如果是现在,给再多的钱,可能也没有人愿意干呢!”

  老郑告诉谷雨,修路那会,汉江两岸都是星罗棋布的帐篷,蔚为壮观,他带着民兵参战,民兵的任务主要是修公路、砸石渣,不算危险,但是铁道兵的工作就危险得很呀!

  铁道兵腰上拴着绳子从山上吊下来打炮眼,看着就吓人,尤其吓人的是放炮,每一次听到炮响,所有的人都会屏住呼吸,非常紧张。

  有时候遇到了哑炮了,必须去核实到底怎么回事,如果有没有炸的炮眼不排除的话,对后面的施工是非常危险的。

  但那些个哑炮说不准,有时候突然爆炸了,他亲眼看到一次事故,有一个战士检查哑炮的情况,突然间哑炮爆炸,巨大的石块冲上天空,接着又从天而降。

  那个战士一边是陡峭的山崖,另一边是陡峭的江岸,前面就是爆炸点,后面是一个没有炸平的小土包,他被困在了中间,前后左右都动不了,眼睁睁地看着巨石落下来。其他的战友躲在后面的大石后面,无法去帮助他,也眼睁睁地看着巨石砸在你大哥头上。

  那个工程兵的伤势非常惨重,一只眼睛,一个耳朵,半个脑袋都没有了,战友们急急忙忙把他抬在担架上往卫生队送,卫生队很远,要涉水过汉江,但就在汉江中间,那个工程兵呻吟了一声,就再也没有呼吸了。

  听到这里,穿着一身战士军装,戴着军帽的谷雨默默的摘下了帽子,看到谷雨如此,其他跟随的同志也跟着摘下了帽子…..

  聊了一会,四点钟,老郑下班,谷雨果断决定跟着老郑去他的家看一看,老郑连连摇头,“家里乱糟糟的,可不好招待!”

  “招待什么,你有什么吃的,我们就吃什么呗!”

  谷雨安排了一番,硬是随着老郑一起前往他的家中,老郑走路速度不快,但也不慢,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了老郑所在的村庄。

  谷雨虽然已经63岁,但身体也还不错,虽然算不上健步如飞,但也还行,等到了老郑的村子,发现人不是很多,而且这个村大部分已经是砖瓦房,但还是有一些土房子,这些砖瓦房看着还挺新的,估计盖起来的时间不算长。

首节 上一节 305/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