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319节

  运3这款双翼轻型多用途运输机虽然技术很一般,但用途广泛,一直需要改进,但大的飞机厂都非常忙,也瞧不上这个蚊子腿。

  西南直升机公司一直没什么成果,偏偏谷枢机又交代过,又不好撤并,总得有点业绩吧,那就搞一搞螺旋桨飞机。

  虽然运3改进型就是赚一个辛苦钱,但好歹有事情做,而赚到了钱,也可以继续搞纵列双旋翼直升机,谁让倒霉摊上了这么一个活...运3飞机是最基本的飞机,其改进型并不难,西直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顺利完成任务,一转眼,已经到了1960年代,支奴干出来了,但中国的重工企业还是没办法解决那根大轴,国家也没有下大本钱研发重型直升机的想法。

  西直拿不到太多的经费,又不断哀求,中航工业看着有些可怜,于是乎,西直又得到了一个正儿八经的研发任务,研究一款低成本的螺旋桨巡逻机。

  中国的海岸线太长,美国的飞机又时不时窜过来侦察,需要一款慢悠悠,续航能力强,成本比较低的巡逻机干活,而按照设计要求,这款巡逻机还能出售给非洲大兄弟,可以改装为轻型攻击机,所以一定要便宜,可操纵性一定要强。

  西南直升机公司为了支奴干的梦想也不挑剔,又吭哧吭哧忙活起来,几年间搞出了一款巡—6

  飞机,这款飞机便宜、可操纵性强,至于其他优点,那是基本没有。

  不过这种偏门的飞机搞出来之后,公安部下属的海警部门给了几十架订单,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苏丹都给了订单,西南直升机公司这个项目,赚钱是肯定的。

  其他公司可以不把隐形飞机试验机当回事,但西南直升机公司没有嫌弃的资格,这还是一款真正前沿的飞机,万一真得搞出了奇迹,西南直升机公司立刻就不一样了,他们高高兴兴的接过了这个任务。

  而为了提高西南直升机公司的研发能力,中航工业又抽调了一批十分年轻,但有一定天分的设计师,这是谷雨的交代,这是新东西,要有非同一般的思维和想象力,老资格的研发人员搞不好有思维定式,这款飞机启动年轻人设计。

  与前世美国的F117研发遇到巨大困难一样,西南直升机公司一开始就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不过这家直升机公司有一个好处,主要设计人员都是年轻人,没什么包袱,敢想敢做,最终将飞行器设计成有棱有角的多面体形状。

  但即便如此,计算机能力也有不足,有些地方还是算不清楚,所以干脆做了多个模型,在吸波室中实际检测雷达散射截面积。

  多次试验后,一个没有机翼和尾翼的扁平、尖利的菱形升力体脱颖而出,为了在雷达隐身的基础上满足红外隐身,这款飞机的进气道被放置到机背,红外特征通过机身得到掩盖;扁平的尾喷口使得高温燃气尽快与大气混合,进而降温排除。

  但风洞试验表明,这种气动布局根本无法有效产生足够升力,很多人觉得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中航工业有高层提出,希望等到计算机水准提升,可以搞曲面计算再启动研发。

  不过谷雨听说后,就找到林彪商量,这个项目不能停,我给你找一点资金,你继续研发,甭管是什么形状,先搞出一架能飞的东西再说,看看到底隐身效果怎么样,就算对前沿的探索,哪怕失败了,也值得!

  最高首长这么关心,中航工业无论不能让首长失望,为了满足“飞起来”的最低要求,设计师讨论了一番,将菱形飞机的前缘向后延长,形成一个后掠机翼,又增加了一对内倾的垂直尾|翼,满足横航向操纵要求..

  最终中航工业搞出了一款达到隐身要求的飞机模型,然后空军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下达了研发2架可实际飞行的原型机,一架用来评估飞行性能,另一架则是测试对于雷达信号的反应。

  为了提升飞机性能,给这款原型机使用的是歼

  六的发动机和模拟电传飞控系统,用了大半年

  时间,终于搞出了一架奇葩的飞机。

  刘粹刚围绕着这架飞机看来看去,忍不住问道,“你们确定这玩意能够飞起来?”

  “首长,我们采用了歼六的模拟电传飞控技术,飞机飞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不过机动性非常差,只能亚音速飞行!”

  刘粹刚并不奇怪,这种飞机从机头正面看去,好似一座金字塔,样子很笨拙,机动性肯定不行,而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为了躲避导弹或飞机的攻击做大过载机动飞行时,飞机有可能瞬间失速,失去控制,难以迅速逃脱险境。

  不过这款飞机研发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隐身能|力,飞机只要飞起来就行,他接着问道,“飞机的隐身性能怎么样?”

  “首长,飞行测试相当成功,空中预警机与地对空导弹阵地只能在极为靠近的距离侦测到它,既便被侦测到,火控雷达也无法进行锁定攻击..”

  “雷达没办法锁定攻击,那岂不是无敌?”“也只是理论!”

  西南直升机公司的总经理汇报,这款飞机不可能做到全频段隐身,其主要是针对厘米波段的雷达,而对工作在米波、毫米波、红外波融段的探测器来说,飞机的隐身效果大大下降。

  这款飞机不同位置的隐身性能不一样,机首正对雷达波发射源时有最小的雷达反射面积。换言之,作战时,必须将机首正对雷达波发射来源,才是最安全的。

  这款飞机使用的隐身涂料和一些吸波贴片材料存在不少缺陷,由于加工工艺存在缺陷,飞机座舱和机体连接处密封不到位的地方,都影响飞机隐身性能。

  “但即便如此,其隐身性能也是非常出色的,完全可以据此研发一款空军专用的战术轰炸机,通过对这款飞机不断的摸索,我们也可以为未来的隐身战斗机,乃至于隐身战略轰炸机打下基础!”

  “你要想打人,总要装备火控雷达吧,这雷达一开机,不就暴露了吗?”

  “首长,我们也想过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这款飞机最好不要装备雷达,执行攻击任务时依靠其他飞机或设备完成辅助制导...”

  一直默默听着的林彪觉得这简直是异想天开,“也就是说,为了隐身,你们舍弃了机动性,舍弃了速度,更舍弃了雷达。

  嗯,你们肯定也要舍弃载弹量,内置弹仓估计

  装不了多少炸弹,导弹也装不了,这样一种飞机,不就是一款有人驾驶,毫无防御能力的无人机吗?你们确定有装备的必要?”

  “这款飞机确实有很多缺点,但这是一款划时代的隐身飞机,只要做好侦察,寻找敌人航空系统的漏洞,精心规划好路线,完全可以摸到敌方关键目标节点的上空不被敌方雷达发现。若是未来印度的核反应堆重建,我们不可能再指望印度人防空系统懈怠,此时这款飞机就能起到关键作用,只需要几架飞机,丢下几枚激光制导炸弹,印度又要花费巨资去重建核反应堆!”

  林彪脸色严肃起来,“继续!”

  “这款飞机还可以帮助我们摸索如何应对敌军隐形飞机的攻击,并研发和完善相应的反隐身系统,这就需要装备一定数量的隐形飞机做测试,哪怕非常落后,但可以有效的弥补我们防空系统的不足。

  林总,美国的先进侦察机不仅有三倍音速,也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隐身,我们与美国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如果不尽快赶上...”

  林彪听完,做出了决断,“你们打报告,我会签字的,不过这款飞机是谷主席坚持推动的项目,他肯定要好,你们的报告要写得好一些!”

  “多谢首长!”

  “不过第一代飞机不可能装备很多,你们想赚大钱不可能,不过你们可以好好改进,若是能够拿出一款真正堪用的战术轰炸机,那或许不一样,空军非常缺乏一款像样的轰炸机!”“我们一定努力!”

第281章 地图之思

  随着形势大变,在接下来的七八十年代,谷雨的“大局观”已经不靠谱了,他现在能做的只能是根据后世美国人的种种下三滥手段预判美国接下来的所作所为,不过不同形势,不同总统的玩法不一样。

  谷雨现在能做的就是以正合,再想搞以奇胜,通过提前挖坑,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搞以巧取胜,趁乱搞事已经不那么现实,谷雨也越来越重视实力。

  但问题是七十年代开始,信息革命加速,美国实力迅速超过了苏俄,美国七十年代搞出四款先进飞机,八十年代隐形飞机和GPS等技术陆续成熟,然后是九十年代信息战争相应战术成熟,一下子把苏俄甩得老远。

  前世八十年代中后期的老毛子在各种国际场合不断点头哈腰,这一次就算不点头哈腰,但中国再想让老毛子挡在前面,也不现实,所以若是没什么杀手锏,日子将非常难熬。

  隐形飞机的研发取得突破可谓起了一个好头,而随着中国军费开支的不断增加,未来肯定有不少新东西,不管是核武器,还是常规武器,其数量和规模都将有很大的突破,到时候就会让美国忌惮三分。

  谷雨很清楚,到了今天这一步,想和前世一样,搞韬光养晦那一套已经很难,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坦坦荡荡做事,我不主动找事,但你要是找事,我也绝不怯场,反正我就是一颗铜豌豆,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这个世界的一切总是联系的,就算苏俄和前世一样解体又如何?面对迅速扩张,且想办法整合的欧洲,美国敢全力与中国相搏吗?只要美国不敢,凭借他积累的巨大家业,就足以和美国消耗。

  说到底,对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内部问题才最为关键,外部美国施加的压力越大,反而有助于全民族的团结。

  所以高兴之余,谷雨又想起了接班人,八十年代中后期恰好是中国第三代领导人走上前台的时候,谷雨不指望他们能有什么划时代的成

  就,能够见招拆招,保持国家稳定就够了。

  前世那位现在干得不错,前途似锦,但他在四十年代是地下党,经历过无数生死,五六十年代从事多种工作表现出色,嗡嗡嗡时更是接受过考验,这一世形势巨变,他的历练远不如前世,他真得能够扛得住巨变吗?谷雨不知道!更麻烦的是,没有好些年的地下工作经历,其父在抗战初期的种种就变成了天大的麻烦,到时候肯定会有无数人以此为由反对,这反而增加了一大堆不确定因素,所以谷雨权衡再三后,对他的培养更多的是按照二把手,而不是一把手。

  如此一来,未来的一把手就是未知数,应该如何维持稳定?谷雨思前想后,一是在七十年代完成最为艰难的改革,接下来的新领导层顺势|而为就够了,只要形势不错,没有人会想着去改革,而不改革就不至于有大篓子!

  现在全国各个省份已经在改革中小国企,有的快,有的慢,都在动手,基本模式也差不多,小国企直接甩给职工,职工不愿意要,那再甩卖或者破产也比较好办;大中国企在市区的搬迁,然后利用搬迁的机会搞重组,这相当于温水煮青蛙,矛盾要少得多。

  与前世不同,一大堆有理想的老同志还在,有这么多人监督,国企内部的腐败问题更多的是常规腐败,比如人浮于事,官僚主义这一类的,前世那种国企垮台,一大堆人吃饱喝足的事情有,但并不是太普遍。

  而中国自始至终搞得都不是计划经济,市场竞争一直都在,谷雨对国企普通职工一直比较刻薄,这反而造就了不少有战斗力的国企,各行各业的巨头很多都是国企或者国有控股企业,谷雨不需要和前世一般,搞休克疗法,而是,这对城市职工的冲击要少很多。

  现在随着一汽的改革,中国国企改革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不过大方向已经定了瞎来,谷雨相信谷景生、孙运璇能够处理好,等到了他们交班后,下一代领导人应该不至于太头疼这一块。

  既然不需要大的改革,在人事安排上,绝不能再搞什么出人意料,最好的办法是早早定下来,让大家都办法争,而为了以防万一,这位同志的出身必须无懈可击,谷景生同志最好也对他的上位乐见其成。

  谷雨未来需要的是内部的稳定,哪怕是那种静态的稳定,也比在关键时刻,斗来斗去,被洋鬼子钻空子要强,这一点与封建时代,册立嫡长子为皇太子是一个道理,大位已定,各路神仙哪怕斗,也不至于太过损害朝局。

  基于这一点考虑,谷雨越来越倾向于挑选几个无可挑剔的二十后同志培养,在今年年底陆续安排为省委枢机,挑选两个人在1975年党的十

  三大进入中央局,然后选择一个人在1980年

  进入到常委会。

  有十年时间让他积累,两代领导人加持,哪怕是中人之资,也能够坐稳位置,都扶持到这种程度了,他如果还是坐不稳位置,被人夺了鸟位,谷雨只能说自己的眼睛太瞎,活该死后没有一个好名声..

  恰好这一天中办常务副主任黄正理过来汇报工作,中央局常委或者享受常委待遇的老同志,其体检和相应的诊疗结果要每三个月一次向他汇报,虽然他已经退休了,但这一块他并没有交出来。

  不过谷雨并不会干预高级干部的治疗,该怎么治疗都是自己家庭的事情,谷雨不会管,这几年很多人得了癌症,该不该开刀说不清楚,还是家属自己决定好,他要是越俎代庖了,很容易被泼一身脏水。

  钱也是够得,国家按照级别给了特别医疗补助,还专门创建了相应的保险基金,给那些花费比较大的老同志,只要不瞎弄,让人丢在ICU几年,应该是够用的。

  谷雨一一翻看,微微叹了一口气,“陈毅同志的病就没有办法了吗?国内不行,看看能不能送到国外,或者邀请国外医疗专家来会诊!”

  看到刘少奇同志的报告,微微皱眉,“这才几个月,老陶的身体怎么突然间变得这么糟糕?”

  “谷枢机,刘少奇同志糖尿病已经到了晚期,引发了一连串并发症..”

  “国内不行,就送到国外,没什么好顾忌的,当然了,我只是建议,你可以和刘少奇同志夫妻通报一下!”

  “我会向刘少奇同志汇报一下!”

  谷雨看到了彭德怀同志的病况汇报,“老秦的癌症还没有转移,应该能活很长时间吧?”

  “彭总的癌症发现比较早,并没有转移,手术也很成功,接下来的几个月,如果没有转移,应该没什么大事!”

  谷雨点点头,想起儿子张库伦今天带着孩子过来,就把他叫过来,让他看一看相关的档案,“你是学医的,这里面的东西我不懂,你来看一看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是看不懂,找一个团队来看,都革命了一辈子,老了老了,最后一程要走好!”

  “这,这都是国家机密,我掺和不合适吧?”

  “都是退下来的老爷子,他们的身体不算是什么国家机密,这些同志都是你的伯伯辈,你关

  心一下也是应该的,你是学医的,了解国际上的最新成果,若是常规治疗不行,你知道一些特效药在临床,也想办法给我弄来,要尽力..”

  谷雨说完,黄正理同志也点头,让张库伦看一看,“库伦是医药专家,你看一看,我也放心不少!”

  黄正理同志确实头疼,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爷子们的身体慢慢不行了,他这个常务副时不时要为这些事情头疼,并不是每一个同志的家属都通情达理,所以张库伦找一些人帮忙看一看,若是能找一些药物,表明尽力了,他也会松一口气。

  张库伦相当犹豫,不过权衡之后,还是答应下来,他是学这一块的,帮不上什么大忙,帮一帮小忙还是可以的..

  谷雨让张库伦抱着那一堆报告去阅读,然后询问黄正理,谷雨询问,“彭士禄、董光桢这里两位同志安排在哪里?”

  黄正理莫名其妙,谷雨同志现在的身体挺好呀,怎么也不至于忘记这三个人的安排,他一一汇报,彭士禄同志在担任一段时间的谷办副主任后,1969年初被安排为福建省委常委兼厦门市委枢机,并在十二大上进入中央候补委员名单,1971年下半年担任台湾省长。

  董光桢同志同样是在担任一段时间的谷办副主任后,1969年初被安排为辽宁省委常委兼大连市委枢机,十二大上成功当选中央候补委员,1971年初担任日本省长。

  谷雨微笑着说道,“上了岁数,脑子不好使了,这两位同志的职务都忘得差不多了,他们这25后的同志还有几个在地方任职的正省部级干部?”

  “除了这两位同志以外,还有两位同志,一个是李思明同志,他的情况您应该比较了解,他现在是藏南兵团政委,也是十二大中央委员;另外一个是新任南掌省省长龙支文同志,同样也是中央候补委员,他的父亲是牺牲在上海龙华监狱的前浙江省委枢机龙大道同志...”

  “李思明我当然记得,鼎鼎大名嘛;龙支文同志,我想起来了,他出生后就父亲送到宁波老家,抗战初期,他才被找到,十三岁就读了中专,战争尾声就在武汉造船厂,参加了潜艇制造,后来被调到葫芦岛造核潜艇。

  我听何孟雄同志说过,他很聪明,硬是自学成才,不仅看得懂英语和德语,还有一些发明创造,二十六七岁就变成了高级工程师,我记得没错的话,他应该是1955年从中船工业调到大连担任工建委副主任,这才十五六年就做省长了?”

  “谷枢机,龙支文同志这一批的干部赶上了好时候,进步很快,龙支文同志在造船厂干得非常不错,下地方时已经是下属一家单位的负责同志,过渡了一年,就被提拔为大连副市长兼任工建委主任。

  1958年他调到通化市工作,做了三年市长,三年市委枢机,1964年调到黑龙江担任副省长兼农垦集团总经理,两年后调任哈尔滨市委枢机,要说起来,他虽然年轻,但锻炼还是比较充分的..”

  谷雨点点头,“你觉得他们怎么样?”

  “这几位同志在他们这一批干部中算是比较拔尖的,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黄正理说的没错,这几位同志确实有一定的代表性,彭士禄、董光桢、龙支文代表着三路势力,其培养模式都比较类似,都是从企业做起,而在建国初期,但凡有一些能力就有可能获得培养的机会..

  真正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反而是李思明,他是没有任何背景,能有今天的一切,更多的是机缘巧合,很难想象他一个首批跑到昆仑省拓边,作为战士与法国厮杀,又是跑到刚果开拓的同志,能有今天的成就。

  除了开国一代,其他时期,高级干部要出头,总有人扶持,即便自己出身不怎么样,往往也有一些助力,要么妻子是某一个高级干部的女儿、侄女或者外甥女,要么做过某一个领导干部的秘书,要么就是得到突出的表现得到某一位领导干部的提携。

  李思明却很奇葩,他的妻子和他是同乡,两个人是青梅竹马,一起去的昆仑省,这也意味着他压根不可能有什么助力。

  他虽然聪明,但并没有正儿八经上过几年学,不可能做秘书,而他被提携,也是很以后的事情,是他遇到的种种事情推动他前进,他并没有主动做什么。

  李思明带着一些人跑到刚果折腾,让所在的移民点迅速发财致富,是谷雨树立的拓边典型,成为中央候补委员,然后理所当然的进入党校学习,再被安排到岘港做县长,这是他第一次出名,而这一次纯粹是机遇。

  李思明第二次出名,竟然是在香港与那些不着调的文人打官司,因为官司时间长,被安排到造船厂工作,没想到船厂管理层不接地气,竟然被造船厂的老少爷们选举为党委枢机,中央开会讨论一番,他被任命为黄埔船坞的董事长兼党委枢机,这一步也是机缘巧合。

首节 上一节 319/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