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502节
罗纳德·里根放下中情局的最新报告,揉了揉太阳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俄总理,苏俄开始了大规模改革,好像这是一件好事,但万一对方改革取得成功呢?
“戈尔巴乔夫想访美?” 他看向国务卿舒尔茨,“你们怎么看?”
舒尔茨推了推眼镜:“总统先生,苏俄的改革派地位确实获得了提升,但沃罗特尼科夫还是苏共总枢机,他拥有苏俄军队和KGB的拥戴,戈尔巴乔夫能否完全控制局面,我们还不确定。”
副总统布什也表示反对:“戈尔巴乔夫是个理想主义者,但沃罗特尼科夫才是真正握有枪杆子的人。如果我们现在高调接待戈尔巴乔夫,而苏联内部突然发生政变,我们会很被动。”
里根沉思片刻,缓缓点头:“那就先拖一拖。告诉苏联方面,我们欢迎戈尔巴乔夫访美,但前提是苏联在裁军和战略武器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
舒尔茨补充道:“不过,我们可以先给点甜头。比如放宽部分技术出口限制,或者默许西德给他一些经济援助。”
里根露出标志性的微笑:“很好。让戈尔巴乔夫尝到改革的甜头,他就会更依赖我们。”
……
戈尔巴乔夫站在长桌尽头,手中捏着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刚刚送来的裁军提案,脸上带着他一贯的自信微笑。
“同志们,美国人终于愿意认真谈判了!” 他环视众人,“他们提出各削减50%的战略核武器,并逐步撤出部署在欧洲的中程导弹——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会!”
国防部长索科洛夫脸色不好看“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您确定这不是陷阱?” 他冷冷问道,“里根去年还在叫嚣星球大战,现在突然要我们自废武功?”
戈尔巴乔夫摇头,“时代变了,索科洛夫同志,继续军备竞赛只会拖垮我们的经济。”
“拖垮?总理同志,美国人的削减是让我们拆掉SS-18,而他们只淘汰几枚老旧的民兵导弹!这叫平等?”
会议厅外,乌克兰第一枢机切布里科夫靠在走廊窗边,静静听着里面的争吵,“戈尔巴乔夫为了去美国访问,简直疯了!” 现任的KGB主席谢尔盖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真以为美国人会放过我们?”
切布里科夫没有回头,低声问道,“总书记同志打算怎么做?”
谢尔盖点燃一支烟,“总枢机认为必须继续让他表演,等人民彻底对他失望,他自然会收拾局面。”
“到时候一定会产生巨大的损失!”
“这是必须的改革,改革需要统一思想!”
会议厅内,争论已趋白热化, 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罗曼诺夫厉声指责,“您这是在出卖苏联的安全利益!”
戈尔巴乔夫面色一沉,“罗曼诺夫同志,中国的核武器数量只有苏俄的零头,难道中国领导人也在出卖他们的安全利益吗?事实证明,拥有那么多的核武器完全是愚蠢的行为!”
“不,我在质疑您的判断!” 罗曼诺夫寸步不让,“没有核威慑,北约的坦克随时会冲进东德!”
“联盟拥有五万辆坦克,害怕这个吗?”
苏共中央局会议又一次不欢而散,戈尔巴乔夫愤怒的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的灯一直点到半夜,妻子赖莎忍不住了,推门而入,“米沙,你该休息了。”
“休息?” 他苦笑,“现在全莫斯科都在等着看我笑话。”
赖莎走近,轻抚他的肩膀,“那些老顽固不懂变革的必要性。”
“不懂?” 戈尔巴乔夫突然转身,“他们懂得很!罗曼诺夫巴不得我失败,他一直对不再担任部长会议主席耿耿于怀!”
“沃罗特尼科夫呢?”
“他看起来倾向改革,但都是被我们逼迫的,他想得还是中国那一套,可苏联不是中国,苏共也不是中国环太党!”
“你打算怎么做?”
“我们要相信人民,要多做宣传,动员起来的人民自然会寻求更多的改革,彻底的改革,而只有彻底的改革才能让苏俄强大起来……”
第407章 外交破局
科隆-波恩机场的暮色中,戈尔巴乔夫的专机"伊尔-62"缓缓降落。透过舷窗,他看见红毯两侧整齐列队的联邦德国仪仗队,看起来,联邦德国又一次热烈欢迎他!
这场景让戈尔巴乔夫想起两年前撒切尔夫人在伦敦给他的同样礼遇——西方人总是擅长用仪式感麻痹对手的警惕!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随行的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低声提醒,"联邦德国总理科尔亲自来了,看起来,联邦德国很重视我们这一次访问!"
戈尔巴乔夫整理着深灰色西装领口,指腹触到那枚列宁像章时顿了顿,临行前,罗曼诺夫在政治局会议上盯着他别上这枚像章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即将跳崖的疯子。
舱门开启的瞬间,镁光灯如暴雨般倾泻而下。戈尔巴乔夫眯起眼睛,在刺目的白光中看见赫尔穆特·科尔宽厚的笑容。
这位身高近两米的西德总理张开双臂迎上来时几乎挡住了所有镜头,拥抱的时候,戈尔巴乔夫想起曾经看到的科尔和中国总理何济世拥抱的一幕,差距太大了,正如德国和中国的差距一样,相反最适合德国的还是苏俄!
"您的新书《改革与新思维》在法兰克福卖脱销了!"科尔用带着莱茵口音的俄语说道,握住他的手时故意让记者拍了个特写,"连我们社民党都说该给您发诺贝尔和平奖。"
戈尔巴乔夫嘴角维持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他注意到科尔说的是"社民党"而非"基督教民主联盟"——这些细节暴露了西方人真正的态度。就像伦敦金融城的银行家们,嘴上赞美改革,手里却攥着贷款协议里的政治条款。
车队驶向彼得斯贝格国宾馆时,谢瓦尔德纳泽凑近低语:"看起来这一次有希望从德国拿到一些东西!"
"意料之中,西德有求于我们!"
戈尔巴乔夫一边说着,一边望着窗外,戈尔巴乔夫非常清楚,目前的局面非常类似于五十年代钢铁去世后,同样情况很紧急,此时若想成为苏俄未来的主导,外部支援非常重要。
沃罗特尼科夫占据着总枢机的位置,位置决定了他拥有天然的优势,他也效仿赫鲁晓夫,与中国建立了十分密切的联系。
沃罗特尼科夫拿出了不少东西,中国也投桃报李,给予了大量支持,政治、军事、经济几乎无所不包,甚至还包括意识形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位中国领袖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的辈分最老,他的路线也被现实证明最有活力,很多很多人都认为中国那一套才是社会主义的未来。
所以沃罗特尼科夫获得中国的支持,理所当然的被苏俄和东欧无数党员认为是正确的路线,这也让沃罗特尼科夫稳固住了地位。
虽然党内很多同志不满,但党内高层同样明白中国的支持非常有利于巩固苏俄对东欧的统治,这在五十年代已经被证明,他们同样割舍不下这份支持……
这也意味着,戈尔巴乔夫这个改革派现在的领袖,要想真正主导苏俄,就需要从西方获得巨大的,足以抵消中国影响力的支持。
偏偏他一上来就在美国人身上碰了壁,美国提出的要求太过分,戈尔巴乔夫没办法说服党内,而搞不定美国,就必须搞定西德,这是欧洲国家中最容易突破的,但西德和只追求经济和科技利益的中国不同,西德要的东西太麻烦了……
国宴厅的水晶吊灯下,科尔举着德国雷司令白葡萄酒侃侃而谈:"为欧洲大陆永不再分裂干杯!"戈尔巴乔夫同样做了十分热情的回应,他再一次公开讲演了他的改革与新思维,他想德国人一定会认同,而结果不出所料,掌声雷动!
当科尔提议移步书房"抽根雪茄"时,戈尔巴乔夫知道真正的谈判开始了。书房橡木门关上的刹那,西德总理脸上社交性的笑容立刻消失。
"五十亿马克。"科尔将烫金封面的文件夹推过桌面,"十年期,利率2%。"一边说着,科尔的眼角微微抽动,这是为了东德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戈尔巴乔夫慢条斯理地抚平文件折角。这个数额相当于苏联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足以暂时平息莫斯科面包店前的长队,但他故意让沉默持续了整整一分钟——这是他在斯塔夫罗波尔农机厂学会的谈判技巧。
"我需要更具体的……合作方向。"
“我们没有要求,都是您的改革中包括的,苏俄拥有新思维,并对外开放,我想东德也应该拥有新思维,并对外开放,东欧应该和莫斯科保持一致!”
戈尔巴乔夫沉默了,良久之后,他才终于点头,他没有选择,他要想击败强大的保守派,必须推动东欧各国的改变,哪怕他明知道德国人要钻空子……
他故作沉思,随后点头:“改革是苏联的整体政策,东德自然也会调整。”
科尔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太好了!我们还可以在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加强合作……”
……
"戈尔巴乔夫到底想干什么?他只是部长会议主席,不是苏共总枢机!"昂纳克压低着声音,满脸都是愤怒,国家安全部长埃里希·米尔克下意识地并拢脚跟,黑色皮靴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波恩承诺了五十亿马克贷款,他肯定做出了巨大的让步!"米尔克咬着牙说道,"而买单的就是我们,他肯定出卖了我们!"
昂纳克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份被翻烂的《真理报》——上面刊登着戈尔巴乔夫在西德国会演讲的照片,"'欧洲大家庭?共同价值观?"他的声音突然拔高,"这个蠢货忘了是谁在1945年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的?!"
米尔克不动声色地后退半步,避免被昂纳克喷溅的唾沫星子溅到:"总书记同志,根据第七处的情报,苏联代表团里有十二个'新思维'的支持者。"
他翻开另一页档案,上面贴着克格勃少壮派军官的照片,"其中有四个,昨晚出现了四个不同的地方,然后和我国的作家、记者碰巧见面……"
"太讽刺了!"昂纳克冷笑道:"我们没有退让,俄国人竟然先退让了,他们困难,难道能比我们更困难吗?他们为什么退让,他们怎么能退让!"
“幸好他只是苏俄部长会议主席,而不是苏俄总枢机!”
“你以为仅仅叶利钦吗?沃罗特尼科夫也在放纵!”昂纳克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1953年,贝利亚就想出卖东德,你以为当时仅仅是他一个人这么想吗?不是,绝不是,这样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我们怎么办?”
“俄国人不是想开放吗?我们就加强与中国人的合作,若是真有那么一天,全世界只有中国人能够保护我们!”
而此时柏林大学的布告栏前挤满了学生,最显眼处贴着最新一期《新德意志报》,头版是戈尔巴乔夫与科尔握手的巨幅照片。
一个戴黑框眼镜的年轻人突然提高音量:"如果苏联都能改革,为什么我们——"他的话被同伴用手肘打断。树荫下,两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校工"正假装修理自行车,他们的帆布工具包里藏着东德最新款的UZK监听设备。
又过了一会,那个校工走向校门外的黑色特拉贝特轿车,"报告,"青年钻进轿车后座,对前排的人影说,"哲学系至少有三十人表现出对苏联改革的支持,别是历史系的舒尔茨教授,他今天课上讲了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
一只戴着皮手套的手接过胶卷,袖口的纽扣闪着冷光——这是斯塔西特勤组的标准配置。"继续监视。"……
而此时在布拉格,捷共总书记胡萨克勉强挤出的笑容,而当戈尔巴乔夫踏上红地毯时,乐队奏响的《斯拉夫进行曲》比预定节奏慢了半拍。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欢迎您。"胡萨克握手时刻意用了俄语称谓,但戈尔巴乔夫还是不给面子,在接下来的讲演中,他直接了当的说道:"社会主义需要与时俱进!苏联支持各兄弟国家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道路!"
"戈尔巴乔夫这是故意拆我们的台!"胡萨克气急败坏,他抓起水晶烟灰缸就丢了出去,"他以为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忘了1968年是谁镇压了他们?这个蠢货,俄国专门出产这样的蠢货,蠢不可及!"
“我们怎么办?”
“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如果我们撑不下去,最起码可以躲到中国!”
“中国人就能撑住吗?”
“如果有一个能撑住,那也是北京,绝不可能是莫斯科那帮子蠢货!”
戈尔巴乔夫的最后一站是布加勒斯特,不过这一站,他遭到了公开的挑战,"齐奥塞斯库还是老样子,"谢瓦尔德纳泽走到他身旁,递过一杯矿泉水,"连祝酒词都要秘书提前写好,米哈伊尔,不用太在意!"
"你知道他对我说什么吗?"戈尔巴乔夫转身,眼里布满血丝,"他说苏联正在重蹈赫鲁晓夫的覆辙。"他的嘴角抽动了一下,"这个靠秘密警察统治国家的暴君,居然教训我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谢瓦尔德纳泽相当无奈,苏俄对齐奥塞斯库的影响力多少有些不足,所以罗马尼亚官方公报,其中戈尔巴乔夫关于"改革"的讲话被删得一字不剩,反倒是齐奥塞斯库那段"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冗长发言被加粗标红。
"埃列娜夫人倒是很热情,"谢瓦尔德纳泽试图缓和气氛,"她送的那套瓷器中至少有二十件印着您的肖像。"
戈尔巴乔夫突然笑出声,"印在餐盘上,"他指着墙上齐奥塞斯库的巨幅油画,"他就差没有印在马桶上了,也不知道他哪来的那么厚的脸皮!"
戈尔巴乔夫走到书桌前,拿起克格勃今早送来的简报。罗马尼亚的粮食短缺已经达到灾难级别,但齐奥塞斯库为了还外债,仍在出口全国80%的农产品,“齐奥塞斯库在自取灭亡,人民有理由知道真相”……
"戈尔巴乔夫疯了吗?"沃罗特尼科气急败坏,"在波恩接受贷款,在东柏林说一些支持改革的话也就算了,我可以容忍!"
沃罗特尼科夫抓起另一份捷克斯洛伐克发来的电报,"居然还敢在布拉格公开支持改革派?他想毁掉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吗?"
谢尔盖向前迈了半步,皮鞋踩在地毯上没发出任何声响,"维克托·伊万诺维奇,"他刻意用了尊称,声音压得极低,"我们需要采取行动吗?第七局已经准备好了灯塔计划,只需要一次会议!"
他说的这个代号,指的是克格勃针对高层领导人的紧急处置预案,上次使用还是在贝利亚时期,那一次的结果自然不用说!
"不,"沃罗特尼科夫摇摇头,"必须让他继续表演,等东欧乱起来,当波兰的罢工蔓延到东德,当捷克斯洛伐克的街头再次出现坦克……"他捏紧了电报纸,"所有人都会明白——戈尔巴乔夫那一套只会导致混乱,那个时候才适合收尾!"
沃罗特尼科夫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平静,"告诉我们在华沙、布拉格和东柏林的人,暂时不要阻止任何……过激行为。"
“那样的话,东欧会失控的!”
“波兰已经失控,而不管是东德、捷克斯洛伐克还是匈牙利,都不欢迎,不,更准确地说是憎恶我们,我们注定不可能在东欧长期支撑,这是现实,戈尔巴乔夫有一句话说得没错,只有放弃东欧,我们才可能与欧洲国家彻底缓和关系……”
“人民不可能接受二战的胜利果实化为乌有,而帝国主义也会得寸进尺,步步紧逼!”
“所以我只能放纵戈尔巴乔夫,一切都是他的错!”
KGB主席谢尔盖沉默了,他不知道老上级的冒险能不能成功,虽然他领导的KGB会坚定的站在他的一边,但苏联红军呢,那些顽固的将帅们会听话吗?
也就在戈尔巴乔夫一连串表演后没有几天,沃罗特尼科夫也即将启程访华,此时是1986年的九月底,而去年在这个时候,沃罗特尼科夫曾经代表苏俄政府来到中国,参加中国的建国四十周年&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庆典。
"又过了一年……"沃罗特尼科夫对着空荡荡的办公室喃喃自语,记忆像被撬开的鲱鱼罐头,1985年那个金色的秋日突然鲜活地涌出来——
沃罗特尼科夫站在观礼台第一排,他的旁边站着就是当世的传奇,二战时期中国的最高统帅谷雨,而他虽然已经老迈,腰有些弯,但整体看起来状态相当不错,某种意义上,他也是现在中国强大国力的一部分!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