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股东 第506节
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常委,最后停在李思明脸上,"我不是反对整顿,"赵孝义的声音缓和了一些,但语气依然强硬。
"但凡事要讲究方式方法。现在地方上反应很大,有的省份连正常的经济工作会议都开不下去了,干部们人人自危,这样下去,改革还怎么推进?"
他翻开一份报告,念道:"金九银十,广东省今年的房地产成交额同比下降12%,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只增长了3%,这都是整顿带来的直接影响!何济世同志,你的数据系统是很先进,但经济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它是活生生的社会活动!"
何济世正要开口,李思明轻轻抬手制止了他。"孝义同志,"李思明的语气平静得可怕,"你说你不了解情况,那我问你——"
李思明同样拿出了一份报告:北京市朝阳区:87名干部拥有未申报房产,人均4.3套;上海市静安区:房地产企业偷税漏税金额累计达3.7亿元;广州市天河区:土地拍卖中存在系统性权钱交易,涉及厅级干部9人。
"你是常务副总理,这些东西,你比我更了解,"李思明盯着赵孝义,"还是说,你也觉得这些是正常的社会活动?"
赵孝义的脸色很难看,他当然知道这些,但他一直认为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且中央也一直没太在意,谁能想到五个大城市房地产数据整合一番,竟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
问题是这么翻旧账,会查出多少人和事,估计数都数不清楚,党内发生巨大震荡的同时,广大群众怎么看党中央?一丘之貉?
"现在是什么时候?"李思明突然提高声音,会议室里的空气为之一震:"美国人的星球大战计划已经投入上千亿美元,苏联的K-219核潜艇刚出自家领海没多久,就被美国舰船发现,然后被逼没了!"
李思明看向在座的同志,"同事们,谷主席的战略判断已经被现实证明是十分英明的,想在新科技革命已经显露出巨大的能量!
对新科技革命应对无力的苏俄明显力不从心,而我们呢?虽然走对了路,但若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不痛下决心进行改革,是要出大事情的!”
李思明的目光最后盯在赵孝义身上,“国际竞争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我们还在为几个腐败分子讨价还价?"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拉开窗帘,"看看这座城市!高楼大厦是建起来了,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产业根基,这样的繁荣,能持久吗?"
他转身,目光无比坚定,"哪里不足,就补充哪里;哪里烂了,就切哪里!谷主席、顾主席安排我做这个一把手,就是来做这个的!继续整顿,有什么问题,我一力承担!"
这一次中央局会议的会议纪要被送交几位老同志,谷雨在文件上做出了批示,"不就是多抓一些腐败分子吗?怕什么?天塌不下来!"
而顾金声的发言更简短:"我支持思明同志的决定。"
这一次会议结束之后,国务院进行了工作重新分工,赵孝义同志转而负责农业、民生委、卫生、体育等工作,而唐子容同志实际承担起国务院常务副总理的角色,并列席中央局常委会。
随着中央决心已定,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整顿以雷霆之势展开:经济领域:全国房地产发展地区,乃至于南东京等香合组织成员国重要地区的房地产数据,开始全面整合;
政治领域:根据各种房地产交易数据,中纪委派出12个巡视组,对各省市领导班子进行"全覆盖式"审计,一大批高级干部被牵连抓了起来。
军队系统:李思明借势推进军事改革,裁撤冗余部队,信息化作战指挥中心正式挂牌,军民融合相关工作加速。
效果也立竿见影:一个月内,全国补缴税款超过50亿元;两个月内,5376名厅局级以上干部因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立案调查;三个月内,电子信息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长67%,首次超过房地产。
但风暴也带来了阵痛:广州爆发"房产抛售潮",房价单月下跌10%;上海某银行因违规放贷被接管,引发短期挤兑;部分省份出现"躺平式应对",基层工作近乎停滞。
当无论如何,这一连串的大整顿,极大的增强了新领导班子的威信,而一大批干部的调整,新领导班子也可以安排他们看好的同志,而不用再妥协,不过压力也是很大的,一大堆老领导被触及了,矫枉过正的言论不断,……
当然了,整顿永远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这一轮的热点也终于出现,1986年底,《关于取消商品房预售的相关通知》正是印发,引发行业地震,根据通知,房地产预售制度在执行了三十年之后,被彻底取消!
而为了帮助相关企业渡过难关,中央会设立一个过渡期,通过政府帮扶的方式,帮助相关企业渡过难关,当然了,这些贷款要根据项目进展,进行发放。与其同时,对房地产产业链中存在的大量账期也要进行集中整顿……
"总理,这会不会太激进?"建设部长相当不安,"这一套方案出来后,不仅各地方的房地产发展速度必然迅速下降,房地产相关的41个行业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明年的经济增长必然大受影响!"
“但凡预售制度存在,就必然有人钻空子,取消是唯一的办法!”何济世同志摇摇头,“预售制度是我国资金不足,城市住房紧张下,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应急手段。
现在我们的资本已经过剩,目前大城市的住房已经远不如以前那样紧张,这会再搞预售得不偿失,这个雷该卸掉了!长痛不如短痛,左右要面对,越早面对越好!”
何济世同志是经济战线的老兵,他管过企业,搞过研发,负责过对美谈判,又主持过湖北和上海的经济,工作经验丰富,他非常清楚要想实现经济转型,必须破釜沉舟,只要房地产预售制度存在,上上下下就必然存在侥幸心理。
现在一刀切,看起来,后果相当严重,明后两年房地产领域的经济增长影响不小,财政也会受到不少影响,后遗症甚至会影响好些年。
但正如谷雨同志所说,房地产预售就是打兴奋剂,咱们打了三十多年兴奋剂,要是一直打下去,哪一天经济增长缓慢,兴奋剂没有效果,老百姓也不买单,嫌弃房地产价格太高,到时候后遗症能让我们苦上十几年,甚至于几十年。
与其那个时候,被迫取消房地产预售,还不如现在主动提前取消,现在市场还有不少需求,虽然房子盖得少了,但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总能活得下去,不至于彻底完蛋。
在信息革命大爆发的前夜,主动取消房地产预售,虽然同样有各种戒断反应,但会很快被新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红利所覆盖,就算不能覆盖,也会弥补不少。
而从国际上说,随着美国专心收拾苏俄,中国赢得了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谁也不知道这个战略机遇期有多长,不赶紧动手,等到美国再次逼上门,想动手,那麻烦更大。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在党代会结束,李思明同志带着他们去杭州,拜会谷雨同志时,谷雨同志告诉他们这个新班子,现在内外形势不错,信息革命时代又要到来,房地产预售制度最好在未来五年内取消,什么时候办,你自行决定。
对何济世同志而言,后面九年,不,更准确地说,如果他干得不错,他甚至可以做三任,因为去年的全国人大全会取消了国务院总理最长两任的约束。
也就是说,既然这个地雷注定要排除,排除的越早越好,反正排雷后的几年,也不指望增长太快,此时恰好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然后等待第二任经济的大爆发,再争取第三任……
而为了对冲房地产投资大幅度下降带来的影响,中央全力推动全国交通网大规模建设,中央新建十二条跨省高速,长江拓深,未来万吨轮船可以直达长江。
与此同时,在长江和珠江沿线,多条运河项目启动建设,这不仅可以容纳房地产大衰减出现的严重失业,也可以进一步最大化的降低运输成本,从而将更多的城市和地区融入到两个经济带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连串的其他配套,比如国家为了推动汽车业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汽车相关税收,同时加快汽车折扣速度,以此推动国内汽车销售。
又比如全国性的农村卫生运动,中国必须充分挖掘农村的消费潜力,农村要喝上自来水,要用上抽水马桶,冰箱、空调和洗衣机要更多的出现在农村,这就要求国家主动推行一系列补贴措施,自然而然,房地产相关产业链企业自然就有了更多的机会。
也就在房地产预售制度被取消的同时,中央物税委也正在和财政部进行磋商,其核心内容是消费税改革,要让消费端所在地更多的获得税收,这非常有利于平衡南北和东西的税务差距,打击地方保护主义!
而与此同时,唐子容,他需要出席证监会则和中央工建小组、科技部、中科院、多个创新基金开会讨论对高科技企业的新一轮扶持机会。
一大批中小科技型企业将获得上市融资的机会,此举同样也是应对房地产预售制度大改革的重要举措,国家主动放弃了房地产这个大蓄水池,就需要一个新蓄水池,为此,国家要修改证券法,增加了对各类违法的惩罚力度……
除了这些直接措施以外,国家也推动了相应的配套,比如中国高等教育和中东教育进行了新一轮调整,国家大规模增加面向新科技的人才培养;
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将得到进一步加强,给愿意搞研发的高科技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对相关违法企业加大惩罚的力度,一批钻空子的企业要倒霉。
又比如各种法律法规还有各种地方性规章制度的大清理,多达几千项要被废除或者重新修改;又比如各种地方标准,要重新修正,国家标准委员会要加强工作。
还有比如全国各地的招商局也会召集开会,国家很明确的告诉他们,各地土政策要调整,禁止做出种种不合规的招商承诺;
当然还有难度极大的全国法院改革,为了在司法上破除司法地方化,中央在最高法下面,成立最高法大区法院和各郡法院(各大区、各郡范围由中央决定)。
凡是重大刑事和民事案件,由各郡法院作为一审,大区法院二审,一般案件则采用省-市(县)两级,不过这个方案遇到的阻力格外大,目前的办法是先做试点,治安案件比较多的广东被放在中南区,以后广东的大案都要去衡阳二审!
……
国家安全顾问弗兰克·卡卢奇带着更详细的分析报告走进办公室。“总统先生,中国正在同时推进三项关键改革。”
产业升级:半导体、汽车、精密机械投资增速超过40%,房地产投资被大规模压缩;
统一市场:高速公路和运河网络扩张,各种跨省贸易壁垒被系统性拆除;
金融管控:与中国达成货币交换协议的国家越来越多,人民币结算也不仅仅是香合成员国,朝鲜、暹罗等国也和中国达成试点协议,这直接挑战了美元霸权。
卡卢奇停顿了一下,补充道:“最令人担忧的是,他们的改革不是临时性的,而是制度化的——这意味着,即使领导人更替,这套体系仍会持续运转。”
里根的目光停留在最后一行字上:“若当前趋势不变,中国经济规模将在1995年前后达到美国的70%,并在2020年左右超越美国。”
他合上文件夹,声音低沉:“苏联人知道这些吗?”
“他们知道,但无暇顾及。”卡卢奇回答,“坦率的说,经济上,苏俄不仅不是美国的对手,更不是中国的对手,甚至于德国和本州日本都即将追上他们。”
“美国怎么办?”
这个问题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如果继续对中国施压,中国会扩大对苏俄的输血,苏俄搞不好会挺过难关;如果放任不管,十年后,美国将面对一个经济规模匹敌自己的对手,更要命的是,这个国家拥有越来越广大的市场!
次日凌晨,克里姆林宫的电话接通了,“维塔利”里根的声音透过越洋电话传来,带着一丝疲惫,“我同意与苏俄谈一谈裁军的事。”
沃罗特尼科夫同样长出了一口气:“罗纳德,我正等着你的电话,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份很好的方案。”
里根沉默了一瞬。“不仅仅是欧洲,”他缓缓说道,“我们应该要谈一谈全球性的战略武器削减,一个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协议毫无作用!”
沃罗特尼科夫似乎有些意外:“这倒是新鲜。是什么让你突然如此急切?据我所知,中国一直不愿意加入谈判!”
里根没有直接回答。
“世界在变化,维塔利,”他最终说道,“贵我两国,总得给未来留点余地!”
第410章 经商的苏军
11月,就在中国大规模改革的同时,莫斯科的雪下得又急又密,仿佛要将整座城市掩埋。总枢机维塔利·沃罗特尼科夫站在窗前,手里捏着一份刚刚送抵的绝密文件——《K-219核潜艇事故调查报告》。
随着美苏矛盾越来越深,从1984年1月起,时任苏联领导人契尔年科下令,在美国的东西海岸,最低也要保证,同时各有3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在美国东、西海岸执行战备任务。
执行任务的是667A型战略核潜艇(北约代号“扬基”级),这种潜艇长128米,宽11.7米,最大潜航深度320米,水下排水量高达11500吨,可以在水下连续潜伏九十个昼夜。
潜艇上有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筒,备弹18枚鱼雷,其中包括2枚核鱼雷,以用于攻击美国航空母舰。
除了鱼雷以外,潜艇上还装备了16枚载入式弹道导弹,导弹最大射程3000公里。每枚导弹装备三个分弹头,可以将三枚20万吨当量核弹,同时攻击三个不同的目标。
如果苏联本土受到核打击,正在美国东西海岸值班的6艘苏联潜艇,就会把所有导弹都一次打出去,确保把美国东西海岸所有城市都变成一片废墟。
苏联人的潜艇战术,让美国人不敢轻举妄动,但潜艇执行战备任务,时间长,强度大,人员高度紧张,大大缩短了潜艇的使用寿命,
苏联虽然拥有大量核潜艇,但要想随时随刻都有六艘核潜艇可以威胁美国,难度还是很大,很多返回基地的核潜艇,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就又开始执行新一轮的任务。
1986年9月3日, K219号潜艇艇长伊格尔.帕日特诺夫接到新的任务,赶赴美国东海岸执行威慑任务。
伊格尔.帕日特诺夫感到有些为难, K219号潜艇刚执行完任务,返回基地不久,潜艇的一个导弹发射口舱盖,在执行任务时发生事故被封闭了,现在事故的原因还没找到。
但顶头上司根本不听伊格尔.帕日特诺夫的解释,只是向 K 219潜艇上派遣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似乎有这几位工程师随同,这次任务就可以万无一失。
伊格尔.帕日特诺夫无奈,只得下达了启航的命令。在领航员叶夫根尼.阿萨布阿耶夫的引导下。 K219号核潜艇一头扎进冰冷的北冰洋,开始了他们为期90天的秘密巡航之旅。
潜艇启航不久,核潜艇工程师古纳迪.卡比杜尔斯基,就不安地向伊格尔.帕日特诺夫报告:6号导弹发射舱,发现轻微泄漏。
另一名武器工程师阿里克谢.比卡切克夫,也说出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火箭燃料和海水接触,就会产生致命的硝酸,从而导致导弹燃料箱爆炸。
按照两位工程师的建议,潜艇马上返航,回到基地进行检修,否则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但艇长伊格尔.帕日特诺夫拒绝了工程师们的建议。
伊格尔.帕日特诺夫得到了另一名潜艇工程师瓦列里.什尼什尼的大力支持,瓦列里.什尼什尼除了是潜艇工程师,他还有一个更神秘的身份,苏联克格勃的特工。
如果潜艇在执行任务时,超过48小时和基地中断联系。这位克格勃特工和艇长一起,就有权下令,对锁定目标,实施核打击。
在艇长和克格勃特工的坚持下, K219潜艇继续前行,10月3日,在完成了三分之一的任务后,K219号抵达指定位置,悄悄到上浮到距离海面很近的位置,突然收到舰队司令部的无线电指令:迅速下潜,隐蔽待命,附近海域由美军进行反潜训练演习。
K219号潜艇收到命令后迅速下潜,由于动作过猛,造成海水流入了导弹舱,海水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很快侵入一枚核导弹薄薄的弹体,导致液体燃料容器发生剧烈爆炸。
海水和导弹燃料反应产生剧烈的高温,然后这艘核潜艇就出现了火灾,而随着火势的急剧蔓延,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冷却系统受损,核反应堆开始变得过热,如果不将核反应堆及时关闭,爆炸将不可避免。
到时候不但潜艇上所有的人都将死于非命,而且会在大西洋上造成严重的核污染,造成的危害,将是空前的,到时候遭遇到空前损失的美国绝对会逼迫苏俄做出空前赔偿。
为了避免灾难的发生,艇长伊格尔.帕日特诺夫下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核反应堆关闭,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苏俄潜艇兵终于关闭了核反应堆,但三名随行的工程师全部牺牲……
核反应堆被关闭,潜艇失去动力,潜艇只能无助的漂浮在海面上,又等了50多个小时,中间还被美国人围观,这艘核潜艇才等来了苏俄货船。
此时正值大西洋上的飓风季,这只奇特的苏联舰队,只能贴近美国海岸线航行,为的是遭遇飓风时,能够就近寻找避风港。
K219号潜艇艇长伊格尔.帕日特诺夫和其他艇员,都没有离开潜艇,因为有一个巨大的隐患,让他们寝食不安。
虽然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关闭了,可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并没有完全解决,导弹舱里的温度正在持续增高。
潜艇上搭载的50枚核弹,随时都有被引爆的可能,现在大家要做的,就是夜以继日的工作,不停的给潜艇进行人工降温,尽量延缓核弹被引爆的事件,把潜艇平安的拖回母港,力求把损失降到最低点。
但就在当天夜里,刚服役一年的美国攻击核潜艇“奥古斯塔”号,看到行动迟缓的K219号,就从苏联货轮和K219号潜艇中间横穿而过,用潜艇上的舰桥,把拖拽潜艇的钢索,从中间切做两半,然后潜艇根本走不了了……
根据苏联海军作战条令,其中有一条是这样规定的:潜艇在极端靠近敌人海岸线时发生故障,绝不允许装备落入敌军之手。必要时可采取自沉措施。
所以伊格尔.帕日特诺夫眼中含着热泪,启动了潜艇自沉系统,就这样,K219号核潜艇,携带48枚核弹,以及两枚核鱼雷沉入大西洋底,这也是美国人自找的!
虽然艇长伊格尔.帕日特诺夫因为处事果断,临危不乱,和另一名牺牲的艇员谢尔盖.普里宁一起,被授予了红星勋章。
虽然苏联 K219核潜艇的沉没,让美国人感到寝食不安,潜艇沉没的地点,距离美国的东海岸近在咫尺,如果K219上的50枚核武器发生爆炸,美国东海岸沿岸城市将蒙受重创。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