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新时代新股东

新时代新股东 第526节

国防部长特列季亚克勃然大怒:“你这是在挑衅!”

拉科夫斯基平静回应:“我只是在提醒各位,波兰已经不再是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苏联也不再是当年的苏联。”

会议结束后,沃罗特尼科夫独自站在窗前,凝视着莫斯科的夜色,“波兰已经彻底失控了,哪怕是波兰党,也把苏联当成仇人……”

秘书低声汇报:“总枢机同志,东德、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都在观望,如果我们对波兰让步,其他国家也会效仿。”

沃罗特尼科夫沉默良久,最终冷笑一声:“波兰已经是个无底洞,继续耗下去只会拖垮我们。”

他转身,对秘书下令:“通知国防部,准备撤军方案,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带不走也要彻底破坏,撤离苏军部署在波兰边界外,一旦各部到位,就严密封锁,不允许一克面粉出现在波兰,同时切断波兰的天然气供应!”

“那债务问题……”

“五百亿美元,一分钱都不能少!” 沃罗特尼科夫冷冷道,“但必须让全世界知道——是波兰背叛了社会主义,苏联不得不惩戒,要安抚好其他东欧国家!”

……

苏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沃罗特尼科夫站在巨幅东欧地图前,手中的教鞭轻轻敲击着波兰的位置,“同志们,波兰已经不再是我们的盟友,而是一个流血的溃疡。”

他转身,目光扫过每一位与会者——叶利钦、罗曼诺夫、雷日科夫、谢尔盖、特列季亚克……所有人的表情都凝重而疲惫。

“我们每年向波兰输血几十亿卢布,换来的是什么?罢工、抗议、还有西方渗透!”

国防部长特列季亚克皱眉:“如果撤军,北约会不会趁机东扩?”

罗曼诺夫问道:“会不会造成连锁反应?”

沃罗特尼科夫冷笑一声,指向地图上的东德和捷克斯洛伐克:“我们撤出波兰,但驻守在东德和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边界地区,这会让西方知道,苏联的底线在哪里。

苏军撤离后,要围绕着波兰边界,建立一道封锁线,海军严密封锁波兰海岸线,不允许波兰船只离开领海,任何试图闯入波兰领海的船只警告无效可以击沉;空中只允许民用飞机,哪怕西方偷偷摸摸送来几个核弹,也毫无作用,不存在北约东扩问题!”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锋利:“波兰已经烂透了,我们继续驻军,只会被拖进泥潭。但如果我们主动撤出,让波兰人自己面对‘自由市场’的绞索……”

他故意没说完,但在场所有人都懂了他的意思——苏联撤军不是退缩,而是换一种方式勒紧波兰的脖子。

沃罗特尼科夫冷冷地说道:“波兰现在的形势已经非常糟糕,西方会无条件养着一个4000万人口的国家吗?我坚信这绝无可能,这是帝国主义的本性决定的!

“封锁一段时间后,展示我们的决心后,我们可以用人道主义为理由,放松海上封锁,也可以与波兰进行各种贸易,此时需要做三件事:与波兰的所有能源交易,必须硬通货支付;陆路交通只收硬通货;波兰与经互会成员国只能用硬通货交易,禁止任何易货贸易!”

KGB主席谢尔盖补充:“封锁初期,海外的波兰人只要出钱,我们可以放人;波兰境内的人也一样,他们拿出贵金属,或者其他可以卖给中国人的东西也行,我们给了波兰这么多援助,也该收一些利息了……”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沉的笑声,政治局委员们也对波兰恨之入骨,现在扛不住,那怎么也要把钱要回来,而叶利钦仍然犹豫:“如果波兰真的挺过去,成功转型呢?”

“那就更好了。”沃罗特尼科夫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弧度:“如果波兰‘成功’,就意味着波兰无数党政干部和军警宪特被追究责任、数百万工人失业、国企被贱卖、社会福利崩溃——这样的‘成功’,东德、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会想要吗?”

他缓缓走回桌前,双手撑在桌面上:“无论波兰是所谓的成功转型,还是半死不活地挣扎,都将成为悬挂在东欧各国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是我们真正的战略目标!

而在这个过程中,波兰经历的种种,都对我们很有参考意义,叶利钦同志,我支持改革,但戈尔巴乔夫的失败证明激进改革风险太大,就让波兰来做这个尝试,我们好好看一看!”

叶利钦想不到沃罗特尼科夫竟然这么想,他这么说,其他中央局委员都会站在沃罗特尼科夫一边,看来必须更加蛰伏了!

经过六小时的激烈辩论,投票开始,11票赞成,2票反对,1票弃权,沃罗特尼科夫随即签署了第172号密令:“驻波兰苏军于1990年5月1日前全部撤回白俄罗斯军区,同时启动全面经济隔离计划。”

当文件传递到特列季亚克手中时,这位国防部长轻声说了一句:“波兰人很快就会明白——苏联的‘仁慈’,比我们的冷酷更可怕。”

……

拉科夫斯基带着莫斯科的消息回来了,“苏联同意撤军,但在债务问题上非常顽固!”

“立刻答应他们,先让苏军滚蛋!”

雅鲁泽尔斯基还没有表态,一位中央局委员就抢先说道,雅鲁泽尔斯基长叹了一声,接下来的事情和他无关了,这是波兰人民的选择……

1989年3月2日,波兰西部边境,科沃布热格,黎明前的雾气尚未散去,铁轨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寒光。第一列满载苏军士兵的装甲列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铁轨接缝处,发出沉闷的“咔嗒”声,像是某种不祥的倒计时。

车顶上,几个喝得醉醺醺的士兵摇晃着伏特加酒瓶,冲着站台上沉默的波兰边防军高声叫嚷,“再见了,波兰佬!下次见面,我们就是敌人了!”

其中一人甚至解开裤带,对着波兰国旗的方向撒了泡尿,引来同伴一阵狂笑。

列车后方,数十辆军用卡车拖拽着被拆卸的雷达站、发电机、甚至营房的铁皮屋顶——苏军带走了所有能带走的东西,连一根电线都没留下。

铁轨旁的空地上,只剩下被挖断的枕木、烧焦的仓库残骸,以及几辆被拆掉发动机的BTR装甲车骨架,像被啃食干净的鱼刺一样丢弃在雪地里。

波兰边防军中尉雅库布·科瓦尔斯基站在哨所窗前,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他的副官低声咒骂:“这群强盗恨不得连厕所的抽水马桶都拆走!”

科瓦尔斯基没有回答,只是摸了摸腰间的配枪——枪套里是一把空枪。三天前,上级下令所有边境部队的弹药统一收缴,理由是“防止冲突”。

消息在中午传回华沙:“苏联人滚了!我们自由了!”

整座城市瞬间沸腾。数万民众涌上街头,挥舞着红白两色的波兰国旗,高唱《波兰没有灭亡》。大学生们点燃早已准备好的火炬,从老城广场一直游行到维斯瓦河畔,火焰在暮色中连成一条扭动的长龙。

一群年轻人用铁链拴住列宁铜像的脖子,开着拖拉机将它拽倒在地。雕像头颅断裂的瞬间,人群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有人当场掏出锤子,把铜像的鼻子敲下来当纪念品。

没人注意到,边境的无线电监听站里,波兰情报官正盯着屏幕,脸色越来越难看,“他们没走远。”

地下指挥室里,雅鲁泽尔斯基盯着地图,声音冰冷,地图上,原本驻扎在波兰境内的十五万苏军,如今全部重新部署——

东侧: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边境,苏军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展开战斗队形;

南侧: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第20集团军的防空导弹阵地对准波兰领空;

北侧:波罗的海舰队封锁波兰海岸线,任何船只进出格但斯克港都必须接受苏联海军检查。

波兰,被彻底围死了,雅鲁泽尔斯基心已经彻底凉透,苏联已经彻底把波兰当成敌人了,而他的经济顾问莱谢克·巴尔采罗维奇正用颤抖的手指点着刚收到的电报。

“苏联人切断了所有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给出的价格竟然是国际价格的三倍,而且只收硬通货!俄国人还威胁若是我们敢破坏油气管路,苏军会进军华沙……”

经济部长颤抖着汇报:“苏联刚刚宣布,所有经东欧运往波兰的货物,必须持有莫斯科签发的特许证。”

房间里一片死寂,雅鲁泽尔斯基缓缓抬头:“他们想饿死我们。”

……

约翰·戴维斯大使叼着雪茄,翘着二郎腿,对瓦文萨和团结工会高层露出自信的微笑,“苏联人不敢真的封锁你们。” 他弹了弹烟灰,“他们现在自身难保,经济快崩溃了,哪还有余力管波兰?”

瓦文萨皱眉:“可他们确实在边境部署了军队,连一艘渔船都出不了海。”

戴维斯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听着,莱赫,苏联人只是在虚张声势。他们要是敢动手,美国绝不会坐视不管。”

“你们的意思是……?”

“继续罢工,继续施压。” 戴维斯的眼神变得锐利,“没有苏军支持,波兰CP根本撑不住,只要再推一把,选举就是你们的。”

瓦文萨沉默片刻,缓缓点头——团结工会的最后一击,正式开始

米奇斯瓦夫·拉科夫斯基(时任总理)盯着罢工报告,手指颤抖,“全国80%的工厂停工,铁路瘫痪,连国营电台的员工都加入了罢工……”

总统府地下掩体内,经济顾问正在汇报最新数据:“苏联实质切断输油管道后,全国燃油储备仅够维持两周;东德和捷克斯洛伐克已停止一切过境贸易;西方承诺的十亿美元贷款……”

雅鲁泽尔斯基突然抬手打断:“被美国国会搁置了?”

顾问艰难地点头。

拉科夫斯基绝望地问,“我们还能怎么办?”

“中国呢?”

“哪怕我们用铜矿抵押,中国也拒绝了,他们认为风险太大!”

“妥协。” 雅鲁泽尔斯基终于开口,声音沙哑,“举行团结工会所要的选举。”

房间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知道——一旦选举,波兰党必败无疑,“让瓦文萨去面对这一切吧,我们已经尽力了,现在又一次到了1939,既然波兰人民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我们只能服从,哪怕这将是噩梦!”

随着波兰党正式对团结工会妥协,随着越来越多的苏军撤离,苏联的封锁也在一步步加强,波兰格但斯克港,最后一艘悬挂波兰国旗的货轮被苏联巡逻艇逼停,黑洞洞的舰炮指向船舷。

“根据华约联合防御条例,波兰政府已丧失对边境的管控权,所有进出口货物必须接受莫斯科审查!” 苏联海军军官的喊话通过扩音器回荡在海面上,而码头工人沉默地放下货物,拳头攥得发白,——苏联的绞索,正式勒紧了波兰的咽喉。

克里姆林宫战略会议厅,总参谋部地图上插满红色图钉,“封锁见效了。” 克格勃主席谢尔盖指着华沙方向,“波兰肉类相比于1989年2月已经上涨了400%,油气供应已经终端!”

国防部长特列季亚克狞笑着补充:“让那些波兰工人饿着肚子举标语去吧!”

沃罗特尼科夫却盯着另一份电报——美国国务卿贝克刚刚宣布“考虑对波兰实施人道主义空运”。

“通知防空部队。”他轻轻弹了弹烟灰,“放美国运输机进来,美国人愿意背负,我们就遂了他们的愿望!”

……

1989年3月15日,华沙奥肯切机场,黎明前的薄雾笼罩着跑道,波兰民众早已挤在铁丝网两侧,仰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寒风刺骨,但没有人离开。他们跺着脚,呵出的白气在晨光中凝结,像一层飘渺的纱。

突然,远处传来低沉的轰鸣,如同滚雷碾过天际。

“来了!”

人群骚动起来,有人踮起脚尖,有人把孩子扛上肩头。三架美军C-5“银河”运输机穿破云层,巨大的机腹在朝阳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机舱门缓缓打开,刹那间,数百个降落伞如蒲公英般绽放,白色的伞花在风中摇曳,缓缓坠向大地。

“自由万岁!美国万岁!”

欢呼声如潮水般炸开。人们冲上前去,铁丝网被推倒,士兵们拦不住,索性也加入了哄抢的队伍。第一批包裹砸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有人用刀子划开防水布,奶粉、抗生素、罐头、巧克力……甚至还有一箱箱可口可乐滚落出来,红色的商标在雪地里格外刺眼。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跪在泥泞中,颤抖着捧起一罐炼乳,泪水滚过她沟壑纵横的脸,滴在银色的罐身上,“我们得救了……”

她喃喃自语,仿佛捧着的不是食物,而是某种神圣的圣餐。

而同一时刻,格但斯克造船厂外,排队领取救济粮的队伍蜿蜒两公里,工人们沉默地挪动着脚步。他们的脸上没有华沙那样的狂喜,只有疲惫和麻木。

焊工扬·科瓦尔斯基站在队伍中,满脸油污,蓝色的工装裤上还沾着船厂的铁锈。当美国CNN的摄像机对准他时,他突然爆发了。

“苏联人想逼我们跪下!” 他冲着镜头怒吼,声音嘶哑,“但当年纳粹的集中营都没让波兰人屈服!”

记者兴奋地示意摄影师推近镜头,话筒几乎戳到扬的脸上:“您如何看待西方援助?”

扬的拳头攥紧,又松开。他看了一眼身后饿得脸色发青的工友,突然冷笑:“这些罐头能让船厂重新开工吗?能让我儿子继续上学吗?”

没人回答他。镜头已经转向了更“上镜”的画面——几个孩子抱着美国巧克力,对着摄像机比出胜利手势。

华沙国家电视台的演播室里,女主播安娜·莱万多夫斯卡正对着提词器露出职业化的微笑,“这是历史性的一刻!” 她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正如1948年柏林空运一样,自由世界再次展现了团结……”

监控器里播放着剪辑好的画面:美国飞行员向波兰儿童赠送棒球帽,修女们分发抗生素,大学生们高举“谢谢美国”的标语。

直播信号通过卫星传遍全球,《纽约时报》连夜加印的头版标题:《柏林空运重现——自由世界的胜利》;《华盛顿邮报》的副标题更辛辣:《沃罗特尼科夫的噩梦:波兰拥抱西方》。

“让美国人继续空投吧。” 他头也不回地说,“等波兰人发现这些‘礼物’都需要国家主权来偿还时……那才是真正的好戏,我们需要耐心一些!”

而在白宫战情室里,在波兰方向取得重大突破后,布什总统满意地点头:“苏联人不敢拦,在联合国加强攻势!”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托马斯·皮克林高举文件,厉声质问苏联代表:“苏联军队非法封锁波兰边境,违反《联合国宪章》!国际社会必须制裁这种侵略行为!”

苏联代表尤里·杜布宁冷笑一声,慢悠悠地翻开一份档案,“波兰政府拖欠我国500亿美元债务,至今未还。我们只是在……保护国有资产,贵国如果愿意代为偿还,苏联可以立刻解除所有封锁!”

美国代表一愣,美国和西方不是没有五百亿美元,但苏联拿到五百亿美元,经济形势必然大为改善,他们就可以拖下去,这是美国不希望的!

根据各方面的评估,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增长,大中国区的石油进口量越来越大,西方维持现在的低位石油不可能太久,所以必须在石油价格出现逆转前,彻底打垮苏联,这个钱绝对不能给,哪怕死再多波兰人也不给!

……

波罗的海,波兰领海线外12海里,浓雾笼罩着海面,波兰渔船“自由号”的船长斯坦尼斯瓦夫紧握着舵轮,双眼死死盯着雷达屏幕。

首节 上一节 526/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动画传奇:从大圣归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