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306节
房前屋后都是树木,有的屋后是山林,有的门前是山林,鄂西地区最不缺的就是山了,天色将晚,看着黑乎乎的,黑影幢幢多少瘆人,老郑家是三家平房,倒是不错。
老郑的婆娘看到丈夫带着一群人过来,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这没到看电视的点,怎么现在就过来了?”
“大姐,我们是来蜀河游玩的城里人,在车站遇到了老郑同志,跟着一切过来,麻烦您准备一点吃的,你们家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没什么讲究,我们会付餐费的!”
老郑对着老婆连施眼色,“这位同志是外乡人吧,声音不同,看着也挺眼熟的!”
谷雨笑着说道,“是吗,大家都说我和他长得挺像的!”
顺着谷雨手指的方向,老郑的婆娘看到说话的人指向谷雨的画像,看了一眼,然后回头打量了一番谷雨,“这位同志,你这相貌看着像干部,可不兴这么说话,那是谷主席,国家的大救星,什么他,他的,我听着就不舒坦.….
谷雨哭笑不得,但心里还是挺高兴的,老韩连忙说道,“好了,别念叨了,快准备吃的吧,家里不是有熏肉,多切几块!”
“你这老东西,昏了头了?又不是逢年过节,三个孩子又没回来,吃什么肉,这位同志,餐费什么就不必了,也就是地瓜碜和白米搭在一起熬的干稀饭,也没什么油水!
谷雨顿时愣住了,“你们现在还吃这个?”
“不错了,我们家好歹还有三顿饭,好些人家现在一天只做两餐饭!
谷雨心情很沉重,“知道这地方情况不好,没想到这么不好!”
“现在也不是都吃不起一日三餐,很多人家习惯了一日两餐,虽然有些饿肚子,但也饿不死,就这么过着吧!
谷雨默默点头,老郑站起身,谷雨按住他,“老郑,请不要泄露我的身份,我不想扰得同志们不安!
“好,好的!
但即便如此,在天色将黑的六点钟左右,谷雨吃了一顿含有肉片青菜的红薯稀饭,吃完饭,谷雨上厕所,老郑家的厕所是典型的旱坑,外面搭个棚子。
谷雨完全可以想象这种厕所一到夏天苍蝇四飞、肉蛆蠕动臭气冲天,而到了冬天,北风一吹呼呼的,冷的钻心的样式。
也就在他们吃饭的时候,看电视的人过来了,不过只有五六个人,看到老郑家好些个人,为首的很好奇,“今天看电视的人这么多呀!”
老郑解释了一下,为首的群众更加纳闷,“这城里人真怪,好好的高楼大厦不待,跑到我们咱们这穷山沟游玩,穷山沟有什么好看的!”
大家伙坐下,开始看电视,一开场就是广告,他们也目不转睛的看着,老郑告诉谷雨,除非是乡里放电影,一到晚上,不管刮风还是下雨,附近几个队的人都涌向他家,等着看电视,他们连广告都不放过,一直看到每天晚上电视谢幕说再见,然后出现一片雪花为止。
就算是老郑媳妇偶有生病不舒服的时候拴着门,别人会要求她把门打开,说他们自己在外面看电视不打扰他们,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太无聊单调了!
要说起来,谷雨事务繁忙,加之他见惯了后世的娱乐,对电视压根不感冒,他看了一会电视,也没什么兴趣。
不过他还是看了一会,这会的电视频道多了一些,电视剧、电影都有,电视广告不少,不过群众还是很质朴,对电视购物所说的家电、酒水等等议论纷纷。
他们就想起来询问谷雨这些东西是真得吗?谷雨笑着说道,“能上电视的,应该不会造假,不过恐怕不是很便宜!
“这也对,上电视需要钱!”
乘着这个机会,谷雨和群众们侃大山,他首先是询问家里有多少孩子,只有一个是两个孩子,基本都有四五个孩子,最多的一个有八个孩子
谷雨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多孩子,这些人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婆娘怀了,总不能不要吧”;“祖祖辈辈都这么来的!”;“婆娘一口气连生了三个闺女,没儿子可不行,一个也不放心,就又生了三个!”
谷雨想了想问道,“祖祖辈辈那会,养的多,但那个时候,各种疫病不少,也容易饿死人,最后没剩几个;现在可不同,有赤脚医生,也饿不死人,这孩子一大堆可咋养活?”
“这养孩子有什么难得,也就一口吃的,等到岁数大了,国家不是让移民嘛,这出去就好了,移民的地方虽然热得很,也容易生病,但赚得比咱们这破地方要多,孩子们出息了,也会寄钱回来,我们家的砖瓦房就这么来的!”
“是呀,这移民是好事,我们家闺女出去了,找了一个干部,去年邮寄过来六百块钱,我都存着,等两年就可以买电视,不用再过来了……..
谷雨设计让大的移民,意在避免农民们少生孩子,但没想到这个地方的农民竟然这么看待移民,压根不在意继续大量生孩子,真是想都想不到。
不过这应该是局部案例,此时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的生育率都有了明显的下降,所以果真有一些贫穷地方的群众愿意多生孩子,也不见得是坏事,这些地方群众可以有效得弥补海外省的人口流失。
谷雨接着询问工作和孩子们读书的情况,与谷雨猜测的一样,如同老郑一样重视教育的凤毛麟角,这个村不要说大学生,中专生就出不了几个。
父母干农活或者偶尔做一些小生意,孩子就散养,一般到初中,不过也有一些孩子小学还没毕业,就不想上学了,家长也不管,不想读就不读吧,就跟着一起干活。
大山里面地比较少,实际上赚不到什么钱,所以现在种地的人都是老人,也就搞一点自己吃,真正赚钱靠的是种植果树。
要说起来,有了铁路后就不一样了,大家伙把葡萄柑橘,山里的林木药材,还有桐油什么的,都可以拉出去卖,都有人收。
有人过来开矿或者挖沙,干这些活虽然辛苦,但来钱快,男孩子就出苦力赚点血汗钱,有头脑的会去学一门手艺,比如木匠、篾匠、泥瓦匠,又比如美发什么的。
女孩子就不好说了,女孩子不到十七八岁就跟人同居,然后生孩子,到了20再去领证,好多女孩子,二十几岁,就是几个孩子的母亲。
那些丈夫出去的,孩子小,小媳妇跟公公婆婆一起在家里带娃;孩子大了就丢在家里读书,自己跟着老公一起外出,说到这里,就有人吐糟,有些小媳妇不安分,有的越来越懒,要的在家里乱来,真让人糟心。
自然而然,也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有些女孩子在城市周边,会成为失足女,还有些女孩子会成为小三、二奶,在城里给有点钱的老头子生个儿子,然后被没名没分地养着,家里也不管,能搞到钱就行.…
对这些事情,谷雨并不奇怪,这些地方的农村凋敝是迟早的,他想了想,转移话题到修铁路,这些人都做过民兵,再一次七嘴八舌起来,说法是一致的,又苦又累还贼危险。
那时,汉江两岸甚至连石板小路都没有。过来的铁道兵和民兵需要先修的陡峭的小路后,而施工器材是用船运进来,战士们再一点一点蚂蚁搬家背着,扛着,从小路上爬着运上来的,很多战士和民兵的肩背都磨破出血。
前期的器材运进来了,就要开始修公路了。战士们腰上拴着绳子,从山顶上吊下来,在半山上打炮眼,先开出一块平地,再一点一点往前打炮眼,不断前进,一路上不断有人牺牲,然后被安葬在线路两旁…….
当天晚上就这么不断交流着,当晚,谷雨和陪同的同志就住在了这个村庄,第二天一早,谷雨和老郑一起去了烈士陵园。
他们首先沿着一条土路购买一些祭祀的东西,土路的左面就是一条河,叫沙沟河,沙沟河从铁桥下面流过进入汉江。
蜀河火车站的确切位置其实不在蜀河,而是在沙沟河与汉江交汇的地方,顺着土路往下走,到了一个小村庄。
说是村庄其实好像并没有什么居民的住房,都是一些老房子,都是卖东西的,家家卖的东西差不多,都是香烛,钱纸,鞭炮什么的,听说这群人要买香烛纸钱,家家都向谷雨等人兜揽生意。
谷雨相当奇怪,乡政府所在地怎么就是这样的?
老郑则告诉谷雨,乡政府早就迁走了,这个地方也不知道怎么变成了这种生意,估计就是瞄准有很多人过来祭祀烈士!
谷雨点点头,一行人抄近道上山,山挺高的,原来山间有一条简易公路,可以通汽车,不过没过多少年,这条路已经有着破败了,估计是修路时修建的,现在用不上。
沿着台阶上去,就是烈士陵园了,一排一排的坟墓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好像他们这只队伍依然纪律严明,每一个墓的前后左右都种了柏树、冬青树等等。
墓群中间,对着上山的台阶,迎面是一块大大的长方形的烈士纪念碑,风吹雨淋,岁月的痕迹在上面留下了一道道的黑色,还能看到碑文,碑文写的相当不错!
谷雨一一看过每个烈士的坟墓,坟墓修得不好,
墓碑们也就一个名字,其他什么都没有,谷雨微微皱眉,这个问题需要解决!
也许是老天有灵吧,这一天都是晴天,等谷雨上了山,天色忽然暗了下来,先是刮起来小小的旋风,然后又飘起来小小的细雨,烧过的钱纸在风中打着旋旋,一时间凄风惨惨,或许是烈士们,知道谷雨过来和他打招呼了….
谷雨结束了这一次很特别的考察,离开蜀河时,他告诉身边的同志,“咱们现在有些家底了,烈士们的身后事要处理好,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能够找到家人的,最好迁徙回家人身边,找不到了,要建设革命公墓统一安葬,要尽可能在墓碑上记录所有的信息,方便寻找…….
第272章 各人的路
谷雨在襄渝铁路沿线连续盘桓了好些天,没到一个站点,都去附近看一看当地群众的生活,然后再去看一看烈士的墓地,遇到有中小学了,也会去看一看。
这一趟走下来,他深切的感受到中国实在太大,情况太复杂,东南沿海有好些地方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但也有一大堆地方还处在极端贫穷当中。
谷雨看到的地方实际上并不是中国最差的,因为随着铁路的修建,电力等基础设施也被拉到深山当中,这些铁路沿线已经通电,谷雨相信那些还没有通电的地方情况只会更糟,或许一天两顿是常有的事情。
这些贫穷地区的群众与发达地区的群众,并没有本质的差距,说到底是环境造就了人,但要想改变他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不断的迁徙移民是对的,人只有出去了,见识多了,才有可能获得大发展,但扶贫的方式不能仅仅是迁徙移民。
强扭的瓜不甜,而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光光人搬出去不行,他们必须有谋生的能力,最典型的就是南疆的很多移民。
很多人被强制迁徙后,生存环境变化不小,搞出了不少事情,谷雨早有准备,用强有力的手段对待他们,很多人先迁徙到内地,寻即又犯罪被送到海外省,分散消化。
不过南疆的情况特殊,谷雨可以用强有力的手段,虽然有一些异议,但党内很多同志还是认同的,但腹地的广大的群众就不能这样干,这会引发党内激烈辩论。
所以哪怕看到群众过得不好,心里着急,谷雨也告诉自己不能急,要一步步来,要想改变这些人,关键是让他们接触到现代文明,一条铁路修通,很多人的思想已经有所改变。
而这些大山也不能说毫无用处,如果没有这些大山,中国这样那样的战略兵工厂放在哪里?这难道不是用处吗?谁也不知道这些没怎么开发和勘探的大山深处有没有其他的资源,或许某一种战略矿产就藏在某座大山当中。
所以迁徙移民的同时,前世各种扶贫手段还是得用上,不能因为困难就不修路、不通电,这既不符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不符合国家利益,修路通电之后,国家的统治就深入到这些山区,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用得上,这实际上是为子孙后代做事。
不过如果一来,又造成了另外一个问题,国家的财力是有限的,把大量的财富投入到这些地方,或许一两百年都未必收回来,这必然会产生一个个财政窟窿,这也不是谷雨所希望的,必须想办法减少窟窿。
前世国家把这一块的任务交给了地方政府,但由于财政分灶吃饭,贫穷地方又必然会产生一大堆债务,而且地方也有地方的算盘,他们想着给自己加工资,想着从扶贫项目中薅羊毛,这一块的宝贵资金被浪费了太多,所以一些亏到家的项目也不能做。
所以这一块应该由中央边移委来统筹安排,效仿目前正在进行的三线建设,先修路,将连绵不绝的大山分成无数个小块,然后把山区的群众迁徙到道路两侧或者条件相对好一点的地区,集中安置。
此时毛泽东同志推动的社会主义试点也可以用上,可以新设一连串小型的社会主义试点区,因地制宜上一些符合地方特点的项目,这些项目提供就业岗位,让大山中迁徙出来的群众有个适应阶段。
为了减少投资成本,国家需要搞一搞拉郎配,让发达地方的市县与这样一个个试点区搭对子,试点区专门为发达地区生产一些东西,发达地区可以给愿意过来的企业一定的补贴。
为了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必须打破原来的行政区划,穷地方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特别多,若是在原来的框架下做事,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必然会严重影响扶贫工作,所以必须用试点区,实际上就是组建一个效仿兵团的准军事化组织以提升效率,也相对公平一些。
这样的扶贫相当于国家将原来一个个点的群众,集中到交通相对便利的一条条线上,并完成从农村走向城市的过程。
此举也不至于太亏本,为了几十个人投资上亿修路修电线太亏本,但把他们集中到乡镇,形成一个几千人的小移民点,各种投入就划算多了,所以试点区要以铁路线命名!
想到这里,谷雨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这种所谓的社会主义试点区不就是前世那种公社吗?不过与前世不同,前世国家搞公社是为了更好的拿走农业剩余,而这一世他搞公社是为了更好的扶贫..
或许这才是真正符合中国的治国之道,中国条件好的东部沿海和平原地方更适合分散发展,但自然环境恶劣的艰苦地区则恰恰相反,需要创建一个个公社,集中力量做一些事情,还要给一些补贴和保护,如此才能更好的平衡发展。
谷雨想好之后,拿出纸笔,刷刷刷写了起来,容强和过去一样,作为他的秘书,一边帮着修改誉抄,等谷雨搞完之后,她也会发表意见。容强看完之后,笑着说道,“这个时候搞出了这个?”
“这才是真正的谷雨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甚至于封建主义,那个有用,我们就用哪个嘛,在我眼中,并无高下之分,关键是有利于治国,要不然我们为什么容忍乌斯藏那两个人的存在?”
容强点点头,“那两个会一直存在吗?”
“我们现在家底不够,等有了家底,建设好乌斯藏的铁路网,乌斯藏与咱们的核心区完全联系到一起,乌斯藏群众也彻底看清楚了宗教的真相,此时可以效仿麦克阿瑟搞一个大和尚大方丈在人间.…..”
“想法不错,只是乌斯藏搞铁路网,那得修到什么时候?
“这个路太难修了,投资太大,估计还要再等一段时间,可不修又不行,为什么要入关,就是想加快资本积累,入了关,财政收入多了,这些项目就能做了!”
“你要入关,又搞社会主义试点区,你不觉得矛盾吗?”
“入关是经济问题,不是政治问题!”
“美苏各一个小圈子,你加入了美国的小圈子,这本身就是政治问题!”
“过去我愿意妥协,现在嘛,我已经不愿意了!”
“为什么?
“我们已经强大起来,有资格左右摇摆,美国人不愿意,损失更大的是他们,不是我们!”
“你比以前自信多了!”
“不是自信,而是现在的开放程度,实际上相当不错了,我这两年一直在怀疑到底有没有必要迅速入关,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准备得越充分越好!”
“那你为什么那么支持孙运璇同志?”
“若是能以现在的条件入关,我也是可以接受的,为什么反对呢,与美国人多一些接触也是好事,我永远不会在一条道上走到黑!”
“你反对孔子,但你骨子里信奉的还是中庸之道!”
“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各种利益纠缠,不到山穷水尽,还是信奉中庸之道的好!”
容强点点头,询问道,“这种小型试点区未来会怎么样?
“等交通条件达到一定的水准,比如有一条通往沿江沿海地区的高铁后,一两个小时就能到达大城市,自然会转型,这与海外省半军事化的移民点变成一个个市镇是一个道理!”
“你为什么要称为筹建社会主义新试点区?”
“要想打破原来的行政规划,总要找个理由,筹建社会主义新试点区就合适多了,而且与发达地区搞一搞拉郎配,也是共同富裕嘛,我们不仅嘴上要讲,也要有相应的行动,这个名字总比改行政区为兵团好听许多!”
容强思忖片刻后,笑着说道,“老谷,你不是一直说自己很现实,没有理想,这不就是你的理想主义吗?”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